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明謀,一根刺

“難道亞父改進了製鹽工藝?”

李世民眼眸微微一眯出聲說道,話語之中雖然疑惑,但卻肯定。

哪怕是舒安也不得不感嘆,和聰明人說話就是容易。

明明他沒有說一些什麼,但是李世民很快就像明白了問題的關鍵。

“不錯。”

舒安幽幽出聲道,對於這件事情沒有隱瞞。

鹽這件事情他會參與其中,但同樣和之前那般,他不想主導其中。

原因很簡單,這裡面的利益不用多說了,單單是貫穿整個歷史的鹽稅就可見了。

聽到了舒安肯定回答之後,李世民瞳眸一縮,不由深吸了一口氣。

哪怕內心之中猜測,但終究沒有得到確認,現在的話沒有想到還真的如此。

“儘管此製鹽之法有一些粗糙,然而比起現在方法算是好上不少。”

“最爲關鍵的是,不需要花費太多的人力物力。”

舒安沒有猶豫繼續出聲道,同樣也介紹了一下自己的方法。

隨着舒安的述說,李世民眼眸則是越來越明亮,甚至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喜悅的神色。

“不知曉亞父如何打算?”

好在李世民沒有忘記這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亞父手上。

儘管亞父召集自己來此肯定會劃分不少利益給他,但說不定亞父還聯繫其他家族也說不定。

可以說如何讓李世民不緊張,這其中的利潤這一位帝王可是比誰都算得清楚。

“世民應該應該鹽稅。”

面對這一位着急的帝王,反倒是舒安不緊不慢輕聲說道,話語之中似乎有一些牛馬不相及。

“鹽稅?!”

李世民眼眸露出了一絲光芒輕聲呢喃道,關於這兩個字的含義他自然不會不懂。

要知曉鹽稅可是起源在春秋戰國齊國管仲主政時期,距離現在可是有諸多年曆史。

“世民不覺得現在租庸調製方法有不少弊端麼,若是日後人口那該如何?”

舒安的話語繼續幽幽響起,要知曉現在一直以來鹽稅作用並非是賣鹽收稅。

而是向全天下收取稅收,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一個時代統計人口並沒有那麼簡單。

哪怕是楊堅時候就開始強制統計了,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哪有那麼容易。

畢竟隨便躲入深山老林,或者流動人口,這一些可都是沒有辦法計算的。

而鹽作爲大宗商品,同樣是每一個人日常不可缺少的東西,只要控制了鹽的價格,就等於向全天下人收稅。

至於現在的租庸調製和實施須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被破壞,租庸調法則會隨之失敗。

特別是在武周後由於人口增加,又不斷土地兼併。

已經沒有可耕種實行均田制,每一個男子所得土地不足,又要繳納定額的租庸調。

那麼最後造成的結果不言而喻。

儘管有人認爲鹽鐵專營制度是古代最大的惡政。

但哪怕是舒安也不得不感嘆一句,無鹽稅的話,那麼就沒有現在的華夏。

舒安隱隱記得曾經看過關於鹽稅的記載,其中鹽稅在每一個朝代佔領財政都不低於五分之二。

甚至多時候有十之七八,這其中的鹽稅重要性可以說不用多說了。

舒安也沒有去勸說什麼,反而是用尋常的話語,將租庸調製可能發展演變的情況都說了出來。

“隨着時間推移,那麼大唐人口自然是越來越多,而相反耕地就越來越少。”

..........

隨着舒安的述說,李世民面色同樣開始漸漸嚴肅了起來。

因爲這件事情的確很有可能發生,哪怕是李世民也認真思考了起來。

儘管現在人口並沒有那麼多,但李世民顯然是有長眼目光的人。

“亞父,這件事情怕是沒有那麼容易。”

許久之後,李世民聲音緩緩響起,話語之中帶着一絲無可奈何。

現在大唐初定,很多東西沿用之前隋朝的,包括鹽法。

而其中這一些鹽是誰在賣,那麼不用多說,肯定是那一些世家了。

若是想要變鹽法的話,收歸國有的話,那麼必然要動這一些世家。

除此之外的話,那麼就是制度的問題了,每一次制度改變,可是要探討許久。

這件事情並不是他一位帝王就能夠做主的,肯定還是要經過朝堂驗證。

“這一些的確有一些遠了,世民內心有數就可以了。”

“至於關於這改進的製鹽之法倒是可以給世民。”

“利益劃分的話,那麼便是有生之年內一成利潤就足夠了。”

.......

舒安的聲音繼續響起,他並沒有獅子大開口,這裡面的利潤是他不願意輕易觸碰的。

但是李世民就不一樣了,只要有足夠的利益,那麼就足以讓這一位帝王鋌而走險。

就算是面對這一些世家同樣如此,特別現在是年輕的李世民。

更是有一種賭上一切的勇氣,在這一點之上,舒安還是十分欣賞。

儘管明知曉這一位亞父不想牽扯其中,讓李世民有一些無奈。

因爲若是有着聖賢之名的安玄公能夠助他一臂之力,那麼世家並不算什麼。

可惜這一位亞父並不打算如此,而且也正是這樣的原因,所以他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

“這件事情,就依照亞父所說!”

李世民並沒有遲疑多久,面對送上門的利益,自然是要吃下去。

可以說現在他什麼都不缺,就是缺錢財,只要有足夠錢財,那麼世家有什麼可忌憚的。

這正是一個循環,儘管這件事情肯定會讓世家站在對立面,但同樣收穫又能夠強大自己。

另外一邊,舒安聽到了李世民答應話語之後,面色之上同樣露出了一絲笑意,因爲這件事情同樣在他意料之中。

在商討了完了一些主要細節之後,李世民就匆匆離去了,顯然身爲帝王,在時間之上還是有着規劃。

而舒安也沒有再說過關於鹽法的事情,但舒安看着這一位帝王離去的身影,眼眸閃過了一絲光芒。

“有一些事情,就如同一根刺,紮在心底,終有一天還是要拔出來的。”

舒安輕聲呢喃聲音在院子之中響起,只不過除了自己之外並沒有人能夠聽見。

兩人的談話,哪怕是周圍護衛,或者蘇大山同樣只能遠觀,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勣好奇,比較第五百一十一章 命運的軌跡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意難改,堅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高皇帝遠第六百四十九章 松贊干布,遊園第一百九十八章 疑惑,養生之道第九百一十五章 如火如荼,玩樂喪志第三百九十六章 給李世民的禮物第五百零四章 威名,秋闈臨第四百七十六章 成長,兵向安南第十章 舒安的醒悟!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長安,平靜第二百九十七章 意外客人,程咬金第五百一十八章 放榜,人算不如天算第四百六十五章 想法,學生激動第六十章 千金之子,造勢第四百四十七章 濃烈氛圍,看不透第五百四十二章 相遇,新的追求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化,好奇第四百九十五章 時間逝,又一夏天第九百四十章 慈母多敗兒,激動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秀寧,思緒第六百一十六章 長安動,武順之求第七百七十九章 驚歎,後悔第七百一十九章 消息傳出,凝蘭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夕暴富,畏懼第三百二十三章 真相,帝王之怒第八百八十一章 熟悉名字,定狀元第四百章 種植,醒來第八百五十九章 國子監的動作第二百六十九章 接連驚訝,看好第八百八十七章 此題無解,治標法第一百六十章 平心,最終結果第八百九十一章 薛訥,過往回憶第七百一十三章 緣由,懇求第五百章 一線之差,變故第二百八十八章 阻礙,反應第八百六十二章 疑惑,遼東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儀式,淡淡的高興第九百三十六章 爲人處世,朝聖第二百一十三章 際遇,柳氏父子第七百五十三章 最幸福的事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利益所向,解圍第九百零四章 補償,沉默與名望第七百章 交代,說謊的樣子第八百四十七章 求見,魏徵教子第一百七十章 禍兮福所倚第六十一章 意外的針對第二百一十八章 請帖,女兒心思第三百零三章 步履所及,皆爲王土第二百九十七章 意外客人,程咬金第八百四十四章 極致的憤怒!第七百二十六章 內幕,選擇困難第九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鄉,南北之爭第六百一十章 原委,陪門財第四百三十四章 和尚道士,韓問第五百二十一章 好奇,提攜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手,數目第二百四十二章 初聞,震驚第一百二十三章 轟傳,進退兩難第二百六十九章 接連驚訝,看好第六十九章 世家爭端,平衡第七百一十七章 求證,相信第三百五十七章 薛仁貴的決定第三十六章 生源,少年的夢第三百零二章 無價之寶,天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自信的李承乾第三百五十六章 風起,舒安的謀劃第七百四十二章 緣分,預測應驗第七百七十九章 驚歎,後悔第七百一十六章 面色不好的帝王第七十四章 憤怒,妥協第五百七十一章 帝王的另外一面第七百二十八章 詩詞,認出之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意外動作,馬周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瞬兩年,秋臨第五百九十二章 預料,一絲怒意第二百七十二章 高士廉,認出第五百七十七章 邊關困苦,救濟第四百九十章 安南定,第三種選擇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敗,黃泉路第三百零八章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七百二十二章 幾天,想明白第三百二十九章 離別情,峰迴路轉第五百零二章 聖賢之名,反應第七十五章 謀反,邀請第三百一十八章 扶貧,禽獸不如?!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身爲餌,計劃第四百九十九章 震動長安,野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師兄弟,年輕第二百零五章 不安的人,一致第三百四十章 適合的學生第七百八十一章 調查,私宴第九百二十九章 自白,師徒之間第八百三十章 註定,等待第三百九十二章 詢問,熱鬧第四百四十章 爲難,又一年開學第十五章 魏徵無言,凌煙閣!第四百二十六章 美好的願景第三百五十二章 意料中的來襲
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勣好奇,比較第五百一十一章 命運的軌跡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意難改,堅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高皇帝遠第六百四十九章 松贊干布,遊園第一百九十八章 疑惑,養生之道第九百一十五章 如火如荼,玩樂喪志第三百九十六章 給李世民的禮物第五百零四章 威名,秋闈臨第四百七十六章 成長,兵向安南第十章 舒安的醒悟!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長安,平靜第二百九十七章 意外客人,程咬金第五百一十八章 放榜,人算不如天算第四百六十五章 想法,學生激動第六十章 千金之子,造勢第四百四十七章 濃烈氛圍,看不透第五百四十二章 相遇,新的追求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化,好奇第四百九十五章 時間逝,又一夏天第九百四十章 慈母多敗兒,激動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秀寧,思緒第六百一十六章 長安動,武順之求第七百七十九章 驚歎,後悔第七百一十九章 消息傳出,凝蘭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夕暴富,畏懼第三百二十三章 真相,帝王之怒第八百八十一章 熟悉名字,定狀元第四百章 種植,醒來第八百五十九章 國子監的動作第二百六十九章 接連驚訝,看好第八百八十七章 此題無解,治標法第一百六十章 平心,最終結果第八百九十一章 薛訥,過往回憶第七百一十三章 緣由,懇求第五百章 一線之差,變故第二百八十八章 阻礙,反應第八百六十二章 疑惑,遼東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儀式,淡淡的高興第九百三十六章 爲人處世,朝聖第二百一十三章 際遇,柳氏父子第七百五十三章 最幸福的事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利益所向,解圍第九百零四章 補償,沉默與名望第七百章 交代,說謊的樣子第八百四十七章 求見,魏徵教子第一百七十章 禍兮福所倚第六十一章 意外的針對第二百一十八章 請帖,女兒心思第三百零三章 步履所及,皆爲王土第二百九十七章 意外客人,程咬金第八百四十四章 極致的憤怒!第七百二十六章 內幕,選擇困難第九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鄉,南北之爭第六百一十章 原委,陪門財第四百三十四章 和尚道士,韓問第五百二十一章 好奇,提攜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手,數目第二百四十二章 初聞,震驚第一百二十三章 轟傳,進退兩難第二百六十九章 接連驚訝,看好第六十九章 世家爭端,平衡第七百一十七章 求證,相信第三百五十七章 薛仁貴的決定第三十六章 生源,少年的夢第三百零二章 無價之寶,天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自信的李承乾第三百五十六章 風起,舒安的謀劃第七百四十二章 緣分,預測應驗第七百七十九章 驚歎,後悔第七百一十六章 面色不好的帝王第七十四章 憤怒,妥協第五百七十一章 帝王的另外一面第七百二十八章 詩詞,認出之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意外動作,馬周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瞬兩年,秋臨第五百九十二章 預料,一絲怒意第二百七十二章 高士廉,認出第五百七十七章 邊關困苦,救濟第四百九十章 安南定,第三種選擇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敗,黃泉路第三百零八章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七百二十二章 幾天,想明白第三百二十九章 離別情,峰迴路轉第五百零二章 聖賢之名,反應第七十五章 謀反,邀請第三百一十八章 扶貧,禽獸不如?!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身爲餌,計劃第四百九十九章 震動長安,野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師兄弟,年輕第二百零五章 不安的人,一致第三百四十章 適合的學生第七百八十一章 調查,私宴第九百二十九章 自白,師徒之間第八百三十章 註定,等待第三百九十二章 詢問,熱鬧第四百四十章 爲難,又一年開學第十五章 魏徵無言,凌煙閣!第四百二十六章 美好的願景第三百五十二章 意料中的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