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出劍(一)

因爲先天五太有一個極大的弊端,在三十六天內,每用一次,消耗就會大上一分。當初李玄都在大真人府連用四次“太易法訣”,因爲在“太上三清龍虎大陣”之內隔絕天地元氣的緣故,李玄都受了不小的反噬。

雖然此時的皇城大陣已經被李玄都破去,可以汲取天地元氣爲己用,但李道虛連用四次“太始劍氣”,盡顯雲淡風清,還是十分驚世駭俗。

這四道“太始劍氣”威力各不相同,不過結成劍陣之後,連成一體,無論是哪個方向,都相當於第三次的“太始劍氣”。

只是李玄都還有一分疑慮,就算師父境界修爲高出自己許多,用出需要八成氣機的第四次“太始劍氣”也不該如此雲淡風輕纔是。

不待他開口相問,李道虛再一揮袖,一顆熠熠生輝的金色龍珠從他的袖口中飛出,周圍還籠罩着一層濛濛水氣。

李玄都立時明白,師父還是藉助了外力。

就見龍珠徑直飛向李玄都,卻不含半分敵意殺氣,李玄都伸手將其接住,一瞬間只覺得源源不斷的氣機涌入體內,彌補他方纔用出第四次“太易法訣”而損耗的氣機。

如此回氣手段,難怪李道虛可以連續用出四次“太始劍氣”,只是回氣再快也不能突破自身極限,所以需要十六成氣機的第五次“太始劍氣”是如何也用不出來的。

龍珠被兩位長生地仙接連汲取氣機之後,變得黯淡許多。

然後就聽李道虛說道:“這顆龍珠是爲師屠龍所得,我們二人,誰能離開此地,誰便帶着這顆龍珠返回清微宗,將其放置在海底的龍宮洞天之中,讓其自行汲取水氣恢復,以待後來人。”

李玄都已經從秦素那裡得知清微宗屠龍之事,也知道龍宮洞天,就是李道虛取回“叩天門”的海底隱秘之地所在,算是清微宗世代相傳的洞天,微微點頭。

李道虛交代完這些之後,走下太社壇,說道:“出劍。”

這兩個字對於李玄都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可以說是久違了。以前師父指點、考校他的時候,便是以這兩字開始,以“收劍”結束。

李玄都鬆開手中的龍珠,任由其自行向上飛去,懸於空中,然後一振衣袖,他身上的“陰陽仙衣”獵獵作響,其上的紋絡立時活了過來,浮光掠影,彷彿無數黑影在衣袍表面瘋狂遊走。

李玄都是輕輕振衣,如抖落身上的灰塵,十三道黑影便脫離“陰陽仙衣”顯化世間,化作十三道無相無常的影子,遊走不定,並不用李玄都分神駕御,每道身影各對應一劍,宛若活物。

李道虛卻沒有出劍的意思,不見仙劍,只是徒手。

世人都推崇一個“大”字,若是能在稱謂之前加上個“大”字,便是絕佳的讚譽,諸如“大俠”、“大宗師”、“大祭酒”、“大和尚”等等,在道門之中,則有“大真人”、“大賢良師”、“大天師”等等,李道虛被人尊爲“大劍仙”,一個“大”字便道出所有,遠勝什麼紫府劍仙、玉面劍仙。

這意味着李道虛在劍道一途,早已臻至圓滿極致,是公認的劍道第一人,在他面前,用雙劍的張靜修也好,不用劍卻駕馭劍奴的徐無鬼也罷,都算不得劍道大家。當然,也包括博而不精、雜而不純的李玄都。

僅憑一座“太陰劍陣”便想奈何李道虛,不說癡人說夢,也相差不多。

李玄都當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在用出“太陰劍陣”之後,立刻又用出了“慈航普度劍典”,立時有梵音禪唱,天女散花,繼而白光當空灑落,一尊高有六丈的觀音法相生出,拔除衆生之苦,面帶慈悲。

與金剛宗、靜禪宗的金色法相不同,這尊觀音法相通體潔白,初時觀音只有雙手合十,然後背後生出四手、八手、十六手,轉眼之間,這尊觀音法相已是有千手之多,這尊千手觀音的手上沒有任何佛家法器,也不見柳枝淨瓶,只有一柄柄形態各異的長劍,或古拙厚重,或輕靈單薄,或扭曲如蛇,都無一例外散發着凜冽劍氣。

李玄都的“慈航普度劍典”只差最後的“我字卷”,也着實不容小覷。

觀音法相現世之後,千手輪轉,千劍隨之而動,劍影絢爛,縱橫交織出一張細密劍網,劍法劍勢之繁複多變,實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地步。一衆風格迥異的劍法由觀音法相同時施展,糅合一處,不見半點衝突,極變化莫測之能事。

兩大劍訣,一正一邪,被李玄都一起用出。

李道虛的應對也十分簡單,見招拆招罷了。

任憑你是何等精妙劍招,李道虛總是能在第一時間尋覓到其中破綻,直指其要害核心,哪怕李道虛手中無劍,僅憑彈指激發劍氣,便讓十三道劍影和觀音法相近不得身分毫,反而是觀音法相被李道虛隨手激發的劍氣擊中,不斷有白色光華從法相上剝落,如同流螢一般四散而落,法相隨之變得黯淡。

至於十三劍奴,也好不到哪裡去,每次被李道虛的劍氣擊中,都會一陣劇烈扭曲,要好一陣子才能恢復如初,不過氣息也隨之衰弱。

李道虛的聲音響起:“且不說‘慈航普度劍典’,這‘太陰十三劍’讓徐無鬼來用,纔像那麼一回事。”

話音落下,李道虛穿過重重劍影的阻擋,一人好似一劍,直接擊碎了觀音法相,使其炸裂成漫天光華,以一種不可阻擋之勢出現在李玄都的面前。

這還僅僅是沒有出劍的李道虛。

誰說李道虛只是依仗了仙劍之利?

只見李道虛擡起右手,食中二指併攏,徑直點向李玄都的眉心位置。

幾乎就在李道虛擊碎觀音法相的同時,李玄都伸手一扯,十三道劍影如同一張大網驟然收緊,一起掠向李道虛。

李玄都擺明了是要以傷換傷。

比拼劍道,李玄都很難是李道虛的對手,不過李玄都也有他的優勢,那便是體魄,他本就修煉“漏盡通”,又得了“長生石”,兩者相加,使得李玄都的體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媲美人仙,這是李道虛所不具備的,若是以傷換傷,倒是李玄都更佔便宜。

李道虛年輕時也是身經百戰之人,如何會不明白。按照常理來說,一駕全力狂奔的馬車無法立刻掉頭,可李道虛卻做到了,只見他的前掠身形剎那靜止,然後有違常理地轉過身來,好像沒有慣性一說,一抖自己的兩隻大袖,只見得雲霧繚繞,其中劍光隱隱,隱約有金石之聲。

雙袖所至,劍光便如鋪天蓋地一般,讓人眼花繚亂。

此乃清微宗的“龍遁劍訣”,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此劍盡得其中玄妙,又兼具五行遁術,故得此名。

同樣一門劍訣,由李道虛用來,自然是天差地別。

任憑十三道劍影如何詭異難測,始終無法突破李道虛的雙袖,甚至就連在李道虛身後的李玄都,也被重重劍光所籠罩。

面對李道虛的“龍遁劍訣”,李玄都不得不用出“心魔由我生”,黑髮變作白髮,雙手一分,十指刺入身側虛空之中,兩隻手掌好似憑空消失一般,收回之時,十指指尖從虛空中抽出十道細細的陰火長劍。

李玄都接着又將“劍心太玄意”施展開來,十道陰火長劍隨着他的氣機變化,吞吐不定,似曲而伸,變幻莫測,與李道虛的“龍遁劍訣”以攻對攻。

李道虛只是繼續催動“龍遁劍訣”,劍光越來越多,而且劍光各異,當真如龍一般,能大能小,能幽能明,大者如巨蟒蛟龍,小者似蜉蝣飛蟲,紛紛而落,入眼所及,盡是劍光。

若是有人能夠有幸觀戰,一定會震懾驚駭於此時的異象。

只見得無數游龍劍氣穿梭不定,好似萬鯉翻滾。而一道黑影,卻是在其中大開殺戒,攜帶着滾滾陰火,不斷將遊走劍氣化作虛無。

這一幕場景足足持續了一炷香的時間,整個太社壇連同其中的五色土和江山石都被夷爲平地,無一倖免。

甚至拜殿也受到了波及,被劍氣整整齊齊地削去半邊,好似是神靈用裁刀把拜殿裁去了一半,斷裂邊緣光滑平整,沒有一絲一毫的凹凸不平。

更爲詭異的是,地面上並非溝壑縱橫、滿目瘡痍,而是平整如鏡,彷彿積雪被風吹過一般,只是多了許多彷彿火焰灼燒的焦黑之色,可見師徒兩人對於各自氣機的掌控已經到了極致,哪怕是逸散氣機,也極富韻律規矩。

只是李玄都並未佔到任何便宜,哪怕李玄都用出了慈航宗的“慈航普度劍典”、陰陽宗的“太陰十三劍”等絕學,甚至動用了與“太陰十三劍”相得益彰的“陰陽仙衣”,也僅僅是維持了個不勝不敗的局面。

這只是不曾用劍的李道虛,甚至只是用了一套“龍遁劍訣”,反觀李玄都,所用無不是大成之法,還用了“陰陽仙衣”。從這一點上來說,已經是高下立判。

第一百一十三章 鬥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心血來潮第一百三十五章 後續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炷香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位公子第六章 假長生第一百五十四章 皁閣隱現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二十九章 井水如血第一百八十一章 攔路第五十二章 大祭酒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山途中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水火風第四十章 一念榮辱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道通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次議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結下善緣第二百二十九章 暗流第二百一十一章 準備入關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八十二章 父子之間第八章 閣老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次議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纏心絲第八十一章 啓程動身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劫齊至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左尊者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一百三十九章 對錯黑白第二百章零一章 力壓歸真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四十五章 煉屍堂主第一百零五章 兩人皆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水不過膝第一百零九章 雷災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山第一百零七章 筆記第一六十七章 期限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六十五章 如此江湖第四十二章 神境通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惑第一百三十六章 邱安青第二十章 一個好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樣寶物第二十二章 關雀客棧第三十三章 正一張氏第一百四十七章 齊王府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鬥劍陣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城始第二百零九章 下屍三蟲第一百零八章 顏如玉第四十一章 江山之後第二百零八章 帝京城外第六十一章 夜探荒島番外十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一百二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八章 一箭第二百四十八章 殺劫天數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毒真丹第一百零五章 尸解陰丹第三十七章 圍攻第五十五章 爲自由故第四十二章 再起漣漪第一百五十八章 屍姬屍火第七十三章 結果第九章 書房之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隔空而言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江湖第五十五章 降妖傳說第七十六章 唐夫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極天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八宗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一百二十五章 解決辦法第二章 賬房先生第二十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別第四十九章 少年少女第一百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六十八章 策凌第九十一章 退強敵第三十七章 大雪山行宮第一百六十七章 寧憶歸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秋庭蓮花第一百六十八章 隱士第十八章 子雪別汗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一百八十八章 結下善緣第八十四章 過手如登山
第一百一十三章 鬥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心血來潮第一百三十五章 後續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炷香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位公子第六章 假長生第一百五十四章 皁閣隱現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二十九章 井水如血第一百八十一章 攔路第五十二章 大祭酒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山途中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水火風第四十章 一念榮辱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道通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次議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結下善緣第二百二十九章 暗流第二百一十一章 準備入關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八十二章 父子之間第八章 閣老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次議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纏心絲第八十一章 啓程動身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劫齊至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左尊者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一百三十九章 對錯黑白第二百章零一章 力壓歸真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四十五章 煉屍堂主第一百零五章 兩人皆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水不過膝第一百零九章 雷災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山第一百零七章 筆記第一六十七章 期限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六十五章 如此江湖第四十二章 神境通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惑第一百三十六章 邱安青第二十章 一個好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樣寶物第二十二章 關雀客棧第三十三章 正一張氏第一百四十七章 齊王府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鬥劍陣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城始第二百零九章 下屍三蟲第一百零八章 顏如玉第四十一章 江山之後第二百零八章 帝京城外第六十一章 夜探荒島番外十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一百二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八章 一箭第二百四十八章 殺劫天數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毒真丹第一百零五章 尸解陰丹第三十七章 圍攻第五十五章 爲自由故第四十二章 再起漣漪第一百五十八章 屍姬屍火第七十三章 結果第九章 書房之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隔空而言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江湖第五十五章 降妖傳說第七十六章 唐夫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極天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八宗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一百二十五章 解決辦法第二章 賬房先生第二十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別第四十九章 少年少女第一百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六十八章 策凌第九十一章 退強敵第三十七章 大雪山行宮第一百六十七章 寧憶歸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秋庭蓮花第一百六十八章 隱士第十八章 子雪別汗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一百八十八章 結下善緣第八十四章 過手如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