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龍潛太蒼(3)

錦衣青年手搖紈扇,扇墜兒竟是核桃大小的一顆明珠,襯以他右手無名指上的一個翠玉扳指,兩相輝映,果真有幾分驕人的氣勢,那一雙灼灼神采的眸子,自一開始,即不曾把眼前這位官居四品的羅大人看在眼裡。

羅老子耳目觀之下,乃自斷定來人絕非好相與,卻是心裡一口怨氣難出,正不知如何自處。

當面錦衣公子卻也識趣,爲之一笑道:“如此花月良宵,且莫爲你這個俗物壞了清興,李長庭!”

“在!”黑瘦漢子趨前躬身聽令。

“咱們手下留情,且饒過了他這一回!”錦衣青年一派輕鬆地說:“給我送客!”

“是。”黑瘦漢子單膝下跪,高應了一聲,轉身起來,直走向羅老頭面前。

“姓羅的,你就請吧!”

羅老頭一連哼了兩聲,連說了兩個“好!”字,霍地站起來,招呼身邊童兒道:

“我們走!”

瘦娘趨前笑道:“送羅老大人!”

老頭子忽然一揮袖子說:“用不着……”轉身自去。

甜甜姑娘總算找來了。

她是這裡的頭牌當紅姑娘,設非是錦衣青年的豪闊出手,無論如何也不能在這個時候,把她由別人的房裡硬給招喚過來的。

黑瘦漢子李長庭與中年文士葉先生,都躲了出去,這間房子裡便只剩下了錦衣青年一個人。

進門請安問好之後,甜甜姑娘才認出來這個強梁的客人,原來是他——他就是那個住在廟裡的奇怪客人,一時又驚又喜,臉上充滿了笑靨。

“我說是誰能有這個本事……原來是你?我的大相公你怎麼來啦?”

一面說,小鳥依人樣地偎了過去,卻把一隻粉酥酥的白嫩皓腕,輕輕攀在了對方肩上。

錦衣青年想是等久了,沉着張臉,老大的不開心樣子。

“怎麼……生我的氣了?好啦!……人家這不是來了嘛!”一面說,玉手輕推,嬌軀投懷,只是在對方身上膩着:“人家不知道是大相公你嘛,要知道是你,我飛也飛過來了……”

嚶然一笑,便自膩在他身上。

錦衣青年伸手一推道:“去!”甜甜身子一蹌,差一點坐了個屁股蹲兒。

“喲……大相公,你這是怎麼啦?”眼睛一紅,甜甜那副樣子,像是要哭了起來。

“我只問你!”錦衣青年說:“這會子你都上哪去了?讓我好等!”

“我的爺!”甜甜怪委屈的樣子:“還能上哪去呀?左不過是命苦喲!陪着人家有錢的大爺消遣,叫咱們往東咱們往東,叫咱們往西……”

“不要再說了!”青年手拍桌案怒聲道:“我不是告訴過你了,叫你甭再接客人了,你怎麼……”

甜甜呆了一呆,不免向着面前青年一再地打量不已,這件事可是透着有些稀罕……

“我的爺……你說這種話?”突然她趴在桌子上,嗚嗚有聲地哭了起來。

“那還不是命苦……不接客怎麼辦?”一邊哭,甜甜擡起了臉,熱淚漣漣地直向錦衣青年望着:“我這個賤身子,除了爺以外,誰憐惜?誰疼?……大相公你多可憐咱們,就別再怪罪了好……”

小模樣原就嬌憨動人,這一傷心,宛若梨花帶雨,誰還再忍心苛責?便是鐵石心腸,也爲之動心,更何況郎本多情?!

看看氣不起來,錦衣青年這才嘆息一聲:“別再哭了,算我錯了,好吧!”

經此一言,甜甜便爲之破涕爲笑,紅着兩隻眼施施然又自偎了過來。

“相公爺,都這麼晚了,不在廟裡歇着,怎麼會想着來了這裡?……”

“你不樂意?”

“我樂意!”甜甜學乖了,嘴更甜:“我打心眼兒裡就樂意!”

一隻手攀在青年肩上,恁地有情樣子,她說:“打前兒個和大相公分手以後,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一顆心裡頭,就只有大相公你一個人的影子,成天價撲通撲通!幹啥都提不起個勁兒,相公爺,你說說,這又是怎麼回事兒?嗯——”

未後那一聲嬌哼,語音含糊,卻把一半香腮,貼近到對方脖子裡,櫻脣半開,既麻又癢地咬着了青年的耳朵珠子……

燭影搖紅,更漏已深。今宵苦短,應是安歇時候……

手挽玉人,吹氣如蘭。

這一霎,魂兒飄飄!錦衣青年方自欠起身來,待將吹熄了牀前的燈,卻是掃興。

外面有人叩門。

“篤!篤!篤!”一連三聲。

緊接着傳過來那具隨行黑瘦漢子的聲音:“先生開門!有要事稟報!”

錦衣青年愣了一愣:“是李長庭?”

“是……”黑瘦漢子十分急促的聲音道:“先生再耽擱一會,遲了來不及了!”

話已至此,青年只得下了牀,所幸衣帶未解,不然要大費周章。

門開了。

黑瘦漢子李長庭卻不敢貿然進入,向後面退了一步。

青年不悅道:“什麼事這麼急,明天說不行麼?”

李長庭又往後退了一步:“遲了便壞事了……先生!”

他聲音放小了,就近青年身邊道:“衙門裡來人察客,不一會就到這裡啦——”

錦衣青年陡然爲之一驚。

“這……又是怎麼回事?”

“準是那個姓羅的搗的鬼!”李長庭說:“這裡的鴇兒正在前面應付,看看招架不住,葉先生要我趕緊護駕,通知先生,這就離開!”

錦衣青年悠悠地出了口氣兒,卻也無可奈何,冷笑道:“怎麼走?”

“葉先生已由前面先走了,我侍候先生由高裡來去!”

“好吧……”青年不悅道:“先候着!”

“遵命!”

彎身一欠,李長庭退向暗處站定。

錦衣青年悵悵關上了門,反身回來。

甜甜約摸着也猜知出了什麼事情,仰着臉,迷惘的樣子:“什麼……爺?”

“有事,得走了!”

“走……現在就走?”

“嗯!”錦衣青年一面整理着身上衣裳,看着面前的甜甜,心裡可真教捨不得。

“大相公……您別走……”

甜甜老大的不依,一撲而上,緊緊抱着了他的身子。

“我不願您走……就是不讓您走……”

“傻丫頭!往後我還會常來,快起來!”

甜甜仰起臉,嘟着嘴:“真的,您可別哄我!”

錦衣青年摩娑着她雪白細嫩的肌膚:“我幾曾又騙了你?甜甜,你本來叫什麼名字?”

“孃家姓田,小名叫……”擡頭一笑,害羞地說:“不好聽,就別說了……”

說到這裡,外面又在敲門,李長庭的聲音道:“爺,得走了!”

“知道了!”

錦衣青年由身上摸出了個翠玉雕飾一——只玉老虎。

“這個你拿着……過兩天想着來廟裡……我得走了。”

甜甜接過玉老虎,瞧了一眼,笑逐顏開地握在手心裡,撲上去一抱,便自膩在了對方懷裡。

“幹嘛老送我東西?怪不好意思的……”

“你不喜歡?”

“誰說不喜歡?您瞧……”背過身子,把貼胸的一個玉墜掏出來:“這不是大相公送的嗎?人家一戴上就捨不得摘下來了

錦衣青年還要再說什麼,外面已傳過來嘈雜的人聲,這才爲之吃了一驚,嘆息一聲:

“我走了——”

甜甜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乍聞人聲,嚇了一跳。這當口錦衣青年,已拉門步出。

李長庭就在門口候着,一口長劍已執在手裡,正自焦急,見着青年出來,才自鬆了口氣——

“快着點,爺,揹着您吧!”

錦衣青年還在遲疑,燈光閃爍,一行人已現身當前月亮洞門。

果然是衙門口的來人。

一共是六人,掛着腰刀,拿着鎖鏈,氣勢洶洶,一副要拿人犯的樣子,鴇兒瘦娘賠着笑臉跟在身邊,老遠看見,吆喝道:“相公爺,衙門口查房來啦——”

話聲未了,爲首的矮子捕快,已撲身而前,大聲喝叱道:“站着,不許動!”

幾名捕快,更是不容分說,“刷!”地撲了上來,幾把腰刀,團團把二人圍在了中間。

李長庭閃前一步,擋在錦衣青年身前,冷冷笑道:“你們想幹什麼?”

矮子捕快手上拿鎖鏈,嘩啦啦在手上甩着,打着一口廣西鄉音,厲聲道:“我們是幹什麼的?問得好!”說時一雙細長的三角眼,頻頻在二人身上轉動不已。

“不錯,就是你們兩個!”

冷笑一聲,他接着道:“老實告訴你們吧,查房是假,有人把你們給告了,沒什麼好說的,跟我們到衙門去一趟!”一甩脖子:“給我拿!”

其中一人抖手飛出了一道鎖鏈,直向錦衣青年脖子上套落下來。

卻是李長庭眼明手快,左手一探,嘩啦一聲,抓着了飛來的鏈子,叫了聲:“撒手!”

霍地往回裡一帶。

來人捕快,那等蹩腳身手,如何當得他的神力一帶?身子一個打蹌,直向前面倒了下來。

卻爲李長庭飛起一腳,踢中前胸,“砰!”一聲,直挺挺地仰面摔倒,登時不再動彈。

衆人乍見,俱都驚叫起來。

“反了!”矮子捕快大吼道:“你們敢殺官拒捕?!”

話聲未已,卻爲李長庭反手一掌,擊中在脖頸之上,這一掌力道不輕,矮子捕快嘴裡“吭!”了一聲,便自倒了下來。

羣聲大譁裡,李長庭已護侍着錦衣青年閃身長廊。

剩下的幾個捕快,眼看着對方黑瘦漢子如此厲害,不過是照面的當兒,已收拾了兩個同伴,哪裡還再敢妄動,一時間俱都呆若木雞,就連鴇兒瘦娘也嚇傻了。

一行人只是佇立原處,呆呆向這邊看着。眼看着那個黑瘦漢子護侍着錦衣青年,消失於暗夜之中,俄頃間,拔起來一個黑影子,宛若深宵巨雁,已自上了牆頭,接着閃了幾閃,便自消逝不見。

禪房裡點着盞高腳油脂鬆燈——燈焰由仰頭作勢的仙鶴嘴裡吐出來,光彩熠熠,搖動起一室的迷離,混合着淡淡的檀香味道。這味兒據說有清心爽智之效。

阿難和尚脫光了上身,騎在條凳上,少蒼老方丈正在爲他背上推拿按摩,力量不小,阿難和尚滿頭滿臉都是汗珠子。

推着推着,和尚“哇!”的一聲,嗆出了一口瘀血。

“好了!”

老方丈後退一步,坐下來,臉有喜色地道:“這口血總算出來了,出來就好了!”

阿難和尚大聲喘着氣,用塊布巾一面擦着,一面道:“只當是口濁血而已,誰知道這麼厲害,要不是方丈師父手法高明,弟子真還渾然無知,阿彌陀佛——”

老方丈也跟着頌了一聲佛號,冷冷說道:“傷你的這個人手勁兒不弱,多半練過磨磐功夫,這是屬於北派少林的功夫……難道此人早年出身少林?”

阿難和尚搖搖頭道:“這可不像,老師父也見過,就是那天那個姓宮的!”

少蒼老和尚點頭說:“我知道,見過他……”

說時站起來,在房裡來回走了一趟,站住了腳說:“阿難,依你看這些人是幹什麼的?那個姓諸葛的青年,又是什麼人?”

阿難已穿上了僧衣,諦聽之下,擰着眉毛,十分費解地道:“不知道,真的弄不清楚,老師父不是說,他們是安南來的珠寶客人麼?”

少蒼老和尚點了一下頭:“實在是很難說……我原來以爲那個姓諸葛的是來自京師的宦門子弟,可是看看又不像……說是販賣珠寶的客商……味道總似不像……那青年後生好大的氣派,那樣子簡直像是個皇帝……”

未後的這句話,倒似把他自己給提醒了,愣了愣,十分震驚地道:“難道他真是?……

阿彌陀佛——這可就難以令人置信了……”

“老師父你是說……”

“不……不……”老方丈吶吶說道:“還沒有準兒……”

阿難和尚道:“這陣子安南鬧事,聽說殺了很多漢人,聽說朝廷派了徵夷將軍朱能到了龍州,這幾天龍州城內外,到處都是軍人,說是來了好幾十萬,看來這地方要打仗,不得安寧了。”

*注:據明史載,永樂初年,安南(今日越南)叛臣胡一元父子,殺害了明朝冊封的安南國王陳天平,自立爲帝,永樂大怒,遣成國公朱能爲徵夷將軍統兵八十萬以伐。

老方丈喟然嘆道:“我知道了——”

阿難和尚道:“這麼看來,這個諸葛公子,或許真的是安南的珠寶商人,因爲避難而來到我們這個廟裡……也說不定!”

老和尚吶吶地宣了聲:“阿、彌,陀、佛……你說得不錯,總之,爲了廟裡的寧靜,諸葛施主人住我們廟裡之事,千萬張揚不得……你要切切告誡本寺弟子,誰要是走漏了風聲,從嚴治罪!”

“弟子遵命!”阿難合十領命。

一霎間,傳過來晚課的當當鐘響聲音。阿難和尚隨自欠身告辭,向外步出。

禪房裡便自剩下老方丈一個人。

蕭蕭山風,顫抖着棉紙窗櫺,荒山狼號,聽來倍覺淒涼。

推開窗戶,向着西面偏殿瞧瞧——那裡還亮着燈,顯然諸葛公子一行都還沒有歇着。

老方丈緩緩收回了手,一霎間心緒煩亂,再也不能安靜。

他心裡藏着一個極大的隱秘,這個隱秘一天不經證實,他心裡一天就不能持平寧靜。

雖是個跳出紅塵的出家和尚,當今大事,卻也不曾昧於無知,特別是四年前,本朝天子建文皇帝於燕王攻破京師,城破之一霎,深宮走失的那檔子傳說,江湖上早已經喧騰一時,衆說紛紜,傳言之一,便是建文帝來了雲貴,這件事證之三年前工部尚書嚴震直巡視雲南在澤州的忽然而死,據傳便是嚴氏在澤州遇見了建文君,悲愴羞愧之下,吞金自盡。

老和尚不是個簡單人物,風塵異人也,一身內外功夫,甚是了得,生就俠肝義膽,雖然羈身沙門,卻是極有義氣,眼前這人諸葛居士的種種異端,在在啓人疑竇……兩件事扯在一起,運思籌想,莫怪乎老和尚那一顆古井無波的心竟然爲之大亂了。

脫下了身上的杏黃袈裟,把一條紫羅綢巾,緊扎腰際,雖是大袖飄飄,卻也無礙行動。

老和尚決計要到偏院走走,看看那個諸葛少年,到底是何方神聖?

臨行之前,他把半碗殘茶潑倒地上,兩隻腳分別踐踏,鞋底既溼,可利於高處行走,即使在滑不留腳的琉璃殿瓦上,也不虞行足滑倒。

外面星皎雲淨,月色如銀。

輕登巧縱,倏起倏落。

不過是三五個起落,已到了西邊院子。

這就是被稱爲諸葛居士一行人所下榻的偏殿了。

老方丈一身輕功極是了得,卻也由於阿難和尚的大意負傷而心存警惕,不敢大意。

在他眼裡,那個與阿難和尚對掌互傷的宮先生,也許並不是對方陣營裡最厲害的人物,真正厲害的人,在他看來,應該是青年居士身邊的那個高瘦漢子李長庭。

李長庭這個名字,還是他這兩天才探知的。

這個人機智深沉,目光炯炯,那日一見,觀諸他幾個很小的動作,老和尚即已測知他的不好相與,是個相當礙事扎手的人物。

老和尚今年七十八了,自幼出家,練的是“童子功”,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幾十年一天也沒斷過,只是佛門靜寂,與人無爭,武術這玩藝兒,也只是拿來強身而已。

卻是,今夜似乎多少派上了一些用場。

眼看着他施展傑出輕功——“潛龍昇天”,一縷輕煙般的靈巧,已拔上了殿閣。

如果他所記不差,對方那個青年居士便應是下榻在這間殿房裡。

山風陣陣,引動着殿檐間落葉蕭蕭作響。

原來對方青年居士所住的殿堂,十分寬敞,四面軒窗銜接着環有雕欄的平臺,地上鋪着羅底方磚,月色裡景緻如畫。

此時此刻,紙窗上映着燈光,更似有人在低聲說話。

老方丈剛要偎身過去,耳邊上響起了沙沙腳步聲,一個人由側面甬道現身而前。他便臨時機警,掩藏於石欄之後。

來人手託食盤,長衣飄飄,一徑來到眼前,俟到接近佛殿正門前丈許左右,足方站定,卻由殿檐暗處閃出了個人。刷地掠身而前,擋住了來人去路。

“給爺送點心來了!”來人站住身子。

後者說了聲:“知道!”即由來人手裡,把點心盤子接了過來。

來人說:“今兒個的蓮子欠火,不頂嫩,怕是不合爺的口味兒,沒法子,蔡廚子這兩天心裡煩,鬧情緒!直嚷着住不慣山裡,要走!回頭稟明葉先生得好好說說他。”

蔡廚子顯然是一個人的外號,職掌廚房炊事,話裡已有交代,想是他不習慣住在山裡,已有離去之意,是以今晚這碗清蒸蓮子不盡理想,有些兒欠火。

後來現身的那人“哼”了一聲,冷聲說道:“告訴他給我放明白一點,別以爲出了宮,就沒人能管得了他,沒有葉先生的命令,他要是膽敢跨出這廟裡一步,哼哼!小心他的腦袋!”

說了這句話,轉身走向正門,在門外大聲道:“爺的點心來了!”

裡面有人應着,才自開門讓他進去。

嘿!敢情是規矩不小。

老和尚把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越加地心裡激動,不能自己。

這個人到底是誰?

其實不俟再探,他心裡已有數兒了。

乘着那個人送點心進去的空檔,老和尚展動長軀,起落之間,已貼近佛殿。

緊跟着一長身,施展“月移星換”身法,呼地襲上了大殿一角。

這裡的一切,不用說他熟極了。

身子一上去,往前面一矮,便自掩身於畫檐內側,再不愁爲人所發覺。

可喜的是,就在他眼前面,嵌着一扇八角形的通氣窗戶,據此以視,佛堂裡鉅細無遺,盡收眼底。

殿房裡點着五六根高盞白燭,光焰熠熠。

那個複姓諸葛的錦衣青年,盤着雙膝,坐在椅子上,正自由面前人手裡,接過夜點——清蒸蓮子。

而那個呈送蓮子的人,竟然雙膝跪地,把一個黑漆盒盤高舉過頂。

老和尚心裡唸了聲“阿彌陀佛”,更加認定自己之所料非虛。

原來人前人後,這裡的規矩不一,稱呼亦是有別。

眼前靜夜無人,不必再事僞裝,自以本來面目相對應處。

青年居士拿開碗蓋,用鑲有象牙把柄的小小銀匙勺吃着碗裡的蓮子,才吃了一口,便停住皺眉道:“不爛,不能吃!”

跪着的那人說:“啓稟皇爺,蔡師傅這兩天身子不好,鬧病,換了個人,手藝差了些!”

這一聲“皇爺”總算揭開了謎底,所謂的諸葛居士,什麼珠寶商人……全是假的,胡謅亂蓋,對方錦衣青年,誠然正是傳說中流亡在外的前朝天子——建文皇帝。

他的真實姓名應該是朱允炆。

果然他還活着,而且就住在自己這個廟裡,甚至於這一霎,就在自己眼前。

這個突然的證實,即使原已在老和尚算計之中,無如眼前面對的一霎,亦不禁帶給他極大的震驚,心裡一陣子忐忑,說不出的又驚又喜……

“阿彌陀佛,果然是他……是他……”

心裡一個勁兒地頌着佛號,一雙眸子眨也不眨,直盯向座上少年——少年天子。

雖說是亡命在外,居難之中,這位前朝天子、青年皇帝仍然有其架式,派頭不小。

不大習慣將就。

把個青花細瓷蓋碗,重重擱在几上,怒聲怨道:“這日子真過不下去了,要什麼沒什麼,想吃點什麼都不稱心……”

跪着的那個人,前額觸地說:“萬歲息怒,奴才這就去瞧着,看看還有什麼好吃的沒有……”

“算了、算了!”皇帝揮着手:“下去、下去!”

跪着的人又磕了個頭,才自起身,倒退着身子走了。

皇帝忽地轉過臉,瞧着一邊默坐的葉先生道:“葉希賢,我叫你打聽的事怎麼樣了?”

“啓稟皇爺!”葉希賢站起來拱手道:“微臣遵旨,已差人打聽去了!”

“光打聽有個屁用!”皇帝說:“程濟呢?去了都半年了,人不回來,總該也有個訊兒吧!”

葉希賢、程濟均非無名之輩,一爲前朝監察御史、一爲翰林院編修,聽在老和尚耳裡,禁不住心裡又是一聲佛號“阿彌陀佛。”暗自忖道:“這兩個人,竟然也還活着……”

卻見那位前朝御史大夫,欠身抱拳道:“皇爺豈能不知?這陣子安南亂得很,去不得……

聽說朱能帶兵來了,就在龍州!”

“啊……”

“還聽說……”葉先生上前一步,小聲道:“朱能才一來就病倒了,六軍無主,進退不能,很麻煩……”

他的消息很靈,有些連老和尚也是不知。

老和尚看着,聽着,正自入神,猛可裡,身後疾風飄飄,忽悠悠落下個人來。

星月皎潔,照見來人驀落的身勢,宛似深宵巨鳥,一發而止,落地無聲。

好俊的輕功!

一襲月白色的肥大長衣,卻把截過長的前襟塞回腰裡,露出來的一雙高筒白襪,月色裡分外醒眼,個頭兒既瘦又長,往那裡一站,單腿微曲,卓然鶴立,真有幾分白鶴的出塵瀟灑。

頭上戴着頂瓦楞帽子,卻是自眼目之下扎着一方帕子,看不清他的廬山真面目。

雙方目光交接,老和尚自覺身形敗露,不由得暗吃一驚。

對方來人鼻子裡輕輕一哼,二話不說,腰身輕竄,“嗖!”縱身於兩丈開外,落向側面瓦脊。

這番邂逅,卻是奇怪。

一時間,倒是老和尚難以自己,放他不過了。

腳踝上着力,施展輕功中“千層浪”的絕技,老方丈身形乍起,已襲向來人身後。

對方身法饒是了得,瘦軀間彎,箭矢也似地,又自竄了出去。

老和尚自是放他不過,緊躡着他身後,力迫不捨,星月下直似一雙大鳥,一追一遁,轉瞬間,已是在百丈外。

跨逾廟牆之外,眼前亂山雲集。

老和尚再無所忌,嘴裡喝叱一聲:“你還要跑嗎?”腳尖着力,呼地掠身直起。

一起即落,如風趕浪,已到了來人背後。

忖思着來人絕非易與之輩,少蒼老和尚手下再不容情,身形前聳之下,用雙撞掌功力,直向來人背後擊去。

來人高瘦身子,“呵呵!”一笑,倏地轉過身來,卻把雙鳥爪也似的瘦手,由兩面抄起,反向對方一雙手腕子上拿去。

老和尚“嘿!”了一聲,撤掌旋身,“刷!”地掠身丈外,那人跨前一步拿樁站穩,便自不再移動。

“阿彌陀佛!”老和尚手打問訊:“這位施主,深夜光臨敝寺山門,有什麼見教?

還請當面說明,要不然可就請恕老衲多有開罪了!”

“哈哈!”來人仰天一笑:“我當是什麼雞鳴狗盜,原來是方丈大師父,這個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了,不知不罪,多多原諒!”

說時抱拳一揖,神色裡極是自負。

打量着對方這番傲然神態,老和尚忽似有所悟及,“啊!”了一聲,倏地愣住說:

“莫非是嶽天錫……嶽老弟臺……”

來人哈哈一笑:“老和尚眼睛不花,還真行——話聲出口,伸手一扯,拉下了臉上蒙帕,現出了來人輪廓分明、軒昂氣勢的一張長臉,老和尚認了一認,頌了一聲“阿彌陀佛”便自哈哈大笑起來。

“採石一別,多年不見,嶽檀越,今夜晚怎麼會想到來到老和尚我這個廟裡?”

老和尚臉上不失笑靨,顯然是遇見了多年故舊、知己。

來人嶽天錫雙手抱拳,深深打了一躬:“來得魯莽,大師海涵,老師父興致不淺,怎麼在自己廟裡還用得着這般鬼鬼祟祟?”

老方丈哈哈笑了兩聲,不大自在地說:“此事說來話長,老弟臺你初來是客,走,咱們回廟裡說去?”

嶽天錫哼了一聲道:“正要拜訪。”

老方丈說了個“好!”字,剛要轉身,驀地覺出有異,側面前方樹叢裡似有人影一閃,一個人極其輕靈地拔身而起。

深夜裡像是一隻大鳥般的輕飄,驚鴻一現,又復隱身於沉沉黑暗之中。

老和尚“啊——”了一聲,十分詫異地轉向身邊老友看去,便在這一霎,身側樹叢似有微風驚動,響起了輕微的一陣沙沙聲。

以老和尚觀察之微,自是知道有人來了。

“阿彌陀佛。”

嘴裡頌着佛號,老和尚正待發言示警,身邊老友嶽天錫已自笑道:“是雪兒麼?出來吧,人家看見你了!”

話聲方頓,樹叢間人影飄動,燕子也似的翩躚,面前已落下一人。

老和尚微微一驚,道了聲:“阿彌陀佛!”

再看來人,竟是個長身窈窕的姑娘。

黑夜裡看不清她的面貌如何,卻是舉動輕靈,極是利落從容,只看她來去如風,動作之敏捷,當可想知一身輕功必是不差。

乍然相見,喚了聲:“爹!”便自在一邊站定,只是用一雙靈巧的眼睛,頻頻向老方丈打量不已。

“這是……”老和尚恍然記起對方似有個女兒,卻是記憶模糊。

嶽天錫莞爾笑道:“這是我女兒青綾,小名雪兒,和尚你大概還沒有見過?”

老和尚細窺這位嶽姑娘,英姿曼妙,體態婀娜,兩隻大眼睛,黑白分明,菁華內蘊,一望之下,即知道身負絕功,大非等閒。

“阿彌陀佛。”

老方丈單手打着問訊:“姑娘好俊的一身輕功,看來是盡得令尊傳授的了!”

嶽天錫嘿嘿笑道:“老和尚這一次你可看錯了,我那兩手如何教得了她?這丫頭造化不差,自小就被南普陀的‘六如軒主’所收養,三歲離家,十六歲那年纔回來,今年十八了,一身本事比起我這個老爸爸來,可強得太多了!”

老和尚一聲嗟嘆道:“原來是六如先生的高足,這就難怪了……阿彌陀佛——”

嶽天錫這方向女兒介紹道:“這便是我常與你提起的少蒼老師父,上來見過。”

嶽青綾叫了聲:“老師父!”深深施了一禮,便自站立一旁。

不像時下姑娘那般打扮得花枝招展,嶽青綾卻衣着素雅,長裙曳地,腰肢款款,襯着肩後的青霜長劍,饒是別有妙姿。

老和尚自覺這般衣着,大是失禮,倉猝會晤,卻也無奈,總是素交稱好,也就說不得了。

“嶽檀越多年相知,深夜來訪,必有要事,咱們就不拘俗禮,請隨我來。”

話聲一頓,雙手作合十狀,道了一聲:“請!”

陡地拔身而起,月色裡一如孤鷺白鶴,翻騰間已抄身叢嶺。

岳氏父女卻也不含糊,隨着對方的前導,各自展現輕功,亦步亦趨,緊躡着老和尚身影跟了下去。

眼前來到了方丈待客禪房。

爲免驚俗,老方丈獨自個先進去,換了袈裟,這纔開門納客。

岳氏父女坐定之後,老和尚才自喚了小沙彌倒茶。多點了一盞燈。彼此才得看了個清楚。

卻見這個嶽天錫,貌相清奇,論年歲當應是五十開外,卻是發如黑染,一根白的都沒有,眉眼間顯示着一種孤高,很有些卓然不羣氣勢。

嶽青綾潔白素淨,惟眉眼間秀中藏鋒,頗有幾分乃父的威儀,女孩兒家終是臉皮兒薄,老和尚多看了她兩眼,便自臉上訕訕,隨即把水汪汪的一雙眼睛飄向窗外。

“阿彌陀佛!”老和尚臉現笑容道:“老朋友深夜來廟,到底有什麼重要事情?現在總可以明說了吧!”

“嘿嘿!”

嶽天錫低笑了兩聲,目光炯炯看向對方道:“老和尚不要見怪,你道這廟裡,我父女是第一次來麼?”

老方丈愕了一愕。

嶽天錫看了女兒一眼,繼而笑道:“老實告訴你吧,這半個月來,我父女來了總也有七八回了,只是今夜遇着了你,才自現身罷了!”

“噢……”老方丈微似驚愕:“這又爲了什麼?”

“和尚你先不要問我,倒是你今夜鬼鬼祟祟,放着經不念,到人家住處偷看個什麼?”

“阿彌陀佛一一”

老方丈銀眉頻眨,雙手合十道:“這麼說,你我倒像是爲着同一件事了?!”

“看來是差不多!”

嶽天錫喝了口茶,一面向老和尚打量着,臉上神態,含蓄着幾分神秘。

“都說你這廟裡風水不差,如今來了條龍,太蒼得龍,地靈人傑,以後香火活該大盛特盛了!”

老方丈“啊!”了一聲,輕輕頌着:“阿彌陀佛!”隨即點頭道:“這麼說,老衲沒有猜錯,那位朱先生果然是落在我這廟裡的了……”

嶽天錫一笑道:“如今你的責任重大,老和尚你打算怎麼樣?”

“阿彌陀佛!”老和尚吶吶說道:“任他真龍天子,又幹我廟裡和尚什麼事,老和尚只作不知,平日所爲,吃齋唸佛而已,南無阿彌陀佛——”

嶽天錫會意地點頭而笑。

“這就對了!”他說:“其他的事交給我們父女來做吧!”

“什麼其他的事……莫非……”

“這些日子風聲很緊,老和尚難道你沒有聽說?”

“沒……有……”老和尚搖搖頭,慨然道:“出家人也只是吃齋唸佛而已!”

嶽天錫冷冷說道:“徵夷將軍來了,有人說他此行奉有密旨,便是要搜查藏在你廟裡的這條龍!”

老和尚微微一愣:“阿——彌——陀——佛!”

嶽天錫道:“而且,我有確實的證據,京師大內也來了人,一個姓方,一個姓井,乃是當今逆皇跟前的兩個敗類,手底下很不含糊……”

老和尚“噢!”了一聲,訝道:“你說的是方蛟、井鐵昆這兩個武林敗類?……”

嶽天錫點點頭道:“原來老和尚你也認識?”

“認識倒不認識!”老和尚說:“不過他二人早年在江湖的所作所爲,武林中很有傳言,後來聽說投歸燕王發了跡,以後倒是不曾再聽說了,怎麼他們也來了龍州?”

嶽天錫眸子裡精光四射,冷冷一笑:“他們要是不來,我也就不來了!”

老和尚不由輕輕頌了一聲“阿彌陀佛”,察言觀色,不言可喻,嶽天錫與上謂的方,井二人,設非結有深仇大怨,亦必有瓜葛,心裡明白,卻不曾說破。

嶽天錫凌聲道:“這兩個敗類,如今在逆帝朱棣手下當差,據說投效了錦衣衛,如今都有了功名,他們的來意,不問可知……老和尚,你卻要十分仔細小心了。”

第一章 龍潛太蒼(2)第一章 龍潛太蒼(1)第一章 龍潛太蒼(1)楔子第一章 龍潛太蒼(1)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三章 兩惡俱傷(1)第三章 兩惡俱傷(1)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三章 兩惡俱傷(2)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一章 龍潛太蒼(3)第一章 龍潛太蒼(2)第一章 龍潛太蒼(5)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二章 血濺古剎(1)第一章 龍潛太蒼(2)楔子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二章 血濺古剎(2)第二章 血濺古剎(2)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二章 血濺古剎(1)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四章 再行虎山(1)第二章 血濺古剎(2)第一章 龍潛太蒼(4)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二章 血濺古剎(1)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三章 兩惡俱傷(2)第一章 龍潛太蒼(1)楔子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一章 龍潛太蒼(5)第二章 血濺古剎(1)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三章 兩惡俱傷(1)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二章 血濺古剎(1)第二章 血濺古剎(2)第二章 血濺古剎(1)楔子楔子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一章 龍潛太蒼(3)第一章 龍潛太蒼(1)楔子第三章 兩惡俱傷(2)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二章 血濺古剎(2)第二章 血濺古剎(1)第四章 再行虎山(1)第一章 龍潛太蒼(5)楔子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一章 龍潛太蒼(1)第四章 再行虎山(1)第一章 龍潛太蒼(1)第一章 龍潛太蒼(4)第三章 兩惡俱傷(1)第三章 兩惡俱傷(2)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二章 血濺古剎(2)第三章 兩惡俱傷(4)楔子第二章 血濺古剎(2)第一章 龍潛太蒼(4)第一章 龍潛太蒼(4)第一章 龍潛太蒼(4)第四章 再行虎山(1)第三章 兩惡俱傷(2)第三章 兩惡俱傷(1)第三章 兩惡俱傷(1)楔子第一章 龍潛太蒼(4)第二章 血濺古剎(1)第四章 再行虎山(1)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一章 龍潛太蒼(5)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一章 龍潛太蒼(3)第一章 龍潛太蒼(4)第三章 兩惡俱傷(2)第一章 龍潛太蒼(3)
第一章 龍潛太蒼(2)第一章 龍潛太蒼(1)第一章 龍潛太蒼(1)楔子第一章 龍潛太蒼(1)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三章 兩惡俱傷(1)第三章 兩惡俱傷(1)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三章 兩惡俱傷(2)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一章 龍潛太蒼(3)第一章 龍潛太蒼(2)第一章 龍潛太蒼(5)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二章 血濺古剎(1)第一章 龍潛太蒼(2)楔子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二章 血濺古剎(2)第二章 血濺古剎(2)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二章 血濺古剎(1)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四章 再行虎山(1)第二章 血濺古剎(2)第一章 龍潛太蒼(4)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二章 血濺古剎(1)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三章 兩惡俱傷(2)第一章 龍潛太蒼(1)楔子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一章 龍潛太蒼(5)第二章 血濺古剎(1)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三章 兩惡俱傷(1)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二章 血濺古剎(1)第二章 血濺古剎(2)第二章 血濺古剎(1)楔子楔子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一章 龍潛太蒼(3)第一章 龍潛太蒼(1)楔子第三章 兩惡俱傷(2)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二章 血濺古剎(2)第二章 血濺古剎(1)第四章 再行虎山(1)第一章 龍潛太蒼(5)楔子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一章 龍潛太蒼(1)第四章 再行虎山(1)第一章 龍潛太蒼(1)第一章 龍潛太蒼(4)第三章 兩惡俱傷(1)第三章 兩惡俱傷(2)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二章 血濺古剎(2)第三章 兩惡俱傷(4)楔子第二章 血濺古剎(2)第一章 龍潛太蒼(4)第一章 龍潛太蒼(4)第一章 龍潛太蒼(4)第四章 再行虎山(1)第三章 兩惡俱傷(2)第三章 兩惡俱傷(1)第三章 兩惡俱傷(1)楔子第一章 龍潛太蒼(4)第二章 血濺古剎(1)第四章 再行虎山(1)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三章 兩惡俱傷(3)第一章 龍潛太蒼(5)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二章 血濺古剎(3)第三章 兩惡俱傷(4)第一章 龍潛太蒼(3)第一章 龍潛太蒼(4)第三章 兩惡俱傷(2)第一章 龍潛太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