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神力金甲

幾乎在宋政駕馭天雷的同時,李玄都右手握拳,重重擊打自己的胸口,口中誦道:“白陽家鄉,紅陽父母。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爲善除惡,唯青陽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陰陽歸一,正邪無我,神我合一,邪魔辟易。神力凝甲,護我法身。靈性不滅,神心長存。金身不死,萬劫不滅。”

李玄都話音落下,雙手結出手印,一股肉眼可見的金光神力頓時從天而降,加持到“帝釋天”的身上,使得“帝釋天”的身形瞬間暴漲,足有三丈之高,整個人金光璀璨,好似一尊金身神明。

這是地師留下的口訣,李玄都誦完口訣之後,果真如宋政所預料的那般,不再關注戰局,向後退去,開始汲取天地元氣,恢復元氣,繼續壓抑傷勢,力求自身傷勢不再繼續惡化下去。

一股莊嚴浩瀚的凌然神威瀰漫開來,哪怕是在洶涌雷光的沖刷下,仍舊清晰可見在“帝釋天”的體表逐漸形成一層金甲。將“帝釋天”法身全部包裹起來的金色重甲,金光滾邊,輝煌燦爛,無數金光散落於他身後,如一道琥珀黃玉凝就的華美披風,使他整個人煌煌如神將下凡塵。

神仙一途,關鍵在於香火願力。不過這不意味着神仙一途就不必修煉自身,如果香火願力是水,那麼本人便是容器,容器的大小決定了盛水多少。除此之外,香火願力的品質也會影響凝聚金身的好壞,越是虔誠之人,願力越是精純。尋常凡夫俗子拜佛燒香,求官、求財、求姻緣等等,雖然也算是香火願力,但雜念太多,算不得虔誠,想要將這部香火願力轉化爲神力,需要花費一番手腳,就好似用篩子篩沙,而純淨虔誠的香火願力幾乎能直接化作神力,這也是香火願力與神力不能一概而論的緣故。

李玄都並無神力,所有的神力都是傳承自地師徐無鬼,徐無鬼的神力則是得自青陽教的香火願力,已經篩選完畢,不必李玄都再多花半點手腳。

地師徐無鬼在煉製“帝釋天”的時候,就考慮到了殭屍一類的存在被許多法術天然剋制,想要抵禦法術,無非是兩種辦法,一則是人仙氣血,二則就是神力加身。可人仙氣血是生之極致,殭屍卻是死之極致,故而殭屍和人仙氣血乃是絕對兩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先廢其一,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神力加身。唐周本身就是走神仙一途,靠着徐無鬼的神力躋身天人造化境,被煉製成“帝釋天”之後,在最後關頭,徐無鬼又將自己的兩尊化身融入“帝釋天”的體內,使得“帝釋天”並非純粹的陰物,而是充斥神力。

地師徐無鬼飛昇離世之後,“帝釋天”陷入沉睡,它體內的神力也隨之陷入沉寂,所以現在李玄都要做的就是將“帝釋天”體內的神力徹底激發出來。

在金甲成型之後,從天而落的金光漸漸散去,“帝釋天”周身的金光已經粘稠厚重如水銀,紫色的雷光落在金甲之上,好似瀑布激流沖刷在鐵甲之上,電漿化作無數“水滴”四散擊飛,落地四周的地面上,化作無數網狀光焰四散遊走。

緊接着,“帝釋天”雙手一分,被流溢金光包裹的巨大手掌強行分開紫色雷柱。

雖然天雷克制陰物,但是神力鑄就的金甲將天雷與陰物完全隔絕開來,天雷非但不能傷及陰物,反而要被神力抵消化解。換而言之,有了神力金甲的護佑,“帝釋天”便可不受限制地發揮出自己的全部實力。

宋政眼神中透出驚訝和惱怒,因爲陰陽宗從大雪山傳回來的消息,他其實對於“帝釋天”落到李玄都的手中已經有了一定的準備,所以想好了用正一宗的“五雷天心正法”來對付“帝釋天”,但他沒有料到“帝釋天”還可以運用神力,顯然這並非李玄都的手段,而是那位已經飛昇的地師的手筆。宋政的惱怒也是由此而來,他不知道徐無鬼最後到底是怎麼想的,爲何會改變主意,將傳承留給李玄都,如果他將傳承交給他,或者是上官莞、王天笑,萬不至於如此。

這卻是宋政根本不懂徐無鬼了,因爲對於徐無鬼來說,宋政也好,澹臺雲也罷,其實都是在騎驢找馬罷了。最後,徐無鬼認爲他找到了自己夢中的千里馬,便是李玄都。所以他將自己的衣鉢傳承全部留給了李玄都,希望李玄都能夠完成自己的願望,走出一條通天大路,進入讓無數人心心念唸的太平世界。

“帝釋天”彷彿天神一般掙脫開雷柱之後,體表還殘留着大量電芒,繞着金甲不斷遊走,卻不能傷及金甲分毫,那些彷彿遊蛇的雷霆,只當是些許蛛網,只是隨意拍打輕拂,便能將其掃落。然後三丈之高的“帝釋天”擡起一掌,朝着宋政當頭拍下。

宋政在千鈞一髮之際向後退出數十丈,躲過了這一掌。

只聽轟然一聲,雖然“帝釋天”的手掌沒有真正觸及地面,但漫天煙塵四起,瀰漫四周,夾雜着凌厲氣機的碎石四濺,在落地後砸出無數細小坑窪。煙塵散去之後,地面上出現一方半畝大小的巨大掌印。

一擊不中,“帝釋天”五指虛握,滾滾金光如水銀傾瀉般化作一把長劍,劍身上升起熊熊燃燒跳躍的光焰。

“帝釋天”一揮手中金劍,金光如海,要將宋政淹沒。

宋政眉頭微微皺起,將手中的“天陽地陰燭龍印”祭起,化作一方黑白交織的光罩,護住宋政,然後宋政十指連彈,十餘顆珍珠大小的雷珠激射而出。

“帝釋天”金甲璀璨,任由雷珠在自己身上炸裂開來,金甲偶有崩壞,也立刻有無數金光匯聚而至,不斷修復金甲,兩者陷入相互消磨的僵持之中,最終雷珠消散,而金甲仍舊完好無損。

三丈之高的“帝釋天”傲然而立,真正顯現長生境的無匹威勢。雖然“帝釋天”沒有神智,但還有本能和靈性,不過因爲神力加身的緣故,神性壓制了“帝釋天”本身的兇厲殘暴,“帝釋天”臉上籠罩的金光漸漸淡去,面容漸而清晰,金色的眼瞳中盡是威嚴和冷漠,此時如高居九天之上俯瞰人間的神靈,俯瞰宋政,同時高高舉起手中的金色大劍,朝着宋政一劍斬落。

宋政只能一退再退。

金色大劍轟然落在地面上,劈出一道長約十丈、寬約丈五、深約三丈的巨大溝壑。

“帝釋天”沉默着收回金色大劍,大步前行,每一步都使大地震顫不休。雖然只有一人,但卻像千萬大軍轟然踩踏在地面上。

這腳步聲看似尋常,實則大有玄機,只見無數細小碎石不斷跳起,又有許多斷壁殘垣不堪重負,徹底坍塌,被宋政操縱的衆多屍體中,除了兩尊真言宗僧人的屍體之外,其餘皆是被“帝釋天”的腳步聲生生震碎了心臟,胸口炸裂,軟軟倒地。

“帝釋天”似慢實快,轉瞬之間,“帝釋天”已經追上了後退的宋政,再次高高舉起手中的金劍,金光璀璨,光芒普照。

宋政不進反退,猛地停下身形,手中綻放出無數光華,遠遠望去,好似宋政手中託舉着一輪明月。

宋政身爲長生地仙,自然知道該如何剋制神力,正所謂陰陽相剋,至陽至剛,最克至陰至柔,也最怕至陰至柔,柔能克剛,水能克火,神力乃是人間香火願力所化,人屬陽而鬼屬陰,故而人之願力同樣屬陽,所化神力常常顯化光明,光芒璀璨,至陽至剛,不懼怕同樣至陽至剛的雷法,想要剋制至陽之法,就要用至陰之法。只是“帝釋天”同樣是長生境,宋政未必能剋制,至多是兩敗俱傷。

宋政以掌中的“明月”化作一把長刀,身形一閃而逝。

“天地任我行”。

“帝釋天”舉起手中長劍做出一個防禦的動作,周身光焰大盛,將它全身上下悉數籠罩其中。

宋政與“帝釋天”錯身而過,出現在“帝釋天”的身後,手中長刀寸寸碎裂。

“帝釋天”屹立不倒,緩緩轉身,然後就見金甲上出現了一道裂縫,其中金光迸射,接着裂縫越來越多,迸射出的金光越來越多。最終所有的裂痕連接成一片,綻放出無數的金光,金甲化作無數碎片從“帝釋天”的身上簌簌落下,身形由三丈之高縮小回常人高度,並顯露出其本來真容。

雖說沒了神力凝聚的金甲,但“帝釋天”本身體魄之強韌就堪比一位人仙,只是沒有人仙氣血剋制法術的神異而已。

沒了神力的壓制之後,“帝釋天”怒吼一聲,屍氣沖天而起,遮天蔽月。然後如同“縮地成寸”一般出現在宋政的面前,任由宋政凝聚雷劍刺在自己的胸口,一拳打在宋政的額頭上。

宋政直接倒飛出去,撞碎牆壁,出了大真人府的範圍,在門外大坪轟然墜地,不受控制的身軀好似打水漂一般,在地面上連續彈跳數次,又倒滑出去十餘丈距離,才堪堪停下。

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陽縣第七十三章 八部神通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骨流光第二百零九章 下屍三蟲第一百九十章 靈丹妙藥第一百四十五章 陸吾神第九十四章 一劍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六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九十章 鬥劍第二百二十六章 書中世界第一百九十四章 駐世百年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道封鎮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一百七十三章 帷帽女子第八十三章 大妖似仙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九十七章 男女二人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一百零四章 年輕心性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二百九十五章 刺殺第一百零二章 平地起高樓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齊州再無大戰第一百三十章 比劍第九十九章 三位東家第一百三十章 另有古怪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二百零九章 點到爲止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十章 屍丹之用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一百六十一章 應帝王第一百九十章 靈丹妙藥第九十七章 張白晝第九十二章 機緣劍意第一百零一十四章 煙花傳訊第一章 避暑行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錢家來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行地域第三十一章 兩指斷劍第一百七十五章 聽雨讀書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七十九章 唐穆霸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交換第二百一十六章 七戰第二章 萬屍大力尊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氣浩蕩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二百零四章 一劍裁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樓船之上第七十七章 太多太少第二十章 半個岳母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第十五章 陽谷縣城第二十五章 玉虛鬥劍第一百八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一百五十章 夜宿山廟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湖無新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法難師太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聚第二百五十五章 行雲布雨第一章 牡丹花會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謹風第十九章 小兒女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祖第六章 疾風驟雨第五十一章 白氏兄弟第八十章 蕭神通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修之法第六十二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如碃第三十九章 變天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偶遇第七章 母子第五十九章 三清祖師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已分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一百一十一章 純陽丹第一百三十三章 冷月一鋸第三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五十章 古今第二十七章 九重雷劫第四十三章 九河南山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
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陽縣第七十三章 八部神通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骨流光第二百零九章 下屍三蟲第一百九十章 靈丹妙藥第一百四十五章 陸吾神第九十四章 一劍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六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九十章 鬥劍第二百二十六章 書中世界第一百九十四章 駐世百年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道封鎮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一百七十三章 帷帽女子第八十三章 大妖似仙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九十七章 男女二人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一百零四章 年輕心性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二百九十五章 刺殺第一百零二章 平地起高樓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齊州再無大戰第一百三十章 比劍第九十九章 三位東家第一百三十章 另有古怪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二百零九章 點到爲止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十章 屍丹之用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一百六十一章 應帝王第一百九十章 靈丹妙藥第九十七章 張白晝第九十二章 機緣劍意第一百零一十四章 煙花傳訊第一章 避暑行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錢家來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行地域第三十一章 兩指斷劍第一百七十五章 聽雨讀書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七十九章 唐穆霸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交換第二百一十六章 七戰第二章 萬屍大力尊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氣浩蕩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二百零四章 一劍裁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樓船之上第七十七章 太多太少第二十章 半個岳母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第十五章 陽谷縣城第二十五章 玉虛鬥劍第一百八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一百五十章 夜宿山廟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湖無新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法難師太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聚第二百五十五章 行雲布雨第一章 牡丹花會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謹風第十九章 小兒女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祖第六章 疾風驟雨第五十一章 白氏兄弟第八十章 蕭神通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修之法第六十二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如碃第三十九章 變天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偶遇第七章 母子第五十九章 三清祖師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已分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一百一十一章 純陽丹第一百三十三章 冷月一鋸第三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五十章 古今第二十七章 九重雷劫第四十三章 九河南山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