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鎮魔井洞天

道門自古以來就有“斬妖除魔”的說法,也對應了道門的兩大洞天秘境,分別是位於蜀州天蒼山青城的鎖妖塔,以及心位於吳州雲錦山大真人府的鎮魔臺。

鎖妖塔顧名思義,是一座九層高塔,一層便是一座洞天,層層相連,許多妖物之流都被鎮壓於此,據說在鎖妖塔的最頂層被鎮壓着一隻九尾天狐,不知是真是假。所謂妖物,與神獸,並無什麼明顯區別,就好似同樣是人,有人居於廟堂,有人居於江湖,身份不同而已。

不過近千年來,人族越發興盛,從中原向四周不斷擴張,許多原本的蠻夷之地已經變成富饒繁華所在,人跡越多,妖物越少。到了如今,已經很少能夠見到妖物,所以鎮妖塔也逐漸被世人遺忘。

不過與鎖妖塔並列齊名的鎮魔臺不同,顧名思義,鎮魔臺是鎮壓魔頭所在,所謂的魔頭,其實還是人,人不盡,魔不絕,所以鎮魔臺仍舊名聲顯赫,舉世聞名。

鎮魔臺的核心關鍵是鎮魔井,也是九層洞天,不過剛好與鎖妖塔相反。鎖妖塔是越往上禁制越強,而鎮魔井是越往下禁制越強,此處洞天乃是祖天師所建,最深處的第九層洞天足以禁制長生地仙。如果長生地仙落入其中,就只有飛昇離世一途,很難打破洞天重返人間。

至於一劫地仙,已經有了打破洞天的可能,正如陸吾神強行進入五行洞天,如果沒有巫陽這位一劫地仙和巫彭等五位長生地仙坐鎮,僅憑洞天和陣法根本無法抵擋陸吾神。想要以鎮魔井洞天鎮壓一劫地仙也是如此,除非有一位長生地仙願意寸步不離鎮魔臺,否則無法長久鎮壓一劫地仙。

天仙是五仙之中最高位者,哪怕是初入天仙之境,也遠勝於其他四仙。鬼仙有九重雷劫之分,地仙則大概分爲“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四重大境界,“煉精”對應下三境,“化氣”對應中三境,“煉神”對應上三境,“返虛”對應長生地仙,“煉虛”對應地仙的三重天劫。

“合道”極爲特殊,既對應地仙成就天仙,也是一條捷徑,類似於佛門中的“灌頂”等方便法門,只要到了“煉神”階段便可進行合道,只是根據修爲高低,合道的選擇也有不同。

尋常天人境,只能合道以普通洞天,限制極大,成就有限。而到了地仙境界之後,已經可以選擇合道於天地,洞察天地運轉的玄機奧妙,先天五太便是由此而來,而且到了此等境界之後,脫胎換骨,成就地仙之體,超脫生死,有了超脫人間的資格,即是飛昇。

不過合道天地與天人合一不同,天人合一是以天地爲主,以自身爲僕,向天地借用力量,所以要講究順應時勢,不能逆勢而爲。而合道天地卻是做天地的主人,直接駕馭天地之力,無所謂順勢還是逆勢,自然會引起天地的排斥,每百年都會有天劫降下。飛昇之後,離開人間,即是天仙。天仙去往不可言說描述的無邊玄妙造化開闢之界。佛家稱之爲極樂世界,儒門稱之爲天庭,道門稱之爲三十三重天,此界如何,無人知曉,凡人入內,立化烏有。天仙卻可以在此開闢一方世界,心中所想,即爲現實,與鬼仙一途的“陽神”、人仙一途的“破碎虛空”、神仙一途的開闢神國殊途同歸。

只有到了這一步,纔算是“修成真實”,也就是世人口中所言的“修真”二字。天仙離世之後,體魄、神魂、氣機徹底融爲一體,沒有任何區分,即是“合體”,介於虛實之間,只要意念尚存,不朽不滅,也正因爲如此,沒了體魄只說後,一旦飛昇,便沒有回頭之路,在人間沒有立足根基,就像一汪清水,沒有容器,除非是斬出身外化身,以化身轉世重來,或者是憑藉香火願力在世顯聖。

當然,也有地仙執念難去,留戀人間,不去飛昇,而是選擇留在人間面對天劫,也有開闢小天地的資格,此即是洞天,許多前人留下的洞天便是由此而來。不過要受到人間天道規矩的限制,不能隨意變化,也不能無中生有,必須要依託於外物存在,所以許多洞天都建在靈氣濃郁的山水之間。

洞天大小根據境界修爲而定,小者不過一座府邸大小,李玄都便可以做到,最大的洞天是太上道祖留下的崑崙洞天,堪稱當世之最。此等開闢洞天的手段與天仙開闢一方小世界是一脈相承,可以視作一方天地,所以後人修爲不足以合道真正的天地,也可以選擇合道於前人留下的小洞天,便是方便法門。

各宗祖師都留有洞天,比如皁閣宗的鬼國洞天,清微宗藏於深海的無名洞天,妙真宗的鎖妖塔洞天等等,正一宗的洞天便是祖天師留下的鎮魔井洞天,祖天師建造此處洞天時,是二劫地仙的修爲,所以他的洞天無法鎮壓同境界的二劫地仙,在沒有長生地仙長久坐鎮鎮魔臺的情況下,很難鎮壓一劫地仙,只能鎮壓長生地仙。

地仙和天仙最大的區別便在於此,天仙已經超脫物外,神魂即是體魄,體魄即是神魂,意念不滅,此身不朽,與凡人真正有了真正的仙凡之別。地仙至多算是半人半仙,還是存了人的特質,還是有體魄和神魂的區分,雖然二劫地仙不弱於普通天仙,卻沒有天仙的周遊諸界、無中生有、弄假爲真的各種神通。

不過事無絕對,真正抵達三劫地仙之後,也可以做到“破碎虛空”,以堪比人仙極致的體魄強行去往其他世界,當真是天上地下,無所不能了,不過古往今來,甚少聽說過三劫地仙,就是心學聖人和祖天師,也僅僅是二劫地仙。

張靜沉和宋政在動手之前,有過幾個設想,有強逼李玄都認輸服軟的設想,也有魚死網破直接圍殺李玄都的設想,還有把李玄都鎮壓入鎮魔井中的設想。若非兩人同牀異夢,各有算計,這個設想也並非不能實現。如果李玄都落入到鎮魔井洞天之中,就只剩下飛昇離世一途了,可他還完成脫胎換骨成就地仙之體,尚且不能飛昇,而進入洞天之後,隔絕外在天地,合道天地的過程被中斷,能否成就地仙之體還是未知之數,對於李玄都來說,可以說是十分兇險了。

一炷香的時間轉眼而過,鎮魔井的禁制不可謂不強,只是上次被地師破去大半,雖然老天師張靜修又重新補全了禁制,但是短時間內不能恢復如初,需要一定的時間緩慢恢復,大概需要數年之久。不過對於正一宗之人來說,也無關大礙,畢竟鎮魔井外還有鎮魔臺,鎮魔臺外還有大真人府和“太上三清龍虎大陣”,誰也不會想到有人能攻到鎮魔井前。

可因爲張靜沉的緣故,陰陽宗在失去了地師之後反而是做到了,光明正大地來到鎮魔井前,並且用陣法破去了鎮魔井的禁制。

環繞井口的八個八卦圖案依次黯淡,封住井口的陰陽二氣而開始緩慢崩解,雖然這個過程極爲緩慢,但鎮魔井的井口已經出現了一絲縫隙,其中有絲絲縷縷紫黑之氣,沿着這道縫隙不斷向外溢出。

再有片刻,鎮魔井的井口已經露出小半,原本絲絲縷縷的紫黑之氣驟然變得洶涌起來,從井口滾滾溢出。

此時的王天笑的無數分身已經被李玄都絞殺大半,剩下的分身悉數迴歸本尊,他整個人飄搖後退至鎮魔井的旁邊,輕輕拍打鎮魔井的井沿。

整個鎮魔臺地動山搖,鎮魔井的禁制進一步崩潰,露出大半個鎮魔井口。鎮魔井內煞氣、陰氣、死氣、血氣、各種污穢之氣、以及祖天師用以壓制井內囚徒的蕩魔紫氣混雜在一起,如同噴泉一般沖天而起,然後四散而落。

原本站在井口不遠處的陰陽宗弟子如臨大敵,紛紛向後退去。

王天笑置身滾滾污穢氣息之中,以黑白二氣護體,使得這些污穢之氣不能靠近分毫。然後他再一揮袍袖,將洶涌四散的紫黑之氣吹散開來。

緊接着只聽鎮魔井內鬼哭之聲大作,鎮魔臺上風起雲涌,從道門聖地變成荒冢墳地,其中鬼魅橫行,陰氣森森。原本還剩下的小半鎮魔井禁制,被這鬼氣一衝,立時崩解開來。

然後就見一道長虹從井口一衝而出。一道道黑影隨之涌出井口,好似夜梟蝙蝠一般,當空盤旋飛舞。

黑影越來越多,以鎮魔井爲中心,瀰漫大半個鎮魔臺,周圍的草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枯萎,綠色飛快褪去,滿地枯黃。

許多正一宗弟子和陰陽宗弟子不慎被黑影觸及,體魄迅速乾癟,血肉消融,轉瞬之間便變成一具具枯骨幹屍,被陰風一吹,立時化作粉末隨風而散。最後,鎮魔臺的地面似乎也被汲取了水分,開始乾涸開裂,幾乎要徹底沙化。

道門有典籍記載,旱魃降世,赤地千里。如今這等威勢,竟是已然有了幾分旱魃的氣象。

李玄都輕聲道:“藏老人。”

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一百九十四章 女兒酒紅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報恩寺第七十四章 劍意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八十九章 客棧第十七章 二王敗退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患得患失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九十二章 揣測第五十三章 龍脈地氣第二百三十二章 雨萍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返人間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第二百零四章 來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道無常第一百一十九章 虞美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第一百五十七章 道理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路見聞第七章 老湯第六十章 怨憎會番外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不相同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化天魔第一百五十章 古今第四十三章 出劍(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官漕幫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俠少俠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訴衷腸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一百九十二章 衷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一百二十五章 白蓮坊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刑第十五章 玄竅歸元第二百三十四章 公仇私怨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第十四章 冒乞第一百八十一章 兌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師第八十九章 深入其中第六十五章 破陣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罪定罪第十七章 豪客第三十九章 劍出則勝第一百九十三章 無人如我二人第二百零三章 出奇制勝第一六十三章 來客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如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途第三十三章 馮神通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三十八章 互換傷勢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一百七十五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歲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五十一章 訪客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一百五十一章 手段盡出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一百二十五章 解決辦法第二百零二章 冬雪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麻第六十章 不義之財第八十四章 身不由己第八十三章 俱傷第七十九章 正一掌教第一百九十八章 箭潑如雨第九十二章 機緣劍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四諦寺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劍退敵第二十一章 無欲則剛第一百九十九章 過去第五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六十二章 陰謀第九十六章 皁閣往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門開第三章 北海蕭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世興第九十四章 過橋渡河第九十七章 彼此彼此第八十六章 萬篤門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章零二章 一襲飛魚第一百八十一章 乘船而下第十二章 舊情
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一百九十四章 女兒酒紅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報恩寺第七十四章 劍意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八十九章 客棧第十七章 二王敗退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患得患失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九十二章 揣測第五十三章 龍脈地氣第二百三十二章 雨萍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返人間第一百七十章 道門第二百零四章 來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道無常第一百一十九章 虞美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第一百五十七章 道理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路見聞第七章 老湯第六十章 怨憎會番外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不相同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化天魔第一百五十章 古今第四十三章 出劍(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官漕幫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俠少俠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訴衷腸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一百九十二章 衷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一百二十五章 白蓮坊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刑第十五章 玄竅歸元第二百三十四章 公仇私怨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第十四章 冒乞第一百八十一章 兌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師第八十九章 深入其中第六十五章 破陣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罪定罪第十七章 豪客第三十九章 劍出則勝第一百九十三章 無人如我二人第二百零三章 出奇制勝第一六十三章 來客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如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途第三十三章 馮神通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三十八章 互換傷勢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一百七十五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歲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五十一章 訪客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一百五十一章 手段盡出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一百二十五章 解決辦法第二百零二章 冬雪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麻第六十章 不義之財第八十四章 身不由己第八十三章 俱傷第七十九章 正一掌教第一百九十八章 箭潑如雨第九十二章 機緣劍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四諦寺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劍退敵第二十一章 無欲則剛第一百九十九章 過去第五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六十二章 陰謀第九十六章 皁閣往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門開第三章 北海蕭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世興第九十四章 過橋渡河第九十七章 彼此彼此第八十六章 萬篤門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章零二章 一襲飛魚第一百八十一章 乘船而下第十二章 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