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出劍(四)

李道虛從來就不相信“無劍勝有劍”的那一套,因爲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手中無劍的李道虛絕對不是手持“叩天門”的李道虛的對手。所以李道虛認爲,若是無劍能勝過有劍,只能說劍不夠鋒利。

李道虛望向體魄受損的李玄都,並不急於乘勝追擊,而是問道:“你的劍呢?”

這個問題在以前不是問題,在李玄都躋身長生境之後卻是一個問題,因爲在李玄都躋身長生境之後,就棄劍不用,所用更多的還是“陰陽仙衣”。

李玄都臉上的一線傷口就好似迎面中了一劍,血流不止,沒有立刻回答。

李道虛的態度不像是敵人,更像是一位嚴師,見李玄都不答話,又說道:“我本以爲你會把正一宗的‘天師雌雄劍’借來,甚至把‘天師印’也一併借來,亦或是從白絹手中取回‘三寶如意’,可你並沒有這麼做,那麼你是怎麼想的?是覺得不用劍也可以勝過我這個師父,還是你已經不用劍了?”

不知過了多久,李玄都才緩緩開口道:“都不是。弟子不敢忘本,也不覺得不用劍就可以勝過師父。”

李道虛又重複了一遍自己的問題:“那麼你的劍呢?”

李玄都先是抹去臉上的鮮血,然後擡起右手,沉聲道:“我即我劍。”

很多人都在疑惑一件事,地師徐無鬼爲什麼青眼於李玄都?兩人第一次見面還是在大真人府的鎮魔臺上,也就是地師徐無鬼攻打大真人府的時候,這又不是男女相戀,沒有什麼一見鍾情的說法,地師不該如此草率纔對。

其實並非如此,早在武德年間,李玄都就已經與徐無鬼相識,只是那時候李玄都並不知道徐無鬼的真實身份,只知道他是隱居於劍秀山的隱士。徐無鬼很喜歡這個忘年交,允許他在自己的隱居之地養傷。

如此算來,兩人是近十年的老相識,那麼徐無鬼選擇將衣鉢交給李玄都就不是那麼突兀了。

在天寶六年的時候,李玄都第三次造訪劍秀山。這一次,徐無鬼送給李玄都一場不大不小的機緣,不但讓李玄都取回了自己的佩劍,而且還得了一門絕學“逆天劫”。

美中不足的是,“逆天劫”並非一門成體系的功法,而是類似於“千劍觀音”的招式,不好以品級分出功法高低。

劍秀山。

裴玉和蘇憐蓉登上忘劍峰。

忘劍峰佔地不小,格局類似於太白山,不同的是太白山的峰頂是浩浩天池,而忘劍峰上是洗劍池。洗劍池佔據了小半個忘劍峰,李玄都和秦素的新居就在洗劍池之畔,另外一側是一片荒地,臨崖位置便是李玄都的當年舊居,茅屋前一棵枯死梨樹,梨樹下一座孤墳。

裴玉來到此處舊居,時值冬日,茅屋上、梨樹上、孤墳上都落了一層厚厚白雪。如此一來,孤墳前立着的木劍便十分醒目。

蘇憐蓉來到裴玉身旁,隨着他的視線望向那把木劍,輕聲問道:“這就是李先生的佩劍?”

裴玉微微點頭:“當年我第一次見到先生的時候,它還是一把斷劍。”

蘇憐蓉忍不住將不遠處的木劍重新打量了一遍,遲疑道:“斷劍?”

“沒錯,斷劍。”裴玉微笑着解釋道,“這把劍是活的,就像樹苗,哪怕是斷成兩截,也能自行復原。”

蘇憐蓉玩笑道:“李先生把劍留在這裡做什麼?難道指望它長成一棵大樹?”

裴玉嘆了口氣:“陪伴故人吧。不過先生曾對我說過,他不希望有朝一日拔出此劍,也許還有其他用意。”

“會是什麼用意?”蘇憐蓉問道。

裴玉道:“誰知道呢。不過徐七說過,劍秀山、忘劍峰、洗劍池之所以都有一個‘劍’字,是因爲山中蘊含有兩位古劍仙的劍氣。兩位古劍仙在此生死相搏,同歸於盡,一身劍氣散於山中,與山共爲一體,生生不息,後人認爲此山劍氣蘊秀,故取名爲‘劍秀山’。至於洗劍池,則是因爲傳說原本隱居於此的古劍仙在池水中洗劍而得名。”

蘇憐蓉又問道:“那麼忘劍峰呢?”

裴玉笑道:“這就與先生有關了,當初先生藝成下山,一次與人鬥劍受傷之後偶然來到此地,當時先生不知地師身份,用八十兩銀子從地師手中買下了此地,取名爲“忘劍峰”,名頭極大,取“懷劍而忘劍,忘劍又有劍”之意。”

蘇憐蓉還是第一次聽說這裡頭的典故。

當年李玄都在此小住,在練劍之餘,他也會登高望遠,恰好在山頂上有一棵不知何人何時栽種於此的梨樹,他便常常坐在梨樹之下,效仿古劍仙“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的意境,橫劍膝上,眺望山景雲海。

三月花開,四月花落,梨花如雪,雲如梨花。

觀庭前花開花謝,閒掃落花,望天空雲捲雲舒,劍斬浮雲。在花落的時節,李玄都離開了此地,再入江湖,先是遠赴西北,後是北上帝京。

只是到了今日,梨樹已經生意盡矣。

便在此時,木劍開始輕微顫動,繼而顫動的幅度越來越大。

裴玉和蘇憐蓉一起望向木劍。

裴玉臉色微變,喃喃道:“先生要出劍了?”

下一刻,木劍拔地而起,劍起星奔萬里,循着李玄都的足跡,遠赴帝京而去。

社稷壇中。

李道虛感受到那股越來越近的浩蕩劍氣,在片刻的驚訝之後,露出了淡淡笑意:“這就是你的劍?很好。”

衆目睽睽之下,一道劍光自極遠處而來,飛入帝京城的上空,過外城、內城,一直來到社稷壇的上空。

劍光散去,一劍懸空。

竟是一把木劍。

石無月第一個認出這把木劍的來歷:“是‘人間世’!”

“人間世”在刀劍評上僅次於“叩天門”,也是李道虛送給李玄都的佩劍。

木劍在短暫的停滯之後,徑直往社稷壇而去。

張鸞山微微色變:“‘太始劍氣’!”

不過出乎張鸞山的意料之外,木劍竟然視“太始劍氣”爲無物,一穿而過,進入社稷壇中。

因爲在很早之前,“人間世”就已經是李玄都的一部分,真正做到了“人劍合一”。

“人間世”圍繞李玄都飛掠一週,歡快暢鳴,然後落在李玄都身側,與他“並肩而立”。

李玄都望向李道虛,說道:“我的劍來了。”

李道虛望向“人間世”,很快就發現了其中不同,“人間世”的劍氣極“重”。

如果將劍氣稱量,“人間世”的斤兩甚至與“叩天門”相差無多,可後者是名副其實的仙物,而前者只能算是一件半仙物。

李道虛處處留手,李玄都也投桃報李,主動開口解釋道:“弟子並非棄劍不用,而是將佩劍放置於劍秀山中,以滿山劍氣養劍、育劍,雖然不能與師父手中仙劍相提並論,做不到生生不息,但在這一時三刻之間,還是能與‘叩天門’抗衡而不落下風。”

“原來你早在那時候就已經預料到了今日。”李道虛笑了,“不謀天下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在這一點上,你要遠勝明心和東皇二人,你能有今日的成就,也不能僅僅用‘運氣’二字來概括。”

李玄都始終恭謹,說道:“若是有得選,我倒是希望永遠不要拔出此劍。”

李道虛淡然道:“多說無益,還是出劍。”

李玄都伸出右手握住“人間世”,左手食中二指並作劍指,在劍身上一抹而過。

“人間世”自行“生長”,長三尺六寸,暗合三百六十個周天,寬一寸八分,合天罡半數。

第一章 太平客棧第五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一百七十五章 清理門戶第二百三十章 隱士密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仙台頂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劫地仙第八十五章 江湖有酒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尾第一百七十七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六十五章 宏願爲德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五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邊煉獄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二百二十三章 驚雷第十八章 飛騎第三十五章 刀客胡良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章 九重樓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四十二章 再起漣漪第六十四章 聖人大盜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一百六十一章 道友助我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十三章 墓冢疑雲第二百一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七章 所謀甚大第十八章 張姓青鸞第十二章 二三事(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風堂電堂第八十六章 開胃小菜番外九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六十章 唐周第二百零七章 三分絕劍第二百零九章 點到爲止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避暑行宮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江湖傳言第六十五章 如此江湖第二十九章 人無再少年第十五章 月離別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徒父子番外十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端倪初顯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一百九十五章 結伴同行第八章 定親第二百三十章 三位堂主第二十九章 霸王夜宴第一百六十七章 月下二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丹入腹中第一百六十章 傳國璽第二百零八章 帝京城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合衆議事第四十八章 牝女佈局第二百章 九重樓第一百二十二章 國勢如此第一百七十二章 城頭觀景第一章 避暑行宮第六十五章 如此江湖第二百零六章 春風一醉第六十一章 木劍敕鬼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二百章零三章 陸雁冰第一百一十章 閉關守關第九十八章 謀定大事第五十六章 皁閣圖謀第一百四十四章 純陽入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險之又險第一百一十章 合作第四十九章 少年少女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十一章 有事相問第二章 驚鴻一瞥第一百零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三章 真言四派第一百九十章 鬥劍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禪師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一百零二章 斷尾第六章 軍陣第一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七十二章 邪道聖女第一百三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方齊震第一百二十章 因果緣由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生不死之藥第五十六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二百零七章 三分絕劍第三十五章 以死謝罪
第一章 太平客棧第五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一百七十五章 清理門戶第二百三十章 隱士密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仙台頂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劫地仙第八十五章 江湖有酒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尾第一百七十七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六十五章 宏願爲德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五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邊煉獄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二百二十三章 驚雷第十八章 飛騎第三十五章 刀客胡良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章 九重樓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四十二章 再起漣漪第六十四章 聖人大盜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一百六十一章 道友助我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十三章 墓冢疑雲第二百一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七章 所謀甚大第十八章 張姓青鸞第十二章 二三事(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風堂電堂第八十六章 開胃小菜番外九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六十章 唐周第二百零七章 三分絕劍第二百零九章 點到爲止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避暑行宮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江湖傳言第六十五章 如此江湖第二十九章 人無再少年第十五章 月離別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徒父子番外十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端倪初顯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一百九十五章 結伴同行第八章 定親第二百三十章 三位堂主第二十九章 霸王夜宴第一百六十七章 月下二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丹入腹中第一百六十章 傳國璽第二百零八章 帝京城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合衆議事第四十八章 牝女佈局第二百章 九重樓第一百二十二章 國勢如此第一百七十二章 城頭觀景第一章 避暑行宮第六十五章 如此江湖第二百零六章 春風一醉第六十一章 木劍敕鬼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二百章零三章 陸雁冰第一百一十章 閉關守關第九十八章 謀定大事第五十六章 皁閣圖謀第一百四十四章 純陽入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險之又險第一百一十章 合作第四十九章 少年少女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十一章 有事相問第二章 驚鴻一瞥第一百零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三章 真言四派第一百九十章 鬥劍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禪師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一百零二章 斷尾第六章 軍陣第一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七十二章 邪道聖女第一百三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方齊震第一百二十章 因果緣由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生不死之藥第五十六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二百零七章 三分絕劍第三十五章 以死謝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