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

李玄都笑道:“我不太擅長扮豬吃老虎,不過你們願意小看我,我也沒什麼意見。”

老人挑了挑眉頭:“扮豬吃老虎?怕不是扮老虎吃豬!世間鼠輩,如何裝得老虎?”

李玄都不在意,周淑寧卻是不服氣了,心中暗道:“大天師何等人物,都要對哥哥以禮相待,你又是什麼角色,也敢口出狂言?”於是開口道:“跳樑小醜,安能肉眼識得豪傑之士?”

李玄都輕輕拍了下週淑寧:“哪有自賣自誇的。”

周淑寧輕哼道:“哪裡是自賣自誇了,師姐在傳信中都說了,如今哥哥身份不同尋常,大天師稱你表字,地師呼你小友,江湖中有幾人有此殊榮?”

高大老者笑了一聲:“真是好大的口氣,連老天師和地師都出來了,是不是東海老劍仙也對你以禮相待,西北澹臺雲還要與你結個善緣?”

李玄都沒有說話。

周淑寧臉色古怪,有些想笑。

李玄都再度陷入沉思之中,他還是認爲在宮官走後就遭遇了這些人,實在太過巧合,所以他不認爲這是一個純粹的巧合,更像是別人設好的一個局,他不想入局,不想在這幾個時候再去橫生枝節,於是說道:“算了,我今天不與你們計較,只要你們報上名號,我可以放過這位世子殿下。”

李玄都一直信奉什麼樣的身份說什麼樣的話,哪怕這位高大老者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天人境大宗師,以李玄都現在的境界修爲,也有資格說出放過一行人的話語,只是世上聰明人太多,如果李玄都表現得畏畏縮縮,也許這些人還真以爲遇到了扮豬吃虎的人物,可李玄都直言相告,這些反而不信,在他們看來,倒像是李玄都在強撐聲勢想要嚇退他們。

見衆人都是一副看笑話的樣子,李玄都嘆息一聲:“也罷,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李玄都擡起腳復而落下,不輕不重,甚至沒在地面上留下一個腳印,可整個客棧都彷彿晃了一下,一股浩大氣機以他爲中心向四周擴散開來。

高大老者的臉色一變,透出幾分凝重:“有些本事,難怪有如此大的口氣。”

李玄都道:“我已經說過了,報上你們的名號,我可以放你們離去。”

高大老者笑了一笑,語氣森然道:“我可以報上名號,不過是誰放過誰,還是兩說呢。挺好了,我姓馬,在御馬監當差,這次是奉旨出京,有聖命在身。”

李玄都道:“御馬監,閣下莫不是御馬監掌印?司禮今爲十二監中第一署,其長與首揆對柄機要。御馬監雖最後設,然所掌乃御廄兵符等項,與兵部相關。內臣用事稍關兵柄者,輒改御馬銜以出,如督撫之兼司馬中丞。司禮監代皇帝審批閣票,與內閣對柄機要,實爲‘內相’。御馬監與兵部及督撫共執兵柄,直接統領龍驤衛和虎驤衛,實爲內廷‘樞府’。除此之外,御馬監還要管理草場和皇莊、經營皇店,與戶部分理財政,爲內廷的大管家。當年青鸞衛都督府還未設立時,青衣司也由御馬監提督,與司禮監提督的儀鸞司分庭抗禮。直到英宗皇帝時,御馬監兵馬牽涉謀反一事,這纔開始削奪御馬監中權柄,使得御馬監不復當年聲勢,如今更是難以與司禮監相提並論。”

高大老者眼神陰沉:“閣下倒是對於內廷之事知之甚多。我正是御馬監掌印太監。”

從頭到尾,老者都沒有用“咱家”二字,嗓音更是聽不出半分尖銳,反而是渾厚有力,中氣十足,半點也看不出是一位閹人。

李玄都點了點頭:“我早就聽聞內廷有四大高手,司禮監掌印楊公公,司禮監首席秉筆柳公公,御馬監掌印馬公公,再加上一個兵仗局掌印石公公,都是大內高手,等閒不會離開皇宮,沒想到今日能在這裡見到四人中的馬公公,實在是有些……驚喜。”

朝廷有內外之分,外廷設內閣、五軍都督府、六部九卿、督查院等,內廷設十二監、四司、八局,統稱爲二十四衙門,按照律制只有這二十四衙門的掌印宦官纔可以稱爲太監,下設左右少監,除此之外,再加上司禮監中的幾位秉筆,以及織造局、市舶司以及各地鎮守宦官,可以尊稱爲太監。

司禮監統領內廷,對等外廷內閣;御馬監統領禁軍,對等於外廷的五軍都督府。如今無論內廷外廷,都是文強武弱的局面,至於兵仗局,專門負責各種寶物、兵器、甲冑等,幾乎囊括了大魏皇室近二百年的珍藏,故而兵仗局掌印權位不高,卻十分關鍵。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四位大內高手,至於其他門內廷衙門中,是否還藏有高人,就只有大魏皇室自己清楚了,畢竟是天家底蘊,等閒小覷不得。

高大老者的眼皮微微一跳,江湖與廟堂之間有一條看不見的溝壑,使得兩者並不相通,“內廷四大高手”這個說法,不算隱秘,卻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知道的,最起碼要在公門內修行過一段時日纔有可能聽聞一二,再看此人身着青鸞衛的官服,難不成此人是潛藏在青鸞衛中的一位隱世高人?

馬公公看了眼被捆得結結實實的年輕世子,緩緩開口道:“這位世子殿下是燕王殿下的幼子,你既然對於朝廷如此熟悉,就該知道這位燕王殿下是什麼性情。”

李玄都臉色稍顯凝重。

如果不談那些如同被圈養的大小王爺,那麼真正能在朝堂上說話的王爺共有三位,分別是晉王、唐王、燕王,其中晉王和唐王是同輩人,尤其是晉王,最是年輕。當年太后謝雉拿下顧命四大臣時,只有二十七歲,協助謝太后謝雉的晉王,也不過剛到而立之年而已。那時候是天寶二年,如今是天寶七載,由此推算,晉王如今也不過才三十五歲而已。可燕王如今已經是古稀之年,不僅歲數比晉王大了一倍,而且輩分也高出一輩。不過這些都不是讓李玄都重視的原因,李玄都在意的是這位燕王與齊王之間的關係。

齊王就是徐先生,同時也地師徐無鬼,當年謝雉入宮一事,就有這位燕王的影子。

至於這位燕王幼子,李玄都當年在帝京時也聽說過,燕王老當益壯,於是老來得子,說是兒子,從歲數上來說,幾乎與孫子相差不多,難免驕縱,故而這位世子殿下在帝京城中是出了名的跋扈,闖了不少大禍,不過都被燕王一一遮掩過去。不過當年張肅卿也是如日中天,這位燕王世子再怎麼跋扈,還不敢惹到張白圭和張白月兄妹二人的頭上,李玄都自然也是未曾得見。

李玄都心中暗忖:“堂堂御馬監掌印出京,身懷聖旨,怎麼會帶着這麼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紈絝子弟?就算朝廷腐朽至極,謝雉和晉王等人也不至於將國事如此兒戲。除非此人是代表了燕王,燕王與齊王關係親密,難不成這次御馬監等人出京與地師有關?或是與西北有關?”

如果這個猜測爲真,那麼李玄都可以斷定這就是宮官設下的一個局,因爲宮官篤定李玄都會對廟堂之事感興趣,同時也能間接說明宮官不希望馬公公等人能夠順利成行,想要借李玄都之手來攪亂謝雉的謀劃。

雖然明知道是宮官這個女子的計謀,但李玄都還是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是越來越感興趣了,一位大太監,一個燕王世子,站在馬公公身旁的那個帶刀之人,想來也不是尋常人等,這麼一夥人經過平安縣城,意欲何爲?答案也不難猜,平安縣是蘆州和荊州交界之地,過了平安縣,自然是荊州境內,難道是去江陵府見趙良庚?

第一百一十九章 調寄太平第一百二十一章 逍遙六虛劫第一百二十七章 山不就我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政第五十二章 以筷作劍第八十九章 客棧第一百一十七章 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無德之人第四十五章 新成員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六十五章 趙姨娘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心難測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六十二章 做個了斷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四十九章 影之術第六十七章 天下兩刀第一百九十八章 箭潑如雨第七十章 牝女第二百零六章 太初化身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一百一十三章 樓船之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刀斃命第二百三十二章 明升客棧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境界第一五十三章 老兄弟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二十章 留影石第一百五十一章 劍有長短第二百章 神拳無敵第二百二十三章 魔刀第六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七十九章 血神經第二百九十三章 幽冥谷第九十七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五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章零一章 力壓歸真第一百一十一章 書生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四章 四方豪傑第三十四章 黨爭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水火風第二章 一劍三寸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二百一十五章 名妓第四十五章 拔刀相助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婚第一百九十章 酌酒而談第四十三章 帝釋天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二十三章 王庭第八十九章 客棧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劍成陣第一百五十一章 講經第二百八十七章 擒拿第二百六十三章 銀圓第十五章 月離別第二十五章 化身歸一第六十七章 目盲登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一百六十八章 痛下殺手第一百零六章 三掌破陣第四十四章 重回北邙第一百七十一章 農稅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四十章 雷咒伏魔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二百零五章 玄素引雙行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四十三章 觀其行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一百零八章 妖物第一百五十章 古今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人無量第六十四章 只是出劍第一百零二章 擒拿第六章 賢內助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怪少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交流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絕學第一百零八章 大勢至第一百二十七章 風堂電堂第八十九章 玉門關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寶九載第二十三章 真言四派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刀斃命第十五章 無字卷第一百五十五章 道種宗第一百七十章 雨後來客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劍退敵第九十八章 蜀山劍派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八十章 初步構想第二百一十一章 師徒並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四方激戰
第一百一十九章 調寄太平第一百二十一章 逍遙六虛劫第一百二十七章 山不就我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政第五十二章 以筷作劍第八十九章 客棧第一百一十七章 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無德之人第四十五章 新成員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六十五章 趙姨娘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心難測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六十二章 做個了斷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四十九章 影之術第六十七章 天下兩刀第一百九十八章 箭潑如雨第七十章 牝女第二百零六章 太初化身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一百一十三章 樓船之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刀斃命第二百三十二章 明升客棧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境界第一五十三章 老兄弟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二十章 留影石第一百五十一章 劍有長短第二百章 神拳無敵第二百二十三章 魔刀第六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七十九章 血神經第二百九十三章 幽冥谷第九十七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五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章零一章 力壓歸真第一百一十一章 書生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四章 四方豪傑第三十四章 黨爭第三百一十六章 地水火風第二章 一劍三寸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二百一十五章 名妓第四十五章 拔刀相助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婚第一百九十章 酌酒而談第四十三章 帝釋天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和山上第二十三章 王庭第八十九章 客棧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劍成陣第一百五十一章 講經第二百八十七章 擒拿第二百六十三章 銀圓第十五章 月離別第二十五章 化身歸一第六十七章 目盲登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一百六十八章 痛下殺手第一百零六章 三掌破陣第四十四章 重回北邙第一百七十一章 農稅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四十章 雷咒伏魔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二百零五章 玄素引雙行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四十三章 觀其行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一百零八章 妖物第一百五十章 古今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人無量第六十四章 只是出劍第一百零二章 擒拿第六章 賢內助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怪少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交流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絕學第一百零八章 大勢至第一百二十七章 風堂電堂第八十九章 玉門關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寶九載第二十三章 真言四派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刀斃命第十五章 無字卷第一百五十五章 道種宗第一百七十章 雨後來客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劍退敵第九十八章 蜀山劍派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八十章 初步構想第二百一十一章 師徒並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四方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