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私義

此處廣場雖然廣闊,但因爲位於太平宮前的緣故,也不是隨意什麼人都可以來此,李玄都將腳印留在此處,倒也不怕被人偷學。

李玄都朗聲道:“自今日起,凡本宗弟子,皆可在早晚兩課時來此觀摩。”

太平宗中先是一靜,然後就聽衆太平宗弟子齊聲道:“謝宗主!”

江湖中人,未必人人都是武癡,但少有人不喜歡武學功法的,不亞於金銀財寶和功名利祿,李玄都今日傳下諸多功法,雖然有邀買人心之嫌,但有宗主的大義名分,衆太平宗弟子也是心安理得,沒有太多抗拒。

李玄都走向自己的座椅,剛剛落座,方緣便從椅上起身,先是朝李玄都合十一禮,然後說道:“方纔李宗主與秦宗主相鬥,令貧僧大開眼界,若是貧僧沒看錯的話,方纔李宗主用了‘漏盡通’,而且李宗主還說秦宗主習得了‘宿命通’,敢問李宗主,可有此事?”

李玄都淡淡一笑,“正是。”

方緣臉色一沉,道:“李宗主習得了‘坐忘禪功’,從中悟出了‘漏盡通’,是李宗主的緣法,可李宗主不應再將此法傳給旁人。”

還未等李玄都開口,沈元齋已然說道:“大師此言差矣,正所謂夫妻本一體,李宗主和秦宗主又有什麼區別,難道夫妻之間還要講什麼門戶之見嗎?”

這倒不是沈元齋信口胡謅,天下之間,無疑是血脈最親,除了無私聖人之外,絕大多數人無論何宗何派出身,一身所學少不得要傳授給子女,血親之間自然不會講究門戶之見,既然子女學得,那麼孩子孃親同樣學得,若是真要存了偷學之念,子女還會對自己的生身之母隱瞞嗎?

方緣道:“秦宗主身份特殊,她還是忘情宗宗主,與補天宗也大有淵源,卻是不能一概而論,”

沈元齋還要反駁,卻被李玄都擡手製止,李玄都道:“‘坐忘禪功’講究緣法,用你們佛門的話來說,就是慧根,有慧根之人,一學就會,沒有慧根之人,無論如何也修煉不成。大師不外乎就是擔心此法流傳出去,可大師卻是忘了,能修煉此法之人還是少之又少,正如太上道祖三千言,流傳世間,人人可觀,能從其中悟出大道的又有幾人?”

方緣爲之啞然。

李玄都話鋒一轉,“不過此事終究是我理虧,所以我才主動提起此事,既然我從靜禪宗中學了‘坐忘禪功’,那我便還給靜禪宗一門功法就是。”

有個說法叫作“愛惜羽毛”,李玄都身爲一宗之主,聲名鼎盛,得道多助,可代價就是李玄都行事要有所顧忌,維護珍惜自己的名聲,再也不能肆無忌憚。所以在處置靜禪宗一事上,李玄都不能以強凌弱,給人留下話柄。

方緣聞言不由爲之一愣,雖然他沒有親眼見到李玄都勝過,但方纔的講經演,已經說明李玄都的確是功參造化的一代宗師,他的功法未必就比“坐忘禪功”差了。

就在方緣猶豫不定的時候,在他身旁的一名年輕僧人起身朝李玄都合十行禮,說道:“靜禪宗有七十二門絕學,包羅萬象,李宗主的功法再好也是李宗主的功法,與靜禪宗沒什麼關係,李宗主的好意,靜禪宗心領了。”

此言一出,衆多太平宗弟子紛紛色變,若非有衆多長老在場,早有人開口怒斥。

李玄都卻是臉色不變,問道:“還未請教這位法師法號?”

年輕僧人雙掌合十道:“小僧法號圓覺。”

李玄都笑了笑,“你不要我的功法,那你打算怎麼辦?難道我要廢去已經練成的‘坐忘禪功’?”

此言一出,太平宗衆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圓覺的身上,若是他敢開口應下,那麼他們立時就要翻臉,此時一衆太平宗弟子已然將李玄都視爲自家之人,自然要一致對外。

圓覺搖頭道:“不敢,方纔李宗主已經說了,能否練成‘坐忘禪功’皆因緣法。李宗主和秦宗主都是與我佛有緣之人,我們如何敢怪罪?”

李玄都微微驚訝,不由對這位年輕僧人高看一眼,他本打算一次了結此事,從此互不相欠,可這個年輕僧人卻是想要藉着此事交好李玄都,讓李玄都欠一個人情,要知道人情賬最難還,對於百廢待興的靜禪宗來說,覆宗之事還要仰仗太平宗和其他正道各宗,李玄都的人情顯然比一部死物功法更有用。而圓覺說話的時候,方緣也沒有阻攔的意圖,看來此人就是靜禪宗的下一代的領袖人物。

就在兩人對話的時候,方緣也想明白了圓覺的用意,連連點頭,“圓覺師侄所言極是。”

李玄都也不想在這種小事上糾纏,道:“也罷,我欠靜禪宗一個人情,日後若是有求於我,我自當盡心竭力。”

圓覺不再多言,又一次對李玄都合十行禮。

李玄都擡頭看了眼天色,滿天祈天燈內的松脂已經燃燒殆盡,許多祈天燈開始自行燃燒,繼而從空中墜落,遠遠望去,夜空中好似下了一場火雨。

衆太平宗也擡頭望天,欣賞此等奇景。

這場講經演武,從清晨到子夜,在場之人,無論是長老,還是普通弟子,都收穫頗多。李玄都同樣如此,他收穫的不是功法修爲,而是人心,幾經波折,他終於初步掌握了太平宗,對於李玄都的大計,幫助極大。

待到火雨消散,李玄都起身道:“今日講經演武就到這裡,衆弟子回去之後,好生修煉,若有不明之處,可以向師長請教。”

衆太平宗弟子齊聲應是,分批離開此地,然後是靜禪宗的僧人,最後是太平宗諸老,也各自返回自己的居處,最後就只剩下李玄都和秦素二人。

兩人緩步來到廣場邊緣,再往前一步就是萬丈深淵,李玄都負手而立,沐浴夜風,擡頭望向一輪明月。

秦素站在他的身旁,低頭望向腳下雲海。

兩人靜默片刻,秦素開口道:“太平宗事了,你接下來打算去哪?”李玄都沒有任何猶豫,簡單明瞭地回答道:“清微宗。”

秦素對於這個回答並不意外,不由想起了兩人上一次清微宗之行,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清微宗中波譎雲詭,谷玉笙、李太一、李道師,還有三十六堂主和七十二島主,人人各有算計,笑裡藏刀,口蜜腹劍,還有那個讓人看不透的老劍神,秦素對於清微宗的印象實在好不起來。不過秦素又想起了齊州之行,認真說起來,李玄都和秦素相遇、相識、相知都是自齊州始,秦李兩家聯姻的傳言也是在那時候傳播開來的,誰又能想到,竟是一語成讖,她和李玄都在一年之後果真定親了。

想到這兒,秦素臉色微紅,不過在夜色中並不明顯。

李玄都忽然說道:“這次回清微宗,見到冰雁,她就真要喊你一聲嫂子了。”

秦素想起路演並以前沒少拿着“嫂子”二字拿她打趣,也忘了害羞,笑道:“那是當然,我非要找補回來不可。”

提到陸雁冰,秦素又想起了被囚禁的丁策,問道:“你打算怎麼處置那些青鸞衛中人?”

李玄都沉默了片刻,道:“清微宗這些年來都在經營帝京,從陸雁冰出任青鸞衛右都督就能看出,青鸞衛差不多算是清微宗的青鸞衛,所以把他們帶上,送給清微宗,交由他們處置,權當做是見面禮了。”

秦素輕輕嘆息一聲。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李玄都道:“江湖不講公義,江湖只講私義。”

秦素一怔,問道:“什麼意思?”

李玄都道:“江湖之中,私義第一,也就是所謂的快意恩仇。打個比方,我有一個好友,濫殺無辜,仇家找上門來,逼問他的下落。按照江湖上的道理,我與朋友的私義最大,我包庇朋友,雖然會讓旁人恨我,卻不會鄙視我,反而還認爲我重情重義,是條好漢子。可如果我秉持公義,說出了朋友的下落,那些人得償所願,卻不會感謝我,反而還會不齒我的爲人。這是一個很沒道理的道理,卻人人認可,這樣會導致一個後果,不問是非,只問親疏,視與自己無關的人如草芥螻蟻,我也不能免俗。有人說我是公義之人,卻是高擡我了,不過從江湖人的角度來看,又有貶低我的意思。”

秦素聽懂了,問道:“你這次返回清微宗,打算按照江湖規矩行事?”

李玄都道:“江湖之事江湖了,正邪之爭本就是江湖事。”

秦素又問道:“你打算什麼時候回去?”

李玄都道:“再過幾日,我還要再準備一下,最好是能與大天師見上一面,許多事情,還要面議。另外,關於顏玄機的事情,我也想當面問上一問。”

秦素輕嘆道:“可憐顏真人一心爲公,卻落得如此下場,未免太過不公。”

李玄都早就經歷過墜境失勢之後的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暖,對此看得更開一些,說道:“對於顏玄機來說,經歷些挫折,未嘗不是好事。”

第一百四十章 陰魄珠第一百零六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一六十八章 坦蕩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二十三章 結髮尋人第十四章 火龍焚山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一百四十七章 齊王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書生第二百一十七章 仙鶴神針第八十三章 太平七老第八十八章 攔路比劍第一百四十六章 丹入腹中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第五十八章 入蜀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一百一十九章 傀儡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二十四章 哈勒楞第六十三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四十六章 如此世故第一百零五章 尸解陰丹第四十章 近墨者黑第四十二章 北斗殺敵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十章 百花會第三章 我有一座劍秀山第二百二十二章 百劍觀音第七十七章 再至客棧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葉聚散第七十八章 論道第十五章 月離別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六十四章 師兄姐弟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師第八章 故人曾到否第一六十四章 談和第二百三十章 二龍不見第八十三章 大妖似仙第四十三章 出劍(一)第八十六章 局勢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刑第二百四十八章 殺劫天數第一百章 煮酒而言第一百八十六章 錢青白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內形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禪師第四章 西域尋蹤第三十四章 老夫鐵鷹第三十五章 圍攻第一百零二章 夫妻飲酒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師行蹤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四十四章 牝女老嫗第八章 正一慈航第一百九十二章 此間帝王第三十九章 難分勝負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路見聞第一百四十六章 丹入腹中第五十一章 閒棋冷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位公子第四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九十九章 銅甲屍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八宗第一百五十章 金陵錢家第十章 三招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江湖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巷別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境界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一百四十九章 傳功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六十九章 六位先生第六十二章 胡氏兄妹第五十四章 宮官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八十四章 結陣第二百二十四章 收拾殘局第八十七章 前往北邙第五十五章 春雨第一百一十七章 開始第一百五十二章 金陵府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雷之憂第二十七章 青牛角第八十四章 兵分兩路第五十四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二百零七章 唯我爲天第二百三十三章 邀月洞天第六十六章 藏龍臥虎第六章 軍陣
第一百四十章 陰魄珠第一百零六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一六十八章 坦蕩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二十三章 結髮尋人第十四章 火龍焚山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一百四十七章 齊王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書生第二百一十七章 仙鶴神針第八十三章 太平七老第八十八章 攔路比劍第一百四十六章 丹入腹中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第五十八章 入蜀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一百一十九章 傀儡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二十四章 哈勒楞第六十三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四十六章 如此世故第一百零五章 尸解陰丹第四十章 近墨者黑第四十二章 北斗殺敵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十章 百花會第三章 我有一座劍秀山第二百二十二章 百劍觀音第七十七章 再至客棧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葉聚散第七十八章 論道第十五章 月離別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六十四章 師兄姐弟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師第八章 故人曾到否第一六十四章 談和第二百三十章 二龍不見第八十三章 大妖似仙第四十三章 出劍(一)第八十六章 局勢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刑第二百四十八章 殺劫天數第一百章 煮酒而言第一百八十六章 錢青白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內形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禪師第四章 西域尋蹤第三十四章 老夫鐵鷹第三十五章 圍攻第一百零二章 夫妻飲酒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師行蹤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四十四章 牝女老嫗第八章 正一慈航第一百九十二章 此間帝王第三十九章 難分勝負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路見聞第一百四十六章 丹入腹中第五十一章 閒棋冷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位公子第四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九十九章 銅甲屍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八宗第一百五十章 金陵錢家第十章 三招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江湖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巷別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境界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一百四十九章 傳功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六十九章 六位先生第六十二章 胡氏兄妹第五十四章 宮官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八十四章 結陣第二百二十四章 收拾殘局第八十七章 前往北邙第五十五章 春雨第一百一十七章 開始第一百五十二章 金陵府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雷之憂第二十七章 青牛角第八十四章 兵分兩路第五十四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二百零七章 唯我爲天第二百三十三章 邀月洞天第六十六章 藏龍臥虎第六章 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