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私塾

張早就打算在張家溝建所私熟,給村裡孩童啓蒙。做爲私塾的校舍都已經建的差不多了,過完年就能招生入學。

在隋朝一統南北之後,已經很重視學校的建設,在隋時,從中央到地方,都設有官學。中央有國子寺,下設五學。另外大理寺中,也有律博士和學生,專門教授律法,太常寺下的太醫署,則有醫學博士、按摩博士、藥園師等,教授專門的學生。

秘書省下的太史曹,也設有天文、曆法、漏刻博士等,教授專門學生。

而在地方上,州縣也都有設立州學縣學,尤其是在黃河中下游一帶學校更多,講誦不絕。

隋時也涌出不少有名的大儒,開廬講學,甚至學生多達數千人聽講的。例如死後被學生們私諡爲文中子的王通,棄官歸鄉,以著書講學爲業,鑽研孔子六經,做續六經,門下弟子後來遍及武德、貞觀朝堂。

如河南董恆、南陽程元、中山賈瓊、河東薛收、太山姚義、太原溫彥博、京兆杜淹等,甚至據說房玄齡和魏徵、李靖等也曾經在王通草廬聽過講。

而許多士族名門,更是有着自己的宗學。他們的家學淵源流長,收藏許多經典,名儒輩出。

楊廣繼位之後,更是大力展教育。只是這種局面沒有維持多久,隋末戰亂起。

世路末夷,學校盡廢。

到了眼下唐初,除了中央的國子學恢復外,許多地方上的州縣學並未恢復,民間多是靠家學私學教書授道。

寧民縣有所縣學,但學校條件很簡陋,能收的學生很少。一些地方豪強地主,都是湊錢建私塾。

張的私塾還在剛建時,就引得許多鄉民們圍觀了。

讀書,那還是極少人才有的機會,就連一般的小地主都難有門路,更別說普通的鄉民農人了。誰都知道,讀了書,就不再是睜眼瞎,讀了書,就有機會改變身份。到了後世**十年代,許多鄉村,出一個大學生,都是極了不得的事情,得辦酒席,甚至全村的人給湊學費送上學的,全村人都感到光榮。

可想讀書,卻又是何其難也。

在私學家學盛行,官學不昌的這個時代,想到那些大族建立的私熟家學裡去附學讀書,起碼得是沾親帶故才行,要不然你就得很有錢,否則根本沒這機會。

況且,供個孩子讀書的成本可是非常高的,甚至不比讓孩子學武便宜。隨便一本書,可能就得幾千錢了,買沓紙,都是幾百錢,文房四寶一套,更不便宜。

家裡沒個百把畝田,是供不起一個孩子讀書的開銷的。何況,上學還得給老師束脩。

總之,如張這樣的一地土豪地主,如果想讓自己的兒子去讀個書,倒是沒什麼問題,供養的起,也有門路能進入學校。但如張家溝的村民們,就難了。

崔鶯鶯提出要用入學資格,來換取那些跟張家簽定了租佃契約的佃民們終結契約,把地交還給張家,張都爲她的這想法驚訝。

但很明顯,這個想法真的很厲害,他相信,只要一公佈,那些佃戶絕對願意放棄佃種張家的地,而來換取這樣一個讓子弟讀書開眼的機會。

“不過他們也供不起啊。”紅線在一邊道。

張笑了一下,“我們建私塾又不是爲了賺錢,等私熟建起來,我們可以貼補一點,不收學生們的學費書費這些。”建私塾,這是相當於做善事,因此張真沒想過賺錢。

崔鶯鶯也覺得貼補一點沒什麼,能換回張家在外的其餘一千來畝地,就非常划算了。收這些佃民的孩子讀書,還能掙個名望。

張起身,這廳裡坐不下去了。

跟崔鶯鶯坐一起,有時總覺得她隨時隨地的都帶着個小算盤,不停的算計着。哎,女人啊,就是喜歡算計。

把兩千多畝地都收回來自己統一耕種,用莊奴和長短工,倒是效率高收益也高,可畢竟鄉民們都是一直佃種着那些地的,現在全收了回來,還是有些不好。畢竟出爾反爾,言而無信啊。

出了門,閒逛一圈,到了馬周的那個賬房舊窯前,看到他正端了個搖搖椅在門前的莘樹下看書。

莘樹長的很茂盛,村民們的門前屋外都有栽樹,大多數是門前載莘樹,門後種桑,院裡種棗,周圍種柳。莘樹是種臘的材料,桑樹能養蠶,棗樹能吃,柳樹還能砍枝條編筐,總之就是處處充滿着農村那種實用性。

不過沒人在門前種桑,屋後種柳,俗話說門前不栽桑,屋後不植柳。

“看什麼書呢?”

張問。

馬周見張過來,要起來認座。

“算了,你這就一張搖椅讓給我,你也沒的坐,我站坐就好。”

“看老子的道德經。”馬周又坐下。

馬周已經決定跟張去東宮,這些天正忙着看書。

“三郎今天好像有心事?”

張把今天崔鶯鶯打算毀掉與原來佃戶們籤的租約的事情說了遍。

“出爾反爾,言而無信,這可是相當傷張家名望的。”

張家現在也算是一方豪強,是地方鄉紳,積累了不少的民望,平時大家都挺信服張家的,有什麼事情,都來找張家。

可民望也是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如張家這樣的毀約行爲,那可是相當損人望的。如果鄉紳常幹些放利逼債,逼奪田產、欺男霸女之類的事情,那麼最終就會成爲劣紳了,做的過了,甚至會引的官府來追究。

“十三娘爲何要毀約呢?相信總會有些補償吧?”

“十三娘給佃戶們的補償就是等村裡私塾建好後,到時允許佃戶們的孩子來免費上學。”

馬週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手指敲打着扶手讚歎道,“這是好事啊,這條件足夠了,相信只要佃戶不傻,都知道這是個難得的善舉呢。他們得燒多少高香,纔有這樣的機會。大家不但不會怨十三娘收地,還會萬分感激十三娘給了他們這樣一個機會呢。”

馬周想起了自己以前的求學經歷,少時家貧,爲了讀書可是相當的不易。那時他給人做牧童放牛娃,經常跑到附近大戶家的宗學邊上去偷聽。後來被先生現了,先生意外現馬周雖然只是偷聽,可居然學的很好,甚至比在課堂上學習的大多數孩子都學的好。

先生把這件事情跟族長說了,族長聽說之後,破例允許了這個本族旁枝的貧家子弟進私塾旁聽。

他當時能進學,一是他聰明,表出極佳的讀書天賦,二則是他其實還是那大戶的旁枝子弟。看在同族的份上,那大戶才讓他進了宗學,並免了他的費用。

一般的農家子弟,哪有這樣的機會。

張不是唐朝人,他沒法體會到那種想要靠讓兒子讀書,來改變身份,改變家族命運的期望。這也是唐初的府兵如何受歡迎的原因,不能讀書,便只能靠當府兵打仗來博出身。

現在張家願意給這些佃戶一個這麼好的機會,那簡直可以稱的上是千載難逢。別說張家只是要收回田地,收回了田地還能讓這些佃民來張家做工賺錢糧,就算是張家收了田不要他們做工,他們都會千般萬謝的答應的。

“只要有讀書的機會,全家都會拼命的供養的,甚至整個家族都會出錢一起供養,只要那孩子有讀書的天賦。”

一個人讀書出頭,那可就是整個家族都能沾光的。

被馬周這麼說了一通,張心裡倒是好受了許多。

“三郎打算明年就開學授課?”

“嗯,過完上元節就正式開課。”

“先生請好了?”

張搖頭,他最近還真沒把心思放這上面,“私塾已經建好了,請兩個先生不難吧?”

馬周卻搖了搖頭,“找幾個讀書人不難,但要找兩個啓蒙塾師可不容易。私塾要開學,要準備的東西還很多呢,得找合適的塾師,得準備課桌椅吧,還得準備好的啓蒙課本。這個基本上買不到的,只能到那些士族裡去抄錄。還要買紙墨筆硯.....”

總之,需要準備的東西確實很多。

“三郎準備招收多少學生?”

張原本是打算招個二三十個,可現在崔鶯鶯這麼一插手,張估計怎麼也得準備接收七八十個甚至上百個,畢竟原來佃戶就有五六十家了,而且張家溝還有這麼多村民呢。這年頭家裡孩子都多,有機會能免費讀書,就算一家一個,也能輕鬆的湊出上百個了。

“上百個,那這新建的私塾校舍倒是夠了,但兩個先生怕是不夠啊。”

“那我們兩個也先充個數。”

馬周笑笑,將手裡的道德經放下,“我充個數倒是沒關係,不過三郎你確定你去教書,不會誤人子弟?”

“你開什麼玩笑,我怎麼會誤人子弟?”張可是讀了十幾年書的人,教個小學會不能勝任?

“給孩童啓蒙可不容易啊!”馬周認真道。

“不跟你說了,我去找鶯鶯,讓她派人去鄭家抄幾本蒙書,再採買些紙墨筆硯回來。再看下鄭家能不能介紹兩個塾師過來!”

啓蒙的課本還是塾師,張打算直接去找鄭家,至於崔家,張家就不去找他們了,估計他們現在對他和崔鶯鶯還是一腔怨念呢。

哎,連個啓蒙的書都沒的可買,張搖頭嘆息,太麻煩了。(未完待續。)

第1490章 我想你有些自作多情了第539章 軟腳蟹第288章 致富經第1432章 戰爭稅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五章 回車騎府第1454章 東西皇帝第1256章 朕要親征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1328章 蠻子進城第921章 家徽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1499章 李治第1564章 朕的江山,不用自污第100章 大水牛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740章 無鹽則無國第920章 求月票!第866章 皇帝也無賴第四十五章 五虎第900章 黑太子第1102章 一份大禮第1520章 二世第一百三十三章 徵辟第1336章 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第1153章 二十年之後第1489章 不甘人後第1064章 小辣椒第823章 李太尉第1543章 一箭雙鵰飛虎子第1561章 賀太平第727章 秦懷玉、棉花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1122章 魚龍白服第1124章 新殺招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412章 厲害了我的哥第1038章 謀殺第1469章 倭寇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1467章 投名狀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019章 李超來襲第1525章 朕也不想殺承乾第482章 尚書左僕射、和順郡王第897章第979章 當槍使第842章 第二個瘋子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881章 監國攝政第616章 老王第九章 一羣吃貨第五章 回車騎府第1533章 秦瓊、李靖第336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576章 母女花第1301章 私奔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第1172章 征服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619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1133章 杯酒釋兵權第181章 洞房第877章 唐旗第1251章 脫離父子關係第178章 超豪華迎親車隊第1140章 奪黃金數萬斤第705章 李超不回來了第1399章 南面攝政第1525章 朕也不想殺承乾第825章 小女王第650章 反了第973章 老鄉,開門吶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929章 第四更,感謝大收藏夾萬賞第1527章 二營長第1082章 君臣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第565章 收回旨意第1125章 三十如狼第1526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467章 投名狀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852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685章 福利第334章 趁火打劫第836章 神機營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1547章 心有猛虎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570章 老哥似乎有故事啊第987章 奸臣李超也第737章 太子監國,李超輔政
第1490章 我想你有些自作多情了第539章 軟腳蟹第288章 致富經第1432章 戰爭稅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五章 回車騎府第1454章 東西皇帝第1256章 朕要親征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1328章 蠻子進城第921章 家徽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1499章 李治第1564章 朕的江山,不用自污第100章 大水牛第1522章 義結金蘭第740章 無鹽則無國第920章 求月票!第866章 皇帝也無賴第四十五章 五虎第900章 黑太子第1102章 一份大禮第1520章 二世第一百三十三章 徵辟第1336章 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第1153章 二十年之後第1489章 不甘人後第1064章 小辣椒第823章 李太尉第1543章 一箭雙鵰飛虎子第1561章 賀太平第727章 秦懷玉、棉花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1122章 魚龍白服第1124章 新殺招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412章 厲害了我的哥第1038章 謀殺第1469章 倭寇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1467章 投名狀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019章 李超來襲第1525章 朕也不想殺承乾第482章 尚書左僕射、和順郡王第897章第979章 當槍使第842章 第二個瘋子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881章 監國攝政第616章 老王第九章 一羣吃貨第五章 回車騎府第1533章 秦瓊、李靖第336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576章 母女花第1301章 私奔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第1172章 征服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619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1133章 杯酒釋兵權第181章 洞房第877章 唐旗第1251章 脫離父子關係第178章 超豪華迎親車隊第1140章 奪黃金數萬斤第705章 李超不回來了第1399章 南面攝政第1525章 朕也不想殺承乾第825章 小女王第650章 反了第973章 老鄉,開門吶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929章 第四更,感謝大收藏夾萬賞第1527章 二營長第1082章 君臣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第565章 收回旨意第1125章 三十如狼第1526章 斯巴達訓練營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467章 投名狀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852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685章 福利第334章 趁火打劫第836章 神機營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1547章 心有猛虎第1036章 霸王卸甲第570章 老哥似乎有故事啊第987章 奸臣李超也第737章 太子監國,李超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