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人才濟濟

關於與關東士族的融合,楊炯顯然是早有腹稿的。

事實上他一直都在琢磨這件事,他非常清楚,此事關係重大,運作的好,則一本萬利,對神策府有莫大的好處,也能增加楊家的砝碼,此時見秦少游詢問到自己頭上,他心裡暗暗點頭,不禁想:“外間人都說,這秦少游粗暴專橫的很,不過這種粗暴卻是對別人,一旦牽涉到身邊的人,他倒是總能集思廣益。”

楊炯對秦少游已經有了某種心理上的認可,一開始,秦少游爲楊家的人出頭,使楊炯爲首的弘農士族將秦少游視作爲自己人。

其實要成爲弘農士族自己人可不容易,弘農士族是最講究出身的,這出身不但得有數十世的富貴,而且還得有淵源,比如你家出過幾位鼎鼎大名的大人物,在何時被封了三公卿,這幾百年來,可曾出過幾位玄學的大儒,諸如此類,再按照你的影響,分爲三六九等,這其實就是九品中正制的殘留,每一個人的家世都有高低,不能亂。

以秦少游的出身,莫說是視作是自己人,多半這樣的人,只要到了弘農,就要被人譏笑,可是這傢伙先是以加害者的身份出現,差點沒把弘農士族給折騰半死,隨即搖身一變,又成了保護者,更讓弘農士族驚喜的察覺到,這傢伙雖然品性不咋地,偶爾專橫跋扈一些,不過對自己人倒是不錯,掏心掏肺不敢說,至少和他一起,心安。

而到了如今,楊炯這些人就不再是將秦少游視作是自己人,某種程度,秦少游已成了士族的代言人,他的言行,都與弘農士族息息相關。

所以秦少游雖然稱呼楊炯爲公,可是在楊炯心裡。卻也是將秦少游視作是自己的主公。

想了想,楊炯慢悠悠的道:“關東士族遍佈關東、河北諸地,他們的影響,亦是遍佈關東。神策府的買賣,若是得到了他們的支持,運往各地的貨物,就更加暢通無阻了。況且關東士族多俊傑,有高士。有名流,更有不少,都是經濟、軍政之才。殿下,每一個人,都是人才啊。”

楊炯說到這裡,帶着幾分故弄玄虛,很是意味深長。

不過秦少游卻是明白他的心思,高士名流是什麼,高士名流就是傳播機器,在這個時代。一個人的好壞,絕不在於這個人的本身,而在於別人怎麼說,不過這個別人,當然不是那些鄉下的泥腿子,也絕不是一羣商賈,這些人在任何時代都是沒有話語權的,所謂的話語權,其實就掌握在這些名流和高士手裡。

武則天做天子,爲何招致天下人的反對?以至於武則天想要讓自己的侄兒武三思做皇太子。立即引得天下震動。

尋常的小老百姓,哪裡曉得哪個皇太子好哪個皇太子壞,又哪裡關心這個,對於他們來說。能有一頓飽飯,就已經阿彌陀佛了,其他的事,他們不敢巴望。

至於商賈,不被官府刁難,不被人輕視。也就滿足,更不敢妄議這些。

唯一敢評價這件事的,就是所謂的名流和高士,這些人影響力極大,他們反對武則天,反對武三思,於是乎,李敬業一反,立即有高士名流駱賓王跳將出來,一篇《討武檄文》放出來,頓時引起天下震動。

固然李敬業討武失敗,可是這篇檄文,卻足以流傳千古,就算不流傳千古,可是在這個時代,卻也足以引來更多人對武則天的反抗。

武則天用最原始的暴力彈壓住了這些聲音,可是這些聲音的主人們依舊是蠢蠢欲動,即便武則天任用酷吏,用一次次的殺戮來威懾,可是這樣的聲音從未間斷,武則天要立武三思,官員們上書反對,豪傑們尋覓機會刺殺,人心浮動,這些……都是名流高士的影響,他們有評價天子好壞的權利,是非功過,都掌握在他們的手裡。

所以楊炯特意的將名流和高士這幾個字咬的很重,他這是告訴秦少游,殿下的名望是好是壞,在關東有何影響,就離不開這些人,所以這些人是絕對需要拉攏的,不但要拉攏,還需要善待。

至於經濟、軍政之才,這就更不必說了,三國時期,爲何會出現九品中正制,這不是因爲魏國的天子非要製造出不公,而是他必須拉攏住士族,只有如此,這些人才肯爲自己效力,於是乎,他便利用這個制度,給予當時壟斷了所有知識和人才的士族一種實際上的貴族特權,神策府未來要做許多事,既然要做事,自己培養一部分人才也是必須,可是單憑自己製造出人才,又有何用?

比如現在秦少游最依賴的這些人,其實十有*,都是出自士族,就連左膀右臂王琚、上官辰,也是士族出身,秦少游當初起家的時候,倒也有幾個小夥伴,比如鄧健,這個人如今也在爲神策府效命,只是可惜,終究是出身平民,能做的事有限,也不可能委以什麼重任。

而一旦與關東士族結合,就意味着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士族子弟充斥進神策軍和神策府,他們自幼就受到了培養,有足夠的才幹來處置神策府地軍政之事,也唯有如此,神策府將來膨脹開來,纔能有源源不斷的人才作爲補充。

楊炯頓了頓,繼續道:“所以對於他們,殿下必須予以優待,所以以老夫的愚見,這議事堂,只怕要擴大一些規模了,這只是其一;其二,便是殿下要表彰諸家,士族總是好面子,凡事都要有個名分,這些可以容後再說。不過眼下當務之急,還是先請君入甕,得讓他們學會做買賣,只有他們真正從神策府得了好處,這纔會死心塌地。過幾日,老夫會安排個日子,引薦一些人來與殿下見一見,殿下定要好生招待纔好,萬不可使他們覺得殿下傲慢。”

……………………

第606章 痛下殺手第438章 老奸巨猾第3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23章 很好吃第27章 入宮覲見第250章 臨淄王反了第171章 入宮第245章 實力是根本第585章 事急矣第343章 生與死第295章 天地色變第351章 攤牌第292章 我來了第627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323章 盡忠職守第403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132章 慷慨赴死第204章 新君第285章 有死而已第194章 你要死的第151章 丘八有丘八的手段第227章 龍爭虎鬥第633章 上兵伐謀第504章 連綿不絕第604章 攤牌第476章 羣情激奮第145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3章 要有信仰第134章 告捷第588章 女人的戰爭第456章 命中註定第402章 盛況空前第155章 精兵第443章 誰家天下第332章 反戈一擊第343章 生與死第624章 大勝第198章 殺戮第96章 不共戴天第388章 寶藏第26章 天子動容第166章 一決雌雄第473章 十萬火急第20章 恭迎聖駕第101章 獨門絕技第470章 節度使第204章 不共戴天第81章 大局已定第128章 一本萬利第581章 本王何憂第640章 順之者昌第40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4章 得理不饒人第141章 武家軍第101章 獨門絕技第237章 君臣對話第38章 天下第一第446章 別惹我第222章 天崩地裂第65章 有債必償第176章 宮闈之事第5章 悟了第20章 恭迎聖駕第3章 要有信仰第298章 殿下已經死了第300章 禪讓第642章 莫非王土第424章 手段如何第244章 張良之才第626章 誰家天下第268章 業報第456章 命中註定第197章 最毒帝王心第444章 時機到了第241章 好人第503章 一戰定乾坤第6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71章 利器第211章 心驚膽跳第335章 扒了一層皮第152章 大豐收第400章 挖人牆角第612章 拼了第37章 走馬上任第284章 大難臨頭第246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484章 徹底反目第212章 翁婿之情第156章 敗軍之將第384章 可怕的力量第318章 合則強 不和則死第141章 武家軍第89章 封官許願第490章 十拿九穩第209章 斬盡殺絕第489章 天賜良機第119章 收割的時候到了第315章 我非善類第592章 分庭抗禮第254章 誅賊
第606章 痛下殺手第438章 老奸巨猾第3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23章 很好吃第27章 入宮覲見第250章 臨淄王反了第171章 入宮第245章 實力是根本第585章 事急矣第343章 生與死第295章 天地色變第351章 攤牌第292章 我來了第627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323章 盡忠職守第403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132章 慷慨赴死第204章 新君第285章 有死而已第194章 你要死的第151章 丘八有丘八的手段第227章 龍爭虎鬥第633章 上兵伐謀第504章 連綿不絕第604章 攤牌第476章 羣情激奮第145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3章 要有信仰第134章 告捷第588章 女人的戰爭第456章 命中註定第402章 盛況空前第155章 精兵第443章 誰家天下第332章 反戈一擊第343章 生與死第624章 大勝第198章 殺戮第96章 不共戴天第388章 寶藏第26章 天子動容第166章 一決雌雄第473章 十萬火急第20章 恭迎聖駕第101章 獨門絕技第470章 節度使第204章 不共戴天第81章 大局已定第128章 一本萬利第581章 本王何憂第640章 順之者昌第40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4章 得理不饒人第141章 武家軍第101章 獨門絕技第237章 君臣對話第38章 天下第一第446章 別惹我第222章 天崩地裂第65章 有債必償第176章 宮闈之事第5章 悟了第20章 恭迎聖駕第3章 要有信仰第298章 殿下已經死了第300章 禪讓第642章 莫非王土第424章 手段如何第244章 張良之才第626章 誰家天下第268章 業報第456章 命中註定第197章 最毒帝王心第444章 時機到了第241章 好人第503章 一戰定乾坤第6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71章 利器第211章 心驚膽跳第335章 扒了一層皮第152章 大豐收第400章 挖人牆角第612章 拼了第37章 走馬上任第284章 大難臨頭第246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484章 徹底反目第212章 翁婿之情第156章 敗軍之將第384章 可怕的力量第318章 合則強 不和則死第141章 武家軍第89章 封官許願第490章 十拿九穩第209章 斬盡殺絕第489章 天賜良機第119章 收割的時候到了第315章 我非善類第592章 分庭抗禮第254章 誅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