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空降旅

所有這一切都在兩個小時內完成。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韋尼亞明科的組織能力。

不過這也是因爲有最高統帥部甚至斯大林的親自協調……在這兩小時的時間裡,斯大林格勒方向幾乎所有的運輸都停了下來。

此時的蘇軍有條件這麼做,因爲德第6集團軍已經投降,斯大林格勒的前線運輸已經沒那麼緊迫了。

於是,包括汽車、兩棲登陸船、火車在內的運輸工具,全部都用於將這十三個近衛步兵師撤至斯大林格勒東岸。

這些部隊一撤到東岸馬上就被拉進各個早就準備好的營地並控制起來……這些營地其實很容易找,因爲在此之前伏爾加河東岸就有一個個準備增援至斯大林格勒的臨時營地,韋尼亞明科要做的只是調來可靠的內務部軍隊拉上鐵絲網就差不多了。

很快,一支總兵力三千人的空降旅就組織起來並搭乘上火車運往阿赫圖賓斯克。

之所以是運往阿赫圖賓斯克而不是茲納緬斯克,是因爲茲納緬斯克在戰役期間一直作爲蘇軍增援斯大林格勒的前進基地,這裡很明顯會有許多德軍間諜,空降旅在這裡做準備就太顯眼了。

阿赫圖賓斯克就不同,這裡原本就有一個空軍基地,空軍所需要的一切都運往這裡。

於是,大批的運輸機甚至滑翔機在這裡降落也不足爲奇。

在空降部隊準備着的時候,韋尼亞明科就專程去了一趟米洛韋。

他是搭乘吉普車一路緊趕用兩小時趕到米洛韋的。

原本這時候是空降部隊最緊張、最需要指揮的時候,身爲指揮官的韋尼亞明科不應該離開空軍基地,但韋尼亞明科卻不這麼想。

“空降軍指揮系統沒有被編入步兵師!”韋尼亞明科解釋道:“所以我們的指揮人手綽綽有餘!”

這是蘇軍慣用的做法,部隊雖然被拆分了但是指揮體系卻留下,這有點類似步兵中有兩套指揮系統,其中一套指揮系統隨時可以分出去重新組建一支新部隊,甚至全部都是新兵也沒能形成一定的戰鬥力。

這種做法是很明智的,因爲如果將指揮人員一起編入步兵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他們學習的是空降部隊的指揮,指揮步兵或許並不在行,另外還有可能與步兵指揮官起衝突。

更重要的還是,萬一什麼時候要重組這些部隊,這些指揮系統就能快速的發揮作用。

這也是蘇軍空降兵能一次又一次被當作普通步兵使用遭受慘重的損失,卻又能一次又一次快速重組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就是蘇聯空軍對空降部隊的訓練和要求不高)。

“很榮幸見到你,舒爾卡同志!”韋尼亞明科一來就緊緊握住舒爾卡的手,說道:“我認爲,我有必要與你們進行溝通,只有這樣纔能有力的配合和協同第51集團軍作戰,所以就把指揮團隊也帶來了!希望我這麼做沒錯!”

“當然沒錯,韋尼亞科夫同志!”舒爾卡回答。

從這一點看,眼前這個韋尼亞科夫就是個能打仗、會打仗的人。

後來舒爾卡才知道事情的確如此,至少在空降部隊方面毫無疑問。

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蘇、德其實有過長達20年的軍事合作……蘇聯遭到英、法的經濟和軍事技術封鎖(當時英、法在世界經濟和軍技術佔據領先地位),而德國卻受《凡爾賽條約》的限制。

於是兩國一拍即合,於1922年在意大利熱那亞郊區拉巴洛舉行雙邊談判,簽定了《德國和蘇維埃俄羅斯社會主義共和國協定》。

這條約其實是一種互利:德國向蘇俄提供成套武器製造生產線,幫助蘇俄紅軍建立現代化參謀指揮和訓練體制,蘇聯則向德國開放基地和工廠,德國能夠在那裡不受干擾地訓練裝甲兵、飛行員及其他軍事人員,研製凡爾賽和約嚴禁的武器。

而韋尼亞科夫,就是協同德軍訓練飛行員的指揮官,同時他本身也是一名飛行員。

這是爲什麼就不用多說了,韋尼亞科夫在與德國人接觸的時候或多或少的都能學習到德國空軍的戰術和理念,甚至還經常與德國軍官探討空降兵在戰場作用的問題……最早組建空降兵的是蘇聯,德國從某種意義來說還是從蘇聯偷師的。

接着,韋尼亞科夫就將一份文件遞到特魯法諾夫面前,說道:“這是我們初步整理的第9空降旅編制,請您過目!”

特魯法諾夫翻了翻文件忍不住問了聲:“空降部隊總兵力只有三千人,你們爲什麼不將它編爲團?”

“還是因爲之前的原因!”韋尼亞科夫回答:“我們有足夠多的指揮人員。另一方面……”

說着韋尼亞科夫望了下舒爾卡,說:“我相信我們的目標可能不會只有一個!”

舒爾卡點了點頭暗讚了一聲。

空降部隊的戰鬥基本不會侷限於一個目標,這是由傘降的決定的……空降兵是在飛機上往下跳,如果三千人同時針對一個目標,幾乎所有人都要空降到一個區域,這會使空降過於擁擠,同時人員要是鋪得太開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集結朝目標發起進攻。

更重要的還是戰略層面的:如果只進攻一個目標,就會使敵人從容應對,因爲他們只需要救援一個地方。

反之,如果空降兵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優點,也就是能快速的從天而降到達目標區域附近的優點同時襲擊多個目標,不僅能迷惑敵人使敵人焦頭爛額不知道該救援哪裡,還能分散敵人的兵力。

而襲擊多個目標就恰恰需要龐大的指揮系統,因爲原則上每個目標就需要一個獨立的指揮系統。

所以,在這特定的時刻將這三千人編爲一個空降旅一點都不誇張,甚至還可以說很有必要。

韋尼亞明科所做的這些,可以說是給舒爾卡省下了很多時間,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這次空降作戰的成功率。

第七十三章 閃電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猜測第二百七十九章 殲滅第四百九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五十六章 防禦第三百章 跳水第五百二十九章 固定碉堡第六百三十二章 SU152第三百三十六章 特維爾第一百七十六章 信第四百三十一章 信息第三百五十七章 莫德爾第五百五十八章 兩棲登陸船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面夾擊第七百四十九章 協同作戰第六十五章 包圍第四百二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六十七章 圖拉第六百四十七章 篩選第848章 放棄第九十二章 汽油桶第二百九十六章 夜襲第三百六十一章 勒熱夫第五百六十四章 以假亂真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罪第四百八十四章 猶豫第六百零七章 麻煩第二百四十九章 固執第六十八章 突圍第七十九章 託尼亞第二百零八章 馮.博克第五百四十章 補充兵第四百零一章 指揮第六十八章 突圍第六百三十一章 反攻第二百八十六章 狙擊手第五百零三章 特殊的戰鬥第一百九十一章 進攻第三百三十八章 難題第五章 困境第七百零一章 陽奉陰違第六十四章 戰利品第四百六十四章 轟炸第二百三十七章 第251師第794章 精度第四百二十五章 佔科伊第七百六十七章 貝利亞第四百三十九章 SU-152第五百七十九章 察裡察河第六百八十八章 瘋狂第一百九十四章 反坦克壕第七百六十一章 邊緣第二百一十九章 先機第882章 防禦第四百四十九章 時間第一百八十一章 中尉第三百零四章 傷員第829章 炮火衝鋒第六百零八章 虎式第七百五十三章 包抄第790章 麻煩第六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三百一十四章 巴祖卡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劫第842章 增援第六百三十六章 辦法第二百八十一章 地雷第二百四十一章 裝甲列車第一百九十三章 坦克戰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第一百六十七章 撤退第六百三十四章 政治委員第七百零七章 更遠第七百五十五章 撤退第三百五十五章 崩潰第五百三十章 制度第六百零八章 虎式第四百九十八章 意義第四百三十九章 SU-152第864章 條件第802章 戰鬥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夜襲第九十五章 希望第839章 空降第828章 準備第六百二十四章 領會第846章 轟炸第四百四十一章 真相第六百二十三章 計劃第六百九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十四章 酒瓶第875章 反攻第七百零五章 後勤部第一百四十七章 爛攤子第二百七十章 失敗第二章 距離第七百三十九章 空軍第六百零一章 渡河第876章 瓦圖京第四百一十九章 速度
第七十三章 閃電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猜測第二百七十九章 殲滅第四百九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五十六章 防禦第三百章 跳水第五百二十九章 固定碉堡第六百三十二章 SU152第三百三十六章 特維爾第一百七十六章 信第四百三十一章 信息第三百五十七章 莫德爾第五百五十八章 兩棲登陸船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面夾擊第七百四十九章 協同作戰第六十五章 包圍第四百二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六十七章 圖拉第六百四十七章 篩選第848章 放棄第九十二章 汽油桶第二百九十六章 夜襲第三百六十一章 勒熱夫第五百六十四章 以假亂真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罪第四百八十四章 猶豫第六百零七章 麻煩第二百四十九章 固執第六十八章 突圍第七十九章 託尼亞第二百零八章 馮.博克第五百四十章 補充兵第四百零一章 指揮第六十八章 突圍第六百三十一章 反攻第二百八十六章 狙擊手第五百零三章 特殊的戰鬥第一百九十一章 進攻第三百三十八章 難題第五章 困境第七百零一章 陽奉陰違第六十四章 戰利品第四百六十四章 轟炸第二百三十七章 第251師第794章 精度第四百二十五章 佔科伊第七百六十七章 貝利亞第四百三十九章 SU-152第五百七十九章 察裡察河第六百八十八章 瘋狂第一百九十四章 反坦克壕第七百六十一章 邊緣第二百一十九章 先機第882章 防禦第四百四十九章 時間第一百八十一章 中尉第三百零四章 傷員第829章 炮火衝鋒第六百零八章 虎式第七百五十三章 包抄第790章 麻煩第六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三百一十四章 巴祖卡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劫第842章 增援第六百三十六章 辦法第二百八十一章 地雷第二百四十一章 裝甲列車第一百九十三章 坦克戰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第一百六十七章 撤退第六百三十四章 政治委員第七百零七章 更遠第七百五十五章 撤退第三百五十五章 崩潰第五百三十章 制度第六百零八章 虎式第四百九十八章 意義第四百三十九章 SU-152第864章 條件第802章 戰鬥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夜襲第九十五章 希望第839章 空降第828章 準備第六百二十四章 領會第846章 轟炸第四百四十一章 真相第六百二十三章 計劃第六百九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十四章 酒瓶第875章 反攻第七百零五章 後勤部第一百四十七章 爛攤子第二百七十章 失敗第二章 距離第七百三十九章 空軍第六百零一章 渡河第876章 瓦圖京第四百一十九章 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