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利所在的軍營大帳內,此時的黎利正對着跪在他身前的兩名將領大發雷霆。
“混帳!你們這些蠢貨!居然連這點事情都辦不好,爾等可是擁有數萬大軍,連三千大明軍都拿不下!要你們有何用!來呀!給我拉出去斬了!”
“大將軍還請息怒!息怒!此事阮將軍與高將軍雖有過錯,但罪不致死,何況此事也怪不得兩位將軍,是在下低估了那柳升,他並未因高傲而僅帶親衛營,不過.......”說話者身着一身白袍,一副中原人打扮,但其本人卻是地地道道的安南人。
此人乃是黎利的軍師,自藍山起義之後便一直在他麾下爲其出謀劃策。
“胡參事別吞吞吐吐的!趕緊說!你是不是有何主意了?”
“呵呵.....大將軍一猜即中,在下以爲大明軍不過兩萬,吾等有三十萬,明軍雖是精銳,可要想防守這支棱江,卻是癡心妄想!吾等可將大軍分成三部,分散渡河......到那時.....!“
“哈哈.....此計大秒!就依胡參事所言!”
話落,黎利即刻叫來了傳令兵,下令讓數十萬叛軍分成三部,先期渡過五萬叛軍,在佔據對岸沿線之後,剩下二十五萬叛軍將再通過石橋以及渡船等方士殺向對岸。
..............
而此時,陳誠的軍營大帳內,坐於主位上的陳誠面露憂慮,他見衆將到齊之後,咳嗽了一聲說道:“咳咳.....衆將軍,如今李尚書與保定伯皆都病重不能處理軍務,而安遠侯卻......因此,本巡撫就先暫代軍務,不知衆將有何意見?”
聽得陳誠如此一說,下方衆將皆都你看我我看你,卻是小聲議論了起來,的確,對於衆將而言,按理說陳誠這位巡撫使盡管有着聖旨在手,但也輪不到他指揮大軍的,可衆將細想一番,覺得目前也就眼前的這位巡撫使有威望,也有資格指揮全軍了,所以他們也就勉強同意了。
“吾等絕無意見!一切聽從陳巡撫將令!”衆將在小聲商議了一下之後,最終對着主位上的陳誠言道。
而此刻,主事陳庸見此小聲對陳誠道:“陳巡撫,下官以爲還是跟安遠侯聊一聊,畢竟他纔是大軍總兵官!”
“嗯.....你所言不差,吾會即刻與之相談的!”陳誠點了點頭,立即答應道。
其實就算陳庸不提,他也會去見柳升,詳談一番的,畢竟這次柳升遭受到如此大挫折,即使他是名將,也會受到極大影響。
可偏偏就在此刻,外面的守衛士卒忽然大聲喊道:“總兵官到!”
衆人聞言,頓時一驚,不禁面面相覷,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他們本以爲柳升會消沉幾天,所以纔會退而求其次來找陳誠商議軍情。
可這倒好,這一天時間還未過去,柳升就主動來找他們了。
“難道總兵官已經好了?”
對於衆人心中的疑惑,此時的柳升自是不知。
此刻就見他撩開了軍營大帳布簾,而後獨自一人緩緩走了進來。
讓衆人都十分奇怪的是,這麼晚了,他居然還穿着甲冑,其腰間還掛着佩劍,此時的他一手握在佩劍劍柄上,一手則插着腰,整個人板着個臉,顯得極爲嚴肅。
見此,坐於主位上的陳誠顯得極爲尷尬,但尷尬過後,他也知輕重,即刻讓出了主位,而後道:“侯爺還請上坐!”
“坐就免了!本總兵以爲黎利今日雖未......但他勢必不會善罷甘休,今晚必須加強防備,這樣!由本總兵官親自率隊巡視石橋所在區域,其他衆將立即率隊親自防守各防區......陳巡撫......你跟吾出來一下!”
話落,柳升也不顧衆人奇怪眼神,即刻撩開了布簾,轉身走出了大帳。
衆人見此,愣了許久,還是陳誠輕輕咳嗽了一聲道:“都別發愣了!按照總兵官剛纔說得去辦吧!老夫就先行一步了!”
說話間,他帶着鄭千戶與姜昆雲便離開了大帳。
衆將見陳誠都走了,也沒再猶豫,陸陸續續的離開了議事的軍營大帳,去按照柳升的吩咐親自帶隊巡視去了。
一個時辰過後,陳誠滿腹心事的回到了大帳之中,鄭千戶與姜昆雲見陳誠如此表情,不禁對視了一眼,暗暗猜測起來。
陳誠剛剛離開大帳與柳升在外面到底談了些什麼?爲何自打他回到大帳之後就一副悶悶不樂的模樣?
“巡撫大人?您沒事吧!”
“沒事!你二人代吾去巡視吧!吾需要好好想想!”陳誠對着二人揮了揮手,淡淡說了一句道。
“這......是.....!”
二人猶豫了一下,見陳誠陷入了一片深思之中,只得點了點頭退了出去。
............
昌江城外,李江一邊指揮着衆將轉移華夏移民以及各種物資,一邊則焦急等待着支棱江那邊消息傳來。
接近傍晚時分,一道人影急匆匆的跑到了臨時隱蔽軍營之中。
此人正是留守在支棱江附近的暗哨。
他剛一入軍營,就迅速找到了李江,將支棱江戰役的最後結果告知了李江。
在聽完他的敘述之後,李江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道:“哈哈.....總算沒有辜負老子這麼長時間的佈局!未來戰局改變了!柳升沒死!大明軍隊竟然在柳升的率領下連戰連捷,殺死了十幾萬叛軍!”
“對了!你可知黎利叛軍最後的動向?”突然間,李江似乎又想到了什麼,趕緊對着下方彙報的士卒再次詢問道。
“稟巫尊,黎利叛軍現已經分成三部,一部駐守當地,與大明軍隊對峙,估計有十萬人左右,而另外一部得到昌江城被攻陷消息之後,迅速回軍,人數也在三萬左右,至於剩下的五多萬則下落不明,吾等之人雖然有千里鏡,可對方似乎是趁着黑夜離開的,所以探查不到!”
聽到回稟士卒如此一說,李江不禁陷入了深思之中,對於黎利這般反應,既在李江預料之內,也在預料之外。
預料之內的是黎利選擇了一邊與大明軍隊對峙在支棱江一線,一邊派出三萬大軍立即回援,而意料之外在於黎利還派遣了十多萬軍隊離開了,而且還是不知去向?
他想幹嘛?
北上?還是南下?或者是想繞遠路進攻大明南部邊境?雲南?還是廣西了?
“算了!算了!目前大明軍隊也有近十萬人,想必未來的戰局,大明與黎利叛軍會陷入膠着之中,我這點兵力還是不要再摻和其中了,還是專心轉運華夏移民吧!”
微微搖了搖頭,李江不再爲之苦惱了,他很清楚自己來安南的最終目的,他冒着這麼大風險,親自帶隊就是爲了華夏移民,如今大明與黎利叛軍已經陷入了對峙階段,他這不到兩千人的士卒去跟對方數十萬大軍硬碰硬或者玩游擊戰,根本就是以卵擊石。
所以,他決定了,儘快在安南搜刮華夏移民,尤其是安南南部的許多城池,那些城池之中,儘管大部分都被黎利叛軍攻陷了,但是深陷在其中的華夏移民衆多,他們期望離開的人也衆多。
而且,駐守在當地的叛軍數量肯定不會很多,如果這時候趁機揮師南下,必定會.........
想到此處,李江即刻下令大軍迅速開拔,先撤往同安縣,而後迅速乘坐艦船沿着安南沿海,不斷襲擾靠海的縣城,收刮華夏移民。
...........
Wωω▪тt kǎn▪co
十日之後,占城國新洲港。
一支龐大艦隊緩緩駛入了港口之中。
一衆商船見其上旗幟掛着蘭芳旗,不禁主動讓出了航道。
沒錯!這支龐大的船隊正是李江所率領的西洋第一艦隊。
“嘖嘖......看看!又是漢華王國蘭芳商盟的船隊?瞧瞧這陣勢!好威風!”
“呵呵.......其實還有更威風的,你們聽說了嘛!據說這漢華王國與舊港宣慰司的船隊北上了安南,與天朝大軍一起對抗過黎利的叛軍!”
“什麼!還有這事!吾怎麼不知道!對了!這漢華王國怎會幫大明呢?這大明的西洋各番屬國都沒有派兵前往,難道這漢華王國如此表忠心乃是爲了成爲大明番屬國不成?”
“噓噓。。。。。。這事其實說起來,吾覺得不一定!而且吾聽說這漢華王國沒有國王,他們的首領叫什麼大統制,據說就在最近準備舉行開國大典了!”
“什麼!大統制?這是什麼?”
“噓噓......都別說了,快看!那些艦船要離開了!”
“哎.........如果能夠與........對了你們剛剛說開國大典!可知具體時間?”
“怎麼?徐東主,難道你想要前去一觀不成?”
“那是......徐某還從未參加過這等開國盛事,不去一觀可惜了!”
“徐東主說得即是,吾也想去,只是卻不知這漢華王國在哪?其國都又在何處.......!”
“快去看呀!剛剛有一張告示貼在了碼頭正中間的石柱上,上面寫着漢華王國的開國盛事,據說其上寫着歡迎一衆海商前往,具體航線可前往新村港便可獲知!”
就當一衆海商爲之議論時,一個消息突然打破了衆人的議論,一時間所有海商紛紛朝着碼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