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

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

夏收的新麥仁碓殼過篩、蒸熟後拌上自家做的酒麴,發酵兩天便是最新鮮的麥浮子酒,這就是今天酒宴的主角。

這酒宴既可叫浮酒宴,也可以叫新米酒,或是夏收酒。

武家窯洞前院子裡,早早擺上了桌几,掃的乾淨的地上擺着蘆蓆,上面放着一個個草蒲團,還發酵冒泡泡的新鮮浮子酒,每人倒上一大碗,至於下酒菜,就更簡單了,一大碗炒豆子,一些烤的胡餅,就沒有其它了。

簡單的讓懷玉誤以爲這只是正宴前的點心。

既沒宰羊也沒殺豬,連只雞都沒。

“沒菜麼?”

懷義對這新米酒也是相當熟悉的了,笑着道:“這也不是什麼紅白喜事,不過是夏收農閒後主佃坐一起聊一聊。”

這真就是來喝酒的,炒豆子連點油渣子都沒加,就是炒香後撒了點鹽而已,但昨天邀請的那些村裡佃戶,還有劉村正和幾名武官都早早來了,大家更沒有覺得這酒和豆有什麼問題。

“今天上半年風調雨順,收成不錯,這新收麥仁自釀的浮子酒,大家莫嫌棄。”老武端碗。

“沒有,我還是上次在永康公府配藥時見過三娘子,之後再無見過,也沒見過她身邊幾位姑娘。”

“昨日一早便不見人了,我家夫人讓我來詢問下武二郎是否見過三娘子和她身邊的那幾個婢女。”

“咱們要帶弓而鋤,佩劍而樵,還要加強下咱龍橋堡的堡門堡牆。”

懷玉聽着他們在那裡非常專業的做着戰備計劃,很是佩服,雖然老爹以前軍職最高,但也僅是個旅帥,可這架式倒起碼得是個統軍府的統軍。

懷玉拿着那告身和敕牒一時有些懵,突然就做官了,有些措手不及啊,二姐三姐都還沒見到呢。

我大娃懷義、二娃懷玉如今都在長安置業買宅,宅子還都不小,我一家人搬過去住也住的下。

剛到家,結果程處默來了。

這是份官員任命書。

“一會我跟劉村正還要去李家莊找李里正談辦鄉團的事,你也一起去,你跟李家關係不錯,好談。”老武想拉上李家莊和周邊村子一起搞鄉團,尤其是看中李家有許多上過戰場的部曲家兵。

“武二郎,正好我也有事找你。”

大家便也都端起酒碗。

懷玉疑惑的接過,錦綾裝裱成卷軸,一看就很不凡,展開,一眼就看到開頭敕授二字,最後還蓋有‘尚書吏部告身之印’。

“三娘是否有向武二郎購藥?”

“程兄怎麼來了?”

“阿耶,”

其它幾名村裡的禁軍武官,不論退伍了的還是在職的,也都表示不會拋棄家園。

“三娘子不是在平康坊永康公府嗎?”

而懷玉不僅白身而得九品參軍,甚至告身費都太子替他出了。

程處默又遞來一份敕牒。

還有人提議要跟李家莊聯合起來,組建一個鄉團訓練自保,練箭練槍練盾。

在老武的帶動下,幾個老禁軍軍官們更是激昂無比,都喊着如果狼崽子來了要給他們些厲害。

“咱們得提前準備起來,以防萬一。”老武這時說出他的想法,要召集村裡後生子弟,加強訓練,不僅是禁軍子弟,還包括其它一半多村民的子弟,青壯年都得做好準備,備糧備戰。

這酒喝的豪邁,空氣裡了也滿是收穫後的喜悅。

李思行拉着懷玉到一邊,帶他見了長安永康公府來的一位族人,那人見面就向他詢問是否見過李三娘。

加上其它幾個村子的青壯,就他們清河鄉東里這一里,就能編出一個三個團來,一團兩旅四隊二百人,三團六旅十二隊。

這是懷玉之前從沒想過的事情,他腦子裡想到的是要不了多久突厥人是真會打進來的,也極可能會抄掠渭北三原,到時這裡不安全,想的是漫野的突厥騎兵,想的是如何提前一步安全的退到長安城去躲避。

“公務,奉太子令給你送一份告身,恭喜二郎,你做官了,太子右衛率府參軍。”

一碗浮子酒過後,懷玉兄弟倆幫大家倒酒時,老武讓妾侍王氏拿出紙筆,地都是分成租,每年地裡收成並不都一樣,但多少也都有些數。

懷玉反而是在邊上沒法插話,看了一會有些無聊便乾脆先回家。

懷義在旁邊沒有勸。

懷玉兄弟倆今天敬陪末席,是陪酒待客的。

面對突厥人,他們有勇氣一戰。

而根本沒想到要在這裡武裝起來守衛家園,對抗突厥騎兵。

“也沒。”

經吏部經辦製作。

酒又倒滿一輪,老武笑着也再次舉碗,大家紛紛笑着舉起酒碗。

卻也是實打實的有品級職事官,還是東宮武官。

“那萬一二郎再見到三娘,或是三娘差人來買藥,請務必告之一聲,夫人非常擔憂,就怕她一時衝動跑去邊關,那太危險了。”

“二郎不用再勸我了,我不會離開的,你走的時候把你大姐小妹和外甥女帶回長安,突厥人若真來了,我讓你娘也來長安,我們這羣男人是得守在這的。”

老武劉村正他們跟李家談辦鄉團的事倒了談的不錯,龍橋堡有許多現役禁軍,五十名在役禁軍,平時是五番當值,每個月只有十人去長安宿衛,有四十人在家耕種,加上各家的丁男中男的子弟,還有其它村民青壯,龍橋堡就可以拉出起碼二百人來。

“我是天子元從禁軍出身,雖然和在座幾位老哥一樣致仕退伍了,可咱在此落戶九年,生根發芽了,龍橋堡還有一半多的鄉親雖非禁軍,但這也是大家的根。

“太子有令,讓你領取告身、敕牒之後,立馬回京到右衛率府報到上任。”

大木盾、長槍、弓箭,甚至還有旗幟金鼓演練進退。

“反正突厥人真要來了,我武士恪不走。我雖老了,可也要拿起刀槍騎上馬,跟那些狼日哈的戰鬥到底,誓死守衛咱的家園。”

他笑着遞過一份告身。

一切都很信任與和諧,沒有什麼斤斤計較,村民報,王氏記,回頭按這數把糧送到武家院裡來就行了。

甚至李思安還早就向三原縣衙和北泉州衙門的報備過了,也得到州縣兩級的支持。

這頓浮子酒散後,老武仍是滿面紅光。

如今李家莊不少婦孺老弱都已開始陸續送去長安暫居,留下的也都開始在組織家丁部曲們農閒時訓練。

佃戶們一家家自己報夏收的收成,然後按約定租額記錄租數,回頭按此交納。

懷玉答應了下來,張夫人怎麼說也是潤孃的義祖母了,這個面子得給。

都是些打過仗的老軍伍,他們計劃把東里鄉團編出三個團,習練長槍弓箭刀盾,每日早晚要訓練,並且要保持每天起碼有三夥人當值巡邏。

就着炒黃豆,喝着新釀的浮子酒,一羣人很激昂,連不是禁軍戶的佃戶們都很激動,就連侯三這個武家部曲,一樣擼起袖子說要乾死突厥崽子。

打仗應當是軍隊的事情,老百姓應當躲避戰事。

程處默恭喜道:“你這參軍可是太子殿下特授,吏部尚書親自加急辦理,三省宰相連署通過,本來按慣例,吏部給官告身,是要先交朱膠綾軸錢的,但皇太子有令,東宮替你交了。”

雙方還約定旗幟顏色、聯絡信號等等,連團旅隊的頭頭們,都定好了,武士恪統龍武堡團,李思安統李家莊團,剩下一個團由許二愣父親許忠義統。

可現在老武他們的話,提醒了他,龍橋堡有五十名天子元從禁軍,雖然這些父子軍這些年父子相替,還不如從前精銳,但他們都有禁軍之名,大唐皇帝給他們安置在渭北最好的土地上。

但是,那些狼日哈的真要入了關到了渭北,咱老武雖然當年打那些狼崽子時瘸了腿,可難道真要跑?

這是咱家,咱就要把家園讓狼崽子肆虐?

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

這裡更是他們的家,他們的窯洞他們的牛羊他們的妻兒他們的田地莊稼,憑什麼要放棄。

這筆官告費還不低,有些新入仕者甚至還拿不出這筆錢。

一旦突厥人真的進入關中,那就要集合備戰,到時龍橋堡一個團,李家莊一個團,剩下一個團做預備隊。

這是一份中書省奉旨,以皇帝口吻,寫好的稱爲制書的任命詞,經門下省審查通過後再由皇帝畫可,原本存檔,另抄副本送尚書省辦理的正式手續。

“慶豐收,幹!”

懷着複雜的心情再次去了李家莊,他發現其實李家早就在做這個事了,上次李三娘招人去邊關救父最後沒去成,但李靖李修行等人都在邊關激戰,李家自然也非常清楚現在邊關危急,甚至有可能危急到關中渭北。

凡領告身者也必領敕牒,那是尚書省頒的任命文件。

懷玉沒料到武士恪會突然說起這事來,而且看來他昨天說的突厥入關他就去長安的話,並沒算數。

“今日呢還有個事跟鄉親們說一下,那些狼日下的突厥崽子最近在朔方隴右鬧的非常兇,雖然咱鄰居永康公李大將軍鎮守蕭關,守住了朔方入關中的涇河河谷這一線門戶要道,但他們繞到隴右,抄掠秦隴,隨時可能從渭河上游入關中來。”

李家莊雖然戶數不多,但他們附籍的部曲奴隸多啊,好多還都是上過戰場的家兵,甚至長槍弓箭這些不犯禁的武器也不少。

甚至有些人是常調官,經常調來調去,所以便乾脆不領告身,只領尚書省發的錄用制書文書的敕牒代替了。

仔細閱讀,錦綾卷軸的上等麻紙上抄錄着他的鄉貫、出身、年甲和任命詞,他被任命爲太子右衛率府參軍事之職,從九品下,另授予從九品下將仕郎散階。

這些人大多一把年紀了,可沒有一個想着要退要躲,這是他們的家,他們也不想走。

芝麻小官,流內最低一級。

他們一些人仍是禁軍,有些人則已經由子弟接班,他們是父子軍。

“你上次爲秦公、尉遲公畫的像,做法畫符借神力注入畫像貼在麗正殿宮門,殿下果然不在做惡夢了,兩位大將軍也終於不用天天辛苦站崗了,太子很高興呢。”程處默現在看武懷玉,已經得仰望了。

“趕緊收拾下回長安吧。”

“我這右衛率府參軍職責是什麼?”懷玉問。

“沒啥具體固定職掌。”

第284章 城鹽州第1063章 改封宋國公第608章 一山容不下兩隻母老虎第448章 姐夫救我武三思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867章 她很體貼也很溫柔第1249章 天字一號特大案第1270章 武良娣孩子沒了第629章 入相第54章 分紅犒賞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1289章 太平公主第1144章 受降第496章 樓船龍舟第825章 吃了閉門羹第798章 明年大婚第654章 百媼第432章 光祿大夫第1002章 神行太保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70章 拜見四叔第1206章 血灑邊關大將死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661章 象牙侯第353章 程家的菩薩蠻第917章 邀戰第843章 繼續晾着第80章 李三娘子第1018章 水牛鎮第1098章 爭奪帥印第198章 魏徵也有被彈劾的一天第967章 你別插手第306章 吸毒療傷第214章 太子洗馬第1173章 誰與爭鋒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1114章 十日終第801章 大手筆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034章 太子親迎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1314章 放還呂宋第128章 統神機營第511章 火槍營第812章 預謀退路第1087章 陛下駕到第381章 金殿舌戰黑手現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1052章 天恩浩蕩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第1236章 太子闖宮國舅驚第122章 勤王討虜第894章 他鄉遇故知第1312章 殺二相斬三將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81章 由我接管第323章 崑崙奴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331章 孤軍留守第998章 南海郡夫人第1125章 臣服第125章 聯姻程家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54章 分紅犒賞第830章 此一去蛟龍出海第279章 朔方婆姨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958章 裁決第1211章 斬將奪旗再立功第637章 把侯君集牙打掉了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867章 她很體貼也很溫柔第615章 幽州軍第918章 “史詩戰役”第1030章 臥榻之側第788章 掌摑太子第1165章 烽煙起第1章 道士下山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1263章 紫河日落奏凱歌第255章 重聚舊部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138章 鬥米千錢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331章 孤軍留守第872章 千金惠人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920章 功勳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1153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1255章 常敗將軍李世績第890章 出事了第1311章 觀滄海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1124章 改旗
第284章 城鹽州第1063章 改封宋國公第608章 一山容不下兩隻母老虎第448章 姐夫救我武三思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867章 她很體貼也很溫柔第1249章 天字一號特大案第1270章 武良娣孩子沒了第629章 入相第54章 分紅犒賞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1289章 太平公主第1144章 受降第496章 樓船龍舟第825章 吃了閉門羹第798章 明年大婚第654章 百媼第432章 光祿大夫第1002章 神行太保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70章 拜見四叔第1206章 血灑邊關大將死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661章 象牙侯第353章 程家的菩薩蠻第917章 邀戰第843章 繼續晾着第80章 李三娘子第1018章 水牛鎮第1098章 爭奪帥印第198章 魏徵也有被彈劾的一天第967章 你別插手第306章 吸毒療傷第214章 太子洗馬第1173章 誰與爭鋒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1114章 十日終第801章 大手筆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034章 太子親迎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1314章 放還呂宋第128章 統神機營第511章 火槍營第812章 預謀退路第1087章 陛下駕到第381章 金殿舌戰黑手現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1052章 天恩浩蕩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第1236章 太子闖宮國舅驚第122章 勤王討虜第894章 他鄉遇故知第1312章 殺二相斬三將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81章 由我接管第323章 崑崙奴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331章 孤軍留守第998章 南海郡夫人第1125章 臣服第125章 聯姻程家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54章 分紅犒賞第830章 此一去蛟龍出海第279章 朔方婆姨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958章 裁決第1211章 斬將奪旗再立功第637章 把侯君集牙打掉了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867章 她很體貼也很溫柔第615章 幽州軍第918章 “史詩戰役”第1030章 臥榻之側第788章 掌摑太子第1165章 烽煙起第1章 道士下山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1263章 紫河日落奏凱歌第255章 重聚舊部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138章 鬥米千錢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331章 孤軍留守第872章 千金惠人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920章 功勳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1153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1255章 常敗將軍李世績第890章 出事了第1311章 觀滄海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1124章 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