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四路出兵

接下來,六郡動員百姓修橋鋪路,運送糧草。雖然全境動員,可好在節度使府並不擾民,徵召百姓不是無償服役,且並不出本郡本縣,不論是修路還是運糧,都是各自接力,且節度使府還會拔出錢糧爲工錢。

此舉雖讓帥府出錢不少,但卻深得百姓好評。

百姓們幹勁很足,各郡縣內的道路接二連三的連接貫通,而後各郡糧草沿着大路輸送到遼河邊的轉運倉城,再由糧船轉爲水運,大大節省了人力和時間。

羅成在金山城之西五十里的遼河邊平原上,建立起了一座新的軍鎮,名爲鐵嶺軍鎮,並讓新城第二軍向此派駐一個步兵廂四千人馬。

此前忠武軍在緊鄰扶余川的這北面,最大的一個軍事要塞就是金山城。金山城修建在鐵嶺東面山區裡的遼河支流泛河邊山上,佔山扼河,控制着這條河谷通道,十分險要。

不過這座城因爲是山城,所以並不算太大,此前新城的第二軍駐了一個步兵廂在金城山城,這座山城是第二軍防區內僅次於新城這座軍城的一座軍鎮。

而現在,羅成爲了進攻扶余川,開始在西邊的遼河平原上,修建一座更大的平原城,既爲軍鎮,同時也是糧草轉運大倉。

這座新的鐵嶺軍鎮,距離遼河二十里,同時也駐在泛河北岸,同時這裡還有座大湖,並有幾條向北的支流,可謂是水網縱橫。

爲了守衛這座前哨基地,羅成又在鐵嶺軍鎮北面二十里的遼河和支流柴河交匯處,修建了鎮北堡。

在鎮北堡西面二十里的遼河西岸大臺山腳下修建鎮西堡。

在鎮北堡東面二十里的遼河支流柴河的邊上山谷裡,修建了柴河堡。

鎮北堡北面二十里,遼河與支流沙河交匯之處,於兩山之間的狹窄河谷處修建了平頂堡,又在更北面的沙河支流河谷中,修建了北腰堡。

金山軍鎮、鐵嶺軍鎮,兩座軍鎮再配以鎮北堡、鎮西堡、柴河堡、平頂堡、北腰堡五座堡壘。

兩軍鎮五軍堡,在這邊足足駐了兩廂五團。

依靠着遼河這條重要的水路,軍鎮堡城的修建速度非常快,夯土爲牆,引水爲濠。從山上伐木,運到河邊,紮成木排,沿河而下,直接運到城堡邊。

最北的北腰堡,距離扶余川最南的山城西龍灣山城僅僅只有二十里。

忠武軍在這裡築城的時候,直接派了一個騎兵廂越過北腰堡北面的清河,在清河北岸下營。

西龍灣山城裡的淵氏兵馬,只有幾百人,嚇的連山城都不敢出,把所有的百姓和牲畜都趕進城,如臨大敵,連派出十餘騎去向北面扶余城求援。

扶余城城主卻正是曾經在羅成手下爲俘虜的淵建土,聽聞羅成大舉派兵北上,又是築城又是兵臨城下的,嚇的面無人色。

於是一面派出數十騎向國內城求援,一面派出了兩千人馬進駐西龍灣山城和東龍潭山城,同時又派出使者前來詢問,爲何要發兵北上,並在扶余城的境內築軍城堡壘?

面對淵建土的質問,親自駐守在鐵嶺軍鎮的第二軍軍使趙貴卻只是冷笑幾聲就打發了那位使者。

這樣一來,淵建土越發認定隋軍是要發兵侵襲,於是不斷的派人向國內城的父親求援。

可等淵太祚派人來遼東城給羅成送了許多美人馬匹金銀等禮物,想要談判的時候,羅成表面答應把趙貴撤回來。

可趙貴把第二軍駐鐵嶺鎮的兵是撤回來了,但還沒等淵氏高興兩天,第一軍軍使李靖帶着更多的兵馬進駐接防了鐵嶺鎮和下面的五個堡。

而趙貴從鐵嶺撤回後,卻是沿新城的小遼河河谷,派出兩廂兵馬越過之前議定好的邊界線,向前推進了百里,並也開始在那裡修築城堡。

緊接着,淵氏又接到報告,說遼東城方向,同樣有一萬隋軍沿大梁水河谷向東,越過防線百里,在緊要河谷山區修築城堡,屯駐兵馬。

而後,又有旅順的羅存孝率兵出旅順,沿着海岸線推進,並且還有水師在海上隨同,他們直接推進到石城附近,也在修路築城屯兵。

一時間,忠武軍兵出四路。

李靖屯兵鐵嶺,兵鋒直指扶川城。

而趙貴屯兵小遼河谷,劍指木底城。

馮孝慈屯兵大梁水河谷,兵鋒直指倉巖、國內城。

羅存孝水陸並進,兵逼石城,威脅鴨綠江口。

忠武軍四路兵馬,各出萬人,都是直逼高句麗人的邊境山城下二十里左右,在險要之處築城屯兵。

國內城中,淵太祚不由的緊皺眉頭。

擔憂已久的事情還是要發生了,一直隱忍,可隋軍終究還是發兵來攻。

“我兒蓋蘇文還在中原,隋人卻發大軍至,我將如何?”

淵太祚問麾下大臣。

“當趁隋軍立足未穩,城堡未完工前,發兵襲擊摧毀。否則一旦讓他們修好城堡,那麼我們就危了。”

以往高句麗能扛住中原歷代王朝一次次進攻,靠的就是這些山城堡壘,靠的就是硬拖時間,耗的對方後勤補給接不上,讓對方不得不自己撤兵,而他們甚至能在對方撤退時發起反擊。

不爭一時之雄。

可現在羅成在遼東屯兵三年,兵精糧足,又適應了這裡的氣候,熟悉了這裡的地形。

現在還跟他們來同樣的堡壘推進戰術,是真正的進可攻退可守。

“大王,現在隋人還未真正發兵,若我們先出兵攻擊,這正是授他以柄,到時隋人四路來攻,我朝鮮必亡也。”一位大臣提醒淵太祚。

攻不能攻,可守又難守。

隋軍兵出四路,到時誰知道他們要攻哪一路?

他們不可能把兵馬四面佈防,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兵馬無法集中,分開防守,可能要被各個擊破。

淵太祚手裡還有十萬兵馬,他還能再動員十萬青壯爲兵,但這已經是極限了。

而讓淵太祚最怕的則是羅成步步推進,築城屯兵,不斷推進,一把劍懸而不發,那纔是最可怕的,到時,他不得不四面佈防,時刻屯兵等待,牧民無法牧牛羊,農夫無法耕田地,羅成只要這樣熬他兩三年,他的朝鮮就得崩潰。

猶豫半天之後,淵太祚最後只能不甘心的向扶余、木底、倉巖、石城四路派兵,每路增派一萬守軍。

同時,開始全國緊急動員,以備忠武軍全面入侵。

高句麗人這邊的調動,很快也通過間諜斥候傳到了羅成這裡。

“淵太祚還真是貪心,居然四路都想保,那如此一來,我們接下來倒是輕鬆了。”

羅成此次出兵,雖發兵四路,可真正的目標只有扶余川,其餘三路不過是虛張聲勢,佯攻作態而已,爲的就是牽制高句麗的兵馬,想不到效果居然會這麼好。

第368章 新貴第399章 皇帝的忌憚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552章 裁軍第437章 重建左五軍第1285章 撤退第800章 洛陽兵變第915章 使團滅國第258章 燕雲十八騎第77章 羅士信第262章 認我做義父第916章 禁嫁十萬三韓女第1484章 駕崩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155章 劍拔弩張第1399章 倭國銀山第1327章 靖蝗司第690章 外援第997章 雪山岷江新戰場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70章 拆夥第652章 軍旗墜落第960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1062章 身穿漢裙心在蕃第1336章 改旗易幟第1435章 我好難啊第348章 笑的太早第1401章 鎮北王第152章 步步緊逼第1521章 傳位第556章 封建府兵第202章 廟小容不下大佛第693章 奪印舉兵第344章 瞞天過海第835章 屠城第69章 絕殺第660章 血鷹第1045章 錦衣衛都督謀反第580章 殺神過境第351章 各爲其主第1419章 播告羣嶽第240章 鹽賊第928章 開國上將第1287章 藍突厥第195章 鄉兵聯盟第392章 另奉新王第1508章 弒父奪位第1330章 六元及第第835章 屠城第783章 大敗李世民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772章 後院起火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804章 洛口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668章 洛水河邊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81章 鄉兵校尉第759 紅槍會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561章 第一家族第860章 大秦傾國而戰第1249章 倭軍覆滅第839章 江山與你何干第38章 王薄第172章 過小年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991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272章 追第250章 六猛五金剛第756章 忠臣和貴族第810章 虎牢第926章 孤身第939章 頓悟成佛第769章 所謂忠誠,不過是背叛的籌碼還不夠第1468章 要塞第81章 鄉兵校尉第440章 大帥巡營第1422章 講究第1421章 徵夷大將軍第403章 土城、水兵第110章 嗣子第384章 赴湯蹈火第881章 假戲真做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796章 蠢動的舊貴族第223章 大殺四方第553章 坑爹的宇文化及第1244章 皇帝的殺招第865章 拒詔抗旨第1368章 秘密任務第355章 謊言第158章 逼宮(第五更)第1246章 東屠第1006章 絕地反擊再破國第1513章 遠鎮海中第377章 百里突襲第781章 朕爲天子
第368章 新貴第399章 皇帝的忌憚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552章 裁軍第437章 重建左五軍第1285章 撤退第800章 洛陽兵變第915章 使團滅國第258章 燕雲十八騎第77章 羅士信第262章 認我做義父第916章 禁嫁十萬三韓女第1484章 駕崩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155章 劍拔弩張第1399章 倭國銀山第1327章 靖蝗司第690章 外援第997章 雪山岷江新戰場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70章 拆夥第652章 軍旗墜落第960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1062章 身穿漢裙心在蕃第1336章 改旗易幟第1435章 我好難啊第348章 笑的太早第1401章 鎮北王第152章 步步緊逼第1521章 傳位第556章 封建府兵第202章 廟小容不下大佛第693章 奪印舉兵第344章 瞞天過海第835章 屠城第69章 絕殺第660章 血鷹第1045章 錦衣衛都督謀反第580章 殺神過境第351章 各爲其主第1419章 播告羣嶽第240章 鹽賊第928章 開國上將第1287章 藍突厥第195章 鄉兵聯盟第392章 另奉新王第1508章 弒父奪位第1330章 六元及第第835章 屠城第783章 大敗李世民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772章 後院起火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804章 洛口第1015章 潛行夜至烽火舉第668章 洛水河邊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81章 鄉兵校尉第759 紅槍會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561章 第一家族第860章 大秦傾國而戰第1249章 倭軍覆滅第839章 江山與你何干第38章 王薄第172章 過小年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991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272章 追第250章 六猛五金剛第756章 忠臣和貴族第810章 虎牢第926章 孤身第939章 頓悟成佛第769章 所謂忠誠,不過是背叛的籌碼還不夠第1468章 要塞第81章 鄉兵校尉第440章 大帥巡營第1422章 講究第1421章 徵夷大將軍第403章 土城、水兵第110章 嗣子第384章 赴湯蹈火第881章 假戲真做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796章 蠢動的舊貴族第223章 大殺四方第553章 坑爹的宇文化及第1244章 皇帝的殺招第865章 拒詔抗旨第1368章 秘密任務第355章 謊言第158章 逼宮(第五更)第1246章 東屠第1006章 絕地反擊再破國第1513章 遠鎮海中第377章 百里突襲第781章 朕爲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