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幸福的煩惱

事實之上無論是裴行儉還是王方翼兩人對於書院感情都十分深刻。

比如說裴行儉從九歲開始一直到現在已經將近二十歲了,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之中,很大一段時間都在書院。

可以說書院就是他的第二個家,至於王方翼的話,雖然比起裴行儉來說少上了一些時間。

但本身的話,可是在書院之中認識了諸多人,其中背景身份都不一樣。

在書院的這一段日子,算是王方翼最爲愉快的一段日子吧,兩人毫不猶豫離開,正是因爲不想流露傷感。

對於這一點,舒安也知曉,因爲他不相信書院會培養出無情無義的人。

當然面對兩人的離去,舒安還是有不少感嘆的,那就是書院想要培養出下一個裴行儉可是沒有太多的可能。

比起歷史之上,現在的裴行儉可以說是面面俱到,而且這一個時機正好是兩人大展身手的時候。

年初的時候十萬新兵,若是舒安記得沒有錯的話,經過半年時間,應該初步訓練整合完成了。

而兩人的話,可以說是有着最佳的施展才華的機會,不過兩人想要前往西南應該有一些難度。

畢竟那一位帝王也不可能讓沒有經驗的兩人就立馬上戰場,當然萬事皆有可能了。

決定就交給了這一位帝王了,不同於舉人,只是初步過目,只要成爲進士,李世民都會看一下去向。

當然因爲科舉的改變,現在給這一些進士的選擇也多了一些。

比如說考上進士的話,也可以選擇不入仕途也不從軍,就單單隻有一個功名。

不過一般人的話,應該沒有這一個選擇纔對,好不容易考上進士,總不可能只能玩一玩吧。

或許日後會有人,不過目前來說的話,那麼並沒有這一個現象發生。

哪怕是之前的武曌,同樣是有了自己選擇,並非是選擇了繼承爵位混吃等死。

“想必現在世民應該是樂壞了。”

舒安輕聲呢喃道,若是他記得沒有錯話,往年的話選擇從軍人可是沒有多少。

成爲進士之後,選擇從軍的話那就更少了,一般的話都是連舉人實在考不上的書院學生纔會選擇從軍。

這一點之上,哪怕是舒安也不得不承認,有一些農家出身的子弟,天賦和其他方面之上確實沒有那一些世家子弟好。

考不上舉人不是自身不努力,而是本身天賦之上的問題,纔會選擇從軍。

不過有了書院的讀書之後,從軍之後也足夠如魚得水,只要中途不隕落話,那麼校尉還是沒有問題。

事實之上此時這一位帝王,同樣是觀看進士去向的事情。

宮廷之中,這一段時間,因爲就只有秋闈這件事情,所以這一位帝王難得能夠鬆一口氣。

對於李世民而言,每一年都要看看這一些進士的選擇,對於從軍的進士更是格外矚目。

可惜的是考上進士之後,選擇從軍的人可是沒有多少,去年的時候,就僅僅只有一個武曌。

特別是看到武明空這一個名字時候,李世民其實還猶豫了很久。

因爲其他人不知曉,李世民還是知曉其底細的,不過最後還是同意了。

原因很簡單,雖然出身女兒身,但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認這一位武明空的才華,已經不輸給諸多男兒了。

加上選擇軍中的人才可不多,雖然武舉也招收了不少人,但這一些人都是勇武方面。

雖然李世民也欣賞這一些勇武,但明顯帶兵打仗的話,不僅僅需要勇武。

“今年不知曉有沒有人選擇從軍。”

又是一年,李世民不由輕聲呢喃道,現在這一位帝王還未打開這一份名單選擇。

一般的話,考取進士之後,會有三天時間選擇,選擇之後再由諸多宰輔來安排。

不過若是從軍的話,那麼就由這一位帝王來安排了,可惜這件事情話算是隱秘。

否則的話,一些人爲了博取帝王的關注,說不定會選擇從軍也說不定。

“咦,今年似乎有一些不一樣?!”

但當看完了這一些去向之後,這一位帝王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一絲詫異。

原因和很簡單,那就是有兩人選擇了從軍,這可是之前從未有過。

考上進士,最差也是一縣之地的縣令,若是再有一些運道的話,一州之長甚至也不是不可能。

可以說穩步提升,很少有人會冒險選擇從軍,畢竟戰場之上終究有風險。

當然不僅僅有了名額,上面還有寫着各自的資料,李世民自然想要看看兩人的來歷。

“原來如此,都是出自書院?!”

“難道是亞父的提醒,不過也不可能。”

“亞父可是從未乾涉過學生的選擇,甚至弟子的路都是自己選擇。”

.......

很快李世民開始思緒默默想道,兩人資料看完之後,哪怕是他也有不少感慨。

這兩人的話,還真的不算是普通人,比如說裴行儉,和裴矩有關係,對於這一位老者他還是有着不少印象。

其次的話就是王方翼了,算起來和自己還有一些親族的關係,可惜的對於王方翼家他倒是沒有什麼好說的。

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現在王方翼過得也挺好的,更是從書院畢業,以弱冠之齡考上進士。

可以說在李世民眼中,兩人可都是有才之人,都是大唐的未來。

不過對於兩人的安排,李世民則是開始猶豫了起來,畢竟兩人肯定都是真才實學。

書院之中同樣有關於戰場方面的教導,這一點李世民還是清楚的。

“是要兩人先熟悉一下帶兵,還是讓兩人前往西南。”

“西南現在的話薛仁貴可是在清剿僚人,兩人肯定能很快成長起來。”

......

不得不說,選擇多了,這一位帝王也煩惱了起來,畢竟兩人都是可造之才,加上如此年輕,自然李世民不想浪費。

而是想要好好培養了,日後好繼承諸多國公的衣鉢,最終話李世民還是決定讓兩人前往西南當任參軍。

算是先了解一下戰場以及軍營之後再回來帶兵,最後再調往西南,能否成長起來就看他們自己了。

第六百五十三章 財帛動人,酸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平, 真香第八百四十三章 故事,驚覺第二十一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起,助攻第三百五十六章 風起,舒安的謀劃第六百二十一章 西域,商隊第一百四十六章 證名,爭奪第二百一十三章 際遇,柳氏父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火起,斷定第五百六十八章 陰差陽錯,複雜第四百章 種植,醒來第二百九十四章 氣氛沉寂,兄妹第二十八章 是非功過,嫉妒第三百六十一章 逆轉,頡利之傷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刺激的李世民第四百五十九章 猜不透,母女之情第二百四十章 好事,幫助第六百九十六章 弟子拜訪,糾結第一百零二章 分析,心思縝密第九百二十四章 天下唯獨此一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興趣,冬至事第三百零五章 分歧,互不相讓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錢的程處亮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一百七十章 禍兮福所倚第八百五十七章 不相信,一場鬧劇第五百三十三章 遣唐使,湊巧第八百九十章 想法各異,輕視第七百八十六章 取名,暗流第二百一十三章 際遇,柳氏父子第九百四十七章 待我以誠,善意謊言第七百一十一章 麗質帶來的驚喜第三十七章 天生麗質難自棄第二百八十一章 五天,糧價跌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賽,逆轉第五百六十六章 眼前,舒安的主意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諫,師徒第六百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武氏兄弟第二百八十章 利益人心,臉面第二百七十三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九百四十八章 最後一站,巴蜀之地第八百章 沒有選擇,不死心第四百三十章 放榜,世間紛擾第五百零一章 不太一樣的西南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生牌,野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選擇,父子默契第三百零一章 最好的時代第四百五十六章 選琴,膨脹了第七百九十二章 嘗試,太原第六百四十二章 自律,說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憋屈,有苦說不出第七百五十七章 難看,急招第八百三十八章 逆轉,帝王鬱悶第二百二十六章 儀式,淡淡的高興第五百四十五章 風險,承諾第一百九十四章 臨門,方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調查,清晨意外第五十章 提議,出宮第八百三十三章 經驗,投其所好第六百一十一章 拜訪,道佛之爭第五百章 一線之差,變故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手,數目第三百三十五章 曾經的感嘆第八百三十三章 經驗,投其所好第六百零六章 湊巧兩人,以後第二百零九章 臨宮廷,添堵第六十九章 世家爭端,平衡第四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蘇大山第四百五十七章 非尋常人,歸來第七百九十二章 嘗試,太原第四百六十章 溫情,真相第七百九十九章 安定,讀書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驚喜,召集第六百二十四章 繼續安排,時間逝第一百七十四章 杜如晦的猶豫第三百零五章 分歧,互不相讓第八十九章 同意,早春臨第二百二十四章 欲哭無淚,意外第一百五十四章 價格上漲,風靡第三百一十三章 不平靜的秀寧,歸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李世民的決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解決方法,上門第四百一十四章 臨近的真相第五十七章 薛仁貴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三章 宣傳,贈酒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自信的李承乾第三百五十六章 風起,舒安的謀劃第六百七十一章 幸運,勸諫第二百二十九章 緣由,舊時光第七百三十一章 少女情懷,白馬寺第六十五章 流言,民怨第六百四十二章 自律,說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條件,關外第六百四十一章 春闈,頭籌第四百一十章 議論,決定第一百零八章 噩耗,怒氣第四百九十七章 小動作,利器初成第五百三十二章 明謀,一根刺第一百四十六章 證名,爭奪
第六百五十三章 財帛動人,酸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平, 真香第八百四十三章 故事,驚覺第二十一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起,助攻第三百五十六章 風起,舒安的謀劃第六百二十一章 西域,商隊第一百四十六章 證名,爭奪第二百一十三章 際遇,柳氏父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火起,斷定第五百六十八章 陰差陽錯,複雜第四百章 種植,醒來第二百九十四章 氣氛沉寂,兄妹第二十八章 是非功過,嫉妒第三百六十一章 逆轉,頡利之傷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刺激的李世民第四百五十九章 猜不透,母女之情第二百四十章 好事,幫助第六百九十六章 弟子拜訪,糾結第一百零二章 分析,心思縝密第九百二十四章 天下唯獨此一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興趣,冬至事第三百零五章 分歧,互不相讓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錢的程處亮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一百七十章 禍兮福所倚第八百五十七章 不相信,一場鬧劇第五百三十三章 遣唐使,湊巧第八百九十章 想法各異,輕視第七百八十六章 取名,暗流第二百一十三章 際遇,柳氏父子第九百四十七章 待我以誠,善意謊言第七百一十一章 麗質帶來的驚喜第三十七章 天生麗質難自棄第二百八十一章 五天,糧價跌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賽,逆轉第五百六十六章 眼前,舒安的主意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諫,師徒第六百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武氏兄弟第二百八十章 利益人心,臉面第二百七十三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九百四十八章 最後一站,巴蜀之地第八百章 沒有選擇,不死心第四百三十章 放榜,世間紛擾第五百零一章 不太一樣的西南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生牌,野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選擇,父子默契第三百零一章 最好的時代第四百五十六章 選琴,膨脹了第七百九十二章 嘗試,太原第六百四十二章 自律,說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憋屈,有苦說不出第七百五十七章 難看,急招第八百三十八章 逆轉,帝王鬱悶第二百二十六章 儀式,淡淡的高興第五百四十五章 風險,承諾第一百九十四章 臨門,方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調查,清晨意外第五十章 提議,出宮第八百三十三章 經驗,投其所好第六百一十一章 拜訪,道佛之爭第五百章 一線之差,變故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手,數目第三百三十五章 曾經的感嘆第八百三十三章 經驗,投其所好第六百零六章 湊巧兩人,以後第二百零九章 臨宮廷,添堵第六十九章 世家爭端,平衡第四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蘇大山第四百五十七章 非尋常人,歸來第七百九十二章 嘗試,太原第四百六十章 溫情,真相第七百九十九章 安定,讀書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驚喜,召集第六百二十四章 繼續安排,時間逝第一百七十四章 杜如晦的猶豫第三百零五章 分歧,互不相讓第八十九章 同意,早春臨第二百二十四章 欲哭無淚,意外第一百五十四章 價格上漲,風靡第三百一十三章 不平靜的秀寧,歸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李世民的決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解決方法,上門第四百一十四章 臨近的真相第五十七章 薛仁貴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三章 宣傳,贈酒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自信的李承乾第三百五十六章 風起,舒安的謀劃第六百七十一章 幸運,勸諫第二百二十九章 緣由,舊時光第七百三十一章 少女情懷,白馬寺第六十五章 流言,民怨第六百四十二章 自律,說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條件,關外第六百四十一章 春闈,頭籌第四百一十章 議論,決定第一百零八章 噩耗,怒氣第四百九十七章 小動作,利器初成第五百三十二章 明謀,一根刺第一百四十六章 證名,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