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陰陽歸一訣

張嶽山和東玄道人萬萬沒想到陰陽宗會以炮擊開路,陰陽宗所用彈丸並非實心鐵彈,落地立時爆炸開來,只要身在爆炸範圍之內,不是粉身碎骨,就是遍體鱗傷,不僅僅是普通弟子和尋常江湖中人死傷嚴重,就連一名歸真境的高手也在不防之下被炸成重傷。

之所以能造成這等死傷,一方面是因爲正一宗猝不及防,一方面也是因爲正一宗缺乏對付火炮的經驗,若是換成使用火炮嫺熟的清微宗、補天宗,或是精通此類之學的太平宗,斷不會如此。

張嶽山即驚且怒:“邪道中人竟然將沙場所用的火炮搬到此地,果真欺我正一宗無人不成?”

東玄道人也是臉色陰沉,緩緩道:“看來這次邪道中人是有備而來,僅是將這些火炮運到吳州,就非一日之功。如此看來,他們應當還有後招。”

張嶽山道:“按照兵家之道,火炮攻堅之後,就是兵卒一擁而上,開始近戰廝殺,想來再過不久,邪道中人就要衝殺進來,可我們這邊且不說死傷慘重,就是剩下的人,也是膽氣已喪,只怕會一潰千里。”

東玄道人嘆道:“難道要放棄上清鎮,退回雲錦山?”

正一宗的山門大陣是由無數個小陣組成,所以纔會有無數光圈疊加相扣的景象,此時這些邪道中人只是轟開了一個口子,距離破去整座大陣還差着十萬八千里,他們若是依據陣法而守,也不怕什麼,關鍵在於上清鎮是正一宗的臉面,此時被人抹平了半個鎮子,已經是把臉丟到泥地裡了,若是再放棄剩下的半座鎮子,那就是又往泥裡踩了幾腳。

有些人的面子不值錢,不要也就不要了。可正一宗的面子很值錢,萬金難買。因爲正一宗是正道領袖,它的虛名不僅能換來真金白銀,也能讓正一宗號令江湖,好比是一個高手百戰百勝,積威所致,別人對上他,未戰先怯,甚至無人敢於挑戰。可如果他輸了一場,那麼別人就會對他產生懷疑,不再畏懼他,越來越多的人敢於挑戰他,萬不能開這個頭。正一宗的臉面又像一座高臺,正一宗的弟子站在上頭,俯視底下的人,底下的人只能仰視。正一宗用了數百年才搭起這座高臺,怎麼能輕易丟掉?

張嶽山沉吟片刻,搖頭道:“不能退,當下有兩點關鍵,一是給大真人府和上清宮傳信求援,二是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要主動出擊,在邪道中人下次炮擊之前,毀去他們的火炮。”

東玄道人點了點頭:“你去傳信,毀去火炮之事交由貧道便是。”

上清鎮外,上官莞沒有急於進入上清鎮,而是命令屬下取出早已準備好的水袋,在火炮的炮管上澆水降溫,等到炮管冷卻之後,再將攜帶的剩餘彈丸徹底打光,今日便要將上清鎮徹底除名。

上官莞有些可惜,這些火炮所用的彈丸實在太重,一顆就有五十斤,佔地不小,須彌寶物太過稀少,而且一般的須彌寶物也裝不了多少東西,所以這次攜帶的彈丸有限,打完之後,這三十門火炮就成了廢物。若是按照地師的設想,鑄造火炮三百門,彈丸十五萬發,在一個時辰之內,全部傾瀉,那纔是所向無敵。

就在這時,鍾梧出現在上官莞的身邊:“莞丫頭,幹得不錯。”

上官莞微笑道:“全賴地師運籌帷幄。”

鍾梧握起拳頭:“東玄老道要出手了。”

上官莞道:“有勞二明官。”

鍾梧淡然道:“分內之事。”

……

稚童大天師駕馭“天師印”砸在“幽冥九陰尊”的身上之後,就見從“幽冥九陰尊”的體內爆發出無數黑色細線。這些黑線有形無質,可以牽扯人心,操縱心神。此時悉數落在“天師印”上,密密麻麻重疊一處,好似一條黑色河流,企圖控制“天師印”。

不過“天師印”畢竟是仙物品相,比之半仙物的“幽冥九陰尊”要高上半籌,只是稍微一滯,隨即大放光明,將連接在“天師印”上的黑線悉數焚燒殆盡。

這還不止,“天師印”上又生出重重大放光明的白色火焰,沿着黑線反燒向“幽冥九陰尊”。

張靜修深知皁閣宗的三大尊固然玄妙,但也各有缺陷,其中“幽冥九幽尊”是以冤魂何煞氣、死氣、屍氣、陰氣凝聚而成,至陰至邪,只是懼怕至陽氣息,而“昊天光明火”乃是“天師印”本身攜帶的神通,與“五雷天心正法”一般,至陽至剛,最是剋制這等陰邪之物,只是想要徹底除去“幽冥九陰尊”,還要耗費許多工夫,所以張靜修不是破去“幽冥九陰尊”,而是除去操縱“幽冥九陰尊”的三明官王仲甫。

以“昊天光明火”逼退“幽冥九陰尊”之後,張靜修駕馭“天師印”直奔王仲甫而去。王仲甫不敢硬拼,以手中鐵鎖阻擋的同時,不住向後退去。卻見稚童再度化出身形,單掌託舉着“天師印”,另一隻手中出現了一條手指粗細的金色長繩。稚童輕輕一抖手中的金色長繩,金色長繩筆直地穿過王仲甫的胸口,將這位三明官死死釘在空中不得動彈分毫。王仲甫緩緩低頭望去,只見自己的胸口沒有鮮血涌出,甚至沒有半點傷口,可這條金色長繩又是實實在在地穿過了他的胸口,猶若實質一般,實在是玄妙無比。

另一邊,白繡裳被王天笑的斷臂在胸口上拍了一掌,雖說這一掌的羞辱意味更重,但也不容小覷,其中蘊含有讓人聞之色變的“鬼咒”,入體之後,如附骨之疽,難以拔除,只是白繡裳的境界不遜於王天笑,對於她而言,只能說是稍有棘手,還算不上無解。

白繡裳強行壓下“鬼咒”之後,與手中玉劍相合,化作一道劍光,瞬間斬向王天笑的脖頸。

下一刻,一顆頭顱沖天而起,臉上還掛着淡淡笑意,不見半點驚惶,讓人搞不清他是沒有反應過來,還是有恃無恐。

白繡裳不爲所動,出劍連斬,又將已經斷了一臂和沒了頭顱的身體斬成三段,五馬分屍也不過如此了。

沒了身體的頭顱自行飛起,開口笑道:“白繡裳,你殺得了我嗎?”

話音落下,已經斷掉的四肢和軀幹自行組合成一具無頭屍體,從脖頸斷裂處生出一顆略顯虛幻的女子面孔,嫵媚天然,媚眼如絲,更爲顯眼的是腦後拖曳如披風的三千青絲,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只剩下一顆頭顱的王天笑同樣自脖頸斷裂處生出重重霧氣,這些霧氣漸漸凝聚成一具全新身體,卻是一具女子身軀,玲瓏有致,窈窕動人。這具體魄最爲刺目的是雙手十指的指甲,泛着清亮光芒,足有一尺之長,寒氣森森,陰氣森森,似是十柄短劍。

白繡裳臉色一變:“‘陰陽歸一訣’?”

所謂“陰陽歸一訣”,乃是類似於“一氣化三清”和“斬三尸拔九蟲”這等大成之法的上成之法,只是相較於後兩者,此法侷限極大,每次使用都要大損元氣,只能以一身化作兩身,而且陰陽混淆。當下王天笑男身卻生女相,女相卻化男身,就是因爲男主陽,女主陰,此時陰陽混淆,便連男女也一併混淆了。

雖說如此,白繡裳卻不敢有半分小覷,因爲此二身詭異無比,不但可以相互轉換位置,而且還能隱遁身形,無形無相,神出鬼沒,一個不慎就要傷在王天笑的手中。

白繡裳隱隱察覺到,今日之事,恐怕不是陰陽宗報復正一宗那麼簡單。

第三十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十六章 二三事(六)第三十八章 靠近權力第四十七章 醉仙樓第二百二十三章 驚雷第七十三章 貝遙第五十六章 新舊交替第三十三章 奪門第一百七十一章 悟真大師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十七章 劍器近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祖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經臺第四章 醜琴師第三百零一章 陵墓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十二掌第十九章 李姓縣令第一百七十一章 又是青鸞第八十七章 才俊之士第一百四十章 陰魄珠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二十四章 道家流珠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深夜訪客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二百零二章 西京講和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七十八章 無外心安第四十一章 南鬥破陣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九十八章 東城美酒第九十八章 蜀山劍派第一百一十八章 百歲乃去第六十九章 六位先生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一百八十五章 送禮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行有常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寶九載第三十九章 陸夫人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八十六章 號令羣雄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七十五章 事了離去第一百六十七章 寧憶歸來第五章 閒情逸致第一百六十五章 禍之所伏第六十六章 何苦來哉第一百七十一章 悟真大師第一百八十九章 玉虛鬥劍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三十四章 有酒上酒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忘情第九十三章 無情第一百七十一章 農稅第六十二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八十二章 平安縣城第六十七章 伸冤第一百五十九章 法難師太第一百五十章 古今第七十章 埋屍地第九十四章 蕭翰第二百一十一章 準備入關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一六十章 齊飲冰第一百零四章 玄陰真經第七十二章 過去今朝第六章 軍陣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慮第九十四章 一劍第八十一章 啓程動身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一百四十章 天井激戰第四十五章 生意第五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三十三章 不裡不歹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見孫鵠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二百七十二章 五魔教主第六十四章 往事成煙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一六十二章 重禮第二十八章 大僞似真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手第二百四十七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七十六章 遼東三州第二百二十五章 私塾內外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第五十一章 白氏兄弟第十八章 盧家父女
第三十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十六章 二三事(六)第三十八章 靠近權力第四十七章 醉仙樓第二百二十三章 驚雷第七十三章 貝遙第五十六章 新舊交替第三十三章 奪門第一百七十一章 悟真大師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十七章 劍器近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祖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經臺第四章 醜琴師第三百零一章 陵墓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十二掌第十九章 李姓縣令第一百七十一章 又是青鸞第八十七章 才俊之士第一百四十章 陰魄珠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二十四章 道家流珠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深夜訪客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二百零二章 西京講和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七十八章 無外心安第四十一章 南鬥破陣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九十八章 東城美酒第九十八章 蜀山劍派第一百一十八章 百歲乃去第六十九章 六位先生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一百八十五章 送禮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行有常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寶九載第三十九章 陸夫人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八十六章 號令羣雄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七十五章 事了離去第一百六十七章 寧憶歸來第五章 閒情逸致第一百六十五章 禍之所伏第六十六章 何苦來哉第一百七十一章 悟真大師第一百八十九章 玉虛鬥劍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三十四章 有酒上酒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忘情第九十三章 無情第一百七十一章 農稅第六十二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八十二章 平安縣城第六十七章 伸冤第一百五十九章 法難師太第一百五十章 古今第七十章 埋屍地第九十四章 蕭翰第二百一十一章 準備入關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一六十章 齊飲冰第一百零四章 玄陰真經第七十二章 過去今朝第六章 軍陣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慮第九十四章 一劍第八十一章 啓程動身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一百四十章 天井激戰第四十五章 生意第五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三十三章 不裡不歹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見孫鵠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二百七十二章 五魔教主第六十四章 往事成煙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一六十二章 重禮第二十八章 大僞似真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手第二百四十七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七十六章 遼東三州第二百二十五章 私塾內外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第五十一章 白氏兄弟第十八章 盧家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