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林聽到消息忙趕了過來,一腳剛跨進門裡,便着急忙慌的阻止,“這事萬萬不可,萬一有個差池,只怕性命不保。”
惜恩覷了眼身旁的莫三小姐,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三小姐卻是個胸無城府的,也附和着李墨林道,“正是這個道理,六王爺怎想起找姐姐過去,這事還是讓我哥前去說去,姐姐只再等着就是。”
三個人正在房中商量計議,那外面來催的下人一撥接着一撥,一撥較一撥更甚着急。
“白姑娘,您老趕緊着些吧,人命關天的大事!”
“姑娘趕緊前去,我家娘娘已是眼看着不行了!”說話的王嬤嬤哭聲中夾着着急,說完挪動着小腳迴轉身又進了偏院。
“白姑娘若是再耽誤一刻,我家王爺就要打上門來了!”
惜恩被催的上天無路,遁地無門,拖延着衝小丫鬟揚聲道,“打水來洗臉再說。”
聽着外面的人又去了,只得嘆氣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就讓我前去看看再做打算。”
李墨林卻有些不捨,拉住人又是一番叮嚀囑咐方纔放手,只恨不能變了身代她前去。
卻不知剛纔來的小丫鬟急的丟了魂,只聽到房內一句“打水來洗臉”,如獲至寶的跑了回去。進門就嚷道,“神醫說打水洗臉。”
衆人正忙個不可開交,眼看着六王妃痛的氣息奄奄,連喊聲都漸漸的弱了下來。但是孩子卻還連個影子不見。六王爺急得就差抽劍殺人的當口,誰還敢不聽。
“打水洗臉!”
一聲令下,小丫鬟頃刻間端來盆剛打上來的井水。五月底的天氣,六王妃經一夜折騰,已是汗溼重衣,滿頭滿臉都是汗水。涼毛巾往臉上一敷,激靈靈的打了個篩慄。
“哇哇哇!”一陣嘹亮的嬰兒啼哭聲響起。
惜恩進得門來之時,正逢王嬤嬤抱了孩子出來,滿臉笑容,“恭喜王爺,賀喜王爺,生了個大胖小小子。”
六王爺歡喜的無可無不可的,正要伸手去抱,一眼覷到進來的惜恩。立時斂了笑容,正色,命令王嬤嬤,“讓世子下跪叩謝恩人。”
“自是應當。”王嬤嬤乃王妃乳母,看着王妃長大成人,然後又陪嫁入六王爺府,看待其更是不同。抱着小世子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姑娘請受老奴代世子一拜。”
被這一驚,惜恩更是如墜雲裡霧裡,忙扶起王嬤嬤,口中說道,“嬤嬤,萬萬不可。”
“你救了他,他自然要拜你,知恩圖報,何況是救命之恩,他是應當的。”六王爺雖是滿臉慈愛之色,但是教育子女卻是家教極爲嚴格。
惜恩心中迷糊更甚,想問又不知從何問起,只得迷迷瞪瞪的陪着笑臉,打着哈哈,說不出話來。
“本王要給你賞賜,你有什麼要求,但管說來,這大澤朝內,除了皇位,山上跑的,水裡遊的,只要姑娘一句話皆可滿足。”經剛纔一番磨難,此刻心情格外舒暢,捋着胸前美髯,徐徐說來。
“人說無功不受祿,只是看這情形即便王妃與小世子非我所救,那麼也是與我相干,我就是要他點恩賜想來也不爲過。”惜恩心裡揣摩,面上卻不露絲毫痕跡,仍一本正經的回拒,“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惜恩能夠有此福德救得娘娘與小世子,也算我積了陰鷙,何求賞賜,王爺實在是過慮了。”
“好,好,好,大恩不言謝,姑娘是個正人君子,老夫佩服。”六王爺伸出大拇指,連連誇讚。
惜恩心裡又是一緊,“這事就這麼着過去了?若是過了今日,他回京城,我仍回葫蘆屯去,只怕再會無期,那麼自己心裡那麼點小事再要辦理就難上加難了。”
“上酒,今晚王爺我高興,陪白姑娘喝上幾杯助興。”六王爺一時興起,吆喝着衆人上酒上菜。
莫芳信眼見得一樁險事過去,這才壯着膽子進來,“恭喜王爺喜得貴子。”
“你來的剛好,連你也是要謝的,快,本王敬你一杯。”說着不容分說,先就喝了一大門杯。
莫芳信本不勝酒力,此刻狠了狠心,一杯酒硬灌進了肚子,便覺得頭腦有些迷糊。
惜恩一邊說着助興的話陪酒,一邊心裡打着小算盤,有些神不守舍。
\"白姑娘果然是個見過世面的人,不像那起子女子,偏要裝作甚大家閨秀抑或小家碧玉,扭扭捏捏,不暢快。女子又如何,該吃吃,該喝喝,何必說話非要曼聲細語,吃飯就要細嚼慢嚥。你說那歷史上的女兵女將軍們,她們也做這形狀,那還怎麼打仗?”三杯酒下肚,六王爺越發的話多起來。
“這個不敢當,所謂習性,不過是爹孃所教,環境所感,我自幼孤苦無依,誰教我怎樣吃飯,如何說話呢?”說到此處,惜恩不覺有些悲傷,悽然一笑道。
“沒料到姑娘身世如此可憐,罷了,過去的不提,從今往後,誰要是再欺負你,你只告訴本王,本王替你收拾他!”六王爺一隻腳踩着凳子,拍着胸脯保證。
惜恩那段乞討遭遇莫芳信自然知道,此時見她如此投了六王爺的緣法,忙也附和道,“有王爺給姑娘你做主,姑娘從此以後可不必由此擔憂。”
惜恩沒想到六王爺如此豁達,心中感激,忙起身叩頭道,“多謝王爺,惜恩漂泊之人,能得王爺眷顧,心中感激不勝,回去必得到菩薩面前許願,讓她老人家保您大富大貴,長命百歲。”
“起來,起來,你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不能讓你跪着給我磕頭。”六王爺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雖行事荒唐了些,但是頭腦卻極爲聰慧,是個粗中有細之人。摸索了一刻,一把將腰帶上的玉佩扯了下來,“昔日姑娘若是有難,只管拿此玉佩到京城六王爺府尋我,府裡的小狗小貓見此玉佩都得給你磕頭請安。”
惜恩等的就是這個,強按住心中欣喜,將那玉佩接了過來,只見玉身晶潤,握手生溫,叩頭稱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