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3節 千島三寶

鄭元璹突然大笑幾聲:“不對,不對。老朽聽聞,倭島有一個新的民族,有些人開始自稱桑族,咱們叫他們扶桑族,這個稱呼估計用不了幾年就會成爲正式公文之中所用的之詞,扶桑族,好名字。”

鄭元璹說的這些柳木知道,

這是一個從倭人之中分裂出來的人羣,他們自稱扶桑人,也就是拿到銅牌的這一批,因爲他們是種植桑林的人。

崔源也說道:“南齊書中有記載,東夷海外,碣石、扶桑。梁書中也有,大漢東二萬里。但我不認爲這書中記載就是倭島,因爲倭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有記載,有邪馬臺之名,還有漢賜倭奴王之印。”

扶桑是那裡柳木也不知道,有人說是墨西哥,也有人說是倭國。

不管怎麼說,這種巧合挺有趣。

“那麼接下來一個問題是,種甘蔗誰會?”崔源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我不會,但越國公那邊有人會,越國公安排人查證了相關的典籍,整理甘蔗種植的許多技巧,並且找到了僮族合作,僮族已經有差不多兩百年的種植的歷史,還有人會。除此之外,因爲前隋大量要求存糧,所以甘蔗種植大量減少。”

鄭元璹這時接口說道:“僮人已經唐人一族,可信。老朽記得史冊有記載,三國之時荊州、徽州就有甘蔗種植的記載。在晉末,漳州有過關於甘蔗的記載。”

鄭元璹一開口,讀過類似書籍的人紛紛發言。

甘蔗的種植歷史確實可以追到史前,但前隋的大官倉屯糧只顧着糧食,讓許多經濟作物大量減少。

安排人去找,肯定能找到懂甘蔗種植的技術人才。

前隋滅亡也才十年,那些蔗農應該還有活着的。

王君愕這時問道:“前隋曾經派過二千四百戶移民流求,那裡土地肥沃、雨水多,河多流急,千年古樹佔島半數之多,柳駙馬爲何從來沒有選擇過流求。”

琉球、流求。音節相似但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地方。

一個是後世的沖繩,一個是灣島。

“流求是我大唐海外不可分割的一處寶島,沒有一個完備計劃之前,那裡暫時保持原樣。根據聞月閣派人的調查,那裡有三類人。第一類是在咱們中原五帝這時就有的人,他們刀耕火種,比野人好不到那裡去,這類人極少,怕不過數千人。”

在座的沒人真正瞭解流求,只憑一些記載聽到過。

只知道那裡有大島,很大的島。

柳木繼續說道:“第二類是自秦開始,許多山越人去那邊的。”

山越是一個統稱,主要指江南一帶許多少數民族,這個名詞源自漢末。

“第三類人,戰亂逃過去的漢人,以及兩次官方大移民。一次是在晉,一次在隋。人口數量不少,有近萬戶人口。除此之外,當年隋徵流求之時,抓獲了許多土人,眼下這些人就在泉州一帶居住。”

“解決流求問題,看朝廷,這裡絕對不允許倭人與猴子染指。”

柳木的語氣從來沒有如此堅定過,僅聽這語氣便無人再開口提及流求,似乎流求對於柳木來說有莫種特殊的意義。

一個沒多少人的大島罷了,此時無人在意。

事實上流求柳木已經有所染指,流求北雞籠山那邊建造了一個海港,而後還派人去探路,找到了流求東四島,也就是後世的宮古、石恆等小島。

這四個島,柳木有計劃建碼頭,至少選兩個島建補給與轉運碼頭。

這個計劃柳木沒給李世民之外的任何人提及,李世民聽了也和沒聽一樣,在李世民眼中,幾個巴掌大小的海島罷了,柳木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了。

不過,流求島南碼頭,柳木打算讓這些世家出錢了。

“各位長輩,這流求島雖然不允許倭人與猴子靠近,但咱們還是要派點人過去,島南建一個碼頭,用於補給和轉運。”

“好處呢?”

“島南碼頭再往南從海路也就是一千里,依咱們的新式海船,兩天一夜就可以達到。那裡有三寶,至少有兩寶是咱們可以伸手的,而且眼下大量的倭人、交人可用。”

柳木說到這裡嘴角多了一絲冷笑。

沒人注意柳木那一絲冷笑,只問道:“那三寶。”

“嶺南的蕉麻如何?那只是下等品,真正的特級蕉麻就在我說的地方,象草一樣生長着,取之不盡。只要人手夠,每年百萬石成品麻,細麻可以織衣,粗麻可以編繩,雜麻可以織麻袋。”

柳木捧起茶杯慢吞吞的喝了一口後笑了:“各位長非心動不?”

“等下……”崔源擺手示意柳木別再說,拿出一隻漂亮的小銀盒,而後從銀盒之中取出一粒藥丸含在嘴裡,這才示意柳木:“你就這說一寶,就讓我這老傢伙心跳的咚咚的,讓老朽緩一緩,緩一緩。”

絲綢是奢侈品。

那怕是低等雜絲製品也是輕奢品,這並不是普通大衆生活中所必須的物品。

眼下,麻依然是認衣料的第一主流,大唐的麻已經到了極限,不可能不種糧去種麻,好在有嶺南的蕉麻補充,但數量遠遠達不到眼下所須。

白絨布,因爲種植面積不夠,工藝沒有成熟,成本雖然已經低於絲綢,但遠不是普通平民能夠作爲日常衣料的。至少眼下穿紙衣服的越來越少,大唐還是在變的富足。

所以麻,大唐本土市場本身就是一個無底洞,眼下都不知道有多少可以填滿。

而且還有倭島、新羅兩邊市場。

這一切,都不敢算上嶺南那邊如鯨吞一般的各種貨物需求量。

柳木看到崔源吃藥大笑着:“各位爺爺、太爺爺,誰還打算含上一粒丹蔘的就趕緊。”笑着,柳木大喊一聲:“抱琴,把我的千島三寶拿來。”

抱琴從外推開門,然後帶進來一行人擡着桌子,然後是數只箱子就擺在正廳上。

擺好之後,抱琴帶人退了出去,關門,繼續守在門外。

有人看着不解,不是說三寶,爲什麼這裡有幾十只盒子,古怪。

第0410節 房樑上那一瞬間的光亮第0237節 李世民的進擊第0878節 繁榮的碼頭第0397節 大唐皇帝的狂熱第0293節 柳木的搖錢樹第0469節 入廣州第0808節 七百億錢第0917節 辛勞的大唐皇帝第0463節 差距第0201節 北上幷州第0856節 白送的軍械第0737節 少女貴婦們的計謀第0263節 客人到第0305節 女王養成計劃第0980節 棄第0073節 圈套第0850節 隱藏的任務第0417節 倭女盛妝第0451節 入場卷第1002節 都是錢的罪第0162節 王君廓之死(第四更)第0277節 又是有爵位的人了第0612節 抱琴的私房錢第0328節 又有沒見過麻布甲的第0211節 大隋的巾幗英雄第0163節 齊王之死 上 (第五更)第0100節 柳木的小工坊第0587節 糧船到了第0767節 陌生的長安第0715節 重建佛門?第0981節 麻六甲的軍港第0168節 柳木八百家丁的僞裝(五更)第0354節 不同意第0735節 名門世家的子弟第0773節 長安來客第0395節 去挖骨頭第0354節 不同意第0716節 涇河有趣事第0211節 大隋的巾幗英雄第0958節 傳播中的僧道儒第0796節 滅倭狂風起第0291節 皇權之術第0941節 柳木的新計劃第0439節 奇毒第0005節 阿寶?第0341節 頡利準備和談第0194節 長安城中關於柳木的段子第0201節 北上幷州第0461節 偷自己店鋪的葉四娘第0088節 秦王自找的杖責第0724節 鐵牛與鐵驢第0608節 倭島唐村(下)第0222節 竟然是聖人親信第0490節 兩件大事第0960節 五京論第0431節 討要和尚第0727節 謝家的小妙計第0615節 果真狂妄第0771節 新宅選定第0180節 莫談國事第0750節 柳木的反應第0128節 絕對是人才第0436節 攻打靺鞨第0456節 惡毒的謠言第0458節 貴族的生存方式第0670節 秦瓊回來了第0148節 秦王之怒第0120節 王君廓的望遠鏡碎了第0014節 一個鐵匠第0439節 奇毒第0638節 柳木的出戰數據第0036節 啊!小黑屋第0165節 又一箇舊事秘聞 (二更)第0033節 錦囊之妙計第0165節 又一箇舊事秘聞 (二更)第0345節 望鄉會第0399節 總算回長安了第0003節 曾經的歷史文寫手第0633節 柳木的遠洋船隊籌備第0497節 大唐軍神的豪氣第0665節 分紅第0689節 談妥第0778節 倭筑紫島春蠶收穫第0122節 彭海的暗助第0756節 大唐的入仕第0728節 倭村小事第0157節 ‘風起’(第四更)第0600節 心揪着疼第0443節 長安報業第0518節 東港第一任舶司使第0862節 馮盎北上第0999節 種痘先行者第0779節 預購?第0603節 服其民、誅其王第0173節 關於茶裡放鹽的故事(第五更)第0559節 眼淚嘩嘩的君臣第0547節 柳木的底氣第0656節 新版海賊計劃第0919節 磨刀霍霍第0995節 關於泡泡的傳說之一
第0410節 房樑上那一瞬間的光亮第0237節 李世民的進擊第0878節 繁榮的碼頭第0397節 大唐皇帝的狂熱第0293節 柳木的搖錢樹第0469節 入廣州第0808節 七百億錢第0917節 辛勞的大唐皇帝第0463節 差距第0201節 北上幷州第0856節 白送的軍械第0737節 少女貴婦們的計謀第0263節 客人到第0305節 女王養成計劃第0980節 棄第0073節 圈套第0850節 隱藏的任務第0417節 倭女盛妝第0451節 入場卷第1002節 都是錢的罪第0162節 王君廓之死(第四更)第0277節 又是有爵位的人了第0612節 抱琴的私房錢第0328節 又有沒見過麻布甲的第0211節 大隋的巾幗英雄第0163節 齊王之死 上 (第五更)第0100節 柳木的小工坊第0587節 糧船到了第0767節 陌生的長安第0715節 重建佛門?第0981節 麻六甲的軍港第0168節 柳木八百家丁的僞裝(五更)第0354節 不同意第0735節 名門世家的子弟第0773節 長安來客第0395節 去挖骨頭第0354節 不同意第0716節 涇河有趣事第0211節 大隋的巾幗英雄第0958節 傳播中的僧道儒第0796節 滅倭狂風起第0291節 皇權之術第0941節 柳木的新計劃第0439節 奇毒第0005節 阿寶?第0341節 頡利準備和談第0194節 長安城中關於柳木的段子第0201節 北上幷州第0461節 偷自己店鋪的葉四娘第0088節 秦王自找的杖責第0724節 鐵牛與鐵驢第0608節 倭島唐村(下)第0222節 竟然是聖人親信第0490節 兩件大事第0960節 五京論第0431節 討要和尚第0727節 謝家的小妙計第0615節 果真狂妄第0771節 新宅選定第0180節 莫談國事第0750節 柳木的反應第0128節 絕對是人才第0436節 攻打靺鞨第0456節 惡毒的謠言第0458節 貴族的生存方式第0670節 秦瓊回來了第0148節 秦王之怒第0120節 王君廓的望遠鏡碎了第0014節 一個鐵匠第0439節 奇毒第0638節 柳木的出戰數據第0036節 啊!小黑屋第0165節 又一箇舊事秘聞 (二更)第0033節 錦囊之妙計第0165節 又一箇舊事秘聞 (二更)第0345節 望鄉會第0399節 總算回長安了第0003節 曾經的歷史文寫手第0633節 柳木的遠洋船隊籌備第0497節 大唐軍神的豪氣第0665節 分紅第0689節 談妥第0778節 倭筑紫島春蠶收穫第0122節 彭海的暗助第0756節 大唐的入仕第0728節 倭村小事第0157節 ‘風起’(第四更)第0600節 心揪着疼第0443節 長安報業第0518節 東港第一任舶司使第0862節 馮盎北上第0999節 種痘先行者第0779節 預購?第0603節 服其民、誅其王第0173節 關於茶裡放鹽的故事(第五更)第0559節 眼淚嘩嘩的君臣第0547節 柳木的底氣第0656節 新版海賊計劃第0919節 磨刀霍霍第0995節 關於泡泡的傳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