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瞬兩年,秋臨

棉衣的出處最後則是尋到了安玄公身上,但並沒有引起多大的波瀾。

原因很簡單,安玄公拿出一些奇物來並不算過分,可惜這所謂的棉衣數量之上太少了。

但正是印證那一句物依稀爲貴,越是稀少越是讓人想要得到。

可惜的是今年棉花數量有限,做出來的數量同樣是有限制的。

若非是爲了這棉花造勢,就算是舒安都不想將這一些棉衣拿出來。

當然效果同樣是拔羣的,當然除此之外的話,哪怕是舒安也不得不承認。

大唐果然算是最爲開放的一個時代,若是尋常朝代,棉衣的款式可不一定讓人接受。

甚至有一些酸儒會抨擊也說不定,反倒是在大唐,對於棉衣這一些大臣很快就接受了。

不過這也和從舒安手中而出有一定關係,有了聖賢之名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足以讓人往好處想。

無疑棉衣保暖作用不用多說,絕對是頂尖的,特別對於北方的人而言。

再長的風波也終究有停止的那一刻,哪怕是棉衣也一樣。

因爲舒安手中也沒有多少的存貨,一些人沒有得到新的棉衣自然也漸漸忘卻了這件事情。

不過有趣的是棉衣倒是成爲這一個冬天新的風景,本身能夠穿的人都是非富即貴的存在。

倒是成爲了一種另類的象徵,對於舒安而言,棉衣的事情並沒有造成太多的困擾。

哪怕是有弟子旁敲側擊關於棉衣的事情,顯然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不過舒安則是回絕了這一些弟子。

對於舒安來說,棉衣還是便宜一些好點,有一個微薄利潤也就足夠了,甚至剛好維持成本也是可以。

能夠多救活一位百姓的話,那麼就足夠了,這一個時代北方的冬天可不一般的難熬。

舒安能夠做的東西也不多,也只能藉助棉花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或許聖賢之名非是他的本意,但幫助這一些百姓他倒是十分樂意。

........

春去秋來,又是一年的時光,曾經戰火連天的天下逐漸成爲現在開始興盛的李唐王朝。

這其中經歷了諸多的是非,不知覺兩年時間轉瞬而過,長安比起兩年之前更爲繁榮了。

兩年之前的秋闈雖然鬧出了不少事情,不過倒是將天上人間酒樓再度揚名了整個天下。

使得每一位來長安的旅人,無論什麼身份都想要來體驗一番。

自然名聲的增長甚至連塞外的異族都有耳聞,除此之外的話,書院的學生同樣了換了一批又一批。

當然免不了有人畢業,也有人要繼續留下來一年了,畢竟有一些貧民出身的子弟,一年的時間還不足以追上世家子弟。

除此之外的話,也有一些出類拔萃的人從科舉之中脫穎而出。

原本安玄公聖賢之名傳遍了整個天下,現在這書院同樣是開始讓天下士子知曉了。

可惜的是每一年舒安所招的人都沒有變化,不過書院之中,舒安的身影則是越來越少出現了,或者說給學生上課的時間少了。

這兩年的時間,大唐比起前幾年的跌宕起伏算是比較安穩的。

邊境並沒有起什麼戰事,當然主要還是大唐剋制住了,李世民終究並沒有因爲拿下安南而得意忘形。

得到了錢財看似不少,但分到整個天下就沒有剩下多少了。

當然那一筆錢財同樣讓大唐飛速的發展,各地都欣欣尚榮,稅收每一年都有不少的增長。

可惜的是唯一限制的問題便是人口了,畢竟一位嬰兒到成年的時間,可需要十幾年。

這才幾年的時間,人口想要增加並沒有太多的辦法,不過這一位帝王同樣是十分滿意了。

蟄伏待發,無疑就是在形容現在這一位帝王,現在的李世民目光已經落在了大唐的周邊之上了。

相對比這一位帝王還有大唐的變化,舒安倒是沒有太多的變化。

無疑是歲數又多了兩歲,有了之前系統的機能恢復,倒是沒有讓舒安感覺到死亡的召喚。

但這兩年的時間,舒安倒是深居簡出,甚至長安之中很少傳出關於安玄公的消息。

主要還是因爲聖賢之名已經達成了,自然沒有必要再做一些無意義的事情了。

若是說剛穿越而來時候,他還有着揚名的報負,但是到了現在,舒安更多是有一種看透的感覺。

更多的還是想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而非可以去尋求名聲。

不過有意思的是,哪怕是舒安沒有可以刷名聲,但安玄公之名反而是更加深入人心了。

一方面是書院的緣故以及薛仁貴和王玄策揚名,在邊關地區,薛仁貴已經開始打出了自己的名聲。

而王玄策在這兩年時間之中,同樣被李世民提拔起來,成爲了安南掌控人。

當然王玄策一方面是棉花的功績,另外一方面就是安南曾經有幾次小叛亂,但都被王玄策鎮壓了。

種種原因之下,讓年紀還算年輕的王玄策成爲了一方封疆大吏。

不過能夠坐上這位置,棉花的原因更重要一些,兩年的時間,棉花算是種出了一批又一批。

李世民所種植的棉花都率先供應士卒,而舒安棉花則是恰恰相反。

反而是分散到了天下各地,讓天下人購買,可惜數量之上還是有着很大的缺口。

不過棉花這一種東西自然是揚名了,同樣之前的事情也開始披露了出來。

王玄策可以說是功不可沒,哪怕是之前反對的人也無話可說,雖然棉花數量還不足。

但早有體驗的大臣,自然知曉棉衣的重要性了,而王玄策的揚名帶動自然是舒安了。

“貞觀五年秋了麼?!”

溪河邊上,舒安看着這清澈的溪水輕聲呢喃道,相對比兩年之前,他並沒有多少變化。

不過舒安也知曉他又多了兩歲,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回到了長安四年的時間。

兩年的時間他變化不大,但身邊的人變化倒是挺大的,比如說芽芽,又比如說身邊的武順。

少女模樣已經初長成了,不過在舒安眼中還是和小孩差不多。

第二百四十四章 同意,意外的話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自信的李承乾第六百八十八章 意外的來訪第六百七十九章 真相,恍惚第七百三十章 茶道,轟動第二百七十七章 結果,緣由第三百二十七章 規劃,楊氏決定第一百零三章 舊宅,親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猶豫,驚訝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半,長生之問第四十八章 有心人,冬至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仰,送別第三百零四章 遲遲無法下的決定第六百五十一章第八百八十章 名望再起,欣慰第八百二十一章 歸來,去考進士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起,助攻第八百三十四章 姐妹關係,恍惚第七百四十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百八十二章 貨與帝王家第六百六十一章 趁火打劫,關注第七百七十二章 初唐大家,歐陽詢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絲,外甥女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火通明,察覺第五百四十七章 計劃定,召見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線機會,優勢第二百六十八章 利益所向,解圍第三十一章 天佑朕,天佑大唐第七百三十一章 少女情懷,白馬寺第一百七十章 禍兮福所倚第八百一十五章 高昌滅,歸來第四百三十六章 震驚,腦補第四百六十四章 好奇,探究第六百九十七章 溫彥博的果斷第七十九章 冷情,慶幸(爲舵主HPAaiLR加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李淵,計劃第五百五十四章 輝煌氏族,紈絝?!第一百三十三章 身份認出,震動第四百零二章 意料之中,尋找第五百零二章 聖賢之名,反應第二百二十四章 欲哭無淚,意外第二百九十八章 驗證,時間推移第六百三十八章 應答,來自長安的意外第六百八十九章 武曌,女扮男裝!第六百三十九章 感嘆,遺願第八百二十五章 蘇大山的動作第六百一十七章 應答,喜悅的母女第九百零五章 模仿,房玄齡疑惑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孫皇后的想法第八百零八章 渾水,發現第五百六十二章 輕放下,王嚴決意第七百九十七章 帝王醒悟,暗涌第六百五十八章 歸來的馬周第七百二十七章 沒落門閥,題目第一百五十三章 試吃,期待第七百四十一章 立書著說,招婿第六百八十四章 心有死志,藥石無醫第五百四十四章 冬天,選擇第五百六十九章 請求,複雜帝王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火通明,察覺第五百九十九章 意外,帝王考驗第六百六十章 海航噩耗,失落第六百三十四章 熱鬧農莊,傳承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淵的自白第八百二十一章 歸來,去考進士第三百零八章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二百九十二章 傳道養生,轟動第八百八十五章 訴苦,接班換代第八百三十四章 姐妹關係,恍惚第四百九十八章 團隊,搞事情第三百八十三章 定時間,心動第七百七十八章 詫異,矇在鼓裡(祝元旦快樂!)第七百七十六章 歐陽通的際遇第五百零六章 帝王的失誤第八百五十一章 共識,處置第八十九章 同意,早春臨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秋近,月餅第一百一十九章 難民,救濟第五百八十六章 膨脹的高麗王第八百九十三章 薛訥的書院生活第六百八十章 李淵低頭,病倒第一百四十三章 宣傳,贈酒第六百二十九章 興趣,冬至事第五百九十章 戰後,感嘆第二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限制第九百零三章 稀裡糊塗,麗質揚名第五百五十三章 王嚴,關注第五百五十二章 迫切,媒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排,天竺第五百三十三章 遣唐使,湊巧第九百零四章 補償,沉默與名望第六百二十九章 興趣,冬至事第一百章 傳聞,驚奇第六百五十章 利益,帝王決心第七百三十一章 少女情懷,白馬寺第七百四十章 耽擱,姚簡之第五百九十六章 定草原,歸來第八百八十八章 父子默契,再見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終結果,避之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刺激的李世民
第二百四十四章 同意,意外的話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自信的李承乾第六百八十八章 意外的來訪第六百七十九章 真相,恍惚第七百三十章 茶道,轟動第二百七十七章 結果,緣由第三百二十七章 規劃,楊氏決定第一百零三章 舊宅,親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猶豫,驚訝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半,長生之問第四十八章 有心人,冬至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仰,送別第三百零四章 遲遲無法下的決定第六百五十一章第八百八十章 名望再起,欣慰第八百二十一章 歸來,去考進士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起,助攻第八百三十四章 姐妹關係,恍惚第七百四十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百八十二章 貨與帝王家第六百六十一章 趁火打劫,關注第七百七十二章 初唐大家,歐陽詢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絲,外甥女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火通明,察覺第五百四十七章 計劃定,召見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線機會,優勢第二百六十八章 利益所向,解圍第三十一章 天佑朕,天佑大唐第七百三十一章 少女情懷,白馬寺第一百七十章 禍兮福所倚第八百一十五章 高昌滅,歸來第四百三十六章 震驚,腦補第四百六十四章 好奇,探究第六百九十七章 溫彥博的果斷第七十九章 冷情,慶幸(爲舵主HPAaiLR加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李淵,計劃第五百五十四章 輝煌氏族,紈絝?!第一百三十三章 身份認出,震動第四百零二章 意料之中,尋找第五百零二章 聖賢之名,反應第二百二十四章 欲哭無淚,意外第二百九十八章 驗證,時間推移第六百三十八章 應答,來自長安的意外第六百八十九章 武曌,女扮男裝!第六百三十九章 感嘆,遺願第八百二十五章 蘇大山的動作第六百一十七章 應答,喜悅的母女第九百零五章 模仿,房玄齡疑惑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孫皇后的想法第八百零八章 渾水,發現第五百六十二章 輕放下,王嚴決意第七百九十七章 帝王醒悟,暗涌第六百五十八章 歸來的馬周第七百二十七章 沒落門閥,題目第一百五十三章 試吃,期待第七百四十一章 立書著說,招婿第六百八十四章 心有死志,藥石無醫第五百四十四章 冬天,選擇第五百六十九章 請求,複雜帝王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火通明,察覺第五百九十九章 意外,帝王考驗第六百六十章 海航噩耗,失落第六百三十四章 熱鬧農莊,傳承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淵的自白第八百二十一章 歸來,去考進士第三百零八章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二百九十二章 傳道養生,轟動第八百八十五章 訴苦,接班換代第八百三十四章 姐妹關係,恍惚第四百九十八章 團隊,搞事情第三百八十三章 定時間,心動第七百七十八章 詫異,矇在鼓裡(祝元旦快樂!)第七百七十六章 歐陽通的際遇第五百零六章 帝王的失誤第八百五十一章 共識,處置第八十九章 同意,早春臨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秋近,月餅第一百一十九章 難民,救濟第五百八十六章 膨脹的高麗王第八百九十三章 薛訥的書院生活第六百八十章 李淵低頭,病倒第一百四十三章 宣傳,贈酒第六百二十九章 興趣,冬至事第五百九十章 戰後,感嘆第二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限制第九百零三章 稀裡糊塗,麗質揚名第五百五十三章 王嚴,關注第五百五十二章 迫切,媒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排,天竺第五百三十三章 遣唐使,湊巧第九百零四章 補償,沉默與名望第六百二十九章 興趣,冬至事第一百章 傳聞,驚奇第六百五十章 利益,帝王決心第七百三十一章 少女情懷,白馬寺第七百四十章 耽擱,姚簡之第五百九十六章 定草原,歸來第八百八十八章 父子默契,再見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終結果,避之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刺激的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