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九子母天鬼

“張靜修,李道虛,沒想到老夫還有重見天日的一天!”一個蒼老的聲音瞬間響徹了大半個大真人府,透出毫不掩飾的瘋狂和怨毒。

就見鎮魔井的上方出現了一個身影,是個身材高大的老人,不見平天冠和十二章服,只着一身斬衰喪服,左半邊臉十分蒼白,右半邊的臉已經沒有了血肉,露出粼粼的白骨和牙齒,不斷有詭異的黑色氣息從他的嘴中逸散開來。不過他的神態仍舊冷漠威嚴,就像是陰間冥府的帝王,正駕臨他麾下的疆域,在他手腕上掛了一串流珠,竟是由一顆顆指頭大小的骷髏串成,共十二顆,每顆骷髏的雙眼位置跳躍着幽幽藍火,讓人一見怵目。

正是藏老人。

當初正道各宗合力討伐北邙山,地師徐無鬼以退爲進,放棄了北邙山,而藏老人則是與古皁閣宗遺留下來的鬼國洞天合道,強行躋身長生境,洞天不滅,此身不死。最終李道虛和張靜修聯手,通過鎮魔井洞天將藏老人與鬼國洞天強行分開,並將其鎮壓如鎮魔井洞天之中。

張靜修之所以沒有處死藏老人,主要有兩點考慮。第一是鎮魔井洞天自成一界,每次開啓都要十分繁瑣,沒有必要專門爲了藏老人開啓鎮魔井洞天。第二是人間的洞天必須依存外物存在,並以靈氣和地氣作爲維持,可鎮魔井洞天還兼具了牢獄的功能,要鎮壓其中的囚徒,僅憑地氣和天地靈氣會入不敷出,所以祖天師將鎮魔井洞天化作一方銅爐,所有的囚徒都是銅爐中的木柴,洞天可以自行汲取其中囚徒的修爲來彌補洞天的消耗,藏老人自然也是一根上好的木柴,沒有必要將其釋放出來。出於以上兩點考慮,張靜修沒有專門處死藏老人,也使得藏老人竟然得以脫困而出,可以說是世事無常了。

另一邊,鎮魔井告破之後產生的劇烈變化也被大堂內的正一宗弟子察知,張鸞山立刻說道:“如今大敵當前,還請宗主示下!”

顏飛卿也不推辭,連續點出幾名在正一宗中德高望重的長老,使其分別收攏人手,然後分成三路人馬。一路帶着東嶽道人的樞機秘鑰,前往已經坍塌的萬法宗壇,同時尋找張非山和張靜沉的樞機秘鑰,盡力彌補,爭取能夠再次開啓“太上三清龍虎大陣”。一路人馬立即馳援鎮魔臺,爭取將來犯之敵擊退。最後一路人馬人數最少,前往玄武殿,此處可以算是正一宗的“兵仗局”,存放着正一宗積攢多年的符籙、法器,此時將其中存放的符籙和法器通通取出,然後準備以人力結陣禦敵。

顏飛卿坐鎮大堂,負責居中調度。同時他還宣佈,若是立下功勳之人,還可以將功折罪。

正一宗衆人也知此時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一個不慎,正一宗就要步靜禪宗的後塵,所以誰也不敢怠慢,紛紛領命行事。

大堂和鎮魔臺都在大真人府內,所以相距不遠,而負責馳援鎮魔臺的弟子都是修爲不俗,就算不能御風而行,輕身功夫也是極佳,若是能在上空俯瞰下去,數百身影在大真人府中一同兔起鶻落的景象,壯觀罕見。

當這些正一宗弟子抵達鎮魔臺的時候,首映入入眼簾的便是藏老人的身影。而李玄都此時近乎山窮水盡,並未逞強出手,只是旁觀。如果是以前的李玄都,也許還會放手一搏,可現在的李玄都當真是家大業大,身上的責任更重,他還掛念着重傷的秦素,以及道門和天下大勢。正所謂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就算大真人府徹底淪陷,只要李玄都不死,保存下正一宗的道統,大勢仍然還有挽回餘地,可如果李玄都死在此地,以他爲核心的聯盟轉眼間就會分崩離析,無數苦功毀於一旦,那纔是不可挽回。

雖然藏老人進入鎮魔井之後,被鎮魔井汲取了部分元氣,但因爲時日尚短的緣故,還未傷及本源,脫困之後在很短時間內就恢復了大半。

他望向馳援過來的衆多正一宗弟子,只是冷冷一笑,然後一揮大袖,憑空生出九個女子身影。

正一宗弟子中不乏見多識廣之輩,立時有人喝道:“大家小心,這是‘九子母天鬼’!”

所謂“九子母天鬼”,是“煉魂陣”的衍生之物,只是煉化極爲不易。想要煉成“九子母天鬼”,首先要湊齊九個生辰極陰的女子,無論年月日還是出生的時辰都要是太陰之時,然後再尋得九個未滿九歲之齡的六陰之身的嬰孩,使其相互熟悉,直至相互之間的神念記憶之中都烙下了對方的影子之後,將九名嬰孩孕育爲鬼胎,種入九名女子氣海之中,然後以活人精血餵食,如此腹中懷胎十月,待到破腹而出之日,便是煉成之時。

完整的“九子母天鬼”共是十八隻。“九母”便是九個美人,行種種誘惑之能事,若是心志不堅,稍有心動,輕則落入重重幻境之中,不可自拔,重則周身氣血翻滾沸騰,精氣直接被其隔空吸走。“九子”則是九個嬰孩,來無影去無蹤,速度極快,善於偷襲,喜歡吸食精血。兩者配合,威力極大。

不過此法有傷天和,而且這些天鬼亦是戾氣極大,極易反噬其主,所以就是邪道中人也很少煉製九子母天鬼。許多正一宗弟子一直是久聞其名而從未親眼目睹,沒想到今日在此地見識了此等邪法。

最早的時候,藏老人的“九子母天鬼”並不完整,直到地師徐無鬼放開了對皁閣宗的禁制,這才連同“萬屍大力尊”一起補全。當初北邙山一戰,“萬屍大力尊”被白繡裳擊潰,不過隨着藏老人合道鬼國洞天,鬼國洞天中的“萬屍大力尊”、“九子母天鬼”等也隨之與藏老人融爲一體,卻是讓藏老人因禍得福,哪怕沒了鬼國洞天,藏老人也可以媲美一位天人造化境的高手。

在“九子母天鬼”現身之後,黑色氣息消失不見,憑空席捲出漫天的粉色霧氣,在一片旖旎中,九名赤身美人懷抱嬰兒開始翩然起舞,眼波流轉,含情脈脈,伸臂擡腿,隱私之處若隱若現,一舉一動皆是勾人心魄。

此等邪法,傷人無形,面對種種誘惑,只要心生一念,立時便會被放大千百倍,沉溺其中,繼而天鬼一撲而上,體內陽氣一瀉千里,輕則根基被毀,重則當場身死。

衆多正一宗弟子立時守住靈臺清明,只要不動念便不會被勾動自身陽氣。不過也有心志不堅之人,只覺得小腹中一股熱流向上涌起,口乾舌燥,目眩神迷,恍恍惚惚之間,只剩下眼前的女子而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就見這些被迷惑的正一宗弟子的身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枯萎,很快就只剩下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甚是駭人。

不過這等人終究少數,大多數人還是守住了清明,開始反擊。

“九子母天鬼”見誘惑無用,一起扔出懷中的嬰兒,看似白胖可愛的嬰鬼驟然張開嘴巴,滿是獠牙,發出陰森刺骨的詭異笑聲,直接朝衆多正一宗弟子撲來。

九名鬼嬰在人羣之中來回穿梭,所過之處,必然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與此同時,九名赤身美女尖叫一聲,就地一滾,化爲青面獠牙的惡鬼之狀,也朝着正一宗弟子殺來。

爲首的正一宗長老怒喝一聲,“結陣”。

正一宗畢竟底蘊深厚,衆多弟子立時結成陣勢,九人一小陣,九座小陣又結成一座九九八十一人的大陣,大陣之內的雷霆遊走。雷法最是剋制陰物,就連“帝釋天”尚且吃虧,更遑論是“九子母天鬼”,立時就有鬼嬰傷在陣法之下。

天鬼口中哭喊着孩子,飛身而起,抱住嬰兒。本就是粉嘟嘟嬰孩形貌的子鬼,伏在母親的懷中嚎啕大哭, 而青面獠牙的天鬼則又變成了美人模樣,梨花帶雨,抱着懷中的孩子苦苦哀求,只求放過懷中孩兒,這等楚楚可憐形狀,哪裡有剛纔啖人的兇惡姿態。

陣中的部分正一宗弟子見此情景,又是一怔,雖然不爲美色所動,但見此母子之情,痛惜愧疚之情從心頭莫名涌起,生出惻隱之意,催動陣法時便慢了一線。

“九子母天鬼”趁此時機齊齊出手,又有十餘名正一宗弟子死在了天鬼的手下,大陣立時告破。

天鬼們正要繼續肆虐,忽見劍光一閃,一隻天鬼連同懷中的子鬼被攔腰斬斷。

出手之人正是李玄都,其餘天鬼感受到李玄都的氣息之後,齊齊發出一聲尖叫,竟是不敢上前爲同伴報仇,而是四散而逃。

藏老人出世之後,經歷兩重天地,難免六感混亂,並未第一時間察覺到刻意收斂氣息的李玄都。直到此時,藏老人的目光才落在了李玄都的身上,不由一怔。

他認得“陰陽仙衣”,也認得“紫霞”,可如何也想不到這兩件物事會在同一個人的手中。

就算張靜修和徐無鬼雙雙飛昇或者身隕,這兩件仙物也不該有什麼交集纔是。

這算什麼?

一人身兼天師和地師兩職?

第一百四十三章 擊退強敵第十章 風雨將至第三十九章 四刀六劍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二十七章 崑崙仙都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次議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一百七十五章 御風九霄第三十二章 權勢第三十三章 四月初五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二百零三章 出奇制勝第一百九十三章 星陣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十三重天第一百零三章 伊克頓第二百三十四章 孫妙妙第七十一章 故人相見第一百章 小紫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湖畔第一百四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巫陽第二百零七章 三重謀劃第六十五章 破陣第八十二章 父子之間第四十章 戰船橫江第十八章 一劍之威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二十三章 故地遊第十章 屍丹之用第二十一章 無欲則剛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蹤重重第四十六章 無極槍法第八十七章 羅老鏢頭第五十九章 珠胎暗結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陣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七十二章 壽宴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二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一百七十五章 閨閣第九章 新榜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母天鬼第十六章 劍氣第一百四十三章 追逃之間第九章 密謀第二百三十八章 追逃第八十一章 人仙道第十一章 那顏第一百八十九章 月涌江流第一百零二章 斷尾第三十八章 人若無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劍出似海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六章 假長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禪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雙方鬥法第二十三章 蘇雲媗第二十五章 天下第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九十六章 所得甚豐第一百零七章 派系第二百二十六章 口供第八章 父子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張銀票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煙起番外十二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七十四章 江湖世故第三十二章 家傳劍法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三十三章 不裡不歹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如明鏡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十一章 有事相問第二章 萬屍大力尊第八十章 待客之禮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七十四章 敕鬼破陣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十二掌番外四第四十六章 故人夜談第二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一百七十九章 先生姓徐第五十五章 興盡悲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遊鬥第一百九十五章 金帳局勢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蹤重重第三十四章 黨爭第七十章 埋屍地第一百三十章 前後夾擊第七十八章 剖析利害第七十九章 蘇靈
第一百四十三章 擊退強敵第十章 風雨將至第三十九章 四刀六劍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二十七章 崑崙仙都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次議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一百七十五章 御風九霄第三十二章 權勢第三十三章 四月初五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二百零三章 出奇制勝第一百九十三章 星陣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十三重天第一百零三章 伊克頓第二百三十四章 孫妙妙第七十一章 故人相見第一百章 小紫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湖畔第一百四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巫陽第二百零七章 三重謀劃第六十五章 破陣第八十二章 父子之間第四十章 戰船橫江第十八章 一劍之威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二十三章 故地遊第十章 屍丹之用第二十一章 無欲則剛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蹤重重第四十六章 無極槍法第八十七章 羅老鏢頭第五十九章 珠胎暗結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陣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七十二章 壽宴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二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一百七十五章 閨閣第九章 新榜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母天鬼第十六章 劍氣第一百四十三章 追逃之間第九章 密謀第二百三十八章 追逃第八十一章 人仙道第十一章 那顏第一百八十九章 月涌江流第一百零二章 斷尾第三十八章 人若無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劍出似海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六章 假長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禪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雙方鬥法第二十三章 蘇雲媗第二十五章 天下第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九十六章 所得甚豐第一百零七章 派系第二百二十六章 口供第八章 父子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張銀票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煙起番外十二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七十四章 江湖世故第三十二章 家傳劍法第一百四十章 重回道觀第三十三章 不裡不歹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如明鏡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十一章 有事相問第二章 萬屍大力尊第八十章 待客之禮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七十四章 敕鬼破陣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十二掌番外四第四十六章 故人夜談第二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一百七十九章 先生姓徐第五十五章 興盡悲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遊鬥第一百九十五章 金帳局勢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蹤重重第三十四章 黨爭第七十章 埋屍地第一百三十章 前後夾擊第七十八章 剖析利害第七十九章 蘇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