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國務卿

呂宋。

圍繞着當初登陸後建立的文廟,現在呂宋城已經有了些雛形。用椰子樹建起了一座大約周長裡許的小木寨。

那座文廟,也已經擴建了。

呂宋城其它的可以後建,但文廟是呂宋王國的基石,是文化的核心。當然得先建並擴建,依然是用椰子樹和椰子殼爲建材,來自大唐的木匠們展示了高超的手藝。

一座前後三進的院子建成,主殿供奉文宣王孔子,是一座三層樓。另外還有幾棟屋,則供奉四聖十哲七十二賢,還有講經佈道堂等屋。

緊挨着文廟的是武廟,規模相當。

這裡算是官軍將士們的心靈聖地了,廟裡供奉姜子牙以及四聖十哲七十二將,張超做爲四聖之一也供在裡面。

兩座廟前,就是一片廣場,是這座小城的中心點。左右延伸開來,就是東西大街,各個衙門就在東西大街上。

至於張超的王宮,現在還沒有建立。

張超認爲不用着急,先慢慢來。

呂宋王國的組織機構設置倒也跟琉求公國差不多,國王下有國務院、司法院、軍務院和議院。

國務院的長官是國務卿,還有次卿,下面有吏兵戶禮刑工六部尚書,六部下有二十四司。

司法院有監察廳、警察廳、法院。

軍務院則有參謀部、陸軍部、海軍部。

議會有上院和下院。

張超同樣也設了一個內務院,負責協助自己理政。

基本架構和朝廷差不多,呂宋的政務,一樣是國務卿票擬,然後內務卿批紅,議院審議封駁。

來時張超帶着三千兵,又從琉求調了三千兵。

加上從大華航運、四海船廠以及南洋公司等處調集的艦船人員,張超現在初步完成了呂宋國的軍隊組織。

海軍現在有一艦隊三千人,下轄三個分艦隊。

陸軍擁有五千人,轄三團九營。

不過現在呂宋國海陸軍完成組建後,第一個任務不是作戰,而是建設。

陸軍負責築城、墾田,而海軍負責打漁。

當然,種田捕魚的空閒時間,也稍帶着去周邊晃盪晃盪。

依然還是先禮後兵,先找到土著,然後去拜訪,送點禮物,接着正式提出讓他們歸附呂宋,接受呂宋朝廷的編戶齊民,讓他們加入呂宋的戶籍。

不同意?

那就打,呂宋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經常一個排就能把一個村子端掉。大點的村子,有個連也足夠了。

也有些消息靈通,比較聰明的,知道這呂宋王不好惹,表示願意歸附。

對他們,張超還是很寬厚的。

先登記,然後加入戶籍。

不過在登記的時候,遇到一個麻煩。

這裡的土著都沒有姓。

甚至名字都亂七八糟的。

於是那些前去登記戶籍的士兵或文書們,還不得不給他們取姓。

一般是根據當地的一些地理特徵什麼的取,當然大多少人都取了個巧,直接把大唐的姓氏拿出來給他們選一個。

於是乎,呂宋港周邊的這些土著村子。

在呂宋王國官方登記表上,就變成了王家屯、張家堡、劉家村、李家集、趙莊········

此外什麼溪邊村,山前莊之類的名字也無數。

姓選好了,但他們的名字都太拗口。於是官府人員要求他們取個漢名,並且以後不能再改,只能用這個漢名,今後辦戶口本、身份牌,出門的通行證、暫住證什麼的,可都要用這個的。

“趙狗剩,張狗蛋,王大錘,劉石頭,李黑魚······”

編入戶籍,成爲呂宋國民,然後由呂宋朝廷給他們劃分土地界線,授給他們田地。

當然,他們的孩子都要送到呂宋城。

半工半讀,用工作抵他們的學費和食宿費用。

以後土著們還要向呂宋朝廷納稅,並且每年還要服役二十天。超期服役,可減稅賦稅。

張超將那些拒不歸附的土著村子攻破,將土著俘虜,然後將他們貶爲官奴隸,讓他們加入建築呂宋城和呂宋港的勞動中。

那些女人,送去新建的一些作坊裡工作,比如漁產加工廠,椰子加工廠等。

而那些孩子,太小的就集中起來管理,讓人教授他們學習漢字漢語,做點簡單的手工。

大的,就半工半讀。

相比起琉求的山夷,他們的待遇要更差點。

起碼那裡的孩子能夠享受免費的義務小學教育,但在這裡,他們卻還得半工半讀。

第天都有商船自琉求、泉州等地前來呂宋,運來一船船的各種建築材料,還有糧食等。

許多招募的工匠也隨船過來。

但移民卻很少。

運來的多以琉求的山夷爲主,漢人極少。

有些漢人前來,也不是來移民的,而是聽聞了呂宋有金子前來淘金髮財的。

對這些人,張超也表示歡迎。

現在呂宋已經堪探明瞭數處金礦,其中離呂宋港最近的一處金礦就是此前發現許多狗頭金的那處。

那是最容易開採的一個露天金礦,甚至有許多被溪流衝涮出來的砂金。

金礦是歸屬於張超的,那些來淘金的人可以去礦上開採淘洗,他們淘出來的金子必須出售給張家,張家收購。

收購價當然不會很高,但如果運氣好,肯定也是能發財的。

張超一面招募人過來淘金,一面也開始宣佈呂宋的土地政策,可以自由買賣,從官府手裡第一次買賣土地不須交契稅,以後轉手交易則需要交納契稅。

土地價格比較便宜。

一畝地不過幾百文錢。

誰都買的起,只不過有一條附加規定,買下的地必須開墾種植,若荒蕪兩年及以上,呂宋朝廷就有權沒收。

這是爲了防止那些有錢人趁低價囤地,這與張超的需要不符。

張超賣地,是爲了吸引人過來開墾種地,吸引人口。

爲此,對於一百畝以內的地,甚至還有極大的優惠。若是肯直接移民過來,在呂宋落戶,張超甚至按每丁一百畝的標準,免費授田給新移民們。

目前呂宋軍已經攻破了好幾百個小村子,抓了有大約五萬多個呂宋土著奴隸,其中青壯有近兩萬。

歸附的土著也有好幾百個村子,大約得有小十萬人口。

進展還是非常順利的,前來的淘金客大約有了三千多,而琉求來的夷人移民大約一萬,漢人移民就較少,目前只有一千多。

現在張超正在出臺一個政策,旨在鼓勵新建的呂宋軍八千將士們把家眷遷移過來。

爲了吸引他們把家眷移來落戶。

張超也是很下血本。

不論老幼,直接按丁口算。

每口分田一百畝,若是帶奴隸來,每個奴隸還分地二十畝。

士兵家眷移民所分的土地,耕種滿十年,就爲私人財產,人死了也不再收回,可自由買賣。

甚至最初十年,都是免田賦的。

對張超來說,田賦一年才收幾個錢。

他有充足的財力可以補貼這一塊,他現在有的是錢,缺的是人口。

呂宋羣島、渤泥羣島、望加錫羣島等諸島,合起來兩萬多個大小島嶼,他的呂宋國地盤可謂是相當大的。

暫時還只能先開發呂宋島,先在這裡建立呂宋國的王都,以後再往南發展。

好在這裡距離張家的大本營琉求近,距離張家另一個西南大本營欽州港,也不算遠,都有安全的航線。

糧食等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運來,讓這裡的發展,可謂是加上了發動機。唯一不足的,還是漢人的不足。

每天都有土著被俘虜送來,呂宋港現在成爲了一個巨大的工地。

光是呂宋土著和琉球山夷,就有不下十萬人了。

這些人操着各式各樣的土著語言,僅會一點點漢語,要指揮着他們築城墾地開礦,全靠着極少數的漢人。

要不是張超有八千呂宋軍,都鎮不住這場子。

如果沒有更多的漢人到來,那隨着土著的不斷增加,張超的呂宋王都建成之後,只怕就遍地都是土著了,一想到那種情景,他都覺得頭皮發麻。

土著太多,到時就不是他同化土著,而是土著同化他了。

幾百裡的呂宋平原,土地肥沃,氣候也好,雨水還足。

張超規劃部分種植糧食,糧食能保障呂宋島上所需要就夠了,剩下的土地種甘蔗,以後榨糖,還能深加工。做椰子糖之類的,總之,糖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

現在大唐的糖可謂是享譽東西方,既有中原這麼龐大的糖內需市場,也有歐洲這個龐大我外貿市場。

糖產量遠遠沒有達到飽和,以呂宋的氣候環境,種糖可比種糧划算多了。而且他甚至還準備在呂宋培育種植茶葉,若是這邊能種植茶葉,以這邊充足的土地資源,到時建立龐大的茶葉園,就跟歷史上英國人在印度建茶園一樣,可是非常划算的。

除了水稻、甘蔗、茶葉,這裡不能種各種香料種麻,以後還能做糖加工、麻紡織加工等產業。

等條件成熟了,到時挖鐵挖煤還能上鋼鐵項目。

而以呂宋灣這優良的港口,和呂宋遍沿岸遍佈的良港,這裡發展造船業一樣十分有前景。

哪都好,就是缺人,尤其是缺漢人,更缺各種工匠和能寫會算懂得管理的士人。

呂宋王國現在各院的主官都沒有,國務卿、內卿,全都還空缺着呢。

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849章 皇后病重第466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451章 龍武--黑科技再出:大炮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1558章 讓他舉國戴孝第787章 嘿嘿嘿!第254章 衆籌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862章 釜底抽薪第620章 頭一炮第935章第1330章 等額本息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第141章 搶食第94章 800畝好地第1356章 風雨欲來啊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1339章 九頭鳥軍團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1512章 紅旗飄飄,劍已出鞘第962章第590章 內定第264章 暗箭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816章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1308章 美國公第1059章 異姓王第1163章 皇上有請第899章 白玉爲堂金作馬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1186章 退位禪讓第440章 銷量破萬第1161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673章 陛下多慮了第1354章 天子血詔第四十五章 五虎第1469章 倭寇第231章 私了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1136章 征服第101章 上環第一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205章 私塾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604章 遭天遣第1350章 皇帝的話不管用第615章 槍打出頭鳥第644章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1247章 請陛下退位第795章 霸道皇帝第174章 博陵崔家爲十三娘添妝第十四章 拜師收徒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長跪不肯起第940章 隆重推薦:楊小逍拔刀記!第592章 風靡萬千少女第363章 刺字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350章 脫劍膝前橫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1455章 寵幸第651章 屠城第550章 罷相外放第526章 給太子一耳光第221章 武德九年第622章 洞若觀火第1409章 金殿早朝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298章 暴卒長安第422章 三十六將第324章 孤要殺了張三第289章 李三娘子第1220章 三皇同盟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735章 新太子第403章 新門神秦瓊、尉遲恭第1273章 殺承乾第1551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203章 武媚娘、稱心第1338章 眼看他樓榻了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1411章 國相第774章 白日夢第653章 夜郎第1151章 殖民地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627章 劊子手第992章 轉移家眷
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849章 皇后病重第466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451章 龍武--黑科技再出:大炮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1558章 讓他舉國戴孝第787章 嘿嘿嘿!第254章 衆籌第718章 你就收了她吧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862章 釜底抽薪第620章 頭一炮第935章第1330章 等額本息第234章 有恃無恐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第141章 搶食第94章 800畝好地第1356章 風雨欲來啊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1339章 九頭鳥軍團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1512章 紅旗飄飄,劍已出鞘第962章第590章 內定第264章 暗箭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816章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1308章 美國公第1059章 異姓王第1163章 皇上有請第899章 白玉爲堂金作馬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1186章 退位禪讓第440章 銷量破萬第1161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673章 陛下多慮了第1354章 天子血詔第四十五章 五虎第1469章 倭寇第231章 私了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1136章 征服第101章 上環第一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205章 私塾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604章 遭天遣第1350章 皇帝的話不管用第615章 槍打出頭鳥第644章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1247章 請陛下退位第795章 霸道皇帝第174章 博陵崔家爲十三娘添妝第十四章 拜師收徒第1536章 巍巍帝都前,長跪不肯起第940章 隆重推薦:楊小逍拔刀記!第592章 風靡萬千少女第363章 刺字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350章 脫劍膝前橫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1455章 寵幸第651章 屠城第550章 罷相外放第526章 給太子一耳光第221章 武德九年第622章 洞若觀火第1409章 金殿早朝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298章 暴卒長安第422章 三十六將第324章 孤要殺了張三第289章 李三娘子第1220章 三皇同盟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735章 新太子第403章 新門神秦瓊、尉遲恭第1273章 殺承乾第1551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第723章 預留退路第1203章 武媚娘、稱心第1338章 眼看他樓榻了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1411章 國相第774章 白日夢第653章 夜郎第1151章 殖民地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627章 劊子手第992章 轉移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