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籠中鳥

當齊州的消息傳到帝京城的時候,整個帝京城都是一片愁雲慘淡。

就連老邁的燕王都都連夜入宮覲見皇帝陛下,與諸位內閣重臣一起商議。雖然年輕皇帝看似神色平靜,但皇帝陛下那股死死壓抑住的真怒,衆人都一清二楚。

秦道方和秦襄,被朝廷之人稱作二秦,可所有人都知道朝廷的心腹大患不在於此二秦,而在於秦李,說的是秦清和李玄都這對翁婿,一個被稱作遼王,一個被稱作齊王,如今在齊州主事的,就是李玄都了,二秦的所作所爲,都少不了其背後李玄都的指使。

朝廷諸公對於李玄都的所作所爲,只能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仔細想來,李玄都的所謂新政與當年張肅卿的新政有幾分相似,不過李玄都比張肅卿更爲激進,更爲決絕。如果說張肅卿只是想讓士紳們割肉放血,那麼李玄都就是想讓士紳死絕。這讓許多人開始後悔起來,要是當年張肅卿的新政成功了,也許就沒有今日的秦李了,割肉放血,總好過丟了性命,權當是壯士斷腕了。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也沒什麼好議的,齊州丟了也就丟了,關鍵是兩路大軍合圍帝京,而各地的勤王大軍還未到齊,真要一個不慎丟了帝京,那纔是萬事皆休。

燕王離開皇宮的時候,天已經亮了,他沒有回府,而是去了城外的玉盈觀。

如今玄真大長公主就居住在那裡,很少返回城內的公主府。

玄真大長公主與李玄都過從甚密不是什麼秘密,可上至皇帝,下到儒門,沒有人去把她怎麼樣,在玄真大長公主開始閉門清修之後,偌大個帝京城好像忘了這位宗室的第二號人物。其實道理很明白,李玄都越發勢大難制,玄真大長公主就越安全。

朝廷爲最壞的情況做打算,需要有一個人能夠在事不可爲的時候出面議和,這個人本身要有足夠的分量,在道門上層有一定的關係人脈,而且不同於大祭酒司空道玄,要能代表宗室徐家的利益,所以玄真大長公主是最合適的人選,無可替代。

當燕王的車駕來到玉盈觀門外的時候,剛好看到一個年輕女冠,似乎剛剛從外面回來,先他們一步進了玉盈觀。

燕王掀起車簾,望着女冠的背影,問道:“這個女子是誰?”

已經有隨從認了出來:“好像是姚家小姐。”

“那個被什麼教門擄走的官家小姐?”燕王倒是有些印象,前不久的那場大案的確鬧得滿城風雨。

隨從道:“正是,這位小姐也是命苦,被歹人擄走,壞了名節,雖然救了回來,但也被夫家退婚,最後沒有辦法,只能出家奉道,被大長公主收爲弟子,就在玉盈觀中修煉。”

燕王微微點頭,不再關注此事。

女冠正是姚湘憐,也就是巫咸。

李玄都迫於形勢,沒有追究巫咸搶奪長生石的罪過,巫咸自知理虧,亦是有所收斂,前不久去參加了李玄都的升座大典,剛剛返回玉盈觀。

燕王注意到了巫咸,巫咸自然也注意到了燕王,她重生時日尚短,哪怕受到姚湘憐的影響,仍舊對於權貴不怎麼在意,更喜歡以境界修爲來看人。畢竟在靈山十巫的時代,沒有皇帝,類似於皇帝的天帝就是最強大的人,大概就是境界修爲越高而地位越高,孱弱之人根本無法登上高位。

在她看來,這個人從裡到外都已經徹底腐朽,時日無多,十分弱小,自然不必如何上心。她這次回來,其實還肩負了信使的職責,要將李玄都的信交到玄真大長公主的手中。

兩人都不曾想到對方其實在各自陣營中頗具分量,就這麼錯身而過。

燕王來見玄真大長公主,倒不是已經到了需要議和的地步,而是要先探一探玄真大長公主的口風,早做準備,算是未雨綢繆,免得事到臨頭再手忙腳亂。

這便是燕王這些老人才有的思慮,爲慮勝先慮敗,所謂老成持重,便是如此。年輕的天寶帝,此時絕大部分精力恐怕都用來平息自己的怒火,根本想不到這一節。

燕王等朝廷重臣陸續離去之後,天寶帝離開自己的書房,來到舉行登基大典的太聖殿,楊呂守在門外。

天寶帝緩步前行,登上臺階,坐到龍椅之上,面南背北。

因爲太聖殿一年也用不了幾次,所以殿內的香爐空空如也,並沒有紫煙繚繞的景象。

天寶帝舉目望去,似乎天下都在自己的腳下。

可他很清楚,什麼天下共主,不過是個笑話。

他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也就是穆宗皇帝。

穆宗皇帝有以張肅卿爲首的四大臣,還有秦襄這等武將,若是父皇能活得長久一些,也許天下就不會是這個樣子,父親說不定能夠成爲中興之主。

可那些人都去哪裡了?

張肅卿還有四大臣,都死了。秦襄乾脆成了亂臣賊子。

這個天下,就不能給他一些時間嗎?再給他十年時間,他就有信心讓天下太平。

想到此處,天寶帝不由握緊了拳頭。

只是天寶帝不明白一個道理,時也命也。

李玄都能夠在數年之間造就如此局面,不在於李玄都如何了不起,而在於大勢如此。自寧王之亂開始,道門就致力於反抗儒門,多少代人的心血積攢下來,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李玄都站在張靜修、李道虛、秦清、徐無鬼的基礎上,才能整合道門。或者說,最被看好的司徒玄策死了,李玄都站了出來,沒有李玄都站出來,也會有其他人。

李玄都是第一百步,沒有前面的九十九步,他不能初步成功,沒有後人的另外一百步,也不可能實現最終的成功,真正的太平。

天寶帝不明白這個道理,總是暗暗地妒忌李玄都,覺得李玄都可以做到的,他也可以做到。李玄都可以在數年之間中,整合道門。那他就能在十年的時間中整頓朝綱,平定叛亂,成爲中興之主。

一步登天,哪有那麼容易?

李玄都的前面有李道虛、徐無鬼、張靜修鋪路築基,無一不是當世人傑,雖然他們各有不足之處和失誤之處,但總體大方向是沒有錯的,李玄都無非是延續他們的道路。

天寶帝的前面有誰?穆宗皇帝還算有些作爲,可他的祖父世宗皇帝和他的母親太后謝雉,卻是給他留下一個天大的爛攤子,積重難返,換成李玄都、秦清坐在他這個位置上,也不敢說江山穩固,至多是縫縫補補,勉力維持,更不敢說什麼十年得太平。

心氣高是好事,好高騖遠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也怪不得天寶帝,年幼喪父,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不曾見過人間疾苦,謝雉忙於爭權,疏於對他的教導,龍老人與天寶帝算是師徒,可龍老人別有用心,只是一味挑撥天寶帝的野心,加劇母子二人之間的隔閡,使天寶帝成爲儒門對付謝雉的利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謝雉代表了道門在朝廷的利益。當時道門內部也有聲音,應該留下謝雉,讓朝廷處於內鬥的狀態之中,這樣更有利於入關大計。

不過李玄都還是用報仇的名義強行除掉了謝雉,反而幫助朝廷實現了初步整合。

並非李玄都不明白這個道理,就算拋開報仇的原因,李玄都也是主張先除掉謝雉,實現道門與大魏朝廷的徹底切割,不揹負包袱,也避免日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再有是,就算朝廷政令一統,不再內鬥,其內部已經徹底腐朽,積弊深重,根本不是對手。

天寶帝狠狠一拳砸在龍椅的扶手上,臉色猙獰可怕。

龍椅安然無恙,可天寶帝的手掌卻流出鮮血。

因爲憤怒的緣故,天寶帝竟是沒有感覺到太多的痛楚,他忽然有些明白母親了,從天寶二年到天寶八年,六年的時間裡,母親長袖善舞,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苦苦維持的到底是什麼。

雖然天寶帝沒有認識到自己不能十年得太平,但他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自己不可能有十年的時間。

這一刻,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可能錯了,錯把母親當仇人。

只是到了如今,一切都爲時已晚。

朝廷對外的說法是太后養病不出,天寶帝自己明白,太后早已不在帝京城中,也許已經死去多時。

如今的朝廷,所謂“衆正盈朝”,就連司禮監,都不得不屈從於儒門士大夫們。

天寶帝低聲道:“羣臣誤我,文臣人人可殺。”

太聖殿外,司禮監掌印大太監楊呂默默站立,眼觀鼻鼻觀心,雙耳不聞,雙目不視。

在楊呂不遠處,站着一個儒衫老人。

金蟾叟似是輕聲自語,又似是向楊呂解釋:“師兄知道陛下性子偏激,所以特意吩咐下來,要好好照看,不要讓陛下做出什麼出格之事。”

太聖殿內,天寶帝看不到金蟾叟,只能看到背對自己的楊呂,但他似乎知道金蟾叟的存在,靠在龍椅的椅背上,閉上眼睛。

如今的自己,與籠中鳥又有什麼區別呢?

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帳疑雲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安宮中第二十七章 開口吞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師奇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木罕第三百一十四章 追逃第三十章 撼王庭第五十七章 嗜血如魔第三章 錢之二事第五十章 阿諛奉承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百六十一劍第一百九十章 靈丹妙藥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宮洞天第二百一十五章 釋經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個賭字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十五章 陽谷縣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銀圓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二十八章 宮官論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鬼瘴陰鎖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一百一十七章 雙方對峙第二百零五章 訪客第一百零一十九章 夜航船第九十章 結社第一百七十三章 告辭離去第一百四十七章 卜算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三十一章 天樂宗第三百零三章 容器第二百章 九重樓第六十五章 妻子母親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四十四章 重回北邙第二百七十三章 魔道中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如秀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聞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一百四十四章 純陽入道第一百七十六章 兩小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零二章 斷尾第二百章 神拳無敵第四十三章 觀其行終章(三)第二十八章 宮官論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二百零二章 相迎第十五章 十二飛仙第二百二十六章 書中世界第一百八十一章 女子香第二百五十九章 屠龍(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虛幻境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夢一場第八十三章 男女之間第一百九十三章 星陣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二十八章 巍巍中嶽第七十四章 難涼熱血番外九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一百五十四章 樞機第二百三十章 二龍不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一百四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五十八章 青領宮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訴衷腸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力造神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力降十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說先生第八十一章 白帝陵第一百二十章 家事國事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七十五章 閨閣第五十五章 墓中洞天第五十七章 方丈島第五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一五十五章 收網第三十四章 人仙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一百九十二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六十四章 詞牌爲名第三章 楚雲深第八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衆擊寡(四)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六十二章 西北一刀第六十四章 聖人大盜第十二章 二三事(二)
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帳疑雲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安宮中第二十七章 開口吞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師奇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木罕第三百一十四章 追逃第三十章 撼王庭第五十七章 嗜血如魔第三章 錢之二事第五十章 阿諛奉承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百六十一劍第一百九十章 靈丹妙藥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宮洞天第二百一十五章 釋經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個賭字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十五章 陽谷縣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銀圓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二十八章 宮官論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鬼瘴陰鎖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一百一十七章 雙方對峙第二百零五章 訪客第一百零一十九章 夜航船第九十章 結社第一百七十三章 告辭離去第一百四十七章 卜算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三十一章 天樂宗第三百零三章 容器第二百章 九重樓第六十五章 妻子母親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四十四章 重回北邙第二百七十三章 魔道中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如秀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聞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一百四十四章 純陽入道第一百七十六章 兩小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一百零二章 斷尾第二百章 神拳無敵第四十三章 觀其行終章(三)第二十八章 宮官論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二百零二章 相迎第十五章 十二飛仙第二百二十六章 書中世界第一百八十一章 女子香第二百五十九章 屠龍(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虛幻境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夢一場第八十三章 男女之間第一百九十三章 星陣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二十八章 巍巍中嶽第七十四章 難涼熱血番外九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一百五十四章 樞機第二百三十章 二龍不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一百四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五十八章 青領宮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訴衷腸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力造神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力降十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說先生第八十一章 白帝陵第一百二十章 家事國事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七十五章 閨閣第五十五章 墓中洞天第五十七章 方丈島第五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一五十五章 收網第三十四章 人仙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一百九十二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六十四章 詞牌爲名第三章 楚雲深第八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衆擊寡(四)第十八章 萬法皆通第六十二章 西北一刀第六十四章 聖人大盜第十二章 二三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