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決心,等待

御書房之中,李世民面色之上浮現出一絲笑意,顯然內心已經做好決定。

從亞父回來之後李世民又待在了此處,可以說當初亞父的話語給他留下了太多的震動。

特別是以戰養戰的策略,哪怕是李世民內心都有着不少的心動。

“現在的大唐固然強盛,但那僅僅在你在世的時候。”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周邊的這一些異族若是有顛覆大唐的能力可不會手軟。”

“難道有一日你還將這一些事情留給後人麼,甚至那個時候已不在以大唐之名的華夏。”

這最後簡短的幾句話可是讓李世民銘記,哪怕是現在他依然能夠清晰記住當時亞父所說的每一個神態。

似乎有着不少嘆息,彷彿是看到了遙遠之後的未來,正是這樣的緣故,李世民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

這是決定大唐國運的決定,不過李世民最後堅定了自己的內心。

“亞父的方法可行,朕同樣不能落後!”

李世民眼眸閃爍輕聲呢喃道,他同樣相信這一些大臣有着不少的啓發。

事實之上不僅僅是李世民在思索,這一些重臣同樣在思索舒安的話語。

趙國公府

長孫無忌眼眸閃爍,對於這一件事情一開始他是反對了,畢竟這是一開始就制定好的國策。

休養生息,不輕易動刀兵,畢竟好不容易纔安定下來幾年的時間。

然而面對這一位老師所說的話語,實在是太有吸引力了,至少對於整個大唐有着很大的好處。

而且長孫無忌同樣從其中看到了諸多的利益,畢竟其中自己老師曾經講過了異域諸多新奇的東西。

其中每一樣東西都是一方產業,不說這一些,單單是在安南圈一塊地種植稻米,都足以收穫諸多的糧食。

哪怕是到時候糧價大跌,但是還是有着諸多的利潤,所以長孫無忌自然想要插一手。

最爲關鍵是作爲了解這一位陛下的人,長孫知曉陛下肯定是不會放過這一次機會的。

這是大唐成爲中心之國最有機會的一次,也是長孫無忌之前從自己老師第一次聽到這一個概念。

文武全盛,又有源源不斷的後輩涌出,機會只有這一次,長孫無忌甚至猜測這一位老師那一雙眼眸彷彿看透了未來。

要知曉曾經可是有着諸多人不信任自己老師的話語,後來都一一證實了自己老師話語的正確。

正是這樣的緣故,衆人之中改變立場最快的就是長孫無忌,比起李世民來說更加的果斷。

甚至已經開始爲日後的利益而思索了,這安南在長孫無忌眼中已經是大唐之地了。

儘管沒有任何的仇恨,但這一個天下本來就是弱肉強食,所以長孫無忌根本沒有太多的負擔。

於此同時,杜如晦和房玄齡這一對好友同樣是在一起思緒,相對於杜如晦的沉默,房玄齡還是偏向之前的想法。

只不過房玄齡最後還是嘆息了一聲,雖然他有着不少的反對,但也知曉大勢已去,至少他一個人的意見已經無足輕重了。

經過安玄公一番訴說,無論是陛下還是自己這一位好友以及長孫無忌想必內心的仙法已經改變了。

至於原本的那一些武將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原本就是對於以武立國最爲興奮的人。

另外一旁的杜如晦同樣內心複雜,不過比起這一位好友來說的話,杜如晦就果斷許多了。

在猶豫了一陣之後,杜如晦還是選擇相信自己的老師,原因很簡單,自己老師沒有錯過。

哪怕是他也無法看清楚大唐會如何走向,不過大唐一定會越來越好。

就如同老師所說,一旦戰事開啓的話,那麼大唐一定要拿回更多的東西。

長安之中諸多人這一天一夜可是過得不算好,哪怕是武將一方同樣如此。

能夠跟隨李世民身邊的這一些武將,自然都是心腹,耳聞目染之下,他們更清楚這一次的意義。

關乎他們着日後的地位,要知曉除了開國時候,或者有外敵入侵的時候,武將的地位纔會突顯。

然而尋常時候可比不上這一些文人了,畢竟一位武將若是沒有軍功話,哪怕是混個二十年的時間,最多就是校尉而已。

想要踏進朝堂根本沒有半點可能,想比之下的話,文人二十年的時間,踏入朝堂並不算難事情。

甚至能力突出一些的存在,十年時間就足夠了,甚至成爲權柄一方的人物。

而武將基本二十年的時間已經磨去了心中的溝壑,沒有幾年時間體力同樣開始走向下坡路。

這樣的話沒有幾年都要退下了,可以說這一些武將自然想要戰功了,當然除了自身之外,還有就是爲自己子嗣鋪路了。

畢竟除了自身嫡子之外,可還有不少子嗣,說不定能夠在混一個爵位。

沒有道理他們這一些子嗣會輸給那一些尋常百姓出身的武人,所以自然是關注這件事情。

正當長安都在等待這一位帝王做出最後決定時候,舒府之中的舒安倒是十分悠閒。

有着弟子相伴,加上算是解決了一件事情,他自然是十分愜意了,至於李世民如何選擇根本不在他關注之中。

“老師,大唐會選擇您說的這一條路麼?”

李秀寧眼眸閃過了一絲猶豫出聲道,話語之中帶着一絲期待。

出身行伍的平陽倒是十分期待自己老師所說的能夠實現,只不過有一些可惜的是,回到長安之後,戰場的事情和她沒有多大的關係了。

這一次哪怕是她都沒有想到自己老師有着如此大的籌謀,連她都有着不少的震驚。

“會的,肯定會!”

面對這一位弟子的問題,這一次舒安的話語,則是肯定的回答。

從李世民來到舒府的那一刻起,舒安就知曉了李世民的選擇,但李世民離去了之後,他已經肯定了這回事李世民的最終選擇。

當然舒安也是微微嘆息,因爲這件事情牽扯到的人和物太多,還有時間之上同樣是一個問題。

不知曉他有沒有機會活到大唐征服亞洲的時候,要知曉後世華夏周邊環境可是一般。

第八百零五章 高昌之變,驚動第三百七十九章 入宮,來自女兒的關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眼前,舒安的主意第九百章 信心十足的帝王第九百二十四章 天下唯獨此一人第三百六十章 平地生雷,面世第二百六十六章 假公濟私,疑惑第五百八十章 遼東決策,關鍵第四百五十七章 非尋常人,歸來第七十六章 蘇烈的心驚(爲舵主山至高處人爲峰加更)第六百六十章 海航噩耗,失落第八百七十章 意外消息,最後決定第五十九章 猶豫,好奇第四百九十九章 震動長安,野心第四百八十章 二十三,與天爭命第四百七十五章 意外的來客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興,錯愕帝王第二百四十章 好事,幫助第九十八章 交易,道士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流,沒錢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舉,歸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想法變化,傳長安第八百八十八章 父子默契,再見第八百一十一章 驚喜,召集第八百零五章 高昌之變,驚動第六百六十三章 貞觀九年,吻合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來,求助第一百零五章 算計,杯水車薪第五百一十五章 無意爲難,人情第八百五十九章 國子監的動作第二十章 入選,題詞!第四百零八章 李世民的複雜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注重點,拜貼第一百九十九章 長孫無忌的危機感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二百一十八章 請帖,女兒心思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適合,轟動第一百五十三章 試吃,期待第五百四十四章 冬天,選擇第一百七十章 禍兮福所倚第七百一十四章 隱瞞,不平靜第七百六十九章 改變,武曌選擇第四章 過往回憶,皺眉!第五百七十一章 帝王的另外一面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年半,貞觀十七年第八百一十章 壞消息,李勣決定第七百四十五章 關心,世界第六百八十七章 終了,回長安第六十一章 意外的針對第六百三十一章 例常,下一年第九百三十四章 轟動隴西,猜測第六百零七章 王嚴喜悅,召集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諫,師徒第三百五十四章 秦懷玉的慶幸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奈,雲集舒府第二百七十二章 高士廉,認出第八百九十一章 薛訥,過往回憶第七百二十四章 興趣,帝后想法第八十六章 名額,求上門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泰遠行,態度第九百一十章 感觸,宣傳!第五百七十六章 方法,選擇未來第六百零六章 湊巧兩人,以後第八百七十六章 議論紛紛,興致第六百六十八章 忍不住,逆天之物第三百四十九章 偏離計劃的軌跡第七百二十二章 幾天,想明白第六百五十六章 王嚴揚名,帝王興趣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澀,推崇第五百五十八章 又是一年除夕夜第二百七十一章 特色,默哀第四百八十一章 想法變化,傳長安第一百零二章 分析,心思縝密第七百六十八章 詫異,利益割讓第五百六十八章 陰差陽錯,複雜第五百零七章 猜測,棉花成第四百八十三章 明悟,魯木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根,富貴返鄉第八百三十六章 關注,非議第一百零六章 一場戲,出大事第六十一章 意外的針對第三百九十章 化悲憤爲食慾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來,求助第九百四十章 慈母多敗兒,激動第二百五十七章 改變,舒安的好奇第四百一十六章 天下蒼生望謝安第八百四十一章 敏感,密會第七十五章 謀反,邀請第五百四十章 嶺南未來,帝心第七百六十八章 詫異,利益割讓第五百零二章 聖賢之名,反應第二百一十二章 沉默,轟動第八百九十章 想法各異,輕視第四百三十八章 流觴曲水,身份變化第八百二十一章 歸來,去考進士第六百九十九章 帝王怒,流言蜚語第七百六十七章 噩耗,躲不過的劫第二百七十九章 女兒之心,算計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秀寧的猜測
第八百零五章 高昌之變,驚動第三百七十九章 入宮,來自女兒的關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眼前,舒安的主意第九百章 信心十足的帝王第九百二十四章 天下唯獨此一人第三百六十章 平地生雷,面世第二百六十六章 假公濟私,疑惑第五百八十章 遼東決策,關鍵第四百五十七章 非尋常人,歸來第七十六章 蘇烈的心驚(爲舵主山至高處人爲峰加更)第六百六十章 海航噩耗,失落第八百七十章 意外消息,最後決定第五十九章 猶豫,好奇第四百九十九章 震動長安,野心第四百八十章 二十三,與天爭命第四百七十五章 意外的來客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興,錯愕帝王第二百四十章 好事,幫助第九十八章 交易,道士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流,沒錢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舉,歸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想法變化,傳長安第八百八十八章 父子默契,再見第八百一十一章 驚喜,召集第八百零五章 高昌之變,驚動第六百六十三章 貞觀九年,吻合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來,求助第一百零五章 算計,杯水車薪第五百一十五章 無意爲難,人情第八百五十九章 國子監的動作第二十章 入選,題詞!第四百零八章 李世民的複雜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注重點,拜貼第一百九十九章 長孫無忌的危機感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二百一十八章 請帖,女兒心思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適合,轟動第一百五十三章 試吃,期待第五百四十四章 冬天,選擇第一百七十章 禍兮福所倚第七百一十四章 隱瞞,不平靜第七百六十九章 改變,武曌選擇第四章 過往回憶,皺眉!第五百七十一章 帝王的另外一面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年半,貞觀十七年第八百一十章 壞消息,李勣決定第七百四十五章 關心,世界第六百八十七章 終了,回長安第六十一章 意外的針對第六百三十一章 例常,下一年第九百三十四章 轟動隴西,猜測第六百零七章 王嚴喜悅,召集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諫,師徒第三百五十四章 秦懷玉的慶幸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奈,雲集舒府第二百七十二章 高士廉,認出第八百九十一章 薛訥,過往回憶第七百二十四章 興趣,帝后想法第八十六章 名額,求上門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泰遠行,態度第九百一十章 感觸,宣傳!第五百七十六章 方法,選擇未來第六百零六章 湊巧兩人,以後第八百七十六章 議論紛紛,興致第六百六十八章 忍不住,逆天之物第三百四十九章 偏離計劃的軌跡第七百二十二章 幾天,想明白第六百五十六章 王嚴揚名,帝王興趣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澀,推崇第五百五十八章 又是一年除夕夜第二百七十一章 特色,默哀第四百八十一章 想法變化,傳長安第一百零二章 分析,心思縝密第七百六十八章 詫異,利益割讓第五百六十八章 陰差陽錯,複雜第五百零七章 猜測,棉花成第四百八十三章 明悟,魯木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根,富貴返鄉第八百三十六章 關注,非議第一百零六章 一場戲,出大事第六十一章 意外的針對第三百九十章 化悲憤爲食慾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來,求助第九百四十章 慈母多敗兒,激動第二百五十七章 改變,舒安的好奇第四百一十六章 天下蒼生望謝安第八百四十一章 敏感,密會第七十五章 謀反,邀請第五百四十章 嶺南未來,帝心第七百六十八章 詫異,利益割讓第五百零二章 聖賢之名,反應第二百一十二章 沉默,轟動第八百九十章 想法各異,輕視第四百三十八章 流觴曲水,身份變化第八百二十一章 歸來,去考進士第六百九十九章 帝王怒,流言蜚語第七百六十七章 噩耗,躲不過的劫第二百七十九章 女兒之心,算計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秀寧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