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不容樂觀

宋軍磨刀霍霍,大軍壓境,在長江沿岸駐紮,頓時給南唐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六七年前,後周在柴榮的帶領下,進攻江淮之地,打得李唐差點崩裂, 江淮十四州全部丟失,被後周奪取,如今成爲了大宋的疆土。

南唐只剩下江南之地,半壁江山而已,國力不振,意志消沉,江河日下。

這一次, 大宋高度重視伐唐,趙匡胤以“性仁厚”的曹彬爲滅唐主帥,以力保柴氏的潘美爲副帥和監軍。至於王全斌、王仁贍這些在伐蜀中失敗的將領,都沒有啓用。同時,趙匡胤臨行前還給了曹彬一把尚方寶劍,明告訴他:副將以下皆可殺。於是,包括潘美在內的一衆五代悍將“皆失色”,都不敢造次和傲慢自大了。

宋軍此次上下一心,凝聚力極強,加上曹彬是個智勇雙全、足智多謀的老將,軍令嚴明,所以,宋軍這次整體的士氣更加銳利、渾厚。

如今南唐在面臨着大宋的來襲,不論是金陵城百姓,還是潤州、洪州等各地百姓,都感覺到唐國危矣的感覺。

不過,南唐朝廷也不會坐以待斃,在韓熙載、潘佑兩派的支持下, 開始軍事調動,林仁肇帶軍十萬,從湖口一帶撤離,來到峽口寨,在這長江南岸設置大營,同時與附近的池州練成一個防線,來阻擋宋軍主力渡江。

西路大軍,由朱令贇率領,調任鄂州,抵擋宋軍從荊湖一帶南下的宋軍,主要針對是黃州刺史王明所率的水軍滋擾和侵犯。

東路的防線,由殿前指揮使劉澄來負責坐鎮,主要去往常州,調動了江陰駐軍,來對抗吳越國的五萬兵馬。

宋唐之戰,不可避免,成爲各方諸侯和天下百姓,關注的焦點,更關乎了李唐的生死。

金陵城,韓府。

韓熙載召集了幾位孫黨的大臣, 在家中討論抵禦宋軍的辦法, 蘇宸也被邀請過來,跟着一起出謀劃策。

“目前宋軍已經在皖口、荊湖、蘇州三路佈置了重兵,分中、西、東三路進攻,根據遊梟、秘諜的情報,潤州對面的揚州,也在不斷囤積兵力,關鍵時候,從揚州也會有水師渡江直接打到潤州,這一次,宋軍與吳越兵馬,一共出動二十五萬,跟我唐國總兵力相當,如果發動起壯丁來,兵馬人數並不是難事,關鍵是如何作戰,能否擋住虎狼之師的宋軍,這纔是關鍵。”

韓熙載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唐軍作戰能力,肯定無法跟宋軍相比,甚至跟吳越軍相差無幾,甚至不簡單佔有。

這已經不是人數兵力的懸殊,而是兩軍綜合實力相差很大。

宋軍這些年南征北戰,可以說,驍勇善戰,加上大宋禁軍都是百裡挑一,組合在一起的精銳,身體強壯,跟契丹、北漢等,經常打仗,平定中原擁兵自重的節度使等,作戰不停,始終保持戰鬥力。

但南唐的軍隊這五年來,根本就沒有打仗,戰術、戰略等,都沒有經過實戰,一旦交鋒,很可能會被宋軍的悍勇嚇到,一觸即潰都是有可能的。

徐鍇說道:“韓大人,我覺得當前光靠我唐軍自己抵抗,很難防禦,需要找到一些幫手才行,宋軍既然能夠找吳越做幫手,我們也能找北漢、西北藩兵、蜀國、南漢做幫手,如果他們能夠派兵攻打宋國,那我們的壓力就會減少許多。”

韓熙載點頭,說道:“這個方略,我已經向官家提過了,已經派人去這幾個諸侯國送了信函,懇請出兵,但是,各國暫時都是持觀望態度,先看我們唐軍自己抵抗的程度,他們或許都希望看到宋軍與我唐軍彼此消耗,既讓唐國削弱了實力,也能拖住宋軍,使得大宋陷入伐唐之戰的泥潭,一時不能自拔,這樣,各諸侯纔會出兵,去奪取他們被大宋吞掉的地盤,在目前時刻,他們是不打算出兵的。”

禮部侍郎鍾謨輕哼道:“都是隻注重自己利益的自私之人,沒有大局觀,等大宋一旦迅速攻破我唐國,得到更多的人員、財庫的補給,他們就沒有機會了,到時候,一個個都逃不開被消滅的下場。”

“遼國方面呢?可有迴音?”中書舍人高越詢問。

韓熙載回道:“遼國也送去了信函,暫時也沒有答覆,這幾年,遼皇帝耶律璟晝寢夜飲,不理朝政,加上跟小部落發生戰爭,已經沒有心思南下對付大宋,除非遼國更換皇帝,否則,很難有幫助了。”

目前遼國的皇帝是耶律璟,契丹名耶律述律,他是遼朝第四位皇帝,遼太宗耶律德光長子,母爲靖安皇后蕭氏。

在天祿五年(公元951年)九月,耶律察割發動火神澱之亂,弒殺遼世宗耶律阮。耶律璟隨徵軍中,誅殺耶律察割後,正式即位,尊號天順皇帝,年號應歷,使得帝位再次迴歸遼太宗一脈。此人性格暴虐,登基早期,尚能做到“上不及大臣,下不及百姓”,曾多次下詔減免賦稅、禮敬臣下,但他對近侍則極端殘忍,常濫刑濫殺。

就在去年,大宋的乾德二年,烏古部落發動叛亂,掠民財畜,遼皇帝耶律璟派大將軍僧隱征討烏古,但失敗告終,大將僧隱和乙實都戰死了。

今年的正月,大宋乾德三年,也是遼國應歷十五年,耶律璟以樞密使雅里斯爲行軍都統,虎軍詳穩楚思爲行軍都監,調撥突呂不部軍三百人,統合諸部兵馬討伐烏古,如今還在作戰,草原部落間反抗耶律璟統治的不斷涌現,他忙於鎮壓,無心南下跟大宋作戰。

蘇宸聽完,心中釋然,這位遼國皇帝耶律璟,他從歷史書上看到過,目前此人正是荒廢朝政的時候。在四年後,會在黑山之變中被近侍小哥、盥人花哥聯合大廚辛古等共六人,趁他酩酊大醉而將其弒殺,時年三十九歲。

等耶律璟死後,蕭思溫與南院樞密使高勳、飛龍使女裡等迎立耶律賢,是爲遼景宗,他的皇后就是歷史赫赫有名的蕭綽了。

第五百六十七章 身份不一樣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善戰非兵第六百八十二章 勢在必得第六百五十七章 拉攏明顯第五百四十五章 安心放權第三百七十四章 新的決定第三十一章 事後風波第五百四十八章 內家呼吸法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縣告破第二百七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才名遠播第一百六十九章 依她三件事第八十一章 憐憫之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歹計第四百八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七十五章 甩鍋女俠第六十章 留宿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武服人第十四章 話本合作第五百三十二章 暗中籌備第六百二十二章 彈劾前方統帥第一百二十五章 演出成功第六百一十四章 婚事重提第五百五十七章 兄妹對話第四十九章 當年謎案第一百八十六章 四紅顏齊聚首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用美人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攬軍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是戰是和第五百一十三章 馭下之道初體驗第四百五十五章 精兵簡政第四百八十六章 回蜀都!第四百九十八章 復國計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進門去第六百二十八章 出使人選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雲都的下落第二百四十八章 你也不能出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秘諜司成立第一百六十八章 選擇退婚第四百八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讚不絕口(求首訂!)第六百七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三十七章 代師收徒第五百零九章 國庫爲何這麼空?第一百五十七章 靠靠肩膀沒什麼第二百七十九章 洞裡夜話第五百零四章 入宮相見第六百零七章 倔強的性格第三百七十三章 來去皆匆匆第五百九十四章 菩薩蠻第三百九十章 幕後線索第五百五十五章 做好了準備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的危機第二十八章 阻攔第五百七十八章 惻隱之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治國之見第二百四十七章 挽留二女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女碰面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料敵先機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歸於好第三百六十一章 熙園詩會第五百六十六章 回府相見第五百六十五章 重回潤州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滅唐之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河東獅吼第三百六十二章 鬥詞第六百八十二章 勢在必得第二百二十二章 嘉敏回潤州第六十一章 睡錯牀第四百零一章 才女的請求第五百六十四章 猛將必發於卒伍第一百二十六章 險之又險第一百二十四章 青樓看戲第一百二十五章 演出成功第六百六十五章 準備妥當第二百八十六章 還是清白的第一百六十八章 選擇退婚第五百二十三章 蘇宸的策論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愛如山第六百一十二章 謀劃漳泉之地第五百五十六章 臨行前叮囑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謀投誠第三十五章 城外贈酒第三百九十三章 朝堂震動第七十七章 無債一身輕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唐朋黨之勢第六百二十五章 鄭王到任第三百二十五章 交情加深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是個機會!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心思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動盪,下旨降罪第五百四十三章 鐵馬冰河入唐來第二百二十七章 謀劃小周後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拾父愛第二十九章 萬事俱備,只等開刀第四十七章 誰是庸醫第七十八章 考教一番
第五百六十七章 身份不一樣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善戰非兵第六百八十二章 勢在必得第六百五十七章 拉攏明顯第五百四十五章 安心放權第三百七十四章 新的決定第三十一章 事後風波第五百四十八章 內家呼吸法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縣告破第二百七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才名遠播第一百六十九章 依她三件事第八十一章 憐憫之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歹計第四百八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七十五章 甩鍋女俠第六十章 留宿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武服人第十四章 話本合作第五百三十二章 暗中籌備第六百二十二章 彈劾前方統帥第一百二十五章 演出成功第六百一十四章 婚事重提第五百五十七章 兄妹對話第四十九章 當年謎案第一百八十六章 四紅顏齊聚首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用美人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攬軍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是戰是和第五百一十三章 馭下之道初體驗第四百五十五章 精兵簡政第四百八十六章 回蜀都!第四百九十八章 復國計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進門去第六百二十八章 出使人選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雲都的下落第二百四十八章 你也不能出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秘諜司成立第一百六十八章 選擇退婚第四百八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讚不絕口(求首訂!)第六百七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三十七章 代師收徒第五百零九章 國庫爲何這麼空?第一百五十七章 靠靠肩膀沒什麼第二百七十九章 洞裡夜話第五百零四章 入宮相見第六百零七章 倔強的性格第三百七十三章 來去皆匆匆第五百九十四章 菩薩蠻第三百九十章 幕後線索第五百五十五章 做好了準備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的危機第二十八章 阻攔第五百七十八章 惻隱之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治國之見第二百四十七章 挽留二女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女碰面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料敵先機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歸於好第三百六十一章 熙園詩會第五百六十六章 回府相見第五百六十五章 重回潤州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滅唐之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河東獅吼第三百六十二章 鬥詞第六百八十二章 勢在必得第二百二十二章 嘉敏回潤州第六十一章 睡錯牀第四百零一章 才女的請求第五百六十四章 猛將必發於卒伍第一百二十六章 險之又險第一百二十四章 青樓看戲第一百二十五章 演出成功第六百六十五章 準備妥當第二百八十六章 還是清白的第一百六十八章 選擇退婚第五百二十三章 蘇宸的策論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愛如山第六百一十二章 謀劃漳泉之地第五百五十六章 臨行前叮囑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謀投誠第三十五章 城外贈酒第三百九十三章 朝堂震動第七十七章 無債一身輕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唐朋黨之勢第六百二十五章 鄭王到任第三百二十五章 交情加深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是個機會!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心思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動盪,下旨降罪第五百四十三章 鐵馬冰河入唐來第二百二十七章 謀劃小周後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拾父愛第二十九章 萬事俱備,只等開刀第四十七章 誰是庸醫第七十八章 考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