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們有鐵鍬動起來!”在小偷和演員擡來一根圓木時,教官就叫了起來:“別打算偷懶,該是幹活的時候了……把那根爛木頭丟掉,你們打算用它把坦克撐出爛泥地嗎?”
教官是名工兵,有經驗的工兵,據說在部隊服役五年時間,參加過蘇芬戰爭。
蘇芬戰爭期間也有過類似的後勤經歷,不同的是那時坦克面對的一片白雪。
小偷和演員不由將目光投向舒爾卡。
“報告教官!”舒爾卡叫道:“我們的確打算這麼做!”
“你說什麼?”教官有些不相信自己聽到的:“你是說你打算用這根爛木頭把坦克弄出來?”
“是的,教官同志!”
“好吧!”教官揮了下手,用嘲諷的語氣說道:“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我們偉大的‘突圍英雄’,是怎麼用那根爛木頭把坦克弄出來的!”
說着教官就自顧自的在旁邊捲起馬合煙,然後與幾名工兵教官聚在一塊說着什麼,時不時的還發出一陣笑聲,似乎是在說着舒爾卡自以爲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從常理來說事情的確如此,一根圓木在這種情況下的確很難操作,因爲你無法將圓木塞進履帶下,沒有人有那麼大的力氣……如果能塞進去的話,還不如直接把坦克擡出去更快。
但如果有鋼絲繩套的話就不一樣了。
舒爾卡讓小偷將圓木橫在坦克的履帶前,坦克寬3米,而圓木長3.3,所以兩端各長出來一部份。
鋼絲繩套就套在圓木兩端,另一端卡在履帶板凸齒孔內,然後讓駕駛員掛一檔慢速啓動……雖然這時因爲陷在泥坑裡履帶依舊是空轉,但卡在履帶上的鋼絲繩卻會帶着圓木往履帶下走,接着圓木就被捲進了下陷地完美的填在了裡頭。
這其實就是利用坦克捲進圓木填坑,如果一根不行那就來兩根。
接着停車,解下鋼絲繩,然後“隆”的一聲,坦克就從泥坑中掙脫了出來往前駛。
戰士們一片歡呼,就像打了勝仗似的,在旁邊準備看熱鬧的工兵教官們甚至連一根都沒抽完,愣愣的望着那輛脫困的坦克不敢相信。
卡拉什尼科夫興奮得像個小孩子似的擁抱着舒爾卡。
“太棒了,少尉!”卡拉什尼科夫說:“既簡單又實用,要準備的東西甚至只是一根圓木和兩根鋼絲繩套!”
這件事很快就驚動了卡圖科夫。
卡圖科夫也是個坦克兵,他當然知道坦克在泥路中脫困的重要性,於是二話不說馬上放下手裡的事情帶着參謀趕到了現場。
“舒爾卡同志!”卡圖科夫饒有興趣的問着舒爾卡:“聽說你又有了不起的發明?”
“其實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發明,上校同志!”舒爾卡回答:“我只不過找到一個更好的完成任務的方法而已!”
這其實並不能說是舒爾卡找到的……如果不是因爲他掌握的現代知識,舒爾卡相信他想不到這個辦法。
卡圖科夫上校點了點頭,問:“那麼,你可以演示一遍嗎?”
說着卡圖科夫上校就朝另一輛被困在泥地中的T34揚了揚頭。
“是,上校同志!”舒爾卡應了聲,然後按照之前的操作又做了一遍,很快又一次成功的將坦克救出。
卡圖科夫上校點了點頭,收起手中用於計時的表,說道:“了不起,舒爾卡,只用了七分鐘,而且我相信它可以更快!”
“是的,上校同志!”舒爾卡說:“如果彼此配合得好的話!”
“我有個問題,上校!”這時教官有些不服氣的說道:“如果我們在戰場上找不到這樣的圓木怎麼辦?”
這話有幾分道理,畢竟它對圓木有要求,比如長度、粗細,還有能承受得一定的壓力。
卡圖科夫將目光轉向了舒爾卡。
“這算不上什麼問題,上校!”舒爾卡回答:“我們爲什麼不帶上一根符合要求的圓木呢?”
“說得對,少尉!”卡圖科夫上校笑了起來:“每輛坦克帶上一根,它可以成爲坦克的標配。我想,多一根這樣的木頭是不會把坦克壓垮的!”
戰士們不由笑了起來。
“現在,舒爾卡同志!”卡圖科夫上校拍了拍舒爾卡的肩膀,說道:“你是總教官了,你需要把這個方法短時間內教會所有人,工兵、步兵以及坦克兵,明白嗎?”
“明白,上校同志!”舒爾卡挺身回答,同時注意到卡圖科夫身旁的教官一臉的尷尬。
這是一次富有戲劇性角色變換,僅僅幾天的時間,教官與教員的身份就來了個對調。
這個轉折有點大,尤其是這同時也在拷問着那些教官甚至所有的有經驗的工兵……他們之前就已經碰到這個問題了,但全都重複着以前的老方法、笨方法,沒有一個哪怕只有一個人想過利用這種新方法解決。
不過這似乎也沒什麼奇怪的,這就像哥倫布第一個立起的雞蛋。
訓練並不困難,畢竟使用圓木自救的過程幾乎可以說是一看就會。
問題就在於蘇聯人神經大條粗枝大葉,舒爾卡擔心在實施過程中會折騰出什麼故障,比如圓木還沒準備好駕駛員就啓動發動機,再比如忘了解開鋼繩而使其被捲進坦克履帶內發生故障等等。
因此,舒爾卡按步驟將使用過程列出一、二、三條另加幾個注意事項然後分發了下去。
組織學習的事情就是指導員的任務了。
卡圖科夫上校對此感到很滿意。
“不過我們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卡圖科夫上校指着文件上的注意事項說。
“什麼?”
“保密!”卡圖科夫上校說:“嚴格的保密,而且要馬上開始!”
舒爾卡一聽這話就明白了。
就因爲這方法實在太簡單了,所以要是傳到德國人耳朵裡……
想到這裡舒爾卡不由暗自心驚。
要知道德國人進攻莫斯科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裝甲部隊受泥濘和大雪所阻,如果他們知道了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