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鼙鼓

李太一殺人之後,將“叩天門”重新歸入鞘中,然後退至一旁。

李玄都重新按住了“叩天門”的劍首,沉重的目光在衆人身上掃視一遭,開口道:“此番兩家衝突,非今日始。當年師父和師母還在的時候,聖人府邸的姜夫人就曾與師母有過沖突,那位姜夫人請了好些人來找師父的麻煩,到底誰對誰錯,至今也沒個說法。”

“此事之後,我們清微宗主動退讓,除了保留這處北海府的祖宅,其餘勢力都退往東海,把陸地讓給了他們,終於是過了幾天太平日子。”

“可聖人府邸還要得寸進尺,覺得我們李家祖宅也是在他們的地界上,只要我們離海登岸,就要看他們的臉色行事,所以一個小小的聖人府邸奴僕,就敢如此囂張,就敢如此目中無人。因爲在他們看來,我們是外來客,過江龍不能壓地頭蛇,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聖人府邸已經不是打臉了,而是蹬鼻子上臉,要騎在我們的頭上,甚至要讓我們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說,今日我們遇到的挑釁,不是一條人命那麼簡單,而是幾十年的新仇舊恨。既然他們逼到這裡了,我們不妨把新仇舊恨一併了結。”

滿堂皆靜,只有李玄都的聲音響徹在北海堂中,配着地上的鮮血和無頭的屍體,有一種別樣的肅穆。

李玄都頓了一下,稍稍加重了語氣:“方纔有人說了,我們沒有十足的取勝把握,畢竟聖人府邸背後還有儒門。且不說我們背後也有道門,就說這‘骨氣’二字,難道打不過就不還手了嗎?難道打不過就可以任人欺凌了嗎?難道我們求饒儒門就會放過我們了嗎?打也是死,不打也是死,站着死總要好過跪着死,至少死得光彩。而且我們並非沒有勝算,坐以待斃不如奮力一搏,也許打贏了呢?死的就是他們了。”

秦素今日也列席北海堂中,一直不曾開口,此時輕聲附和道:“聞鼙鼓而不思奮擊者,非丈夫漢也!”

人人肅然。

許多年輕人已經是熱血上涌,只覺得這兩句話聽來令人熱血沸騰,特別是一句“至少死得光彩”和秦素的“非丈夫漢也”,大有重義輕生、一往無前的慷慨悲壯、豪邁灑脫。

李玄都扶着“叩天門”從紫檀木椅子上站起身來,分波破浪,所過之處,所有人自行後退,讓開道路。其餘坐着之人也起身恭立。

李玄都來到北海堂的門口,背對着衆人,緩緩說道:“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爲天下奉一人?今日之事,諸位均聞之矣。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何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我身爲李家第三十六代族長、清微宗宗主,故做此決定。然顧事未可知,有如戰之後,大敗而歸,諸位今日皆在此,可歸咎予我一人,我一力承擔就是。”

……

東平府位於齊州西南位置,地處齊州、楚州、中州、蘆州四州交接之地。

此地乃是儒門聖地,儒門至聖、亞聖、復聖皆是出生於此,大運河也經過此地,故而東平府頗爲繁華。

聖人府邸自然也坐落於此。

千百年來,不知多少世家泯滅於戰火之中,縱然鼎盛一時,也難逃覆亡下場,不知多少姓氏來了又去,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唯有兩家傳承不斷,一南一北,號稱唯二的千年世家, 分別是吳州上清府上清縣的大真人府和齊州東平府東魯縣的聖人府邸。

巧合的是,這兩家剛好是一道一儒,府邸規格也相差不多。

至於本朝的天家皇室,興起不過兩百餘年,尚且不到三百年,的確算不得千年傳承,也難怪被聖人府邸視作是“暴發人家,小家氣”。

在吳州大真人府的正門上懸掛了一副對聯:“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南國無雙地,吳州第一家。”

故而大真人府也被譽爲江南第一家,可與聖人府邸,還是差了幾分,因爲聖人府邸素來就有“天下第一人家”的說法。

聖人府邸位於東魯縣城正中位置,坐北朝南,迎面是一個粉白的大照壁,門前左右兩側,有一對丈餘高的圓雕雌雄石獅。紅邊黑漆的大門上鑲嵌着狻猊鋪首,大門正中上方的高懸着藍底金字的“聖府”匾額。

大門兩旁明柱上,懸掛着一副對聯:“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這副對聯口氣之大自不待言,更爲巧妙的是,上聯“安富尊榮”的“富”字少了一點,下聯“文章道德”的“章”字多了一筆,意思是說聖人府邸富貴沒了頂,聖人及其學說“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聖人之家的“禮樂法度”,也就能天地並存,日月同光。

與之相較,大真人府的“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便算不得什麼了。龍虎鬼神豈能與天地日月相較?

穿過第一進狹長的庭院,便是聖人府邸中路的第二道大門,俗稱二門。門楣高懸“聖人之門”豎匾,下有閥閱承託,門柱有石鼓夾抱。正門左右各有腋門一座,耳房一間。平時只走腋門,正門不開,以示莊嚴。

入聖人之門,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瓏、別具一格的屏門,四周不與垣牆連屬,獨立院中,類似遮堂門。屏門頂覆灰瓦。門楣因懸世宗皇帝親頒“恩賜重光”匾額,故稱“重光門”。門的四根圓柱下有石鼓夾抱,上面承託着彩繪的屋頂,前後各綴有四個倒垂的木雕貼金花蕾,故又稱“垂花門”。重光門平時是不開的,每逢大典、皇帝臨幸、宣讀詔旨和舉行重大禮儀時,才鳴禮炮開啓。

重光門因獨立院中,把前院和後院隔絕開來,所以又叫“塞門”。這樣的塞門一般權貴人家是無資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榮,也就是國主君王,寓意了聖人的“素王”之稱。

重光門兩面三刀側的東西廳房,是聖人府邸仿照朝廷的“六部”而設立的六廳,分別是:知印、掌書、典籍、司樂、管勾和百戶,儼然是個小朝廷。

過重光門,院中有一片臺基,臺上有日晷等物,其後便是寬敞的正廳,即大堂。佈局與衙門十分相似,大堂正中懸掛着“統攝宗姓”大匾,同時朝廷也規定東魯縣的縣令由衍聖公保舉族人兼任,故而李玄都才向秦道方提出了那個先去聖人府邸所在縣城縣衙的說法,世人皆知縣令與聖人府邸是一家人,你判自家人勝,無私也有私。

大堂之後還有二堂、三堂,然後便是內宅。

進了內宅,穿過前上房,過一道低矮的小門,便進入了前堂樓院。院內蒼松挺拔,魚池東西對列,恬靜雅緻,大有步移景遷之感。

前堂樓是七間二層樓閣,室內陳設佈置極爲講究。中間設一銅製暖爐,東間的多寶閣內,擺設着鳳冠、人蔘、珊瑚、靈芝、玉雕、牙雕等,裡套間便是姜夫人的居處。

此時堂樓之中有兩人,一坐一站。

坐着之人是位老婦人,她身後牆壁上掛着一道條幅,是衍聖公十四歲時的手書:“聖人之心如珠在淵,常人之心如瓢在水”。

而站着之人是個中年男子,正是本代衍聖公。就算面對當今皇帝或是學宮的大祭酒,衍聖公也沒必要如此拘謹,但這個老婦人卻是例外,因爲老婦人正是他的生母姜夫人,也是聖人府邸的真正主事人。

這種事情並不奇怪,太后臨朝,比比皆是,老太君當家也算不得什麼。

這位姜夫人的孃家並不算顯赫,可她的師承卻十分顯赫,她的兩位師兄都是儒門中的大人物,一位做了天心學宮的大祭酒,一位成了隱士。正是因爲這份關係,她才能不斷拓展自己的人脈關係,嫁入聖人府邸後,成爲儒門中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之一。

當年老衍聖公身故,新衍聖公還是個年輕人,無法擔當大任,面對來勢洶洶的清微宗和野心勃勃的李道虛,無力抵擋,若不是她站出來穩住陣腳,並憑藉多年的人脈遍邀儒門之人前來助陣,如今齊州還不知是怎樣的光景,說不定聖人府邸也要仰人鼻息。

正因如此,姜夫人奠定了自己的絕對地位,在聖人府邸之中說一不二。

姜夫人望着那道條幅良久,半是感嘆半是譏諷地說道:“家有諍子,不敗其家。我倒是小覷了李道虛,本以爲他臨老會任性一回,沒想到他最後還是強忍下了這口氣,選擇以大局爲重,將李家交到了李玄都的手中。”

衍聖公沒有多言,明白母親說的是什麼。

李玄都和李道虛有分歧之事,並非是做樣子給世人看的,而是確有其事,只是李道虛老了,沒心思再去爭執什麼,最後選擇退讓一步,成全了李玄都,這也是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雖然李玄都與李道虛理念不合,但在心氣上面,如今的李玄都卻像極了年輕時候的李道虛,野心勃勃,算是志大才高,只怕聖人府邸難逃其毒手,所以聖人府邸這次要先發制人。

第二百零九章 點到爲止第二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一百五十章 金陵錢家第二百零一章 功法第一百三十章 追逃第八十章 蕭神通第九十六章 大祭酒第二百一十七章 仙鶴神針第十四章 二三事(四)第二百零五章 玄素引雙行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修之法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五十五章 龍虎大陣第一百八十四章 阻攔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二百零七章 風高浪急第八十七章 再相逢第九十四章 朱家莊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十一章 有事相問第六章 幽冥九陰尊第一百章 我佛如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改制與和談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二十六章 又見故人第一六十五章 名利第一百八十六章 勇冠三軍第二百二十七章 瓷娃娃第二十五章 化身歸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清微四老第十八章 飛騎第一百一十五章 雁翎長刀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衛第二十一章 天南海北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一百五十六章 錢玉樓第七十七章 藏老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鬥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散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八十一章 白帝陵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陣第一百六十一章 雙方鬥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另有洞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開兩朵第一百零六章 清水白菜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鬥第二百二十三章 幽燕總督第二十章 壁立千仞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四十七章 金剛宗悟真第六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一百四十二章 話廟堂第十七章 江湖傳言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三十八章 攻入地宮第一百二十五章 白蓮坊第一百六十八章 師徒相見第二百五十一章 改朝換代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百六十一劍第三十一章 兩指斷劍第三章 雙面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一百九十九章 鬼瘴陰鎖第八十四章 血神經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第二百一十八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而不僵第十三章 偷襲一劍第七十章 老汗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縛冤魂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春秋皆度第一百三十四章 情爲何物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第二章 萬屍大力尊終章(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攔路劫財第二百零三章 完善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一百零五章 慧玄師太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二章 枯羊鎮第八十章 待客之禮第九十七章 此心無愧第一百八十六章 錢青白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鬥第九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五十八章 屍姬屍火
第二百零九章 點到爲止第二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一百五十章 金陵錢家第二百零一章 功法第一百三十章 追逃第八十章 蕭神通第九十六章 大祭酒第二百一十七章 仙鶴神針第十四章 二三事(四)第二百零五章 玄素引雙行第二百八十四章 雙修之法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五十五章 龍虎大陣第一百八十四章 阻攔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二百零七章 風高浪急第八十七章 再相逢第九十四章 朱家莊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十一章 有事相問第六章 幽冥九陰尊第一百章 我佛如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改制與和談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二十六章 又見故人第一六十五章 名利第一百八十六章 勇冠三軍第二百二十七章 瓷娃娃第二十五章 化身歸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清微四老第十八章 飛騎第一百一十五章 雁翎長刀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衛第二十一章 天南海北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一百五十六章 錢玉樓第七十七章 藏老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鬥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散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八十一章 白帝陵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陣第一百六十一章 雙方鬥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另有洞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開兩朵第一百零六章 清水白菜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鬥第二百二十三章 幽燕總督第二十章 壁立千仞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四十七章 金剛宗悟真第六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一百四十二章 話廟堂第十七章 江湖傳言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三十八章 攻入地宮第一百二十五章 白蓮坊第一百六十八章 師徒相見第二百五十一章 改朝換代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百六十一劍第三十一章 兩指斷劍第三章 雙面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一百九十九章 鬼瘴陰鎖第八十四章 血神經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第二百一十八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而不僵第十三章 偷襲一劍第七十章 老汗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縛冤魂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春秋皆度第一百三十四章 情爲何物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第二章 萬屍大力尊終章(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攔路劫財第二百零三章 完善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一百零五章 慧玄師太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二章 枯羊鎮第八十章 待客之禮第九十七章 此心無愧第一百八十六章 錢青白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鬥第九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五十八章 屍姬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