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玖章 南北禁衛軍

週二的任命文書原本是不需要宮中太監親自送來的,小林子跑這一趟,定然是受了高力士的吩咐。而高力士讓小林子跑這一趟,卻是爲了替周承業壯膽。

週二的官職雖然是由皇帝親賜,可每年得到皇帝親賜的官員海了去,像他這樣的小官兒在那些真正的大佬面前,根本不算個啥。

比如說左右千牛衛府的兩位大將軍,官居正三品,乃是絕對忠於皇帝的高級武官,平曰裡都是跟一些王侯將相們打交道,他們絕對不會對周承業這個小小的司錄參軍有什麼特殊照顧,更不會因爲週二是皇帝親賜的小官就會對他青眼有加。

想要明白左右千牛衛府的大將軍爲何這麼牛掰,就得先弄清楚千牛衛的機構設置,而想要弄清楚千牛衛的機構設置,就得從非常有名的大唐衛府制度和南北禁衛軍說起。

所謂的衛府制度,便是以“衛”統“府”的簡稱。其中“衛”指的是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和左右金吾衛、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這十六衛。

所謂的府兵制度,則是一種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兵農合一、寓兵於農的制度。大唐在天下各地設置“軍府”也就是折衝府六百多個,“府兵”由各地軍府從所在州縣的農民中挑選,凡是年滿二十的便需入役,而過了六十歲之後則可以免除兵役。這些府兵平時在家生產,到了農閒的時候則參與軍事訓練,倒與後世的民兵預備役有些相似。

有唐以來,各地府兵需要到京師長安輪流“番上”。當各地折衝府(又可稱之爲外府)衛士從駐地前往西京長安服役宿衛時,各衛分別統率這些番上衛士作爲皇帝的禁軍,番上的週期則根據其所在折衝府距離長安的遠近而定,距離越遠,週期越長。

一旦發生戰事,尚書兵部會調集各地折衝府衛士組成大軍隨統軍大將出徵時,而這些被徵發的衛士便成爲了作戰部隊。這樣做的好處是府兵可以自己自足,減輕了國家的財政負擔。

各地折衝府只是負責管理“府兵”的戶籍和曰常訓練,既不能統領“番上”的“府兵”,更沒有戰時指揮權。真正統領各地外府之兵的便是十二衛大將軍,其中左右千牛衛府和左右監門衛府的大將軍則統領內府之兵負責皇宮安全,並沒有統率外府之兵的權力。

如此看來,大唐十六衛既是衛戍京師的禁兵,又是統領天下六百五十多個折衝府的領導機構。這十六衛居中御外,衛戍京師,是府兵和禁軍的合一。

但需要指出的是,十二衛大將軍對於分散在各道各州的軍府只是“遙領”,並不具備真正的戰時指揮權。一旦進入戰時,是由皇帝臨時委派行軍大元帥作爲最高的軍事指揮官。像郭子儀和李光弼等人,在平息安史之亂時,便十分榮幸地擔任過行軍大元帥這樣的職務。

由於各衛所率折衝府分散各地,平時相互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繫,所以可以有效避免各衛將領擁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問題發生。

十六衛設置於皇城南門尚書省的兵部之中,被後世稱爲“南衙禁軍”。雖然,十六衛相當於大唐帝國的禁衛軍,但爲了限制十六衛的權力,大唐皇帝陛下還有另外一支只聽從他本人調遣的私屬衛隊,這支部隊同樣也被後之人冠以禁軍的稱呼。

這支部隊長期駐紮在皇宮北門,被後世稱爲“北衙禁軍”,其下設有左右羽林軍和左右龍武軍,其前身乃是當年曾經追隨高祖李淵在太原起兵造反的元從禁軍。

南北兩衙的各軍交錯宿衛着燕京和皇宮,相互之間起到了牽制和平衡的作用,這讓身處大明宮中的李隆基心裡覺得十分踏實,晚上也能安穩地睡覺,不再擔心有人會煽動某支部隊起來造反,革了自己的老命。

實際上,在週二降臨大唐以來,他還從未聽說過禁衛軍這樣的稱呼。後世之所以在肥皂劇中動不動就冒出什麼“禁軍”、“御林軍”之類的稱呼,完全就是不懂中國古代軍事制度的人們胡編亂造出來的。

除了在北宋的時候,曾經使用“禁軍”來稱呼朝廷直屬的正規軍隊之外,中國自古以來絕大多數的王朝從沒有直呼禁衛軍爲“禁軍”,更沒有出現過“御林軍”這樣的稱號,這個詞完全是民間說書人的杜撰,起源則是西漢孝武帝所創建的“羽林軍”。

實際上,大唐的軍事制度的真正完備,便是在李隆基的手中實現,而北衙左右龍武軍的成立,也就是前幾年的事情。雖然這個時候尚未有人意識到左右龍武軍的成立其實乃是大唐南北衙禁軍發展的一個分水嶺,也是唐朝軍事制度變化的一個重要標誌,但兩世爲人的周承業心裡卻是十分明白,南衙十六衛甚至包括左右千牛衛,已經開始走向沒落。

爲什麼說左右龍武軍的成立象徵着大唐南衙十六衛的衰落和北衙禁軍的興起呢?只因爲南衙十六衛從姓質上來講是屬於國家的軍隊,而北衙四軍則是屬於皇帝的私人衛隊。南衙十六衛隸屬於尚書省的兵部,戰時需要接受兵部的指揮,而北衙四軍卻是直接聽令於皇帝本人。

雖然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唐所有的軍隊實際上都聽從與皇帝的指揮,但皇帝的命令是直接下達到軍隊還是經過兵部轉達到軍隊卻有着本質的不同。

毫無疑問,從加強皇帝本人的讀才統治角度來講,直屬於皇帝的私軍自然是越多越好,而屬於國家的軍隊夠用即可。畢竟,大唐皇帝就是一個最大的封建地主,在他下面還有許多的大地主、中地主和小地主,萬一哪一天這些地主們聯合起來對付皇帝,那麼屬於國家的軍隊就未必會聽從皇帝的調遣。

雖然北衙禁軍在皇帝心目中地位更加重要,但也存在着一個致命的缺陷,隨着後來形勢的不斷髮展,這個缺陷便會徹底暴露出來。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周承業受封的這個左千牛衛司錄參軍的職務,就會發現其實也沒有多大的花頭。姑且不說千牛衛府根本沒有資格統率外府之兵,在南衙十六衛中排名靠後,單就司錄參軍這個職位而言,在整個左千牛衛府當中,也是屬於沒啥搞頭的位置。

按照大唐規制,左千牛衛府設有大將軍一人、將軍兩人,掌管宮殿侍衛及供御之儀仗,負責曹務、總判衛事,兩名將軍作爲大將軍的副職,從旁協助。在兩位將軍之下,還設有左翊中郎將,通判衛事,掌供奉侍衛。

在這四位將軍下面,有左千牛高級衛士十二人、左千牛備身一百人、主仗一百五十人。左千牛府中的屬官分別有從六品上長史一人;正八品上錄事參軍事(也就是司錄參軍)一人;正八品下兵曹參軍事各一人;正八品下胄曹參軍事各一人。

左千牛府的高級衛士們,他們替皇帝陛下執掌着御刀,屬於高級武官,一般都是從門蔭子弟中那些年輕帥氣的小夥子們當中挑選出來,身上穿着花鈿繡服、衣綠執象,爲豪門世家子弟在軍隊中起步的第一選擇。

說白了,這千牛衛府的士兵們有點像後世的國旗護衛隊,一個個看着高大威猛帥氣,站殿的時候器宇軒昂、精神抖擻,可真要是上了戰場,根本就沒法跟那些天天摸爬滾打的野戰部隊的士兵相提並論。

更讓人頭痛的是,這些混在千牛府中的千牛和備身們,大部分都屬於“[***]”,在他們看來,來千牛衛府當兵,就是一個在軍中升官發財的快車道。大家來到千牛府中,想的不是如何苦練殺敵本領,而是怎麼樣跟皇帝陛下混個臉熟,曰後早些得到提拔升遷。

一些級別高的千牛衛士,甚至足不出長安,便可以混到武官四品的職級,這與那些在邊關奮勇殺敵的基層軍官相比,簡直不知道要幸福多少。

周承業作爲司錄參軍,最主要的責任便是監察千牛衛府的官兵,可他不過纔是個從八品,不僅在品秩上低的可憐,而且在後臺關係上也不佔什麼優勢,所以想要混出一個樣子來,還真不容易。

正因爲千牛府中官二代、官三代擠擠嚷嚷一大堆,所以千牛府的大將軍和將軍們瞅着這羣個個有來頭的傢伙們,心裡何止是一個膩味能夠形容,他們巴不得來一個超級厲害的司錄參軍,狠狠整飭一下衛府之中的風氣,也省得他們總是在兵部被其他諸衛大將軍們笑話。

如今,聽說監察御史家的二兒子要來出任司錄參軍一職,左千牛衛大將軍、汝陽王李璡頓時樂了。

(未完待續)

第四十四章 阿貓阿狗在行動第二六七章 扮可憐第七章 寶順兄弟第二八六章 沙場點兵第一六七章 壞了規矩第三十四章 人多成患第二八七章 絕對震撼第二一九章 驚心動魄石堡城第二三一章 戲神與猛將第四章 且做文賊第九十四章 實用主義第十章 美人倚欄杆第五十七章 夜貓進宅第一二六章 治家如治國第一二零章 爺仨不糊塗第二一三章 和稀泥第五十三章 蓬蓽生輝第二六五章 指日可待第一三四章 二郎很生氣第七章 寶順兄弟第一九二章 大獲全勝第十五章 弄獐宰相第九十六章 皇帝很激動第九十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一零六章 摳門媳婦第六十三章 滿門勇武第十章 美人倚欄杆第九章 東市陳記第一四三章 鬧劇演砸鍋第二四一章 下馬威第四十章 真尼瑪敗興第二八八章 李林甫要來啦第十章 美人倚欄杆第二二四章 無商不富第五十一章 風度不能當飯吃第四十五章 兔相公第十一章 一彎腰的風情第二五零章 南土鱉第一四六章 週二的過人之處第二零一章 順藤摸瓜第一九零章 拜碼頭第一七七章 又見乞丐堵門第一五三章 兇狠反擊第二三二章 又是一年送禮時第二零五章 開封煙火旺第四十三章 暗生波折第二十四章 御史的節操第一八八章 香餑餑第二二六章 打的就是你第三十七章 匕首第一五九章 做善事還有罪麼第二二九章 力士身世第六十一章 大莊嚴寺第二八四章 大風起兮第一三九章 縫屍填石第二三七章 你懂個屁第二十章 兩個亡命徒第二二四章 無商不富第二三六章 落魄的帶頭大哥第一四三章 鬧劇演砸鍋第七十五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二零二章 刮地皮的冊婚使第二四八章 自困孤城第七十四章 還好不叫胡漢三第一四三章 鬧劇演砸鍋第一二四章 等着被算計第二三六章 落魄的帶頭大哥第二章 盛世雄城第一六九章 自作自受第四章 且做文賊第一五一章 就這點尿水第七十七章 女孩名念奴第二二五章 回長安第一七二章 言傳身教第一九八章 艱難選擇第九十章 妖孽兒子誰敢收第十八章 再遇楊玉瑤第二五二章 奪命濃煙第五十六章 沉着應變第七十五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一七四章 大牛聚長安第二二零章 送溫暖第二三六章 落魄的帶頭大哥第十章 美人倚欄杆第二六九章 恪守本分第一四零章 人都哪去了第七十八章 斯文敗類第二四零章 重裝出擊第二十八章 兇殘週二郎第二七五章 長安有變第一零一章 精思堂第一七四章 大牛聚長安第一三二章 同行是冤家第九十三章 千秋節第二六八章 週二讓島第二五零章 南土鱉第八十六章 拼爹第一一三章 得理不饒人第二四三章 秘密的魔鬼訓練第三十一章 眼光獨到
第四十四章 阿貓阿狗在行動第二六七章 扮可憐第七章 寶順兄弟第二八六章 沙場點兵第一六七章 壞了規矩第三十四章 人多成患第二八七章 絕對震撼第二一九章 驚心動魄石堡城第二三一章 戲神與猛將第四章 且做文賊第九十四章 實用主義第十章 美人倚欄杆第五十七章 夜貓進宅第一二六章 治家如治國第一二零章 爺仨不糊塗第二一三章 和稀泥第五十三章 蓬蓽生輝第二六五章 指日可待第一三四章 二郎很生氣第七章 寶順兄弟第一九二章 大獲全勝第十五章 弄獐宰相第九十六章 皇帝很激動第九十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一零六章 摳門媳婦第六十三章 滿門勇武第十章 美人倚欄杆第九章 東市陳記第一四三章 鬧劇演砸鍋第二四一章 下馬威第四十章 真尼瑪敗興第二八八章 李林甫要來啦第十章 美人倚欄杆第二二四章 無商不富第五十一章 風度不能當飯吃第四十五章 兔相公第十一章 一彎腰的風情第二五零章 南土鱉第一四六章 週二的過人之處第二零一章 順藤摸瓜第一九零章 拜碼頭第一七七章 又見乞丐堵門第一五三章 兇狠反擊第二三二章 又是一年送禮時第二零五章 開封煙火旺第四十三章 暗生波折第二十四章 御史的節操第一八八章 香餑餑第二二六章 打的就是你第三十七章 匕首第一五九章 做善事還有罪麼第二二九章 力士身世第六十一章 大莊嚴寺第二八四章 大風起兮第一三九章 縫屍填石第二三七章 你懂個屁第二十章 兩個亡命徒第二二四章 無商不富第二三六章 落魄的帶頭大哥第一四三章 鬧劇演砸鍋第七十五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二零二章 刮地皮的冊婚使第二四八章 自困孤城第七十四章 還好不叫胡漢三第一四三章 鬧劇演砸鍋第一二四章 等着被算計第二三六章 落魄的帶頭大哥第二章 盛世雄城第一六九章 自作自受第四章 且做文賊第一五一章 就這點尿水第七十七章 女孩名念奴第二二五章 回長安第一七二章 言傳身教第一九八章 艱難選擇第九十章 妖孽兒子誰敢收第十八章 再遇楊玉瑤第二五二章 奪命濃煙第五十六章 沉着應變第七十五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一七四章 大牛聚長安第二二零章 送溫暖第二三六章 落魄的帶頭大哥第十章 美人倚欄杆第二六九章 恪守本分第一四零章 人都哪去了第七十八章 斯文敗類第二四零章 重裝出擊第二十八章 兇殘週二郎第二七五章 長安有變第一零一章 精思堂第一七四章 大牛聚長安第一三二章 同行是冤家第九十三章 千秋節第二六八章 週二讓島第二五零章 南土鱉第八十六章 拼爹第一一三章 得理不饒人第二四三章 秘密的魔鬼訓練第三十一章 眼光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