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匠戶們蓋房子?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雲燁對於權力的解讀就是這樣,這東西經常在很多人手裡傳來傳去的,想要永遠抓在手裡這不可能,既然現在到了老子的手裡,不用一下欽差大人的權利怎麼行。

公輸木這幾天一直閒着沒事,作爲大唐著名的閒散人員,老傢伙對於雲燁想要在旱原建一座龐大的工人新村非常的感興趣,既然雲燁都不在乎建這座新村的花銷,公輸木作爲一個偉大的建築師,就更加的不在乎。

涇河上游,離工廠足足有三裡地的地方就是一個好選擇,地勢平坦,最重要的是在上風位,在工人新村上游由於緊靠着山林不可能再建造什麼工廠了,選擇這裡就是考慮到不讓這些工匠被自己工廠裡排出來的毒氣所傷。

當計劃書拿給這些工廠的管事們看得時候,雲燁才知道,真正的土豪原來就在這些人中間,他們對雲燁謹慎的資金數目嗤之以鼻,對簡陋的二層小樓嗤之以鼻,他們甚至共同對雲燁看不起工業區財力的行爲表示了憤怒。

在工業區做官,註定了他們只能在這個體系裡升遷,坐到最高的位置就是將作監大匠,而且都是將作世家出來的人物,他們對匠戶並沒有多少的歧視,有幾個管事的祖上也是匠戶出身,蓋房子這種事他們也很熟練,之所以以前不敢,那是因爲身份卑微,不敢提出來,哪怕有錢,也不敢說。

既然現在有一個大頭跳出來說給匠戶們蓋房子。而且只收成本價,這就讓大家都開心了,反正雲燁要求給匠戶們蓋房子的奏摺還在回長安的路上,工業區裡的所有管事們已經坐在一起討論。修建新村花園的時候,用漢白玉是不是違制了。

水泥這種東西,每個作坊裡都有庫存,石頭。山裡面多得是,作爲匠戶會從山裡弄不來石頭?附近山林不能砍,但是深山裡的找些合適的砍下來扔河裡飄出來還是沒問題的,這事連皇帝陛下都不必問,他們不缺錢,不缺人手,就缺一道同意修造的文書。

對於雲燁的越俎代庖,將作監,工部的官員非常的憤怒。自古以來匠戶們就是被奴役的對象。他們的地位幾乎等同賤民。不安於土地者,就是最大的原罪。

雲燁的奏摺纔到三省,就被人家批駁的體無完膚。只要是能說話的官員,都在指責雲燁這種說風就是雨的愚蠢行徑。匠戶們需要到處做工,居無定所,宛如飄萍,今日在長安做工,明日說不定就需要去洛陽,如果高麗戰事爆發,他們還需要隨軍征戰,給他們一個不切實際的家,完全沒有必要。

體制內這種建議根本就走不通,如果這事情能輕易地完成,那些工業區的管事們自己也想住的好一些,早就開始做了。

就是這樣,你有錢都不行,你有材料也不行,回絕的理由冰冷而可笑,無稽之談!

雲燁翻看着自己的奏摺,上面被人家批閱的慘不忍睹,連語法的錯誤都被挑出來恥笑一番,最後不知道是哪個腦子抽風的傢伙居然在上面寫了大大的無稽之談四個字,這下子,就把雲燁氣的七竅冒煙了。

工業區的那些大小管事如喪考妣,低下頭不做聲,有的還掩面哭泣,不管自己立下了多少功勞,在那些官員的眼睛裡,他們依然是賤民,當初確定工業區的時候,雲燁就已經把仇恨的種子埋下了,他在協助李泰確定工業區的管理人員的時候,將作監那些不做工,工部那些不管事的人員都被他倆嘻嘻哈哈的用大腳給開了出去。

所以啊,人家現在不給面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看那四個字的筆跡不像是房玄齡的,杜如晦管的從來都是軍事,自然也不可能是他,這四個字寫的的時候這人顯然充滿了憤怒,鐵鉤銀劃,力透紙背,除了閻立德那個傢伙,別人寫不出來。

看着這四個字,雲燁很想把它裁下來重新裝裱一番,猶豫了很久纔打消了這個沒出息的想法。

圍在雲燁身邊的四個五蠡司馬也憤憤不平,這些天隨着雲燁將這裡的一十七家作坊看了一遍,對這些匠戶有了新的認知,就是這些卑微的如同荒草一樣的匠人,用他們的雙手打造出了大唐的無敵雄師,這樣的人得不到善待,實在是天理難容。

不說別的,光看着那些匠戶們拉鐵絲,製作金絲甲,鍊甲,就知道自己身上的這身裝備來之不易,匠戶的雙手粗糙不說,早就變形了,大拇指食指出奇的粗大,滾燙的鐵絲,他們捏在手裡居然不知道燙手,趁着鐵絲還有溫度,迅速的在鐵棍上敲出一個個的小圓環,如果這些事情的是一位老匠人也就罷了,偏偏是一位十七八歲的青年,小小年紀有這樣的一雙手,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低什麼頭,嚎什麼喪,原本打算隨便給匠戶們修一個住的地方就算了,現在,老子還不隨便修了,當初這些工廠都有云家的份子,我這些年從來沒用過,也沒取過,現在,還給我,老子要在旱塬上修一座侯府,要大,要豪華,裡面給我留一間房子就好,剩下的繼續蓋,老子想蓋侯府總不需要給那些王八蛋打招呼吧。

蓋好之後,我一個銅板一套房子賣給你們,老子喜歡敗家那又如何?反正我是長安城出了名的敗家子。“

雲燁的話讓那些管事們立刻就精神起來了,一個個立刻就去尋找最原始的契約,當初訂立的時候講明瞭有云家的股份的,可是雲燁就不敢答應,李二制定契約的時候又把這一條加了上去,傻子都知道是拿雲家當幌子,實現自己獨家控制這些工坊的目的,畢竟皇家的吃相也不能太難看不是?

很快,雲燁就簽訂了契約,把自己的股份全部賣給皇家,自己要拿錢蓋房子,這纔是雲燁想要的結果,逐漸從皇家控制的產業裡脫身,人情這東西很奇怪,一旦沾染上利益,就會變得功利,雲家的存在在工坊一開始的時候有利,但是現在,所有的工坊都被皇家劃給了將作監,你雲家何德何能與大唐爭利?所以將作監的人明知雲家有股份,但是都選擇了無視,認爲自己不去那這件事情攻擊雲家已經是積德行善了。

無緣無故的自己退出,就會傷害皇帝的信用,所有人就會說當初陛下是在拿雲家當幌子,給自己謀私利,現在沒關係了,雲侯非常的憤怒,非常的憤怒,二桿子脾氣發作,寧願不要股份,也要給工匠們蓋房子,這和收買人心無關,是在和將作監以及工部鬥氣。

第二封要求在旱塬上蓋房子的奏摺又上去了,這一回不是給皇帝的,是給將作監的公文,不提工匠,只說涇河邊上風景秀麗,自己打算蓋一座別府,土地都找三原縣買好了,只要將作監把雲家該拿的那一份錢還給我,我就開始蓋房子。

閻立德憤怒的在朝堂上大肆批駁雲燁的公文,並且把他當做大臣的恥辱當着衆人的面高聲誦讀出來,雲燁痞子般的語言和口氣都被他演繹的惟妙惟肖。

房玄齡苦笑,這麼些年了,雲燁還是那個狡猾如狐狸的傢伙,閻立德書生意氣,以爲自己在阻擋雲燁的不法侵佔,誰會想到他是在給自己謀求退身之道。

“朕記得當初這些工坊確實有雲家的股份,這一點不假,既然人家不願意和皇家做生意了,那就好和好散,工坊的股份給他換一套宅子也就是了,閆卿不必與他一般見識,朕讓皇后斥責他就是了。”

“斥責?”閻立德才是真正的憤怒,這是國家大事,怎麼就成了兒戲,皇后斥責?皇后一年要下無數道斥責紈絝子弟的旨意,誰不知道那就是在走過場?紈絝們受的最大懲罰就是一頓家法,如今怎麼對雲燁也來這套?

才準備要繼續上奏,房玄齡捧着勿板上前開始稟報另外的一件事,那就是最近傳的沸沸揚揚的嶽州新城房產之事,從來沒有什麼過多的投資渠道的長安富戶,開始爭搶嶽州地產,如今那裡的地價,一日三變。

閻立德派了很多人去督促工匠們修建侯府,三萬名工匠,他就不信,最多佔地不得超過三十畝的侯府能夠裝的下,三萬人加上家屬,就算是每個人都豎着,也能站滿這塊地,不許你違制,一絲一毫都不許,你蓋的房子最多隻能滿足一部分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匠戶們自己起來爭執,那就不要怪將作監將房子夷爲平地。

雲燁別的沒幹,就在荒地上拿木頭壘了一個大門,沒辦法,侯府的大門需要多高是有規定的,大門上有多少銅釘也是有規定的,將作監就是管理宮觀營造的部門很清楚,當將作監的人看到雲燁把幾枚早就失效的銅錢釘在大門上充當銅釘的時候,還是很不舒服。

給侯府劃了三十畝地,不多也不少,四四方方的,誰都無法挑剔。這是典制,皇帝陛下都不會輕易地違反,這是他統治的基礎。

閻立德還沒有高興多久,旁邊一座佔地達到三百畝的親王府邸又開始建造,李泰蓋房子從來都用不着問別人的意見。(未完待續)

第46節 龜雖壽第7節 美人第46節 瀆神第54節 雙喜臨門第11節 美味與家事第18節 全民都要看天魔舞第4節 愛聽故事的小苗第13節 迷宮第39節 可怕的威脅第42節 平定第41節 小武的心思第57節 兩個和尚第29節 國家的財富第二十五 縣令的賭注第25節 好厲害的蘑菇第6節 程處默第23節 再多一個又如何第43節 大食人第14節 紛爭不休第18節 守密的人是傻子第27節 大儒逍遙子第44節 都是在造孽第17節 木秀於林第58節 妖孽第14節 一以貫之的重要性第37節 又被騙了第11節 大家第15節 富庶了?第9節 邪惡的白玉京第34節 弩兵第40節 東窗事發第31節 廢園魅影第28節 豬爲媒?第44節 絕望!第30節 圈禁,又見圈禁第7節 潛水(1)第50節 五鬼搬運第37節 血流成河第26節 恩典第25節 天亮了第57節 侯君集的命運(3)第58節 颶風第54節 新四民論第11節 雲府夜宴(4)第51節 少林寺第59節 沙洲冷第6節 李二的軍事改革第36節 過街老鼠第51節 除三害第43節 追蹤溯源第35節 這不是我娘第38節 想做好人的李承乾第26節 無聲的交談第35節 時刻準備着第37節 白玉京的呼喚第57節 兩個和尚第56節 兕子出走第18節 遠方的客人第12節 求和第8節 朝堂上的大坑第3節 全民造神運動第53節 紛亂第38節 想做好人的李承乾第42節 雲霧裡的和尚第54節 新四民論第27節 賣糧者言第51節 火併?第40節 搏命(1)第27節 奸賊,還是老的好第6節 華胥之國第1節 生時死祭第24節 連綿不斷的攻擊第48節 誰會成爲皇后第18節 老戰奴和走盤珠第4節 人人都是思想家第34節 癡人說夢第57節 冬天到底還是來了第39節 糊塗的老怪物第51節 傷心總是難免的第60節 神仙的定義第23節 窮侯爺第58節 火鳳凰第48節 誰會成爲皇后第48節 第一個第13節 劉仁願的理想第44節 燕居揚州第16節 關於帳篷的怨念第57節 賬簿決定命運第33節 高麗人到了長安第60節 菟絲子第13節 蠱惑第50節 傷離別第58節 打劫這回事第20節 孫思邈的價值觀第35節 商律第14節 高原上的神第55節 侯君集的命運第60節 痛斥第6節 李泰求教第2節 玄奘回來了
第46節 龜雖壽第7節 美人第46節 瀆神第54節 雙喜臨門第11節 美味與家事第18節 全民都要看天魔舞第4節 愛聽故事的小苗第13節 迷宮第39節 可怕的威脅第42節 平定第41節 小武的心思第57節 兩個和尚第29節 國家的財富第二十五 縣令的賭注第25節 好厲害的蘑菇第6節 程處默第23節 再多一個又如何第43節 大食人第14節 紛爭不休第18節 守密的人是傻子第27節 大儒逍遙子第44節 都是在造孽第17節 木秀於林第58節 妖孽第14節 一以貫之的重要性第37節 又被騙了第11節 大家第15節 富庶了?第9節 邪惡的白玉京第34節 弩兵第40節 東窗事發第31節 廢園魅影第28節 豬爲媒?第44節 絕望!第30節 圈禁,又見圈禁第7節 潛水(1)第50節 五鬼搬運第37節 血流成河第26節 恩典第25節 天亮了第57節 侯君集的命運(3)第58節 颶風第54節 新四民論第11節 雲府夜宴(4)第51節 少林寺第59節 沙洲冷第6節 李二的軍事改革第36節 過街老鼠第51節 除三害第43節 追蹤溯源第35節 這不是我娘第38節 想做好人的李承乾第26節 無聲的交談第35節 時刻準備着第37節 白玉京的呼喚第57節 兩個和尚第56節 兕子出走第18節 遠方的客人第12節 求和第8節 朝堂上的大坑第3節 全民造神運動第53節 紛亂第38節 想做好人的李承乾第42節 雲霧裡的和尚第54節 新四民論第27節 賣糧者言第51節 火併?第40節 搏命(1)第27節 奸賊,還是老的好第6節 華胥之國第1節 生時死祭第24節 連綿不斷的攻擊第48節 誰會成爲皇后第18節 老戰奴和走盤珠第4節 人人都是思想家第34節 癡人說夢第57節 冬天到底還是來了第39節 糊塗的老怪物第51節 傷心總是難免的第60節 神仙的定義第23節 窮侯爺第58節 火鳳凰第48節 誰會成爲皇后第48節 第一個第13節 劉仁願的理想第44節 燕居揚州第16節 關於帳篷的怨念第57節 賬簿決定命運第33節 高麗人到了長安第60節 菟絲子第13節 蠱惑第50節 傷離別第58節 打劫這回事第20節 孫思邈的價值觀第35節 商律第14節 高原上的神第55節 侯君集的命運第60節 痛斥第6節 李泰求教第2節 玄奘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