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三)

天下大定之後,秦清加封功臣。

文臣以趙政爲首,奠定了遼東根基,武將以秦襄爲首,率軍掃平了大半個天下。

秦清冊封趙政爲晉國公,除了趙政本身的功勞之外,還繼承大晉趙氏祀事。

自古以來,武功封爵更在文治之上,於是秦清冊封打下了半壁江山的秦襄爲江陵郡王,只是此郡王並無封地。

其次便是身爲宗室的秦道遠和秦道方二人。

平心而論,兩人的功勳要在秦襄和趙政之下,只是兩人身爲宗室,在封爵上總有幾分優勢。秦道遠被封爲遼王,秦道方被封爲齊王,俱是親王爵位,也是僅有的二王。

除此之外,其餘人按照功勳大小分封公、侯、伯之爵位,共二十四人。

不得不說,秦清在封爵的時候十分克制,並未大封功臣,更多還是以官職代替。

再有就是,還要從徐家中選出一人承大魏徐氏祀事,本來玄真大長公主是最合適的人選,但玄真大長公主主動放棄了公主的爵位,成爲出家的玉盈真人,便不太合適。正好原來的唐王徐載詡被貶爲庶人,又娶了道門中人沐青瓷,再加上秦襄大軍橫掃天下的時候,徐載詡也在軍中立了些功勳,於是秦清冊封徐載詡爲鍾離侯,以承魏太祖祀事。

聖人府邸的衍聖公因爲早早歸附,並且積極配合新政,得以保住衍聖公的爵位傳承。至於姜夫人之死,那便不算什麼了,衍聖公隻字不提,只有對皇帝陛下的感激之心。

道門並未對儒門趕盡殺絕,只是廢黜了萬象學宮和天心學宮,保留了社稷學宮和四大書院,謝恆和司空道玄隱退,寧奇受邀成爲社稷學宮的大祭酒。

白鹿先生是七隱士中唯一被寬免之人,在太平二年,被秦清任命爲國子監祭酒。

白鹿先生請求秦清寬免徐翊厚,秦清允之,給予徐翊厚一個監生身份,歸在白鹿先生的門下,白鹿先生提議讓徐翊厚參加鄉試,考取舉人功名,就算舉人不能免稅,卻能出來做官,只是徐翊厚以爲母守孝的理由婉拒了自己老師的提議。

至於謝雉,李玄都尊重大魏穆宗皇帝的遺願,同意讓她與穆宗皇帝合葬。於是徐翊厚停靈七天之後,在白鹿先生的協助下,將謝雉的棺槨運往天壽山的皇陵,打開墓室,葬入其中,然後徹底封死了墓室。

逃往西域的赤羊翁被被澹臺雲擒住,澹臺雲殺了赤羊翁,並將人頭送給了李玄都。

李玄都去信謝過澹臺雲後,下令將赤羊翁的人頭送回原籍安葬。

至此,儒門七隱士除了白鹿先生之外,其餘六人悉數身死,無一倖免。

天心學宮在戰亂中付之一炬,可萬象學宮卻未經戰火,保存完好。寧憶在萬象學宮的基礎上,進行改建,變成了日後大名鼎鼎的萬象道宮。

正所謂成家立業,在萬象道宮改建後不久,寧憶迎娶了石無月。

雖然兩人都有過一段不怎麼好的過往,但仔細算起來,兩人卻是第一次成親,李玄都和秦素夫婦二人親自道賀,又有蕭時雨和冷夫人這兩位師姐充當孃家人,就連白繡裳也親自道賀,賓朋衆多,甚是喜慶熱鬧。

拜堂時,寧奇終於解開心結,以長輩的身份受了新人的一拜。

就在兩人成親後不久,陸雁冰的婚事也確定下來,是李玄都的生死之交胡良。李玄都對於這樁婚事十分滿意。作爲一個兄長,自然是想讓自己的妹妹有一個好歸宿,那麼知根知底的好兄弟、好朋友便是首選。

當然,如果陸雁冰不同意,或者胡良不同意,李玄都也不會強迫包辦。只是兩人並未反對,畢竟兩人都老大不小了,又早就認識,多有了解,算不上盲婚啞嫁,而且門當戶對,便同意下來。

李玄都沒想到自己當年的玩笑之言竟是一語成讖,他娶了胡良的師妹秦素,胡良娶了他的師妹陸雁冰,兩人互爲妹夫,又互爲大舅哥,在稱呼上,誰也不佔誰便宜。

天下事,多如牛毛。

李玄都自己大婚之後,就是不斷參加別人的婚禮,作爲最尊貴的客人,向不同的人道賀,好似是他掀起了一陣風潮,成親的風潮。

繼寧憶和石無月、陸雁冰和胡良之後,張鸞山與上官莞也決定成親。

這次婚事極爲隆重,因爲摻雜了極爲不同尋常的意味。

或者說,本就是聯姻。

這也在情理之中,哪怕是李玄都和秦素,亦是不能免俗。

張鸞山是天師傳人,上官莞是地師傳人,兩人聯姻,意味着天師和地師兩脈的和解,正如李玄都所希望的那樣,這是消弭正邪之別的標誌事件。

李玄都是促成這樁婚事的主要推手,自然不能缺席,不過這次他就不是觀禮道賀的賓客了,而是充當了上官莞的孃家人。

不管怎麼說,李玄都還是稱呼一聲“上官師姐”的。

除了李玄都之外,徐大、徐三、徐五、徐七、徐九、徐十三等齊王門客,李世興、鍾梧、王仲甫、諸葛鏨、魏臻等陰陽宗明官,還有蘭玄霜、玉盈真人、陸雁冰、張鸞山等好友,也都參與進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邪道高手雲集了。

相對應的,張鸞山那邊就是正道高手雲集。

這一次,張鸞山從吳州雲錦山的上清宮出發,前往中州北邙山的上清宮迎親,出發時只有數百人,可一路上不斷有人主動跟隨在迎親隊伍的後方,進入北邙山境內的時候,已經是浩浩蕩蕩兩千餘人,而且尋常無名之輩是不敢貿然參與其中的,可以說,能參與其中的都是有頭有臉之人,陣仗不可謂不大。

翠雲峰上清宮這邊,張燈結綵,男子們忙完自己的事情之後,聚集一處,飲酒談笑,女子們則是不斷進出新娘子的閨房,爲新娘子梳妝打扮,不時傳來陣陣笑聲。

誰又能想到,幾年之前,許多人還在打生打死,現在就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待到張鸞山的迎親隊伍來到翠雲峰上清宮,李玄都出面相迎。

這次跟隨張鸞山前來迎親的也都是熟人,不必一一介紹。

按照李玄都的提議,新人先是在上清宮中祭拜了地師徐無鬼的畫像,然後新娘登上花轎,離開翠雲峰,前往雲錦山的上清宮。

李玄都等孃家人也跟隨一同前往。

來到雲錦山上清宮,新人又祭拜了大天師張靜修的畫像,然後才進入大真人府中。

接下來的流程,便沒什麼特別之處。

從今以後,上官莞又多了一個身份,那就是大真人府的女主人,對於消弭正邪矛盾有着極大的意義。

馬上打天下不是易事,馬下治天下更是艱難。

自太平元年以來,不談雞毛蒜皮的小事,李玄都單獨做的大事其實只有一件,那就是進一步整合道門,消弭內部矛盾,使得道門真正成爲一個整體,而不是一個空泛的聯盟。

現在看來,算是初見成效。

這讓許多盼望着天下太平後李玄都就放權歸隱的人大失所望,看這架勢,李玄都還要執掌道門好些年頭。如今的李玄都就像個辛勤的園丁,道門就是他的花圃,如何打理花圃,使得花團錦簇,是李玄都最感興趣的事情。

除了道門,還有人間。

秦清說過道門可以監督朝廷,可是道門如何監督朝廷,朝廷又如何制衡道門,李玄都遲遲沒有找出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他只能繼續摸索下去,那就是另外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

不過李玄都堅信他能夠找到這條路,並走到終點。

事物發展的趨勢方向,總是由低到高,由簡到繁,向前而行。

不過這條前行的道路又不是一馬平川的,而是迂迴曲折的,螺旋中上升,曲折中前進。

所以李玄都開不了萬世太平,他只能盡其所能,求得一世太平。

至於秦清的皇帝,李玄都暫時還不想評價什麼,因爲時間太短,看不出什麼,現在就說秦清是一代明君,未免太過違心,不過李玄都可以肯定,有一個歷代帝王都會犯的錯誤,秦清一定不會犯。

那就是求長生。

當然,長生和久留人間是完全不相干的兩碼事,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秦清的評價,李玄都不言,自有後世煌煌史冊言之,自有後人言之,不必李玄都操心什麼。

張鸞山和上官莞大婚之後,李玄都回了一趟齊州,見了許多故人,包括秦道方等等,又來到青丘山洞天,將蘇蓊的尾巴還給了她,至於蘇蓊是去是留,李玄都沒有勉強。

太平三年,李玄都返回崑崙,開始了一段長達三年的清修。

在這段時間裡,李玄都的化身李如碃負責處理各種俗務,倒也應對自如。許多人不明就裡,再加上李如碃的相貌與李玄都十分相似,只當是李玄都返老還童。

紫府劍仙下山遊歷,行走人間,並非遊戲人間,而是巡查四方。

在這三年的時間中,李玄都無意發現了沈無憂的遺骸。當初徐無鬼說沈無憂屍骨無存,其實並不準確,沈無憂的遺骸陰差陽錯地進入了一條陰陽縫隙,最終掉落在崑崙洞天的深處。

徐無鬼當時受了“返魂香”的影響,又急於逃命,錯以爲沈無憂屍骨無存。

李玄都決定將沈無憂送回太平山,使其落葉歸根。

第一百章 小紫府第一百五十八章 四諦寺第十七章 王庭舊址第六十一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四十二章 仙物第四章 血咒初現第一百八十一章 女子香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陽縣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一百五十八章 言語攻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崔朔風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一百九十七章 白老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劍足矣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四十六章 爲官一任第一百八十八章 結下善緣第一百九十二章 激鬥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氣浩蕩第一百九十二章 遊鬥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尾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六十章 進退兩難第三十章 小公爺第四十一章 出刀第七十二章 大長公主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一百二十二章 四大家臣第一百九十二章 衷情第一百九十六章 二李二女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道無常第一百九十章 千門第二百六十八章 收網第一六十四章 談和第九十五章 宋政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頭之上第七十七章 再至客棧第九十七章 男女二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陸吾神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十三章 兩行清淚第七十四章 白龍樓船第九十六章 龍氏哮雲第六十四章 詞牌爲名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一六十七章 期限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七十一章 神力金甲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七十二章 無道來人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十二章 動員第三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二百一十章 三尸歸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天半子第九十七章 張白晝第八章 魔道之劍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力降十會第一百零七章 合力伏魔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第一百五十三章 領軍北伐第十二章 玄都紫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斷第三十六章 遠赴雪山第四十六章 小閼氏第九十二章 相顧言第三章 我有一座劍秀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一百零五章 尸解陰丹第一五十七章 元嬰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怪少年第五十章 金剛不壞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百三十七章 乘龍快婿第三十五章 天樂桃源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一百零三章 送帷帽第一百五十章 總督府外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一百八十一章 女子香第一百零九章 羣起攻之第二百四十二章 洞天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鬥法第八十九章 風雷第一百六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二百八十章 神遊天外第一百八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鬥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敵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情第一百五十四章 刀劍第一百零九章 大成若缺第一百八十七章 觀音百劍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慮
第一百章 小紫府第一百五十八章 四諦寺第十七章 王庭舊址第六十一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四十二章 仙物第四章 血咒初現第一百八十一章 女子香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陽縣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一百五十八章 言語攻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崔朔風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一百九十七章 白老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劍足矣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四十六章 爲官一任第一百八十八章 結下善緣第一百九十二章 激鬥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氣浩蕩第一百九十二章 遊鬥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尾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六十章 進退兩難第三十章 小公爺第四十一章 出刀第七十二章 大長公主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一百二十二章 四大家臣第一百九十二章 衷情第一百九十六章 二李二女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道無常第一百九十章 千門第二百六十八章 收網第一六十四章 談和第九十五章 宋政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頭之上第七十七章 再至客棧第九十七章 男女二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陸吾神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十三章 兩行清淚第七十四章 白龍樓船第九十六章 龍氏哮雲第六十四章 詞牌爲名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一六十七章 期限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七十一章 神力金甲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七十二章 無道來人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十二章 動員第三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二百一十章 三尸歸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天半子第九十七章 張白晝第八章 魔道之劍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力降十會第一百零七章 合力伏魔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第一百五十三章 領軍北伐第十二章 玄都紫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斷第三十六章 遠赴雪山第四十六章 小閼氏第九十二章 相顧言第三章 我有一座劍秀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一百零五章 尸解陰丹第一五十七章 元嬰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怪少年第五十章 金剛不壞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百三十七章 乘龍快婿第三十五章 天樂桃源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一百零三章 送帷帽第一百五十章 總督府外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一百八十一章 女子香第一百零九章 羣起攻之第二百四十二章 洞天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鬥法第八十九章 風雷第一百六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二百八十章 神遊天外第一百八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鬥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敵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情第一百五十四章 刀劍第一百零九章 大成若缺第一百八十七章 觀音百劍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