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彈劾前方統帥

金陵城,唐國皇宮。

今日的早朝,氣氛仍然凝重,畢竟東西防線,全都有些吃緊,林仁肇在苦苦抵擋曹彬大軍的攻擊,蘇辰這邊,則被圍困在潤州,也無法派出兵馬去營救,及及可危。

在朝會上,圍繞如何動員南部洪州的兵馬,北上勤王,增兵過來,或者遷都洪州的問題展開。

當年李璟選擇遷都,就是因爲金陵城靠近長江太近,沒有戰略縱深,無法拉開防線,只靠一個長江天險防守,過於薄弱,靠近敵人前線過近了,如今真的面臨這個大問題。

但一時間,遷都的事,還是沒有達成共識,有支持者,便有反對者,牽扯重大,很難短期內相互說服對方。

李煜見沒有商議出解決之法,有些無奈,要宣佈退朝。

這時候,魏岑站出來大聲道:“官家,臣有事要奏!”

李煜看了魏岑一眼,問道“魏卿有何事?”

魏岑拱手道:“臣彈劾西路軍統帥林仁肇,東路軍統帥蘇辰,私通敵國,有謀反之心,當革職查辦。”

他說出了這番話,讓李煜和殿內的文武大臣們,都吃驚了一下,這個罪名,不可謂不大了。

李煜蹙起眉頭,問道:“魏卿,此時關乎重大,你可要想好了再彈劾,若沒有真憑實據,彈劾兩軍統帥,便有構陷之嫌了,還會動搖軍心。”

此時,李煜也有些不悅了,因爲李煜也知曉,朝中有三種黨派,孫黨、宋黨、新黨,三足鼎立,在李煜的父皇在位期間,就存在了,當時李璟還親口跟李煜交待,黨爭在任何朝代都會存在,如果沒有多種勢力的黨派,都完全無私心聽命於皇帝,彼此不拉幫結派,是不可能的。

若無結派,很可能就會一黨獨大,反而更危險。

黨派多,需要皇帝來平衡,把握好這股平衡駕馭之道,便是帝王權術了。

李煜當然明白,魏岑與其它兩黨不和,反對林仁肇和蘇辰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這個關鍵時候,站出來搗亂,構陷三軍統帥,影響軍心,那邊其心可誅了。

魏岑從衣袖長袍內,抽出了三四封信,說道:“我軍斥候,在兩線各自發現了宋軍將領,給林仁肇和蘇辰送去了書信,其中有沒我軍劫到,從北方送去軍營的密信,裡面有大宋官家趙匡胤寫給蘇辰、林仁肇的親筆書信,在勸降拉攏,看書信內容,已經不是第一封,許諾種種好處,臣以爲,此事關乎重大,當立即展開調查,否則,兩線會出現兵變倒戈危險。”

他說完這些,要遞交密函書信。

有宦官走過來,接過書信,呈遞上去交給了龍椅上的李煜。

所有的文武百官,在這個時候,都感到了不可思議。

韓熙載、徐鉉、徐鍇、鍾謨、高遠等人,相互看了一眼,也覺得茫然。

李煜看完了幾封書信後,狠狠的拍在桌桉上。

“豈有此理,這真是大宋皇帝趙匡胤,親筆寫給林仁肇將軍的勸降信,還有一份是寫給蘇辰的,以及曹彬寫給林仁肇的書信。宋人已經在招降了,要瓦解我東西防線的主帥。來人,傳下去,讓三省六部、樞密院的人,也都傳閱一下。”李煜讓宦官把書信傳下去。

韓熙載第一個接過信函,有些不敢置信,仍然覺得書信是僞造的。

但他親自看過之後,發現裡面內容的筆法,以及還蓋了趙匡胤的印章,絕對錯不了。

對比過大宋趙匡胤曾發來的親筆書函來看,無論是曾經留下的筆記,還有皇帝的玉璽章,都能對上,說明此信爲真。

信函內容,的確是趙匡胤惜才,勸林仁肇將軍放棄抵抗,率軍倒戈,可以到宋國繼續出任大將軍,賜官加爵,而且,看書信內容,不像是第一次,因爲裡面提到了許多沒頭沒尾的說辭,是關於關於上一封的內容的延續,這不得讓人懷疑,林仁肇已經與大宋皇帝通信不止一封了。

而寫給蘇辰那封,也是如此,趙匡胤誇大其詞,對蘇辰讚揚有加,希望他可以順應歷史潮流,歸順大宋,將來能夠建一番豐功偉業云云。

韓熙載把書信傳給了其它人,然後站出來說道:“信雖然是真的,但是我們無法判斷林仁肇將軍和蘇辰是否與北方大宋有歸降的跡象,這只不過是一面之詞,我們當謹慎處理,不能中計。”

魏岑喝道:“這都什麼時候了,東西兩路戰線,不斷被壓縮,隨時有潰敗跡象,恰恰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接到了這種信函,才知曉北方的趙匡胤和敵軍主帥曹彬,都有與林仁肇將軍、蘇辰交往信,此事不得不防!臣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凡事當小心,畢竟牽扯甚大,一旦疏忽,讓林仁肇十萬大軍盡數投敵,那麼很快就可以兵臨城下,圍困金陵城外了。”

陳覺站出來道:“臣覺得魏大人所言有理,畢竟信函爲真,馬虎不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李煜的臉色沉下來,已經產生了濃濃的擔憂,似乎被說動了。

徐鉉站出來說道:“官家,這只不過是兩封宋方的書信,不過是我們截取到的片面之詞,我們並沒有發現蘇辰和林仁肇將軍,親自寫給北方宋人的回信,所以,具體是否有招降背叛之心,不好妄加判斷,輕易採信!”

老臣馮延魯此時開口:“身爲三軍主帥,已經有了這種被拉攏勸降信函,即便他們現在沒有投敵,但是誰保證他日後不會。難道我們整個唐國的命運,就交給兩個人的一念之間嗎,太過荒謬了。

“所以,老臣覺得,即便不撤職兩位將軍的官銜,立即查辦緝拿,也當傳喚回京,當衆進行述職,把這件事說清楚,我們才能繼續重用他們,若是無法自證清明,便關押下去,嚴刑拷問,不說出個所以然來,絕不罷休!”

韓熙載駁斥道:“胡鬧!此時前線戰事吃緊,無論是林仁肇,還是蘇辰,各負責西面與東面的防線,又都是三軍統帥,豈能說召回就召回?”

魏岑笑冷笑道:“都到這個時候了, 來往信函已經被我們拿到了,難道你們還要等到他們真的兵變倒戈,才肯相信嗎?”

陳覺接話道:“不錯,必須要召回,同時另換臨時主帥。若是二人是被冤枉的,朝廷也能放心派回去重用!”

潘佑駁道:“此事萬萬不可,絕不能這樣做,否則會動搖軍心!”

徐鉉也說道:“官家,當三思而後行,的確不能就這樣草率下決斷,萬一中了宋國的離間計,可如何是好?”

李煜猶豫起來,畢竟韓熙載、潘佑、徐鉉等大臣說的也有一定道理。

陳覺冷哼道:“即便不調回主帥,也要另派監軍,臣建議,派出皇室最信任的親王前往監督二人,能確保我李唐江山,不會生出叛亂!”

李煜聽完,連連點頭,覺得這個提議很好。

這個時候,朝廷危難,靠臣子來替李家江山打生打死,決定國運,已經有些不可靠了,他的兄弟,鄭王李從善、鄧王李從鎰,都可以派出去監軍,至少他們不會眼睜睜放任唐國滅亡,畢竟這也是他們的李家天下。

“陳樞密使的建議甚好,可派鄭王、鄧王,前去監軍,順便調查此事!”李煜做出了安排。

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與賞賜第五十九章 聚餐之情第二百六十一章 訂婚之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女碰面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拾父愛第一百二十六章 險之又險第一百六十三章 品貢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它很醜卻很有價值第一百三十五章 羨慕嫉妒恨第六百一十三章 酷夏鏖戰中第六百五十七章 拉攏明顯第一百九十三章 歹計第五百八十章 發展軍醫第六十四章 都是瞎猜的第四百六十七章 宋軍策略第十七章 俠女箐箐第二十章 同行競爭第三百三十六章 證據不利第二百九十四章 妙手回春第二百零七章 兄妹團聚第四百六十七章 宋軍策略第一百一十四章 讚不絕口(求首訂!)第二百三十七章 算計終成空第二百四十六章 關心則亂第三百三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零一章 才女的請求第一百二十四章 青樓看戲第一百四十八章 母女私談第八十三章 酒精退燒第四百一十四章 我沒意見啊!第二百零四章 身世之謎第五章 才女解詞第二百二十五章 格物致知第四百一十五章 有花堪折直須折第五百七十九章 相言甚歡第五百八十章 發展軍醫第五百七十章 刮目相看第六百二十六章 貫穿營地第六百五十九章 定後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進門去第五百四十九章 練功提升第二百三十五章 報復來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零八章 一夜長大的少女第五百三十二章 暗中籌備第六百五十四章 掌控自己的命運第二百五十三章 有效控制第五百四十二章 滅唐之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貫穿營地第二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一十三章 馭下之道初體驗第四百五十章 劍門關!第八十一章 憐憫之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輿論導向第五百一十七章 揭榜中狀元第一百零七章 內軒藏身第七十二章 合作推進第五百一十三章 馭下之道初體驗第四十四章 訴衷情第二百八十五章 震怒第二十六章 武林軼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線召回第四百六十三章 革職關押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錯了意第十三章 心思玲瓏第一百五十六章 酸酸澀澀女兒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安心放權第三百零六章 論詞之道第五百五十三章 傷別離第六百三十四章 使節團將至第六百五十九章 定後路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的危機第十九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爲盟主加更!)第十七章 俠女箐箐第五百七十七章 殘酷的修羅場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進門去第六百八十章 營救計劃第四百四十四章 搜查罪證第五百六十六章 回府相見第六百二十章 大婚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別辭行第二百四十四章 車內被催婚第四百五十五章 精兵簡政第四百二十六章 聚首金陵渡!第十五章 隋唐傳奇演義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線召回第三百四十二章 從長計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只願君心似我心第五十四章 一毛不拔第五十九章 聚餐之情第三百五十五章 提攜門生第四百一十一章 爲難境地第三百五十五章 提攜門生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謀投誠第二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五十六章 十軍操練第一百九十六章 性命攸關第一百七十二章 可能跟他有關第三百一十二章 故意刁難第四百六十五章 可怕的猜測
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與賞賜第五十九章 聚餐之情第二百六十一章 訂婚之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女碰面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拾父愛第一百二十六章 險之又險第一百六十三章 品貢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它很醜卻很有價值第一百三十五章 羨慕嫉妒恨第六百一十三章 酷夏鏖戰中第六百五十七章 拉攏明顯第一百九十三章 歹計第五百八十章 發展軍醫第六十四章 都是瞎猜的第四百六十七章 宋軍策略第十七章 俠女箐箐第二十章 同行競爭第三百三十六章 證據不利第二百九十四章 妙手回春第二百零七章 兄妹團聚第四百六十七章 宋軍策略第一百一十四章 讚不絕口(求首訂!)第二百三十七章 算計終成空第二百四十六章 關心則亂第三百三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零一章 才女的請求第一百二十四章 青樓看戲第一百四十八章 母女私談第八十三章 酒精退燒第四百一十四章 我沒意見啊!第二百零四章 身世之謎第五章 才女解詞第二百二十五章 格物致知第四百一十五章 有花堪折直須折第五百七十九章 相言甚歡第五百八十章 發展軍醫第五百七十章 刮目相看第六百二十六章 貫穿營地第六百五十九章 定後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進門去第五百四十九章 練功提升第二百三十五章 報復來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零八章 一夜長大的少女第五百三十二章 暗中籌備第六百五十四章 掌控自己的命運第二百五十三章 有效控制第五百四十二章 滅唐之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貫穿營地第二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一十三章 馭下之道初體驗第四百五十章 劍門關!第八十一章 憐憫之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輿論導向第五百一十七章 揭榜中狀元第一百零七章 內軒藏身第七十二章 合作推進第五百一十三章 馭下之道初體驗第四十四章 訴衷情第二百八十五章 震怒第二十六章 武林軼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線召回第四百六十三章 革職關押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錯了意第十三章 心思玲瓏第一百五十六章 酸酸澀澀女兒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安心放權第三百零六章 論詞之道第五百五十三章 傷別離第六百三十四章 使節團將至第六百五十九章 定後路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的危機第十九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爲盟主加更!)第十七章 俠女箐箐第五百七十七章 殘酷的修羅場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進門去第六百八十章 營救計劃第四百四十四章 搜查罪證第五百六十六章 回府相見第六百二十章 大婚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別辭行第二百四十四章 車內被催婚第四百五十五章 精兵簡政第四百二十六章 聚首金陵渡!第十五章 隋唐傳奇演義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線召回第三百四十二章 從長計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只願君心似我心第五十四章 一毛不拔第五十九章 聚餐之情第三百五十五章 提攜門生第四百一十一章 爲難境地第三百五十五章 提攜門生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謀投誠第二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五十六章 十軍操練第一百九十六章 性命攸關第一百七十二章 可能跟他有關第三百一十二章 故意刁難第四百六十五章 可怕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