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漢京留守

自秦皇漢武封禪泰山以後,泰山五嶽獨尊的地位真正確立下來。而封禪泰山,也被視爲是一件極大的盛事。

李世民一直以秦皇漢武爲目標,泰山封禪也是他的夢想。

封爲祭天,禪爲祭地,封禪就是祭天地。

古人認爲,天以高爲尊,地以厚爲德。於是,凡受命於天的帝王,爲答謝天帝的受命之恩,便到接近天神的泰山之巔,積土爲壇,增泰山之高以祭天,表示功歸於天。

然後,再到泰山之前近地祇的樑父、社首、云云等小山丘設壇祭地,表示厚上加厚,福廣厚恩以報地。

一代帝王登封泰山,被視爲國家鼎盛、天下太平的象徵,皇帝本人也成爲奉天承運的真龍天子。

因此,非有大功績的帝王,一般也不敢說封禪泰山。

華夏以來,最神聖的典禮,非封禪莫屬。

封禪不是想封就封,封禪的條件極難具備,所以古時雖帝王無數,但真正能夠封禪者卻寥寥無幾。

封禪需要條件,按春秋時齊國大夫管仲的說法,需要鳳凰來儀,麒麟現身,還要有比目魚出海。

當然,封禪最重要的條件,是天地祥和、萬物茂盛、百姓安居。

無其德而行其禮,是欺天滅祖,一般沒有功績的皇帝也不敢去封禪。

不過如今貞觀八年,大唐立國雖才十幾年,但天下確實是四海承天,天下富民,百姓安家樂業。

封禪的條件已經達到,李世民迫切的想要封禪。不僅僅是要感恩天地,也是爲了讓自己的帝位更加名正言順,希望讓他的帝王,成爲奉天承運,是天神的屬意。

魏徵反對封禪,因此李世民才問他,我功不高德不厚嗎?

封禪已經得到朝廷支持,朝廷開始爲封禪做準備。從山南的漢京去泰山封禪,道路且長,這一趟甚至比此前皇帝親征西域還要勞師動衆。

封禪不僅皇帝要去,這次還要帶皇后去,也算是前所未有,另外封禪百官肯定要去的。一路上,車駕浩蕩而去。

好在西運河已經開通,從漢京到泰山下,差不多可以一路水路舟船過去。

“漢京水門出發,白河過方山埡口入沙河,再到蔡水,然後至汴水,再經濟水,直到袞州乾封縣,便到達泰山腳下。”

御書房。

房玄齡向李世民稟報着封禪的路線,水路既快捷也輕鬆許多。

李世民趴在沙盤前,看着房玄齡規劃的路線。

漢京、新野、方城,過方城山,出方城埡口進入河南地,進入汝州沙河,向東過許州進入豫州北,再進入陳州項城,在那裡沙河與蔡河相匯,下游就是潁水。而此時直接向北沿蔡水上溯,直到汴州開封。從那裡再向東進入四瀆之一的濟水,一路向東。

這條線路,從漢京出發先一路向北,再一路向東,再向北,再向東,很曲折。但再曲折,有這條水路,也比陸路快上數倍。

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認,打通方城山埡口後,把白河與沙河一連,然後就把整個南北的水路都連通起來了。

黃河、蔡水、汴河、潁水、淮河、白河、唐白河、漢水、長江,湘水、贛江。

連通入了整個水路網。

李世民都不得不承認,太子修的這西運河,一點也不比隋朝修的大運河差。

“船隻怎麼安排的?”

封禪的隊伍很大,會有數萬人馬,這麼多人坐船,還要帶上不少物資,需要很多船。

“工部和將作監計劃打造一批龍舟。”

李世民搖頭。

“沒有這麼個必要,朕去趟泰山,哪裡有必要專門打造一批龍舟?大唐水運繁榮,商船也多。可以徵調一批商船,算是朝廷租用就是。”

房玄齡倒沒料到這點,想想也不錯,如果造幾百條龍舟耗時費力。直接租用,倒是很快能湊齊這麼多船的,如今大唐擁有許多家船運商號,有專門跑黃河的,有專門跑長江的,也有專門跑河河、運河的,更有專門跑海上的。

船隻也分爲各式各樣的,有海船,有江船,有汴船等等,適應於各種不同的河流運輸。一些大的船行,江河湖海都跑,哪都有他們的船隊。

如李記航運,就是如此。

皇帝封禪用船,都不需要到處徵調,找排名前十的船行調船就足夠了。

“讓無忌去打前站。”李世民安排道。

幾萬人馬出行,幾千里路程,這一路上安全、補給等肯定要作好準備。讓長孫無忌帶支兵馬先前打前站,也是必須。

地方上還得負責接待呢。

“玄齡,坐。”

李世民招呼着房玄齡坐下,欲言又止。

“陛下不妨直說。”

“封禪泰山,短時間不可能回來,而且你也知道,此次封禪之後,朝廷也將正式徵遼。到時鎮會在登州坐鎮,這一去,快則一年,短則兩三年才能回來。漢京這邊就交給太子監國,太子年輕聰慧,但畢竟年幼,朕準備挑幾位大臣留守輔政,原本我定的是李超、杜如晦

李靖和褚遂良四人。如今如晦已經走了,馬周接替了他的位置。這留守輔政大臣,朕倒有些拿不好主意了,你幫我看看。”

房玄齡心裡思忖,原本是李超、杜如晦、李靖、褚遂良四人,現在馬周接替杜如晦。如果僅僅是換一個人,那麼皇帝肯定不會特意拿出來說。

李超、馬周、李靖、褚遂良,房玄齡一下子明白皇帝在擔心什麼了。

馬周以前是李超的賬房,因此一直以來都被稱爲是李超的人,而李靖跟李超關係也不錯,玄武門後和漢京之亂後,李靖都是靠李超保下來的,他們還是親家,李超的女兒許給了靖的曾孫。而褚遂良,也是李超的舊部,早年跟李超曾有過點矛盾,但後來卻成爲了堅定的李黨一員。

留守漢京四輔政大臣,全是李黨,這皇帝肯定不放心了。

哪怕這個李黨,也僅僅是下面人說說而已,並不真的存在這樣一個李黨,但李超跟他們的關係確實很近。

“李靖是兵部尚書,此去封禪之後,就是東征開始,陛下身邊怎麼能離的開兵部尚書呢。臣以爲不如換屈突老王爺留下。”

“可屈突通是樞密使。”李世民道。樞密使可比兵部尚書重要多了。

“那就留樞密副使劉弘基將軍在京。”

這個人選李世民挺滿意,一來劉弘基要資歷有資歷,有威望也有威望,尤其他還一直是李世民信任之人。

“好!”

房玄齡又道,“馬周剛接任侍中之職,臣以爲此次也應當讓馬侍中隨駕。”

“那由誰來接替馬周留下?”

“右僕射兼戶部尚書楊恭仁如何?”

這也是當了十多年宰相的老臣了,李世民也很信任。

“可。”

“褚遂良要換嗎?”

李世民點頭,“換一個。”

“御史大夫魏徵如何?”

“魏徵不合適。”李世民否決,魏徵的兒子娶的是李超的妹妹,李世民不想留他。

“調魏徵爲翰林院承旨學士加參知政事銜,授杜淹爲御史大夫加參知政事銜,讓杜淹留京輔政,調褚遂良爲門下侍郎加同平章事。”

李世民思慮了一會,接連調整了幾個宰相之職。

房玄齡點頭,如此一來,留京四輔政大臣就是:

太師、趙王李超。

同平章事、尚書右僕射兼戶部尚書、太子少師、觀國公楊恭仁。

參知政事、御史大夫、太子少傅、安國公杜淹。

同軍事機、樞密副使、太子少保、夔國公劉弘基。

這四位輔政大臣,關係並不密切,劉弘基是將,杜淹是御史,楊恭仁是後勤,三人還是太子的少保少師少傅,唯獨李超地位超然一些,不是宰相,但是帝師。

“給李超加個漢京留守的銜吧,漢京留守輔政大臣,以李超爲主。”李世民想了想之後,還是補了一句。畢竟四臣中,就李超不是宰相。名不正則言不順,總不能讓三個宰相聽他這個不是宰相的太師吧。

不過漢京兵權歸劉弘基,杜淹擁有監督彈劾大權,而楊恭仁則有軍械糧草,李超就算加一個漢京留守之職,倒也不用太擔心。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樑父。

李世民雖不是開國之君,但卻讓大唐強盛起來的君王。對於此次封禪,他是非常重視的。

“其實朕倒很想把文遠一起帶走的,只是這漢京也得有人輔佐承乾。”

趙王府。

宮中宣旨官宣讀聖旨。

“門下:·····”

皇帝授李超爲漢京留守、輔政大臣的旨意,是通過了中書門下和翰林院的。

漢京留守,輔佐太子監國,可便宜行事。

李超上前接過聖旨,他以爲李世民會帶他隨駕呢,不料李世民居然讓他留在漢京,還給他一個漢京留守和輔政大臣之銜。

聽說有四個輔政大臣,其它三個分別是楊恭仁、杜淹、劉弘基之後,李超只是笑笑。皇帝和百官去了泰山,漢京留守朝廷反正也沒多少事情。朝廷和地方有事,也一樣是要呈報給皇帝和隨駕的朝廷百官的。

不過,如果李世民在外的時候如果死了,嗯,那李超這個漢京留守和輔政大臣可就不一樣了。

第101章 上環第1220章 三皇同盟第272章 小張學士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774章 白日夢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1567章 江西第927章第二十二章 擴產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897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見血!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986章 不奉詔第287章 張三開的,朝廷爲何開不得?第895章第1212章 武媚娘、李治第1271章 北唐、南唐第160章 狼來了第960章第248章 三個女人都失眠第626章 斬!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424章 逼宮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811章 李超不得封王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1583章 懦夫第1504章 雙頭鷹第1016章 孽畜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946章 朕虧了第641章 衆怒第651章 屠城第1295章 大換封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398章 宮變第七十四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1423章 閹人僱傭軍第1442章 劊子手第1065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920章 求月票!第1364章 唐騎踏破第666章 皇村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1019章 李超來襲第1475章 牛魔王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912章第1313章 元寶第1370章 兩敗俱傷第977章 不作會死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720章 降唐第1543章 一箭雙鵰飛虎子第119章 太子妃第1109章 天子詔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1320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282章 奪儲還是篡位第287章 張三開的,朝廷爲何開不得?第1110章 捨命陪君子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1253章 株連九族第965章第984章 自信過頭第1072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96章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1426章 選秀第256章 張體第98章 謝謝少東家第975章 李超是把雙刃劍,用之當慎第1529章 龍生龍,鳳生鳳第1189章 衣錦還鄉第1587章 拿下張琿第1566章 罷了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938章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511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884章 夜襲第394章 臥榻之側豈空他人酣睡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1587章 拿下張琿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513章 蕭皇后第二十八章 霸王約第141章 搶食
第101章 上環第1220章 三皇同盟第272章 小張學士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774章 白日夢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527章 不能慣着皇帝的臭毛病第1567章 江西第927章第二十二章 擴產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897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見血!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986章 不奉詔第287章 張三開的,朝廷爲何開不得?第895章第1212章 武媚娘、李治第1271章 北唐、南唐第160章 狼來了第960章第248章 三個女人都失眠第626章 斬!第一百零四章 馬子第424章 逼宮第230章 東宮內戰第811章 李超不得封王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1583章 懦夫第1504章 雙頭鷹第1016章 孽畜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946章 朕虧了第641章 衆怒第651章 屠城第1295章 大換封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398章 宮變第七十四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1423章 閹人僱傭軍第1442章 劊子手第1065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920章 求月票!第1364章 唐騎踏破第666章 皇村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1019章 李超來襲第1475章 牛魔王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806章 招兵買馬第912章第1313章 元寶第1370章 兩敗俱傷第977章 不作會死第1250章 立晉王治爲太子第720章 降唐第1543章 一箭雙鵰飛虎子第119章 太子妃第1109章 天子詔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1320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282章 奪儲還是篡位第287章 張三開的,朝廷爲何開不得?第1110章 捨命陪君子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1253章 株連九族第965章第984章 自信過頭第1072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96章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578章 叫上狼崽子們第1426章 選秀第256章 張體第98章 謝謝少東家第975章 李超是把雙刃劍,用之當慎第1529章 龍生龍,鳳生鳳第1189章 衣錦還鄉第1587章 拿下張琿第1566章 罷了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938章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511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884章 夜襲第394章 臥榻之側豈空他人酣睡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1587章 拿下張琿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513章 蕭皇后第二十八章 霸王約第141章 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