第171章 身世揭開

“小五你擀的麪皮這麼小,這是要包餛飩嗎?”

羅母問。

老爹從外面回來,瞧了眼羅成手下擀好的麪皮,“他是要包牢丸。”

正擀麪的羅成手不由的一滯。

南山村可沒有人家吃過餛飩,牢丸估計更是見都沒見過,可老孃和老爹卻能憑他剛擀好的一塊餃子皮,就能說出餛飩和牢丸來,他們這見識不得了啊。

老孃畢竟出身歷城秦家,知道餛飩倒也不算什麼。可老爹這麼個老鐵匠,居然能一眼說出牢丸來,好像就有些不得了啊。

“爹,我有個問題一直想問你呢,咱們家雖然姓羅,可好像跟村裡其它人家都不是一家的啊,爲什麼?”

這個問題他最近才發現的。

南山村姓羅,村裡人基本上都是同族,可好像羅成他們家就不是。別人家都是十幾家二十幾家算是一支的,逢年過節或有什麼紅白喜事,就會有本家一大堆人幫忙,十分熱鬧。

可羅成家向來是單獨一家,有事也不請別人來,別人家有事也不請羅家。但說羅家人緣差嘛,又不對,老爹這人平時話不多,可因爲是個鐵匠,經常幫鄉親們修修農具什麼的,大家對他還挺尊重。

老孃更是個從來不會跟別人紅臉的女人。

以前他還以爲自己家是單獨的一支,人丁不旺呢。

前不久才聽大哥說,他們家其實雖然姓羅,但跟南山村羅家人其實不是一家的。意思說是,南山村姓羅的,是在這裡世居幾百年,以前都是同一個祖宗傳下來的。但羅家卻不是,羅成家以前根本不是這村人。

老爹放下手裡的鐵錘,坐了下來。

“本來有些事情,我是不打算告訴你們的。只是如今你們兄弟幾個一心仕途,有些事情我也沒有必要一直瞞着你們了。”

“其實,我並不是南山村人,也不是章丘縣人。我祖籍襄陽,但家裡早遷居京兆雲陽,自打我少年時起,我便一直在長安長大。”

“爹說的是大興城?”嗣業也饒有興趣的問道。

wωw⊕тt kan⊕C 〇

“我那個時候還叫長安城,不過不是現在這座大興城。這座大興城是後來先帝開國之後,才新建的都城。我年少時生活的長安城,是漢長安城,那時還是北周的京師。”

羅成瞪大眼睛,仔細的聽着,他感覺迷霧終於慢慢要拔開了。

原來他這個老爹果然不簡單,並不是一個鄉間鐵匠這麼簡單。

他出生在北周建立後不久,從小就生活在北周的京師長安城。

“爹,咱們家是怎麼從襄陽到長安去的呢?”

“打仗啊!”

“我們羅家本來世代居住襄陽,後來,本朝太祖隨獨孤信率北魏軍攻打東魏軍佔據的襄陽,襄陽守將兵敗。太祖據襄陽半年,期間招兵買馬,你祖父就是那個時候投其麾下。不久之後,東魏大軍逼近,你祖父便隨太祖和獨孤信投奔南樑······”

“三年之後,你祖父又隨太祖和獨孤信回到西魏都城長安。那時太祖勇猛,深得西魏丞相宇文泰喜歡,便讓太祖做其親衛將軍,而你祖父那時是太祖身邊的親衛。”

隨着羅老爹的娓娓道來,羅成才知道,原來他們老羅家其實很牛逼的。

本朝太祖就是隋太祖楊忠,當然楊忠沒當過皇帝,但曾經是西魏的十二大將軍之一,雖比不過李虎、獨孤信等八柱國,可也是當時頂級的軍頭了。

正是楊忠一手打下的楊家基業,最終才讓他兒子楊堅奪得北周天下,開創了大隋帝國。

而羅成的爺爺,居然是一直跟隨着楊忠打天下的親衛。

從楊忠隨孤獨信打襄陽就投在他麾下,隨他投過南朝梁,後來又回到西魏,再後來征戰東魏北齊,一生征戰無數。

等後來楊堅稱帝,羅成爺爺這位楊家的舊部老將,當然也有擁立之功,官封左監門將軍之職,左監門府是隋朝十二衛四府之中的一府。

負責掌管宮殿門禁和守衛之事,是皇帝倚重信任之人。

還爵封襄陽郡公。

羅成的父親便是這位郡公的長子,只是在郡公府裡卻並不受器重,原因在於羅成父親是他爺爺當年還在襄陽時娶的妻子所生。那個時候他還沒什麼地位,因此娶的也只是個平民之女。

後來他投奔楊忠麾下,沒多久就隨着楊忠跑路南樑去了,當時妻子懷孕在身,即將臨盆,行動不便,於是便只能留在當地。

羅成爺爺跑去南樑一呆就是三年,然後又跑到了關中長安,等他派人來襄陽尋親接人的時候,已經是五年之後了。

那個時候,羅成奶奶還以爲丈夫跟這時代很多亂兵一樣,早客死異鄉了。於是乎,在三年前,爲了能拉扯大才兩歲的孩子,羅成奶奶便帶着孩子改嫁了。

羅成爺爺派人找到他們的時候,就有些尷尬了。

羅成的奶奶氣丈夫幾年時間都沒有點音訊來,因此雖然丈夫如今已經當上了官,還派人來接,可她跟現在的丈夫又生了兩個孩子,而且兩人過的還不錯,她於是拒絕去長安。

她寧願跟着普通的現丈夫,過普通的日子。

最後,她把羅成的父親讓來人接回去了。

羅成父親到了長安之後,身份便尷尬了。

因爲羅成爺爺在外征戰這幾年,很得楊忠的信任,甚至還曾數次救過楊忠的命,因此楊忠很喜歡這個手下,見他也有勇氣才能,便把自己的一個本家庶出侄女嫁給了他。

羅成父親來到長安,發現這府裡已經有一位女主人,還有一位公子哥。

本來羅成的父親纔是嫡長子,可不因爲這複雜的情況,尤其是因爲他母親不肯來長安,於是最後他便反而成了府裡的庶長子。

一個沒有母親,不受後母待見的庶長子在長安的日子並不好過,尤其是那些年他父親又常年征戰在外。

就那樣孤單的在長安生活了多年,終於長大,他也以功臣子弟身份得以加入了皇帝的親衛之列,他經常捧着金瓜錘站在金殿之上拱衛。

直到有一天,他那個後母所生的弟弟惹了事,犯了一件不該犯的事情,闖下了大禍,最後他們卻要他來替他承擔罪名。

後母的請求他沒理會,但當他父親老淚縱橫的說如果他不幫那個弟弟一把,他弟弟這輩子就毀了的時候,他最終還是答應了。

然後他替弟弟承擔了所有的後果,他斷了一條腿,成了瘸子,他被永遠逐出了長安城,再也不得回去。

甚至羅家的家譜上還把他除了名。

除了還保留着羅這個姓,可以說,那天以後,他就一無所有了,跟過去也再無牽掛。

“你那以後,你再沒回過大興?”

“沒有。”

老爹嘆息着道。

“爹,你以前還是金瓜武士?”嗣業問。

“嗯,我曾經是御前侍衛,是親勳翊三府的親衛,兼作殿前儀仗,手持金瓜錘。”

金瓜武士是七品御前親衛,比執千牛刀的千牛侍衛要略低一點,但也都是要那些勳戚功臣高官子弟們擔任。

羅成關注的是另外一個問題,“爹,祖父叫什麼名字,還在嗎?”

“早不在了,我離開長安後不久,便聽說他病逝了。”

“那京師羅家還有人嗎?”

“有。”

“是你那兄弟?他叫什麼名字啊?”

羅老爹似乎並不想說,沉默良久,最後還是道,“你祖父諱榮,你還有兩個叔叔,一個名藝一個名壽。”

祖父羅榮。

叔父羅藝、羅壽?

“爹,當年害你的是羅藝?他現在還在京師嗎,我要找他算賬去。”嗣業怒道。

“他現在不在長安,我今年見過他,他現在涿郡,官居虎賁郎將!”

“我今天告訴你們這些,是因爲去年見他時,他先認出了我,也知道了我如今在章丘,我提前把這些告訴你們,也是讓你們心裡有個底。但我不要你們去找他,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多提無益。就算他現在是將軍了,那也跟我們無關!”

羅成感覺自己的腦袋嗡嗡的響。

他本來吧,覺得老爹會有些故事。

畢竟普通的鐵匠哪來那麼多見識,又怎麼能娶到士族歷城秦家的女兒呢。但他再怎麼猜測,也只覺得或許老爹年輕之時,曾經在外面闖蕩過,比如說曾經當過募兵啊,或者外出做過工匠啊之類的。

他是怎麼也料不到,老爹居然還是關隴將門之子。

人家年輕時曾經在金殿上做過金瓜武士,是個正七品的侍衛武官,父親還是十二衛四府之一的主官,是郡公家的子弟。

當然,這些都比不過老爹最後說當年害了他的弟弟姓羅叫羅藝。

如今駐守涿郡的虎賁郎將羅藝,那就再無差錯,就是那個歷史上極有名的猛將羅藝了。

虎賁郎將是個高級武將職位,正四品。隋朝的十二衛四府,十二衛各有大將軍一人,將軍二人,然後下面便是虎賁郎將和虎牙郎將了。

老爹今年五十不到,那麼他的弟弟羅藝便只有四十多歲,四十多歲已經是十二衛中的虎賁郎將,已經很了得了,這不光是憑家世門第能在這個年齡坐到的位置。

“爹,難道那羅藝還想再害你不成?”

“那倒沒有,只是我實在不願意我們家與他們有任何干系。”老爹說道。

第1383章 飛地第296章 逃兵第1265章 張士貴第194章 金釘棗陽槊第464章 將功贖罪第620章 嗣業抗旨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21章 孃家人第680章 連殺三相第1346章 洗牌第1010章 最狠不過帝王心第777章 羅軍大敗第1464章 寶臣第764章 內亂突起第287章 家書第368章 新貴第1006章 絕地反擊再破國第1435章 我好難啊第1497章 騎士歸來第538章 天使李世民第84章 殺威第1351章 宮廷御液鹿血酒第1396章 不虧第415章 承製拜封,先斬後奏第1436章 割地賠款第933章 迴歸本源第450章 捷報御前第904章 遷都第1462章 菩薩第409章 忠武王第1123章 豐歲屯第182章 分家立戶第1113章 長安張超第857章 羣起而攻第155章 劍拔弩張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1267章 兩炬藍煙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第273章 功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136章 王薄的饋贈(十連更!)第973章 胸有良策定西疆第643章 賠了夫子又折兵第1112章 老鐵槍第565章 羅藝鎮嶺南第746章 死地(感謝大吾王萬賞!)第320章 激怒第892章 請降求和第1123章 豐歲屯第802章 永通第506章 下江南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563章 黑槊龍驤第546章 驚雷第333章 風緊扯乎第223章 大殺四方第441章 彈劾第307章 遊子歸來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591章 末世(第三更)第378章 一路北逃第727章 不殺汝,不拔箭第750章 白馬之圍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548章 海東王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151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656章 李淵第92章 民賊民憤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417章 朝堂的排擠第234章 動員第615章 逆戰第832章 截胡第800章 洛陽兵變第66章 一羣莽夫第897章 三月滅夏第1295章 跳反第825章 唐帝第119章 先鋒官第1510章 內聖外王第290章 縣尉李建成第1060章 八方朝貢開貿易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52章 兄弟第943章 西部大開發第1315章 警報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223章 大殺四方第872章 皇帝萬歲第1322章 聖人仁慈第162章 投桃報李第727章 不殺汝,不拔箭第760章 鈍刀割肉第534章 虎口拔牙第524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第1383章 飛地第296章 逃兵第1265章 張士貴第194章 金釘棗陽槊第464章 將功贖罪第620章 嗣業抗旨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21章 孃家人第680章 連殺三相第1346章 洗牌第1010章 最狠不過帝王心第777章 羅軍大敗第1464章 寶臣第764章 內亂突起第287章 家書第368章 新貴第1006章 絕地反擊再破國第1435章 我好難啊第1497章 騎士歸來第538章 天使李世民第84章 殺威第1351章 宮廷御液鹿血酒第1396章 不虧第415章 承製拜封,先斬後奏第1436章 割地賠款第933章 迴歸本源第450章 捷報御前第904章 遷都第1462章 菩薩第409章 忠武王第1123章 豐歲屯第182章 分家立戶第1113章 長安張超第857章 羣起而攻第155章 劍拔弩張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1267章 兩炬藍煙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第273章 功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136章 王薄的饋贈(十連更!)第973章 胸有良策定西疆第643章 賠了夫子又折兵第1112章 老鐵槍第565章 羅藝鎮嶺南第746章 死地(感謝大吾王萬賞!)第320章 激怒第892章 請降求和第1123章 豐歲屯第802章 永通第506章 下江南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563章 黑槊龍驤第546章 驚雷第333章 風緊扯乎第223章 大殺四方第441章 彈劾第307章 遊子歸來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591章 末世(第三更)第378章 一路北逃第727章 不殺汝,不拔箭第750章 白馬之圍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548章 海東王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151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656章 李淵第92章 民賊民憤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417章 朝堂的排擠第234章 動員第615章 逆戰第832章 截胡第800章 洛陽兵變第66章 一羣莽夫第897章 三月滅夏第1295章 跳反第825章 唐帝第119章 先鋒官第1510章 內聖外王第290章 縣尉李建成第1060章 八方朝貢開貿易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52章 兄弟第943章 西部大開發第1315章 警報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223章 大殺四方第872章 皇帝萬歲第1322章 聖人仁慈第162章 投桃報李第727章 不殺汝,不拔箭第760章 鈍刀割肉第534章 虎口拔牙第524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