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共識,處置

宮廷之中,李世民一回來了之後,馬上就召集一些心腹入宮了。

不過這一次倒是沒有長孫無忌,畢竟長孫無忌可是出了名太子一系列。

雖然沒有證據證明這一次有關係,更何況長孫無忌在諸多人眼中應該不是那麼不智的人。

但總是要避嫌的,至少要等這一波過去之後,長孫無忌纔出頭。

事實之上,在帶着兒子請罪回到府中之後,繳足了錢財,長孫無忌就請了病假。

至於是真病了,還是假病了,這一些都是不關鍵。

反正近階段的話,長孫無忌一心待在府中,沒有走出的想法。

當然召集這一些人的目的,自然是先統一口徑了。

要知曉觀音婢大概會在明天黃昏左右回到長安,自然明日早晨就需要處理完。

按照正常來說的話,類似這般謀逆的大事情,想要一天處理完是沒有可能的。

但若是提前商量好的話,那麼就不是問題了,李世民打得就是這一個主意。

“罪己詔?!”

房玄齡等到到來之後,聽到了陛下的話語面色之上不由驚呼說道。

他們絲毫沒有想到陛下竟然會這樣做,因爲一般來說話,罪己詔不適合這場合。

然而經過了李世民將亞父的話語複述了一遍,諸多心腹大臣同樣沉默了下來。

沒有教導好李承乾,自然是這一位帝王的責任了。

若是萬一讓這逆子上位的話,那麼就是對於天下人的不負責。

可以說從這一個角度來說,李世民虧欠了黎民蒼生,所以下罪己詔話並非不是不可以。

勉強能夠解釋得通!

最爲關鍵的是李世民說出了這是安玄公的建議。

這一下子的話更是名正言順了,但是接下來李世民便引出了李承乾的事情包括處理。

“原來如此!”

房玄齡等人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一絲恍然大悟的神色。

顯然不管是安玄公還是這一位帝王,是想要讓帝王承擔更多的罪責,然後減少太子的罪責,這樣能夠保住一命。

這件事情清楚了之後,那麼自然是沒有太多的反對的理由。

更何況這一些大臣不想得罪這一位陛下太狠,就算是房玄齡都不想。

再者說這一位太子已經不能踏出皇陵一步了,那麼無論是生死話,對於接下來已經沒有影響了。

若是逼着陛下將這一位太子處死的話,那麼說不定被這一位帝王惦記了。

可以說沒有人想要做這一個人,更何況這一次還加上了一位安玄公。

全天下影響力最大的兩個人,都得罪的話,無論是誰,都不想。

很快李世民便和這一些心腹大臣達成了共識!

當然除了李承乾的事情,還有侯君集等人的事情了,一死肯定是難以逃脫的。

對於這一些人,李世民可就沒有任何的客氣的。

特別是當初有多信任,那麼現在這一位帝王就有多痛恨。

甚至李世民覺得承乾之所以謀逆,都是侯君集等人引導的。

若是沒有侯君集等人配合,那麼承乾想要如此同樣沒有辦法。

.......

翌日朝議,關於太子等人的處理,李世民都拿到朝堂之上來說。

而不少大臣面色之上不由鬆了一口氣,陛下終於提起這件事情了。

要知曉若非怕觸到這一位陛下的眉頭,那麼不少大臣就要開口提起了。

這一些大臣的話都是李恪和李佑等人的支持者。

當然更多是李恪的支持者,因爲在太子倒下了之後,無疑這一位三皇子呼聲最高了。

不過這只是暫時的而已,原因很簡單,按照唐律的繼承法。

就算是太子沒有了那麼接下來還是嫡子,其次的話纔是庶子。

這就是說李恪面前的話,那麼李泰和李治兩人,當然按照長幼有序,李泰應該是最有希望的。

當然因爲長孫無忌暫時被按下去,所以目前李泰等人還沒有支持者。

其次的話,李泰的話還在遼東,這件事情同樣不着急。

所以就讓李恪的支持者暫時佔據上風!

無疑李世民提出來的建議大臣都一一接受了。

畢竟這件事情結果都能夠滿意,更何況誰也不願意去做這一個惡人。

那一些提前知曉的心腹大臣自然早知曉了,而其他人也不是傻子了。

朝議的結果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長安!

“沒有想到最後是這一個結局。”

“不錯這一個結果似乎不錯,不知曉誰能夠繼承太子之位。”

“是啊,最看好就是四皇子了,等待這一次大勝歸來,更是穩妥了。”

.....

長安之中關於這件事情議論紛紛,對於他們而言,能夠看到帝王下罪己詔可不多。

這樣比起來的話,反而是這件謀逆未遂有一些無足輕重了。

主要還是未遂導致了並未影響到什麼,所以倒是沒有太多的感覺。

若是因爲長安謀逆損失了諸多人的話,那麼就算是李世民想要壓下來都是一般的困難。

因爲這樣緣故,所以話題的話很快就被引導道太子之上去了。

其中目前表面之上有四位候選人,那就是李泰,李治,李恪和李佑。

但誰都不知曉那一位帝王是如何想的,所以哪怕是一些大臣都十分的猶豫。

而正是在長安紛紛擾擾的時候,長孫無垢終於回到了長安。

在知曉了承乾消息之後,哪怕是長孫皇后都呆愣住了。

她從來就沒有想過,這一位兒子竟然會謀逆,可以說哪怕是之前有舒安做擔保,但長孫皇后依然不敢置信。

畢竟在她印象之中,高明可是一直一位孝順的好兒子,然而現在的話竟然做出這樣的事情。

知曉消息的長孫皇后自然想到謀逆很有可能會被處死,就開始着急了起來。

儘管長安傳來消息陛下還沒有處置高明,但是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處理了。

長孫皇后自然不敢多耽擱,在保證了自己女兒沒事情的情況下,儘快回到長安。

事實之上長孫皇后有一種將自己女兒先拋下,獨自一人率先回來的想法。

但是麗質等人可是不同意,畢竟兄妹之間的感情還是不錯的。

小時候李承乾可是幫助過麗質很多,哪怕是長大之後,李承乾對於麗質依舊如初。

第六百四十七章 真相浮現,想法第七十七章 謀反罪, 該如何自處第五百一十六章 結果,感激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淵的自白第二百零七章 擔憂,李淵好奇第六百四十一章 春闈,頭籌第八百七十三章 一來就給予重任第十一章 養生成聖,發現!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李淵,計劃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價,長孫無忌(爲醉了呢萬賞加更!)第七百零五章 天賦問題,出宮第七百二十四章 興趣,帝后想法第四百七十七章 不一樣的袁天罡第四十章 頭疼,太閒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一年除夕第三百七十八章 舒安的明悟第一百零三章 舊宅,親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不能實現的想法第五百一十四章 反應,世家榮譽第九十六章 驚聞,變化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見,身份轉換第九十六章 驚聞,變化第六百八十九章 武曌,女扮男裝!第五百二十六章 緣由,奪嫡之爭第八百零一章 帝王的嘆息第四百七十二章 情分,安南之變第七百八十三章 借名頭,提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諫,關內初動第八十六章 名額,求上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伯府變化,湊巧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秀寧,思緒第二百八十八章 阻礙,反應第七百四十七章 感謝,承諾第八章 學生杜如晦!第八百三十章 註定,等待第一百三十章 王玄策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宣傳,贈酒第一百零四章 神算,無力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手,數目第六百四十八章 疑惑,羞愧第八百一十章 壞消息,李勣決定第二百七十章 馬周的機會第六十四章 初揚名,算計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的軌跡,王嚴第三百二十三章 真相,帝王之怒第八百五十八章 笑柄,矇在鼓裡第七百二十三章 遊歷,盛會第四百四十一章 即將歸來的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猜不透,母女之情第三百六十五章 陰山,舒安詩詞第七百七十九章 驚歎,後悔第三百零九章 決心,等待第九百一十五章 如火如荼,玩樂喪志第五百一十四章 反應,世家榮譽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敢相信的消息第四百五十七章 非尋常人,歸來第四百六十九章 醒悟,認罪第二百一十七章 伯府變化,湊巧第一百零三章 舊宅,親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遭受打擊的國公第二百四十五章 心如刀絞的李世民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生牌,野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最幸福的事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聲望上漲,舒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奇心,畏懼第八百一十章 壞消息,李勣決定第七百零三章 宮廷之事,練習第十七章 耿耿於懷,說教第六百一十三章 關心,道門出手第二十九章 護衛,誤人子弟第五十章 提議,出宮第八百四十八章 擋箭牌,罪己詔第八百五十九章 國子監的動作第三百三十九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伯府變化,湊巧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秀寧,思緒第八百六十一章 詢問,捧殺第三百九十章 化悲憤爲食慾第二百四十七章 遲到的嫁妝第一百零七章 證實,各方反應第四百四十五章 師徒重逢,聖旨第五百四十一章 最好的禮物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一次轟動的長安第四百九十八章 團隊,搞事情第二百三十二章 敘舊,後悔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根,富貴返鄉第四百六十八章 憋屈,有苦說不出第五百零六章 帝王的失誤第六十三章 勇武,可惜第一百零三章 舊宅,親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思緒,歸長安第六百九十六章 弟子拜訪,糾結第四百九十章 安南定,第三種選擇第七百九十二章 嘗試,太原第七百一十七章 求證,相信第三百九十三章 舒安方法,善良第四百八十一章 想法變化,傳長安第七百零一章 有驚無險,背後第七百七十六章 歐陽通的際遇第七百九十一章 虧欠,解釋
第六百四十七章 真相浮現,想法第七十七章 謀反罪, 該如何自處第五百一十六章 結果,感激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淵的自白第二百零七章 擔憂,李淵好奇第六百四十一章 春闈,頭籌第八百七十三章 一來就給予重任第十一章 養生成聖,發現!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李淵,計劃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價,長孫無忌(爲醉了呢萬賞加更!)第七百零五章 天賦問題,出宮第七百二十四章 興趣,帝后想法第四百七十七章 不一樣的袁天罡第四十章 頭疼,太閒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一年除夕第三百七十八章 舒安的明悟第一百零三章 舊宅,親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不能實現的想法第五百一十四章 反應,世家榮譽第九十六章 驚聞,變化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見,身份轉換第九十六章 驚聞,變化第六百八十九章 武曌,女扮男裝!第五百二十六章 緣由,奪嫡之爭第八百零一章 帝王的嘆息第四百七十二章 情分,安南之變第七百八十三章 借名頭,提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諫,關內初動第八十六章 名額,求上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伯府變化,湊巧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秀寧,思緒第二百八十八章 阻礙,反應第七百四十七章 感謝,承諾第八章 學生杜如晦!第八百三十章 註定,等待第一百三十章 王玄策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宣傳,贈酒第一百零四章 神算,無力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手,數目第六百四十八章 疑惑,羞愧第八百一十章 壞消息,李勣決定第二百七十章 馬周的機會第六十四章 初揚名,算計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的軌跡,王嚴第三百二十三章 真相,帝王之怒第八百五十八章 笑柄,矇在鼓裡第七百二十三章 遊歷,盛會第四百四十一章 即將歸來的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猜不透,母女之情第三百六十五章 陰山,舒安詩詞第七百七十九章 驚歎,後悔第三百零九章 決心,等待第九百一十五章 如火如荼,玩樂喪志第五百一十四章 反應,世家榮譽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敢相信的消息第四百五十七章 非尋常人,歸來第四百六十九章 醒悟,認罪第二百一十七章 伯府變化,湊巧第一百零三章 舊宅,親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遭受打擊的國公第二百四十五章 心如刀絞的李世民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生牌,野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最幸福的事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聲望上漲,舒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奇心,畏懼第八百一十章 壞消息,李勣決定第七百零三章 宮廷之事,練習第十七章 耿耿於懷,說教第六百一十三章 關心,道門出手第二十九章 護衛,誤人子弟第五十章 提議,出宮第八百四十八章 擋箭牌,罪己詔第八百五十九章 國子監的動作第三百三十九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伯府變化,湊巧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秀寧,思緒第八百六十一章 詢問,捧殺第三百九十章 化悲憤爲食慾第二百四十七章 遲到的嫁妝第一百零七章 證實,各方反應第四百四十五章 師徒重逢,聖旨第五百四十一章 最好的禮物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一次轟動的長安第四百九十八章 團隊,搞事情第二百三十二章 敘舊,後悔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根,富貴返鄉第四百六十八章 憋屈,有苦說不出第五百零六章 帝王的失誤第六十三章 勇武,可惜第一百零三章 舊宅,親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思緒,歸長安第六百九十六章 弟子拜訪,糾結第四百九十章 安南定,第三種選擇第七百九十二章 嘗試,太原第七百一十七章 求證,相信第三百九十三章 舒安方法,善良第四百八十一章 想法變化,傳長安第七百零一章 有驚無險,背後第七百七十六章 歐陽通的際遇第七百九十一章 虧欠,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