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大長公主

馬公公的臉上籠罩了一層灰濛濛的霧氣,這便是“玄陰劍氣煞”入體的症狀,他身爲一位天人境大宗師,當然不至於束手無策,但是需要時間,靠靜坐調息,慢慢將其化解,或是逼出體外。在這個時候,李玄都會給他時間嗎?

就算他能恢復全盛狀態,可李玄都在江湖上的綽號卻是“紫府劍仙”,關鍵就在於一個“劍”字,他連李玄都的“人間世”都未逼出,何談取勝?

李玄都道:“再一再二不再三,兩次出手,你們是不是太不把我的話放在心上了?”

氣息驟然一凝。

除了李玄都和周淑寧外,包括馬公公和燕王世子,所有人都感覺自己已經走到了性命攸關的時刻,一生一死,都在這位紫府劍仙的一念之間。

若是天寶二年以前的李玄都,這些人自然是必死無疑,甚至沒有前面兩次機會,不過現在的李玄都,卻是秉持了“能不殺人就不殺人”的律己規矩,沒有急於痛下殺手。

李玄都稍稍沉吟了片刻,也可以算是等待了片刻,似乎在等什麼人。

果不其然,不多時之後,有一個女子聲音傳來:“停手吧。”

李玄都轉頭望去,一名女子緩緩走來,看上去大概年近不惑的模樣,樣貌秀美,氣度雍容,眉頭微蹙,左眼下方有一點硃紅淚痣,面帶幾分憂鬱之色,一身女冠打扮。

李玄都見到此人,頓時露出幾分追憶之色,有些感慨,有幾分恍然,終是化作一聲嘆息。

周淑寧瞧見李玄都這副模樣,心中暗忖:“該不會又是哥哥的一位紅顏知己吧?不過看樣子,老了些,應該不是。難道是哥哥失蹤多年的姐姐?不對,哥哥說過,他自小孤苦,沒有父母家人。總不會是當年讓哥哥在年少時魂牽夢繞的女子,算起來,哥哥十三四歲時,這女人還算是風華正茂。”

正當周淑寧胡思亂想的時候,就聽李玄都說道:“原來是大長公主殿下到了。”

與此同時,廳內的衆多扈從都已經跪地行禮,哪怕是御馬監掌印馬公公,雖然腰桿挺直,但頭卻是低下去了。被困住的燕王世子更是不斷掙扎,被堵住的嘴中“嗚嗚”作響。

自從四大臣死後,宗室就打破了不得參政的鐵律,其中以晉王爲首,其次是燕王和唐王,除了這三位王爺之外,還有一位女性皇室成員,那就是穆宗皇帝的妹妹,玄真大長公主。

按照大魏律制,皇帝之女稱爲“公主”,皇帝姐妹稱爲“長公主”,皇帝的姑母一輩則稱爲“大長公主”。如今皇帝是天寶帝,玄真長公主自然就變爲玄真大長公主。

說起這位大長公主,也是一個傳奇人物,是穆宗皇帝最小的妹妹,也最受穆宗皇帝的寵愛,在謝雉上位之前,就與當時還不是大長公主的玄真長公主交好,兩人算是宮廷中盟友,互爲奧援。後來穆宗皇帝將玄真長公主下嫁於樑國公的兒子,樑國公祖上曾經迎娶過一位公主,此時是第二位公主下嫁,在當時也算是一段佳話,可惜小國公的命不好,成婚半年便撒手人寰,當時還算年輕的玄真長公主沒有改嫁,而是選擇出家奉道。

在當今世道,一部分顯貴女子不願意嫁人,或是想要更多的自有,便會選擇出家爲女冠,可以自由接待男客,或是藉着女冠身份躲婚,躲一年半載,再重新擇偶。玄真大長公主便是走了這條路,故而作女冠裝束,穆宗皇帝應允之後,賜她道號“玉盈”,故而又可稱她爲玉盈法師,與正一宗張靜沉的鎮魔法師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僅次於真人的封號。

在穆宗皇帝駕崩之後,朝堂上變爲四大臣獨大。經過世宗朝對於宦官的打壓,以及穆宗朝對於文官的重要,再加上英宗朝武官勳貴在與金帳汗國幾番大戰中損失殆盡,此時的文官集團已經達到了頂峰,舉個最直白的例子,論官職,張肅卿與秦襄俱是一品,可人人都認爲是張肅卿提拔重用了秦襄,將秦襄視爲張肅卿“黨羽”,而非盟友,可見文貴武賤。張肅卿身爲文官之首,又是帝王之師,再加上小皇帝年幼,已經有了幾分虛君實相的意味,甚至有人說張肅卿“非相實攝”,意思是說他並非宰相,而是攝政。

太后謝雉深感一人之力無力抗衡四大臣,於是開始拉攏宗室,其中就包括這位玄真大長公主,不過不同於晉王的激進,以及另外兩位王爺的中庸,玄真大長公主在太后與四大臣之間充當了一箇中間人的角色,首先倡議爲張肅卿加封“太師”,總攬朝政,太后參知政事,晉王參謀政事,緩和文官集團與宗室之間的矛盾,試圖在宗室與內閣之間謀取平衡。雖然玄真大長公主的謀劃因爲張肅卿新政的推行、爲正一宗、清微宗等地方豪強的陸續介入,以及地師徐無鬼的推波助瀾等原因,最終失敗,但是無論是如今的文官領袖孫鬆禪,還是太后謝雉,仍是將這位大長公主視作一位不可或缺的中間人角色,玄真大長公主因此而得以參與政事,是爲大魏公主權勢之巔峰。

如今朝廷有帝黨和後黨之說,帝黨以文官爲主,後黨以宗室爲主。歸根究底,正是因爲皇帝年幼,未曾親政,所以纔給了太后和宗室掌權的空間,諸王爲了手中權柄自然偏向於太后。文官一再要求皇帝親政,也正是因爲大魏本就是宗室賦閒而皇帝一人與百官共治天下,至多再加上宦官,所以文官們要將宗室趕出廟堂中樞。這也是雙方圍繞權柄爭執不下的關鍵所在。一旦品嚐過權力的滋味之後,再想放下可就難了,晉王等人嘗過了大權在握的滋味,哪裡還肯放手,也不是沒有想過盡收權柄,成立一個由宗室組成的內閣,無奈此時各地督撫已經形同割據一方,以正一宗爲首的江南豪強對於上次帝京之變耿耿於懷,以補天宗和秦家爲首的遼東豪強則虎視眈眈,若是帝京有變,立時可以入京勤王清君側,晉王等人也不敢異動。

在這種情形下,玄真大長公主就尤爲重要,雙方都需要這麼一位中間人來說和調停,玄真大長公主便是不二人選,從出身上來說,她屬於宗室,可從立場上來說,她既不是後黨,也不是帝黨。

李玄都之所以與這位玄真大長公主相識,還要追溯到天寶元年的時候,那時候他初識張白圭和張白月,來到帝京,年輕氣盛,劍敗帝京各路高手,由此名動京華。當時玄真大長公主已經在謝雉的邀請下出山參政,麾下有衆多門客,其中就有一位劍士不服李玄都的名氣而與李玄都鬥劍,結果慘敗,被當時性情乖戾頗有張海石風範的李玄都直接削斷手腕,由此引出玄真大長公主。

當時玄真大長公主對於李玄都的印象不佳,認爲這個年輕人固然是驚才絕豔,但太過鋒芒必露,不懂收斂,遲早會過剛易折。她曾想借助手中權勢,對李玄都略施懲戒,既是爲屬下門客討一個說法,也是教訓下李玄都,讓他稍作收斂。不過張白月作爲張肅卿的女兒,當時與玄真大長公主的關係極好,算是一對忘年交,玄真大長公主膝下無子無女,將張白月視作半個女兒看待,於是在張白月的從中闞璇之下,李玄都和玄真大長公主這才放下成見,算是化干戈爲玉帛。

見到故人,李玄都也是百感交集,不由輕嘆一聲:“自天寶二年一別,已是匆匆五年,如白駒過隙,不知大長公主近來安好?”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劍退敵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一百六十八章 師徒相見第五十七章 各自出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秦唯肅第一百八十九章 月涌江流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生不死之藥第四十章 雷咒伏魔第四十五章 雲流煙散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五十四章 佛霓裳第一百零二章 平地起高樓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八十七章 再相逢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陽法身第一百零六章 小別(下)第六十二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一章 人生不滿百第七十二章 堂主島主第九十章 未死之人第五十九章 南疆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一百九十章 付之一炬第十一章 二三事(一)第三十八章 靠近權力第一百八十五章 沈元舟第五十一章 疑心生暗鬼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八十四章 渾天太元經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四十六章 小閼氏第一百七十五章 鸞山雲媗第十五章 陽谷縣城第一百零六章 小別(下)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明六巫第一百二十六章 結盟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魔刀第一百九十八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零三章 伊克頓第五十八章 死不瞑目第二百章 各有玄妙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娶第二十八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八十一章 觀海樓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話第八十六章 萬篤門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京雪第一百九十二章 伏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如秀第七十二章 過去今朝第二百一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八十九章 客棧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二百零八章 龍遁劍訣第三十五章 刀客胡良第一百一十九章 傀儡第七十六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八十九章 玉虛鬥劍第三十三章 天王殿第四十八章 言語爭鋒第二百一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八章 鳳凰膽第一百三十二章 鬼母陰姬第六十章 一線第九十一章 兒子第二百零四章 參差分兩勢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煙起第一五十五章 收網第二百三十三章 正邪家國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是我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十二章 觀星臺上第六十八章 踏足玉虛第六十八章 雨滴夜長第二十五章 玉虛鬥劍第二百一十六章 仇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行地域第六十七章 飛揚跋扈第三十章 撼王庭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二百六十一章 龍鬚香冠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罪定罪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徒父子第十八章 蘇小仙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湖上簫聲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醜奴兒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稅第八十九章 百蠻王第二十五章 太陰八劍第三十七章 圍攻第七十五章 扶靈還鄉第八十三章 秦道方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錦兒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劍退敵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一百六十八章 師徒相見第五十七章 各自出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秦唯肅第一百八十九章 月涌江流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生不死之藥第四十章 雷咒伏魔第四十五章 雲流煙散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五十四章 佛霓裳第一百零二章 平地起高樓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八十七章 再相逢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陽法身第一百零六章 小別(下)第六十二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一章 人生不滿百第七十二章 堂主島主第九十章 未死之人第五十九章 南疆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法場第一百九十章 付之一炬第十一章 二三事(一)第三十八章 靠近權力第一百八十五章 沈元舟第五十一章 疑心生暗鬼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八十四章 渾天太元經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四十六章 小閼氏第一百七十五章 鸞山雲媗第十五章 陽谷縣城第一百零六章 小別(下)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明六巫第一百二十六章 結盟第八十九章 吳奉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魔刀第一百九十八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零三章 伊克頓第五十八章 死不瞑目第二百章 各有玄妙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娶第二十八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八十一章 觀海樓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話第八十六章 萬篤門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京雪第一百九十二章 伏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如秀第七十二章 過去今朝第二百一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八十九章 客棧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二百零八章 龍遁劍訣第三十五章 刀客胡良第一百一十九章 傀儡第七十六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八十九章 玉虛鬥劍第三十三章 天王殿第四十八章 言語爭鋒第二百一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八章 鳳凰膽第一百三十二章 鬼母陰姬第六十章 一線第九十一章 兒子第二百零四章 參差分兩勢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煙起第一五十五章 收網第二百三十三章 正邪家國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是我第五十一章 金剛怒目獅子吼第三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十二章 觀星臺上第六十八章 踏足玉虛第六十八章 雨滴夜長第二十五章 玉虛鬥劍第二百一十六章 仇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行地域第六十七章 飛揚跋扈第三十章 撼王庭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二百六十一章 龍鬚香冠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罪定罪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徒父子第十八章 蘇小仙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湖上簫聲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醜奴兒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稅第八十九章 百蠻王第二十五章 太陰八劍第三十七章 圍攻第七十五章 扶靈還鄉第八十三章 秦道方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錦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