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千掌羅漢

爲何江湖上少有人知曉十殿明官的底細?就是因爲他們從來不喜歡有人觀戰,沒有人觀戰,便沒有消息傳到江湖上,所以江湖中人對於十殿明官的傳說都是雲遮霧繞,語焉不詳,讓人看不分明。

在十殿明官之中,張錚又是最爲厭憎圍觀舉動之人。

在張錚看來,江湖上二流高手之間的生死廝殺,都不願意有人旁觀,生怕自己的保命本事給外人瞧了去,讓人摸清了底細,那麼一流高手就更是如此。再者說了,都是江湖上的高人,可不是街邊賣藝耍猴的,用得着你們這些小卒子叫好?用得着你們在旁邊指點江山?說的難聽些,你們也配?

所以張錚在出手之前,故意露了這麼一手,不是爲了向悟真耀武揚威,這點手段也嚇唬不到一位金身羅漢,就是爲了打殺這些不知道進退的看客。

沒了看客,張錚腳下一踏,身形向前掠出,如一條長虹,瞬間來到悟真的面前。

悟真只是輕輕一揮袈裟祖衣而已,便將這氣勢洶洶的一擊化爲無形。

此時蘇雲姣正在後怕,若是她剛纔真與這個叫張錚的扳手腕,豈不是已經死了?正想着這些,她又瞪大眼睛望向揮出袈裟的悟真,因爲這一招她認得,就是普普通通的“伏魔袈裟功”,算不得什麼高明招式,但是在悟真手中用來,便是可擋神佛。由此看來,悟真這個老和尚先前就是出工不出力,故意留手極多,着實可惡。

然後又見悟真佛唱一聲,道:“張施主,請接掌。”

說罷,老僧輕飄飄地拍出一掌,這一掌招式與先前的“伏魔袈裟功”一般,招式都是尋常,但是掌至中途,陡然一變,一掌變兩掌,兩掌化四掌,四掌變八掌,八掌再演化至十六掌,生生不盡,雖是佛家功夫,但是有道家的三化萬物之意。

張錚脫口叫道:“好一個‘千佛掌’,倒要領教神僧絕技。”

方纔張錚還是口稱“大師”,現在已經改口“神僧”,可見他已經不敢再存半分小覷之心。

只見在這頃刻之間,悟真已經將十六掌變爲三十二掌,進而幻化爲六十四掌,再變一百二十八掌,視線所及,盡是漫天掌影籠罩。

張錚只得運起雙拳,直攻悟真的面門。

悟真這等境界,早已將平生所學熔於一爐之中,看似用的是“千佛掌”,又蘊含“大威伏魔拳”和“伏魔袈裟功”的招式在其中,只是輕輕一拂,便將張錚的雙拳逼退,緊接着從左掌的掌影之中,突兀出現一拳,正中張錚的面門,讓他不得不向後躍起,舒緩拳勢。

李玄都此時就站在悟真身後不遠處,就算沒有悟真擋在前面,方纔張錚的一番舉動也奈何不得他,他此時凝神細看兩人交手,但見悟真的掌法雖然不是什麼上成之法,頂多就是中成之法,但是臻至化境之後,在舉重若輕和舉輕若重之間來回顛倒,變幻莫測,一掌甫到中途,已變了數十個方位,掌法如此精純玄妙,真是生平所未睹。

反觀張錚,他的拳法卻甚是質樸,雖然在悟真掌法的牽扯之下,顯得頗爲窒滯生硬,但不論悟真的掌法如何離奇莫測,他也總能隨之變招,所以只是落入下風,還不至於落敗。

李玄都自付與張錚相鬥,在不動用“人間世”的前提下,可以不輸於他,但是想要勝出,就只能一味搶攻快攻,就像他面對藏老人時的出劍,只要張錚有半分留手或者輕視,就會被李玄都的層層劍勢徹底壓死,不過此舉也有極大的隱患,若是張錚從一開始就全力以赴,或是李玄都不能一氣壓死張錚,輸的便是李玄都了。

可真正知道其中訣竅的,寥寥無幾,當初在江北,有太多修爲並不遜於李玄都的高手,一招慢則招招皆慢,最終都死在了李玄都這般不講道理的劍勢之下。

就在這時,場上的形勢陡然一變,只見得張錚不知用出何種身段,在剎那間身化十八人,同出轟出雙拳,便是三十六拳,雖然在數量上比不得“千佛掌”的萬千掌影,但勝在拳勢剛猛,就像一支人馬俱是披甲的鐵騎衝鋒,生生撕裂開衆多步軍的方陣,使得漫天掌影驟然一散。

這位陰陽宗的十殿明官之一,竟是一位精通沙場廝殺的武夫。

然後他的雙拳狠狠擂在悟真的胸膛上。

尋常先天境的小宗師被這雙拳砸在身上,怕不是要直接炸裂成一團血霧,就算是歸真境的宗師,也要直接重傷。

可對於悟真而言,不痛不癢,就連身形都沒搖晃一下。

他之所以能位列太玄榜第七,不是因爲他的掌法拳法如何精妙,也不是因爲佛法如何高深,而是因爲他的體魄,號稱金剛不壞,捱打的本事在太玄榜十人中自稱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當然,說起殺人傷人的本事,悟真也是在十人中排名末位。

所以這也是悟真能夠堂而皇之地出工不出力的原因,換成太玄榜第一的秦清在此,堂堂天人造化境的修爲,號稱太玄榜上殺力第一,若是全力一刀劈不死一個煉魂化身,無論在誰看來,那都是故意放水了,可悟真就不一樣,因爲他傷人的本事本就不高,倒也不能說他不是。

他之所以能勝過排在他身後的三位太玄榜高人,就在於一個“磨”字,一掌傷不到人,那就是一千掌,一千掌還不行,一萬掌便該差不多了,正所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只要在自己體魄不支之前無法破開悟真的“金剛法身”,那麼落敗是遲早之事,所以悟真排名太玄榜第七。

包括“血刀”寧憶和清微宗現任宗主在內的三位太玄榜高人都破不開悟真的“金剛法身”,張錚又如何能撼動分毫?

悟真又誦了一聲佛號,探臂一手結印。

李玄都認出是“寶瓶印”,與神霄宗的“無極勁”有異曲同工之妙。

悟真一印拍出。

張錚身後的十八道身影驟然破碎,緩緩消散。

張錚本人更是如斷線的風箏一般倒飛出去。

悟真的傷人本事較弱,那也僅僅是相對於同列太玄榜的其他九人而言,換成其他人,只要在天人境之下,誰又敢說自己肯定承受悟真的“金剛神力”?

張錚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還未等落地,身形已然強行扭轉,變爲御風而行,不顧七竅中滲出鮮血,大笑道:“神僧絕技,在下已經領教,心服口服,就此告辭!”

因爲不知對方是否還有伏兵後手的緣故,衆人都沒有貿然追擊,蘇雲媗更是臉色凝重,緩緩開口道:“皁閣宗有難,陰陽宗終於是不能坐視不管了,只是不知十殿明官到底來了幾位。”

悟真嘆了一聲:“此事只能等到見了顏掌教之後,再行分說了。”

陸夫人始終都是不言不語,冷漠旁觀。

這時候蘇雲姣忍不住向自己身旁的李玄都小聲問道:“李師兄,爲什麼他們要叫‘十殿明官’?‘十殿’我知道,十座大殿嘛,也就是說他們有十個人,‘官’字也好說,就是當官的官,說明這些人都是頭領人物,可這個‘明’字是什麼意思?總不會是說他們聖明。”

李玄都解釋道:“陰陽爲日月,日月即爲明。”

蘇雲頓時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十殿明官’的意思就是說他們十個都是陰陽宗的官。”

李玄都還是頭一次聽到這個說法,忍俊不禁道:“你這個說法倒是別出心裁。”

第一百二十一章 煉丹事宜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一百一十一章 故地重遊第七章 老湯第七十七章 公孫帝陵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五章 暗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百六十一劍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舟而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問九式第一百五十六章 秦素白絹第二百一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九章 浮雲飛燕第一百零五章 尸解陰丹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七十五章 新汗第一百七十九章 忘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結盟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農稅第一百九十八章 箭潑如雨第一百零五章 王庭廢墟第一百一十章 一家之人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十二章 陰陽歸一訣第二百一十八章 澄清第一百零八章 大勢至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內形勢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十四章 佛霓裳第一百二十七章 兵分兩路第二十三章 王庭第三十四章 老夫鐵鷹第一百零七章 妓院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一百五十章 金陵錢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追逃第二十九章 人無再少年第一百章 煮酒而言第八十一章 啓程動身第四十一章 陳放之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一百零六章 再提舊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身第四十五章 宋政之謎第三百一十八章 事後第一百六十五章 禍之所伏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代絕學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八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雨萍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零三章 送帷帽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二章 賬房先生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如晦第三十五章 寺內激鬥第四十七章 現出真身第二百二十九章 暗流第一百三十八章 餘孽餘黨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軍趕到第六十九章 季叔夜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三十四章 範文成第三十九章 養屍地第三十二章 純陽紫氣第三百零四章 弄假爲真第六十四章 只是出劍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一百一十四章 說六扇門第八十九章 風雷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兒寡母第五十五章 一拳斃敵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徒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戰賭鬥第二百二十三章 驚雷第一百一十三章 懷千歲憂第二百九十三章 幽冥谷第六十八章 踏足玉虛第一百九十二章 船行雲海第二百一十三章 歌舞幾時休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魔立誓第一百四十四章 枯榮輪轉第七十六章 了結諸事第四十五章 雲流煙散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六章 賢內助第六章 簫聲至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一百五十八章 屍姬屍火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如師第十二章 二三事(二)
第一百二十一章 煉丹事宜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一百一十一章 故地重遊第七章 老湯第七十七章 公孫帝陵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五章 暗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百六十一劍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舟而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問九式第一百五十六章 秦素白絹第二百一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九章 浮雲飛燕第一百零五章 尸解陰丹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七十五章 新汗第一百七十九章 忘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結盟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農稅第一百九十八章 箭潑如雨第一百零五章 王庭廢墟第一百一十章 一家之人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十二章 陰陽歸一訣第二百一十八章 澄清第一百零八章 大勢至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內形勢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十四章 佛霓裳第一百二十七章 兵分兩路第二十三章 王庭第三十四章 老夫鐵鷹第一百零七章 妓院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一百五十章 金陵錢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追逃第二十九章 人無再少年第一百章 煮酒而言第八十一章 啓程動身第四十一章 陳放之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一百零六章 再提舊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身第四十五章 宋政之謎第三百一十八章 事後第一百六十五章 禍之所伏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代絕學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八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雨萍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零三章 送帷帽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二章 賬房先生第三十二章 晨鐘暮鼓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如晦第三十五章 寺內激鬥第四十七章 現出真身第二百二十九章 暗流第一百三十八章 餘孽餘黨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軍趕到第六十九章 季叔夜第一百七十章 三根金針第三十四章 範文成第三十九章 養屍地第三十二章 純陽紫氣第三百零四章 弄假爲真第六十四章 只是出劍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一百一十四章 說六扇門第八十九章 風雷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兒寡母第五十五章 一拳斃敵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徒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戰賭鬥第二百二十三章 驚雷第一百一十三章 懷千歲憂第二百九十三章 幽冥谷第六十八章 踏足玉虛第一百九十二章 船行雲海第二百一十三章 歌舞幾時休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魔立誓第一百四十四章 枯榮輪轉第七十六章 了結諸事第四十五章 雲流煙散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六章 賢內助第六章 簫聲至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一百五十八章 屍姬屍火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如師第十二章 二三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