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李姓縣令

李姓縣令眉頭緊蹙,眯起一雙本就狹長的眼眸,輕聲讚了一句,“好手段。”

一介匹夫,當然不足掛齒,可當這名匹夫有先天境的修爲之後,那就是誰也無法輕視的,那些京城的權貴世家爲何不遺餘力地想要供奉這些高手人物?除了做一些見不得人的活計之外,還不是爲了護佑自家老小。

李玄都瞥了眼不遠處的一個小小的池塘,其中已經結冰。

他負於身後的五指猛然握拳。

在一瞬間,被浩大氣機牽引,池塘的冰面驟然破碎,其中的池水匯聚成一條水龍,好似是青龍出水,拔地而起。然後在庭院中肆意遊曳滑行,如同走江入海的蛟龍,撲向那名李姓縣令。

李姓縣令眼中閃過一抹陰險狠辣,從須彌寶物中取出一柄“大文鸞”,一刀斬去,與這條水龍從正面轟然相撞。

水花四濺,水龍固然短了一截,但李姓縣令也向後滑行而去,雙腳在地面上滑出兩道長長溝壑。

李姓縣令面無表情,誰說刀鋒之上無劍芒?只見他手中大文鸞上有刀芒暴漲,清晰可見刀身周圍白芒繚繞,所謂劍芒,便是將氣機凝聚成近乎實質,便等同是在手中兵刃上又平添一道鋒芒,摧金斷玉,無堅不克。

修煉到極致處,飛葉摘花可殺人,草木竹石亦是劍。

又何況是一刀耳?

他又是一刀與水龍再次相擊,發出不符常理的鏗鏘金石聲,尖銳刺耳。

整條水龍被這一刀劃過,瞬間崩潰,無數水花猛地濺射開來,好似蓮塘蓮花齊齊綻放,真是好一副花團錦簇。

李姓縣令身形倏忽而動,瞬間破開還未落地的水霧,逼近李玄都的面前,一刀劈出。

李玄都終於微微皺眉。

他沒有想到,這名李姓縣令竟然會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先天境小宗師,而且還是出身於清微宗。

這一刀看似是刀,實則是用劍的手法。

李玄都伸出手掌,沒有連肉帶骨被砍斷的聲音,這一刀被他輕描淡寫地握在手中,任憑刀鋒上的刀芒凜冽,不能傷他分毫。

李姓縣令臉色微變。

他這一刀不像是劈在金石之上,倒好像是劈在了一團柔韌藤蔓上,斬不斷,切不開。

李姓縣令鬆開握刀右手,繼而一彈指。

“大文鸞”如有靈性,向前滑過手掌,直刺李玄都的頭顱。

以氣御劍器,此謂之馭劍。

李玄都雙腳不動,身形猛然向後仰去,整個人仍是筆直一線,與地面出現一個極爲誇張的傾斜角度。

“大文鸞”從李玄都的上方掠過之後,李玄都剛剛直起身子,卻見李姓縣令右臂做出了一個扯引回拉的動作,然後那柄大文鸞在無形氣機的牽引之下,竟是又在李玄都身後強行轉出一個渾圓弧度,好似燕子繞樑迴旋,再次直刺李玄都的後心位置。

李玄都略微皺眉,衣袍一震,憑藉堪比歸真境九重樓的雄渾氣機直接彈開這一刀。

這一刀無功之後,再次一個迴旋,返回到李姓縣令的右手邊,被李姓縣令重新握住。

李玄都站定,沒有急於動手,望着這個以氣機短暫駕馭“大文鸞”的縣令,道:“這是清微宗馭劍術,可惜這柄‘大文鸞’算不得飛劍,你與清微宗的李元嬰是什麼關係?”

李姓縣令一直古井無波的臉上終於是神色一動,沒有答話。

這絲細微變化沒有逃過李玄都的眼睛,他愈發肯定自己心中的猜測,“你是李元嬰的弟子?”

清微宗宗主李元嬰,在太玄榜上高居第九,尚要高於當年的李玄都和如今的寧憶。

李姓縣令還是沒有答話,是經過了極爲短暫的猶豫之後,手中刀勢再起。

此時兩人之間不過十步之距,轉瞬即至。

李姓縣令的這一刀好似是於無聲處聽驚雷。

面對這一刀,李玄都只是看似輕描淡寫一個側身,險之又險地與刀鋒“擦肩而過”。

李姓縣令刀勢不停,又是順勢向上一刀撩起,白色刀芒如皎潔月輝,劃出一輪弦月。

李玄都一指敲在刀背之上。

劇烈的氣機直接炸開,李姓縣令腳下碎石和四散激射,緊接着他的身形猛然下沉,雙腳陷入青石板地面足有尺餘之深,一直沒至小腿。

不過下一刻,李姓縣令再次出刀,身隨刀走,使得這一刀的氣勢格外充沛,李玄都沒有直面這道鋒芒,而是碎步疾走,在剎那之間與前衝的李姓縣令擦肩而過。

這一刀在李玄都的袖口上撕裂開一道口子,不過也就僅限於此了。

反觀那名李姓縣令,被李玄都一掌拍在胸口上,在胸膛上出現了一個肉眼可見的凹陷痕跡。

他不得不單膝跪地,以手中“大文鸞”拄地,不過還算鎮靜,但也沒了先前的胸有成竹,艱難開口道:“閣下究竟是何人?”

李玄都平靜道:“我剛纔的問話,你還沒有回答。”

李姓縣令猶豫了一下, 道:“在下姓李,名士志,的確是清微宗弟子,家師也正是如今的清微宗宗主。”

他之所以面對強敵仍舊有靜氣,不是他修心功夫多好,而是他有底氣,他的底氣正是他的師承來歷,尋常江湖中人,僅僅是聽到“清微宗”這三個字,便要退讓三舍,哪裡還敢放肆?

按照他李士志的算計,此時這名青衫人聽到他的師承之後,必然會有瞬間的失神,可讓他大失所望的是,此人沒有一絲一毫的驚訝。

李玄都望着此人,查探着他的氣機流轉異常,輕聲道:“我知道你還有一柄飛劍,不妨一併用出,也讓我看看李元嬰教出來的徒弟到底如何。”

李士志臉色大變。

他沒有絲毫猶豫,一擡手,袖間有一抹青芒一閃而逝。

彷彿是一條青色小蛇盤起身軀蓄力之後激射而出。

李玄都好似早就知道這柄飛劍的飛行軌跡,只是輕輕側頭,便躲過了這一劍。

青芒流轉之間跳躍不定,一個迴旋之後,再次激射向李玄都。

李玄都直接伸出兩指,在千鈞一髮之際,將青芒捏住。

這一抹青芒終於顯露出真容。

只見一柄通體碧綠如翡翠的短劍被李玄都的兩指夾住。

寬不過寸許,長不過一指,周身有青色劍氣縈繞。

飛劍。

李玄都望向這個小玩意,道:“竟然是一柄上品靈器,看來李元嬰對你還算不錯。”

李士奇驚駭欲絕,如何也想不到,爲何同樣是先天境,此人可以輕而易舉地禁錮自己的飛劍,下一刻,李玄都的一個動作,讓他更是傷上加傷。

只見李玄都伸手在飛劍的劍身上輕輕一敲,青色小劍哀鳴陣陣,李玄都每次敲擊一次,劍身上所縈繞的青色劍氣便淡上一分,光芒也黯淡一分,不知道多少刀後,終於是不堪重負,噹啷一聲,從空中落到地上,再無半分劍氣劍芒。

看到這一幕,李士奇雙眼通紅,渾身止不住地微微顫抖,走火入魔一般。

破去飛劍不算什麼,可直接將飛劍毀去,這可就太過駭人聽聞了。

清微宗雄立於人世間,憑藉的就是無上劍道。

李玄都隨手將飛劍丟擲在地上,平靜道:“李士奇,你在青鸞衛中爲官,是不是出自師門的意思?”

李士奇微微一怔,不過還是點了點頭。

按照清微宗規矩,各堂主因公罪觸犯宗規,涉及弟子凡奉命執行者概不牽連,即所謂“千差萬差,奉命不差”,因其必須按堂主指命辦事之故。此等人者若要牽連則不知凡幾,此又所謂“法不責衆”者也。

李玄都皺眉道:“既然是遵循宗主的意思,那我今日便不殺你,只是我要會在你的體內種入‘三分絕劍’,只要你不泄漏我的行蹤,三月之後,你來紫芝島上見我,我自會爲你解開此劍。”

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十八章 一劍之威第三十九章 四刀六劍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一百零九章 大成若缺第六十二章 做個了斷第一百一十九章 調寄太平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二百零二章 相迎第一百八十四章 渾天太元經第十六章 二三事(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虛幻境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相爭第一百零六章 三掌破陣第三百一十五章 光明天第十六章 齊王殿下第二百零九章 儘管去殺第四章 盜墓賊第一百七十四章 龍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血刀寧憶第六十章 三魔化神丹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一章 當年今朝第一百一十三章 鬥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二十八章 東昌府第五十四章 飛劍紫凰第九章 密謀第四十二章 神境通第三十章 陰陽仙衣第十三章 偷襲一劍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二百九十六章 光暗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二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九十一章 長生宮前第四十六章 師徒之間第七十四章 難涼熱血番外六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二章 一劍三寸第五章 燈下黑第七十二章 堂主島主第三百一十八章 事後第十一章 二三事(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斷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中遺言第二百零四章 一劍裁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五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九十五章 宋政第二百一十章 斬罷衣袖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三十章 靜禪寺第二百五十章 貴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發配北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一百九十八章 隔空而言第二百二十章 變化無窮第二百零三章 完善第七十四章 日月換新天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雷轟頂第五十七章 唐家第一百零六章 三掌破陣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七十二章 瘋子無月第二十九章 一波未平第七十二章 壽宴第一百六十八章 落花臺第六十二章 六劫齊至第五十五章 墓中洞天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一百零九章 恭迎宗主第七十八章 一劍落九天第八十五章 江湖有酒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第二十一章 如此行徑第五十章 先手落子第十八章 子雪別汗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年之期第二十四章 符望閣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般巧合第一百章 嚴夫人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五十三章 金風未動蟬先覺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位公子第五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由來第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十章 三招第一百章 嚴夫人
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十八章 一劍之威第三十九章 四刀六劍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一百零九章 大成若缺第六十二章 做個了斷第一百一十九章 調寄太平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二百零二章 相迎第一百八十四章 渾天太元經第十六章 二三事(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虛幻境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相爭第一百零六章 三掌破陣第三百一十五章 光明天第十六章 齊王殿下第二百零九章 儘管去殺第四章 盜墓賊第一百七十四章 龍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血刀寧憶第六十章 三魔化神丹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一章 當年今朝第一百一十三章 鬥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二十八章 東昌府第五十四章 飛劍紫凰第九章 密謀第四十二章 神境通第三十章 陰陽仙衣第十三章 偷襲一劍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二百九十六章 光暗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二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九十一章 長生宮前第四十六章 師徒之間第七十四章 難涼熱血番外六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二章 一劍三寸第五章 燈下黑第七十二章 堂主島主第三百一十八章 事後第十一章 二三事(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斷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中遺言第二百零四章 一劍裁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五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九十五章 宋政第二百一十章 斬罷衣袖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三十章 靜禪寺第二百五十章 貴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發配北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一百九十八章 隔空而言第二百二十章 變化無窮第二百零三章 完善第七十四章 日月換新天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雷轟頂第五十七章 唐家第一百零六章 三掌破陣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七十二章 瘋子無月第二十九章 一波未平第七十二章 壽宴第一百六十八章 落花臺第六十二章 六劫齊至第五十五章 墓中洞天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一百零九章 恭迎宗主第七十八章 一劍落九天第八十五章 江湖有酒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第二十一章 如此行徑第五十章 先手落子第十八章 子雪別汗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年之期第二十四章 符望閣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般巧合第一百章 嚴夫人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五十三章 金風未動蟬先覺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位公子第五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由來第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十章 三招第一百章 嚴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