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訴衷情

蘇宸被韓熙載發現了身形,不好再走,於是上前相見,拱手道:“見過韓大人。”

“老夫暫時無官一身輕,不是什麼大人啦。”韓熙載擺了擺手,笑着說道。

蘇宸走到跟前,說道:“先生,又在這裡作畫嗎?”

韓熙載輕聲嘆道:“與老友過來垂釣,一時心生所感,寫了一首詞,蘇宸,你過來瞧瞧。”

“寫了詞?”蘇宸一怔,目光看向畫板上的宣紙,上面的確寫着一首詞,詞牌名是“訴衷情”。

這是唐教坊曲,由晚唐溫庭筠取《離騷》中“衆不可戶說兮,孰雲察餘之中情”之意,創制此調;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那溫庭筠精通音律,詩詞兼工,但是寫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

他的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爲“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

蘇宸也算中文系高材生,對這個冷門詞牌也有了解,平靜掃了一遍後,微笑道:“先生高才,詞藻樸實,但情感真實,若晚輩所猜不錯的話,這首詞正是先生的生平寫照了。”

“哈哈哈,蘇宸小友,真是慧眼啊!”韓熙載笑了笑,轉身對着身旁的男子說道:“徐賢弟,給你引薦一下,這位是蘇宸公子。昨晚你在我府上,不是贊過那首皮日休的詩,字體雋永,筆鋒獨特嗎,就是他所寫。”

“噢?就是這位少年才俊啊!”姓徐的男子,目光地打量着蘇宸,看他穿戴簡單,臉上都是汗漬,沒有穿着士子貢士的襴衫,有些好奇。

蘇宸拱手行禮道:“不敢當,晚輩見過這位先生。”

韓熙載繼續介紹道:“我這位徐賢弟啊,姓徐名鍇,字楚金;在朝廷時,與老夫交情莫逆,曾同爲秘書省的秘書郎,目前是集賢殿的大學士,過來到潤州公差,順道看望我這老友來啦。”

“原來是徐大學士。”蘇宸心中微動,這是南唐二徐之一啊,徐鍇與徐鉉可是南唐朝廷的兩位肱股人才。

不過,徐鍇從政能力一般,但學富五車,精通文字訓詁學,相當於南唐的一部活字典。據傳,李煜得了一本古《周載齊職儀》,整個江東無人通曉此書,他請教徐鍇,這徐鍇卻能逐一註釋解答,無所偏漏遺忘。

徐鍇對蘇宸那自成一家的“瘦金體”毛筆楷書,印象深刻,頗有唐朝褚遂良、薛曜的筆法傳承之遺風,只是更加特殊,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天骨遒美,給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感。

“蘇宸公子年紀有多大,可曾參加去年的科舉秋闈?”徐鍇心生愛才之心,饒有興趣問道。

蘇宸尷尬,搖頭道:“沒有參加,其實我……只是個州府書院的生徒身份,沒有畢業,就輟學了。”

“肄業生徒?”徐鍇有些驚詫,州府有書院,在書院學習就是生徒的身份,如果沒有畢業,中途退學,就是肄業了。

由於南唐的科舉效仿唐代舊制,雖然也有一些改制,但總體差不多,主要設進士科,還不像宋明時期三級科舉制,有秀才、舉人這些身份。而唐代的秀才,與宋代的秀才,明清的秀才都是不同意思。

南唐的進士科,沿襲唐代餘習,詩賦爲科考的主要內容。

不過,南唐三位帝王對科舉取士的態度有所不同,因此考試內容也有一些變化。比如烈祖李昪在位時,重視儒吏,以經義法律取士爲官,力圖革除武人爲官之弊。登基不久便下詔曰:“前朝失御,四方崛起者衆。武人用事,德化壅而不宜,朕甚悼焉。三事大夫其爲朕舉用儒吏,罷去苛政,與民更始。”

李昇在經義基礎上,更重視以法律取士,成爲烈祖時期科舉考試的新趨勢。但此種趨勢並未得到發展,因爲李璟、李煜都是鍾愛文學之人,更喜歡以詩賦取士,所以李昇歸西之後,便取消了這種律法考試內容。

而這徐鍇正是南唐讀書人中的學識淵博之輩,脾氣也特殊,在李昇時期對科舉制度頗多不屑,據後世五代史中《徐鍇傳》所載:“升元中,議者以文人浮薄,多用經義法律取士,鍇恥之,杜門不求仕進。”

這句簡單解釋就是:徐鍇對當時烈祖以法律取士的行爲,自覺對文人恥辱,不屑一顧,關上門在家研究學問,不求仕途。

事實也是如此,在李昇一朝,徐鍇都沒有出來入仕做官,直到李璟登基之後,徐鍇纔出來參加鄉貢,以學問破格進入朝廷,成爲秘書省的校書郎,在那個時候,跟韓熙載成爲了同事兼摯友。

“對,算是肄業的生徒!”蘇宸大方承認。

徐鍇蹙眉,目光轉向了韓熙載,有些許詫異和詢問目光。

韓熙載有些尷尬,因爲他當日和蘇宸見面,閒聊片刻,主要圍繞畫卷和字體上,並沒有細問他的士子身份。而且韓熙載這個人,不拘小節,往往看人只看才華,性格是否合脾胃,不在乎具體身份。

“哈哈,沒有參加科舉也無妨,看你年紀不大,也就剛及弱冠吧!即便肄業了,也可以回書院,交上一定錢貫費用,領取考引,可重新報名參加科舉。”韓熙載爲他出主意。

蘇宸心中失笑,他雖然讀了中文系進修,背誦了一些唐詩宋詞;但是,若要參加科舉,寫駢文的唐賦,注重不同的韻腳和轉合,寫出錦繡文章,那就不可能了。畢竟他可不是從小讀經書長大的純古人,教育環境不一樣啊。

“科舉方面,晚輩並無志向。”蘇宸如實說道。

韓熙載聞言愕然,徐鍇更是緊鎖了眉頭,似乎對他的言論,感到詫異不解。

這蘇宸是沒有才學,玩物喪志,無能力參加科舉?

還是此人自持才華,對當今朝廷和局勢不看好,才故意逃避入仕的?

徐鍇並不瞭解蘇宸是哪一種;但韓熙載曾跟蘇宸有過一面之緣,相談甚是投機,不認爲他是沒有才華之人。

韓熙載打個圓場笑道:“功名利祿都是身外事,不談這些了,老夫如今也是白丁身份,哈哈,反而覺得更加清閒自由,滋潤愜意!蘇宸啊,不知你對《訴衷情》的詞牌是否瞭解,寫過這方面的詞曲沒?”

蘇宸謙虛道:“不是很熟悉!

徐鍇看了韓熙載一眼,在旁忽地冷笑道:“這個詞牌,你不會連一首也沒做過吧?”

蘇宸感受到這位徐大人的輕視,心中思忖,他也不想剛見面,就在這丟了顏面,讓韓熙載跟着落面子,至少自己目前還有在南唐潤州生活,於是笑着道:“以前沒寫過,但是看到先生作的這首詞後,也有幾分感觸,現下寫一首詞如何?”

韓熙載目光一亮,遞出竹杆毛筆道:“蘇小友請!”

“那在下獻拙了。”蘇宸點頭接過筆來,沉吟一下,然後提筆寫下了陸游那首膾炙人口的《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韓熙載和徐鍇看完之後,對視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驚訝之色;這首詞可別剛纔那首意境強多了,此等才情,絕非尋常士子啊。

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夢成真第三百八十四章 平安回府第一百七十章 閨蜜的小心思第四百八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零一章 詩會落幕第二百七十三章 病情垂危第四百二十一章 螢火之光與皓月爭輝第六百七十八章 拿下采石磯第三百七十六章 長街血戰第六百二十六章 貫穿營地第三十四章 夜裡私話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是個機會!第五百四十一章 徵詢意見第九十七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五十章 公主心思第一百八十二章 女子有才就是麻煩第七十一章 悽然處境第六十九章 落水的花旦第六百八十章 營救計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見李後主第六百二十八章 出使人選第六百一十五章 你若願娶,我便願嫁!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見周娥皇第九章 蘇記糖葫蘆第一百二十七章 切磋第二百二十一章 治國的看法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陵失陷(下)第九十六章 葉探花第一百五十四章 哥有青白瓷第一百七十七章 才名是最好護身符第二十九章 萬事俱備,只等開刀第六百一十四章 婚事重提第五十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二百四十七章 挽留二女第四百八十一章 戰後覆盤第一百六十六章 白大小姐的手腕第六百二十三章 謠言第六百四十六章 離別前的團聚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有策劃第一百三十九章 共乘一騎第五百一十二章 壓力倍增第五百六十三章 奮勇殺敵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宋興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復國計劃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家的內憂外患第五百零一章 拜訪白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第五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六百五十三集 路雖遠,行則將至!第二百四十一章 雞鳴練刀第四百四十六章 國法難容第六百一十五章 你若願娶,我便願嫁!第三百三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與賞賜第一百七十七章 才名是最好護身符第四百二十三章 放榜,中解元!第二百七十三章 病情垂危第二百六十二章 防火防盜防閨蜜第一百七十九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一百六十七章 鹽之道大有學問(求月票!)第三百八十章 牽腸掛肚第五百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夢成真第二百四十八章 你也不能出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私人武裝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夢成真第四百九十八章 復國計劃第四百九十二章 近鄉情更怯第四百零六章 才子的困擾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賜的驚喜第三百九十三章 朝堂震動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見李後主第一百六十章 贖身的煩惱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兵壓境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心思第六百六十章 離別在即第一百一十六章 和解(第三更)第四百零二章 夜裡來客第五百三十章 創辦官企第四百八十八章 守歲第二百一十一章 早做準備第六百六十三章 恨其不爭第六百二十七章 服從軍令不動搖第二百二十七章 謀劃小周後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用美人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蘇宸的策論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別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益分賬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一十一章 鶯鶯燕燕有點多第一百七十章 閨蜜的小心思第六百五十章 蘇氏六國論第三百三十一章 主動示好第五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二百二十五章 格物致知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的危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道法術器第四百九十七章 撒嬌過關第二百五十三章 有效控制第四百二十四章 秋闈餘波
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夢成真第三百八十四章 平安回府第一百七十章 閨蜜的小心思第四百八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零一章 詩會落幕第二百七十三章 病情垂危第四百二十一章 螢火之光與皓月爭輝第六百七十八章 拿下采石磯第三百七十六章 長街血戰第六百二十六章 貫穿營地第三十四章 夜裡私話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是個機會!第五百四十一章 徵詢意見第九十七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五十章 公主心思第一百八十二章 女子有才就是麻煩第七十一章 悽然處境第六十九章 落水的花旦第六百八十章 營救計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見李後主第六百二十八章 出使人選第六百一十五章 你若願娶,我便願嫁!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見周娥皇第九章 蘇記糖葫蘆第一百二十七章 切磋第二百二十一章 治國的看法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陵失陷(下)第九十六章 葉探花第一百五十四章 哥有青白瓷第一百七十七章 才名是最好護身符第二十九章 萬事俱備,只等開刀第六百一十四章 婚事重提第五十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二百四十七章 挽留二女第四百八十一章 戰後覆盤第一百六十六章 白大小姐的手腕第六百二十三章 謠言第六百四十六章 離別前的團聚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有策劃第一百三十九章 共乘一騎第五百一十二章 壓力倍增第五百六十三章 奮勇殺敵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宋興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復國計劃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家的內憂外患第五百零一章 拜訪白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第五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六百五十三集 路雖遠,行則將至!第二百四十一章 雞鳴練刀第四百四十六章 國法難容第六百一十五章 你若願娶,我便願嫁!第三百三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與賞賜第一百七十七章 才名是最好護身符第四百二十三章 放榜,中解元!第二百七十三章 病情垂危第二百六十二章 防火防盜防閨蜜第一百七十九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一百六十七章 鹽之道大有學問(求月票!)第三百八十章 牽腸掛肚第五百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夢成真第二百四十八章 你也不能出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私人武裝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夢成真第四百九十八章 復國計劃第四百九十二章 近鄉情更怯第四百零六章 才子的困擾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賜的驚喜第三百九十三章 朝堂震動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見李後主第一百六十章 贖身的煩惱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兵壓境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心思第六百六十章 離別在即第一百一十六章 和解(第三更)第四百零二章 夜裡來客第五百三十章 創辦官企第四百八十八章 守歲第二百一十一章 早做準備第六百六十三章 恨其不爭第六百二十七章 服從軍令不動搖第二百二十七章 謀劃小周後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用美人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蘇宸的策論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別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益分賬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一十一章 鶯鶯燕燕有點多第一百七十章 閨蜜的小心思第六百五十章 蘇氏六國論第三百三十一章 主動示好第五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二百二十五章 格物致知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的危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道法術器第四百九十七章 撒嬌過關第二百五十三章 有效控制第四百二十四章 秋闈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