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鎮北王

泰山下,汶水河邊,博城。

數天陰雨終於結束,碧空如洗,金光灑落。

丰神男子頭戴黑色軟腳襆頭,腰釦革帶,腰裡還繫着把橫刀,腳下烏皮靴子,高大俊朗。剛剛而立之年的他望着面前的高山,微微笑了笑。

身旁錦衣年輕人蟒袍玉帶,不知兄弟笑什麼。

“民間都說五哥你遠邁秦皇漢武,如今登臨泰山封禪,實至名歸。”

自洛陽一路東巡到泰山下的皇帝只是微微搖頭,他收斂起笑意,剛剛過了三十歲生日的大秦皇帝羅成,卻並沒有膨脹。

他知道自己在位不滿十年,所以遠不能說是遠超秦皇漢武。

“小六,我只是覺得這次出來走走,看到了以往不少在京師看不到的民間景象,看到大家日子過的不錯,我很高興。”

小六渤海國王羅士信笑道,“五哥當的起的,你是大秦開元神武聖文天皇帝,你雖剛過而立之年,可你白手創業,不僅僅結束了中原混戰紛亂,還東征西討,北破突厥東滅高句麗百濟,西滅吐谷渾党項和高昌、焉耆、西突厥,自兩漢以來,中原王朝從未有過之強盛也,就算是魏武晉武宋武周武等一干諡爲武的皇帝,又有哪個比的上五兄的武功赫赫呢?”

開元神武聖文天皇帝,這個皇帝尊號比幾年前又加了兩個字,越來越長了。百官請奏,認爲皇帝平定四海,威加宇內,當再加尊號。皇帝並沒有同意,可下面卻依然又把皇帝尊號加長了。

剛三十歲的年紀,不是太子皇儲,起於微末,卻能堪定暴亂,平定天下,更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將周邊諸國都征服,並能讓中原百姓過於好日子,這是當今天下人都對皇帝的真誠讚美。

秦皇一統天下,可天下苦秦。漢武擊敗匈奴,可人口減半,民不聊生。

隋統一中原,可對突厥、高句麗等征戰,也是屢屢用兵卻無法征服,百姓苦於役。

“小六,現如今海東情況如何?”

皇帝手按着刀柄,目光望着遠山,初冬的天,放晴之後便沒有那麼寒冷。

渤海王羅士信今年不過二十六歲,他長的高大威武,再看不出當年那個矮小瘦弱的樣子了。這幾年羅士信受封海東之後,便開始親自率領冒險商船隊,開始航行於海東,在海東沿岸建立了許多貿易點,也與許多當地土著建立了友好關係。

甚至沿着黑水河(黑龍江),烏子江(烏蘇里江),松花江(難河),粟末水(西流松花江),北琴海(興凱湖)等江河深入內地,建立了許多貿易點。

可以說雖然羅士信的封地在烏蘇里江的源頭興凱湖到海參崴那一片,但現在羅士信在海東的影響力卻是最大的。

他有最彪悍勇武的海參崴艦隊,麾下也有着着靺鞨諸部落的勇猛戰士。皇帝諸兄弟中,羅成對於這個最年幼的小兄弟格外的寵信。存孝、嗣業他們或在安西伊麗或在雲南麗江,都是無詔不得離開封地,而羅士信卻得特旨,可以率領着他的艦隊、武士,自由的航行在北海之上,甚至幾度航行到東荒大陸(阿拉斯加)和北莽大陸(西伯利亞)。

士信是朝廷在北荒的先行開拓者,如今朝廷雖也新設了一個新的北海艦隊,專門負責在朝鮮半島以北沿海的航線,但在北部,依然還是以士信的力量爲主導。

甚至現在有些傳言,說羅士信這位渤海國王,實際上是白山以北的北方之王,是冰霜之王。白山黑水的靺鞨諸部落,以及更北的諸蠻國,都只知渤海王羅士信而不知中原大秦皇帝也。

不過對於這些傳言,皇帝雖然知道,可依然沒有改過對兄弟的信任。

“五哥,這幾年,東北關外,已經先後設立了遼西、遼東和遼北、粟末、白山、寧安、綏化、東寧、撫遠九郡,遼西、遼東、遼北三郡爲朝廷正郡,轄於遼寧道。而其餘六郡,也是這幾年陸續設立,我漢移民數量不多,主要是以羈麼爲主,兼以分封朝廷諸侯建國。”

對於遼寧安東以北的那片廣袤的靺鞨諸部地區,朝廷雖然是積極開拓,但畢竟太遙遠,現在朝廷主要還是以穩固遼寧和安東爲主,移民也是儘量向這兩地送。更北的地方,到如今也是以封建諸侯爲主,然後是授封的當地靺鞨首領貴族,再就是商人貿易點以及一些罪犯流放點了。

沿着大江大河或沿海之地,陸續建立了不少諸侯封地城堡和商貿集市點,這些城堡、貿易點數量還不算多,但已經在慢慢的成形。

也有越來越多的漢人過去,收購貨物的商人,前去賣商的商人,也有去捕獵的皮毛獵人、採人蔘藥材的採藥人等等,當然,裡面也少不了有販奴的商人。

羅士信這幾年搞皮毛藥材貿易賺了不少錢,因此雖然分封在蠻荒的北地,但憑藉着領地靠海沿江依湖的優勢,他還是很快建立起了三座城堡,有海邊的海參崴城,有綏芬河邊的雙城子城,還有北琴海邊的北琴城。

其中海參崴因是一座不凍港,使的如今往北貿易的船許多都在那補給和過冬,因此發展極快,現在城中都常年有幾千人口了,士信還從靺鞨諸部招攬吸附了幾千靺鞨人到附近城傍。

雙城子和北琴城也各有千餘人口,可以說是大秦在北地最大的幾個據點。

因爲海參崴快速的發展,朝廷在此設立了東寧郡,還將此做爲了東寧郡的郡治所在,北海艦隊成立後,也以海參崴港做爲了母港。

朝廷已經開始向海參崴加大投入,羅成已經擬計劃向海參崴增派一個團兩千人的府兵進駐,以保衛這座軍港,守護開拓的大本營。

皇家內侍省也擬在此新修造船廠,船材加工廠等,等這些一到位,到時僅新增的兩千府兵,再加上他們的家眷,就能增加一萬多人,而造船廠和船材廠建立後,到時必然還會有伐木廠以及其它配套的船帆船纜船釘船錨廠等,工人們再加上其家眷,無疑海參崴會立即再躍升一大步。

羅成對東北的開拓策略很明顯,就是先海上,再沿海,然後是沿諸大河深入,以一個個的據點連成鎖鏈,最後完成對整個東北地區的控制。對於這裡的土著,先是羈麼冊封,然後貿易,最後等漢移民數量增多,堡壘增多後,軍隊也能漸漸增派進駐,最終便能吞併整個地區,實現改土歸流。

如今海參崴的能力,供養兩千府兵確實勉強,但有海上的支援,卻也還是可以維持的。只要現在堅持住了,那麼局面就能打開來了。

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139章 奴隸第1023章 積石高奏凱歌聲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595章 尉遲恭第55章 歃血爲盟第748章 嫡系中央軍第1128章 女婿爲王第92章 民賊民憤第1286章 兵臨城下第1448章 帝王之下皆螻蟻第797章 鐵與血第1093章 天策上將解危城第105章 鬥將第788章 帝王術第518章 納叛第313章 山東沸反第198章 李密第251章 鯨吞第608章 誰是英雄!(爆炸十連更!)第879章 傳國玉璽第622章 東山再起第421章 抄家滅族第1450章 沃野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1467章 騎士領第509章 生擒吳皇第793章 李世民捲土重來第1439章 漢委奴國王第426章 李密第1306章 金狼不死第282章 劉黑闥第1237章 鄉賓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1255章 狗奴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1305章 都老實點第742章 詔封秦王第772章 後院起火第360章 背水一戰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1036章 諸羌未臣天子憂第1025章 突厥遠遁慕容歸第373章 攻入平壤第1257章 女王第1069章 妄議朝政驚紈絝第1084章 血戰到底一當十第720章 悔婚第821章 孤注一擲第814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477章 駙馬第112章 借刀殺人第337章 暗夜的殺戮第1258章 大司馬第806章 御前帶刀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198章 李密第699章 萬事俱備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290章 縣尉李建成第1289章 連升第1061章 燒尾宴席驚吐蕃第386章 屠城第37章 禹王撾和金箍棒第128章 挑戰第1270章 許秀才第1375章 張記雜貨第462章 玄甲騎第1500章 聖眷第287章 家書第1347章 八百標兵第314章 還鄉團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1489章 頑抗第173章 鄉黨第1380章 自稱太守第1426章 關稅權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192章 羣英聚會(再爲青翼追光加更!)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1396章 不虧第424章 羅成遇襲第768章 龍淵入海第893章 拋棄第1058章 誘斬藩酋開疆土第826章 反噬第1281章 再破一城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21章 孃家人第325章 堅城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1339章 南樑水師第1425章 凱撒的歸凱撒,羅成的歸羅成第726章 江都密謀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1339章 南樑水師第1454章 白虎陷陣第189章 秘笈(謝青翼追光打賞盟主!)
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139章 奴隸第1023章 積石高奏凱歌聲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595章 尉遲恭第55章 歃血爲盟第748章 嫡系中央軍第1128章 女婿爲王第92章 民賊民憤第1286章 兵臨城下第1448章 帝王之下皆螻蟻第797章 鐵與血第1093章 天策上將解危城第105章 鬥將第788章 帝王術第518章 納叛第313章 山東沸反第198章 李密第251章 鯨吞第608章 誰是英雄!(爆炸十連更!)第879章 傳國玉璽第622章 東山再起第421章 抄家滅族第1450章 沃野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1467章 騎士領第509章 生擒吳皇第793章 李世民捲土重來第1439章 漢委奴國王第426章 李密第1306章 金狼不死第282章 劉黑闥第1237章 鄉賓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1255章 狗奴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1305章 都老實點第742章 詔封秦王第772章 後院起火第360章 背水一戰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1036章 諸羌未臣天子憂第1025章 突厥遠遁慕容歸第373章 攻入平壤第1257章 女王第1069章 妄議朝政驚紈絝第1084章 血戰到底一當十第720章 悔婚第821章 孤注一擲第814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477章 駙馬第112章 借刀殺人第337章 暗夜的殺戮第1258章 大司馬第806章 御前帶刀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198章 李密第699章 萬事俱備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290章 縣尉李建成第1289章 連升第1061章 燒尾宴席驚吐蕃第386章 屠城第37章 禹王撾和金箍棒第128章 挑戰第1270章 許秀才第1375章 張記雜貨第462章 玄甲騎第1500章 聖眷第287章 家書第1347章 八百標兵第314章 還鄉團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1489章 頑抗第173章 鄉黨第1380章 自稱太守第1426章 關稅權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192章 羣英聚會(再爲青翼追光加更!)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1396章 不虧第424章 羅成遇襲第768章 龍淵入海第893章 拋棄第1058章 誘斬藩酋開疆土第826章 反噬第1281章 再破一城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21章 孃家人第325章 堅城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1339章 南樑水師第1425章 凱撒的歸凱撒,羅成的歸羅成第726章 江都密謀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1339章 南樑水師第1454章 白虎陷陣第189章 秘笈(謝青翼追光打賞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