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安再震使君來

“求刺史上官開恩,放我葉家村一條生路吧。”

當鍾文一來到葉家村的路口之時,那葉寬瞧見了鍾文後,又是磕頭,又是流淚的向着鍾文懇求道,早已是沒有了原來的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樣了。

“非我鍾文不給你葉家村一條生路,你看,你身後有不少人已是發病,我身爲利州刺史,可不敢放任你們隨意到處走動,真要是傳染了我利州的百姓,我又該如何向他們交待?”鍾文看着數百葉家村村民們說道。

“刺史上官,我這葉家村並無大病,只是普通的風寒,還有一些被傷的村民,請刺史開恩,如擔誤了救治時間,我葉家村這些村民們將會死去不少,刺史上官,求你看在我葉家村村民的份上,懇請你開恩吧。”

“普通的風寒之症可不會有這麼多人,這可是大病,衆將士聽令,嚴禁任何人出入。”鍾文再一次的大聲吩咐道。

開恩?

開什麼恩?

只因這一跪或者開口求幾句情,就可以隨意打發了?

鍾文不想下一次的政令,使得這葉家村再來一次違抗,更何況,那葉寬也只是求情,卻未低頭認錯。

跪算是認錯嗎?

當然不算,那隻不過是爲他葉家村村民跪的,可不是他葉寬真心想跪的。

依着鍾文所猜測,這只不過是他葉寬的權宜之計罷了,真要是低頭,就該是自認錯誤什麼的,而今,卻只是跪下磕幾個頭,然後說幾句話,就想解禁嗎?

別說鍾文不會,哪怕這些將士們也不會答應。

辛辛苦苦了近半個月,難道就這麼簡簡單單的就過去了?

“刺史上官,老漢葉寬認錯了,老漢錯了,還請可憐可憐我葉家村村民們吧。”當鍾文這令再一次下達之後,那葉寬終於是低頭了。

“真知道錯了?”

“老漢真知錯了,上官開恩啊。”

葉寬平日裡,從未自認自己老漢,都自稱爲老杇,而如今,老漢一詞出來,聽在鍾文的耳中,甚是中聽,也可以基本認定這老頭或許是真心認錯了。

雖說,鍾文以圍堵村子這樣的形式來鎮壓葉氏宗族,但鍾文也知道,這事要是長期以往的話,義清縣必然會動盪的。

而今,葉氏認了錯,也算是給自己找回一些面子來了。

面子雖大,但百姓的性命更大,來年的旱情纔是重頭戲。

“有病的人,可以去縣城找醫館醫治,無關人等速回村中,不可隨意串門,李衛,爲了杜絕大病傳染,政令下達至各村落,不允許任何人隨意行竄各村,如有違令者,拿下關押,如有要事者,由各村正上報,由縣衙簽發路引。”

鍾文看了看那葉家村的人,隨既大聲喊道。

隨着鍾文這話一開口,那葉家的人,再一次的跪拜了起來,隨之,開始擡着傷病人員,往着義清縣而去。

隨後,呂林棟派了數名將士一同隨往,也好使得縣城開門放行。

從此之後,這圍堵縣城村子之事,也算是告了一段落了。

“葉寬,從今往後,村正一職,我會另外指派一名衙役過來擔其村正之職,你葉家村人,不可爲村正,我說的話,你可懂?”

鍾文走近那葉寬,小聲的說道。

“老漢明白。”

“你要是真懂,就不用半個月了,依老賣老。”

“老漢不敢。”

“你還有什麼不敢的?三百貫錢一口井,你還真敢獅子大開口,什麼錢都敢要啊?放心,葉氏一族的事情,我會上稟長安聖上,你葉家村是留還是散,由聖上決斷。”

鍾文話一說完,就轉身離去,至於這圍堵村子,當然還會繼續的。

但繼續也繼續不了多久了,因爲,鍾文需要用葉家村來警告那些其他的地方宗族,所以,圍堵村子會持續到長安傳過來的公文。

圍堵縣城圍堵村子之事沒有完全結束,可是這路引卻是被鍾文給提了出來了。

鍾文也是被這葉家逼得弄出這玩意出來,爲的就是不讓這葉家村再一次的串聯蠱惑,要不然,這義清縣真就要亂了,他這個刺史也不好向百姓們交待。

第二日,李衛所頒佈的政令已是下發,隨同下發的,還有每個村子三張路引,由着村正暫時掌控。

衙差役夫隨時巡查,以防村與村串聯。

當然,這路引之事,也只是暫時政令,僅限兩個月的時間。而且,這大病之事,鍾文可沒收回政令,也是爲了讓各村不願這葉氏一族有什麼來往而做的決定。

不過,路引之事,唯獨這葉家村以及周邊幾個村卻是不同,那圍堵村子與路引會持續到政令回收爲止。當然還有那另外五個村落,也是被禁之一。

別的村子都在忙着挖井備旱,也只有這葉氏一族搞事情,鍾文當然得另外對待了。

呂林棟所統領的府兵,將繼續圍堵村子,不管如何,這條命令,將會持續數月之久,好在有義清縣的供給,也不至於使得這些府兵們鬧事。

隨着鍾文的奏報上往長安之後,鍾文就離開了義清縣。

而此時,整個利州各縣的宗族,在聽聞了義清縣所發生的事情之後,基本沒有任何宗族敢直面抗令行事了。

誰都得掂量一下,他們宗族是否抗得下圍堵村子之事,除非是想反抗朝廷,要不然,就是一個死字。

更何況,不是所有的宗族都出了一個京官,更不是所有的利州地方宗族,都有着這麼大的能耐。

挖井繼續,誰也不會耽擱。

隨着時間的持續,這水是越來越少。

而且,連江河裡的水位,都下降了不少,使得整個利州都在緊張中度過。

……

而此時,利州的奏報一路通過官驛,終於是在二十來天之後,纔到達了長安城。

某日的上午時分,宮城太極殿,正舉行着朝議。

“稟聖上,利州奏報,其刺史鍾文啓稟,言利州旱情即臨,利州七縣施政挖井之令,以備明年旱情暴發,奏報所書,義清縣葉氏一族全族抗令,以三百貫一井之行,抵抗挖井令。”長孫無忌站了出來,向着李世民稟奏道。

說來,這奏報,最先達到的肯定不是他的手中,只不過,最後纔會因重要性,纔會落到他的手中。

而就在昨日,長孫無忌接到這份奏報之時,心中還猶豫了好半天之後,這才決定,在今日朝議之上把這利州的事提出來。

“聖上,下臣也有事要啓奏,我職下苑監葉裴,此人乃利州義清縣葉家氏族人,幾天前家中傳來信件,說利州刺史污其葉家村有大病,圍堵村子圍堵縣城,使得百姓們叫苦連天,就連那挖井令都是其刺史一言而定,說是備旱,可利州原本就居於三水周邊,何來旱情之說。”

司農寺少卿餘健突然也站了出來,手上拿着一封信件。

殿中內侍隨既把那少卿餘健手中的信件接了過來,傳遞給了李世民。

而此時,大殿之中,少有聲音,都在靜等着寶座上的李世民如何處置這件事情。

一個說是抗令,一個說是污衊大病而圍堵縣城圍堵村子,這使得文武百官們想好好瞧一瞧這場熱鬧了。

當然,他們更希望,就利州的問題,最好重新選用官吏,這樣的話,他們也就可以推薦屬於他們一系的人了。

李世民接過奏報,以及那司農寺少卿餘健的信件,開始一一查看了起來。

對於利州之事,他李世民早已接到了百騎司的信件了,哪裡會不知道利州的事情。

只不過,利州如今已是交給了鍾文這個觀二代去處置,他李世民本來也只是想通過此種手段,以此來籠絡鍾文這個先天高手罷了。

可是,這利州打新刺史上任開始,可謂是熱鬧的很啊。

各種政令行使,使得李世民接二連三的接到傳信,更是使得他開始對利州的未來很是有些興趣了。

什麼選官任用,什麼官吏出衙下至村落,什麼刺史親身巡查各縣,更是有刺史打虎之事,都一一詳細的傳了過來。

哪怕那義清縣所發生的事情,李世民的案卷中,都有詳細的描述。

隨着李世民看完之後,站起了身來,看着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心中甚是無奈。

利州的事情是個大事情。

打他李世民一言而斷之時,每日朝議都離不開利州。

那些御史更是每天奏章不斷,諫言要重新納用新官吏,不可由着李世民這個皇帝一言而訣。

“利州之事,我早已有接到密奏,抗令不尊,這樣的葉家要來何用?是準備想反出我唐國不成嗎?我已是下了聖旨,把利州交給新的刺史來管理,刺史的政令,就是我的政令,抗令是其一,打傷衙差是其二,蠱惑全縣百姓抗令是其三,這是我唐國的百姓嗎?”

李世民對於這些文武百官雖無奈,但他對於利州的事情很是清楚,自然也向着利州這邊的,更何況,百騎司的奏報,來得比誰都真實。

隨着李世民的火一發,大殿中的文武百官,愣是不敢再出一言。

“餘健不分清紅皁白,替其職下說話,難道不知道要去查驗嗎?我手上每隔幾日,就會接到利州過來的密奏,你當我眼睛瞎了不成還是你餘健與那葉家乃一丘之貉?你已年邁,還是回家休養身體去吧。”

李世民看着那司農寺少卿餘健,大發其火,最後,一句話就把這司農寺的少卿給免了。

“臣有錯,請聖上開恩。”餘健沒想到,他只是想幫着他那下屬說幾句話罷了,而如今,換來的是回家養老去。

“革去葉裴之職,從此不得爲官,令,御史爲……爲……”

李世民火一發完,最後下了旨意,不管如何,這利州的事情,他李世民想盡快結束。

一堂朝議,免了數名官員,更是使得這文武百官們,心中開始思索着,這利州的事情,下一次還要不要再議了。

畢竟,每一次只要利州的事情,總免不了會有幾人丟了官職,回家養老,而如今,連司農寺的少卿都給免了官去了。

……

時隔半個月,嘉陵水之上,一艘官船正通往利州城而去。

官船之上,一位內侍,一位監察御史,一位吏部考功司郎中,以及其從長安而來的其他的官吏,以及禁軍數十人。

“王內侍,前面拐個彎,再行二十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利州城了。”一名官員,站在船頭指着嘉陵水下游遠處,向着那名王內侍說道。

“那就加快一些,我也好上岸休息休息,這一路乘船,甚是難過。”那名叫王內侍的聽言後迴應道。

說來,他們這些人,是李世民在太極殿臨時組調的一批前來利州的使團。

他們從長安城離開後,乘船從渭水直至陳倉,後轉至散關,再乘船從故道水(嘉陵水上游)而下,可直達嘉陵水沿岸的利州城,在時間上可以節省不少。

又是時過半個時辰後,船隻停靠於利州城西的碼頭。

“王內侍,戚郎中,鄭御史,請,這裡就是利州城了,利州城……”那名官員,引着衆人下了船,向着這三位主事官員開始介紹起利州城來。

對於利州,這位官員可謂是熟的很,因爲,這位官員官職雖小,但因其老家正好是這利州,此次受命跟着使團回到老家,也算是榮歸故里了。

隨後,衆人開始往着利州西城門而去。

當這幾十名人官員與禁軍所組成的隊伍達到西城門之時,着實把城門官給嚇得,還以爲發生了什麼大事。

隨着這一衆人拿出校驗的文書之後,那城門官這才放行。

不過,那城門官也遣了人去了府衙通知去了,這些可是長安來的使君,府衙那邊,自然是需要接待的。

第四百零三章 化敵爲友三年約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劍而出清虎患第五十一章 讀書識字第三百五十九章 路遇沉船急救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知原知因龍玉離第七百六十八章 半夜返觀墨幽現第一百四十八章 難產的婦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鍾文救場第六百六十九章 異鼠追隨至長安第八百二十章   雙方受傷無言行第九百一十三章   城門一開迷宮現第四百五十一章 皇帝聞由大徹查第六百五十一章 慌張辭別鍾文送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不要女人,我要珠寶第二百九十四章 兩方爭功分二系第八百二十九章   伍弟到觀拜師禮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招一落驚三驚第四十四章 報仇第五百八十五章 一語破的驚扶桑第七百八十五章 墨家三門大聚集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世民被刺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見好人卡第七百四十六章 亂象一起兩大派第九百三十一章   言蛟不合火器現第一百六十三章 追殺與被殺第八百零三章 百家樓中話西方第七百一十七章 長安之局有一路第七百六十一章 初到利州大見聞第八百二十一章   曼清迴歸受重罰第五百五十章 武道三荒世界顛第六百一十一章 地下城窟隱秘事第四百零四章 聖上相召話扶桑第三百五十一章 鍾馗之名驚雲羅第八百二十七章   刺史新任拜碼頭第八百七十章    四大高手驚天戰第二百六十章 養傷學醫第三百零八章 死活不論促小花第二百四十五章 牛肉第二百九十四章 兩方爭功分二系第八百七十四章   百事通言各奇藥第二百四十九章 局中局第一章 魂穿第五百八十三章 女人之間的戰爭第五百三十七章 守將李靖話西域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手感知遁術現第一百零九章 提縱術第十章 父與母第九十六章 變化第七百二十五章 傷我唐人必一死第六百零五章 隕鐵到手至長安第四百三十七章 坊中行伍妻兒小第二百四十一章 高手之分第四百零八章 長孫皇后臨朝現第六百五十一章 慌張辭別鍾文送第七百七十六章 二荒將等無消息第二百四十八章 做局第七百一十四章 獨戰水妖驚現魂第九十五章 陰陽兩眼第四百九十八章 李山獨上龍泉觀第二百七十六章 無蹤無跡毀太乙第五百八十五章 一語破的驚扶桑第五十九章 背後事第七百二十章 聞事不急公子澗第五百七十章 典籍迴歸證太一第五百三十章 國公前來誆鍾文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殺四方鳥去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算師雲遊神魂驚第四十九章 頓悟第二百七十四章 妙應一語勸九首第八百七十六章    攜女回觀入宗門第十二章 抄錄道文第四百四十五章 其中兇險衆喜悅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陷無路待門開第七百一十一章 高句麗將耍蠻橫第五百二十七章 建設大起王室至第五十章 小成第八百九十五章   返回龍泉育種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喜事連連第三百六十章 兄妹二人同如鏡第六百七十一章 雲羅殿主往東極第八百五十六章   消息聚來指太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鍾文心急陳豐下落第七百零五章 雲羅寺人紛紛斃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真派第六百一十章 靈寶門中現墨門第九百二十三章   吐蕃清洗現武道第四百六十章 心悸北山見石屋第二百二十九章 三觀之事第一百六十章 打了小的來了老的第六百八十五章 潛水入島待遇差第九十二章 悟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邀請與掛念第二百零一章 肉第四百八十六章 孔家醜事天下知第七百五十五章 初到洛陽顯難堪第六百九十三章 爭奪伍弟新提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見土霸王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定無人可變更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戰先天第八十三章 肚子引起的問題
第四百零三章 化敵爲友三年約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劍而出清虎患第五十一章 讀書識字第三百五十九章 路遇沉船急救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知原知因龍玉離第七百六十八章 半夜返觀墨幽現第一百四十八章 難產的婦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鍾文救場第六百六十九章 異鼠追隨至長安第八百二十章   雙方受傷無言行第九百一十三章   城門一開迷宮現第四百五十一章 皇帝聞由大徹查第六百五十一章 慌張辭別鍾文送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不要女人,我要珠寶第二百九十四章 兩方爭功分二系第八百二十九章   伍弟到觀拜師禮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招一落驚三驚第四十四章 報仇第五百八十五章 一語破的驚扶桑第七百八十五章 墨家三門大聚集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世民被刺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見好人卡第七百四十六章 亂象一起兩大派第九百三十一章   言蛟不合火器現第一百六十三章 追殺與被殺第八百零三章 百家樓中話西方第七百一十七章 長安之局有一路第七百六十一章 初到利州大見聞第八百二十一章   曼清迴歸受重罰第五百五十章 武道三荒世界顛第六百一十一章 地下城窟隱秘事第四百零四章 聖上相召話扶桑第三百五十一章 鍾馗之名驚雲羅第八百二十七章   刺史新任拜碼頭第八百七十章    四大高手驚天戰第二百六十章 養傷學醫第三百零八章 死活不論促小花第二百四十五章 牛肉第二百九十四章 兩方爭功分二系第八百七十四章   百事通言各奇藥第二百四十九章 局中局第一章 魂穿第五百八十三章 女人之間的戰爭第五百三十七章 守將李靖話西域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手感知遁術現第一百零九章 提縱術第十章 父與母第九十六章 變化第七百二十五章 傷我唐人必一死第六百零五章 隕鐵到手至長安第四百三十七章 坊中行伍妻兒小第二百四十一章 高手之分第四百零八章 長孫皇后臨朝現第六百五十一章 慌張辭別鍾文送第七百七十六章 二荒將等無消息第二百四十八章 做局第七百一十四章 獨戰水妖驚現魂第九十五章 陰陽兩眼第四百九十八章 李山獨上龍泉觀第二百七十六章 無蹤無跡毀太乙第五百八十五章 一語破的驚扶桑第五十九章 背後事第七百二十章 聞事不急公子澗第五百七十章 典籍迴歸證太一第五百三十章 國公前來誆鍾文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殺四方鳥去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算師雲遊神魂驚第四十九章 頓悟第二百七十四章 妙應一語勸九首第八百七十六章    攜女回觀入宗門第十二章 抄錄道文第四百四十五章 其中兇險衆喜悅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陷無路待門開第七百一十一章 高句麗將耍蠻橫第五百二十七章 建設大起王室至第五十章 小成第八百九十五章   返回龍泉育種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喜事連連第三百六十章 兄妹二人同如鏡第六百七十一章 雲羅殿主往東極第八百五十六章   消息聚來指太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鍾文心急陳豐下落第七百零五章 雲羅寺人紛紛斃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真派第六百一十章 靈寶門中現墨門第九百二十三章   吐蕃清洗現武道第四百六十章 心悸北山見石屋第二百二十九章 三觀之事第一百六十章 打了小的來了老的第六百八十五章 潛水入島待遇差第九十二章 悟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邀請與掛念第二百零一章 肉第四百八十六章 孔家醜事天下知第七百五十五章 初到洛陽顯難堪第六百九十三章 爭奪伍弟新提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見土霸王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定無人可變更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戰先天第八十三章 肚子引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