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塢堡

進入秦潼關,就算是進入京畿境內,距離燕京城也就剩九百里路程,騎營庇護車隊,一天就能馳到燕京城下。

然而作爲武威軍的進奏使團,葛玄喬也不能率領千餘道衙兵精銳就直接進入燕京城,有諸多的規矩要講。

雖說宮中已經有數月未出帝旨,但統領諸郡宗門、軍鎮的天樞院、太尉府還正常運作着。太尉府掌管大燕帝國的軍事調度大權,武威軍、鶴翔軍、武藏軍諸鎮名義上也都接受太尉府的管轄,陳海這時候才知道鶴翔軍原來遣使到太尉府告狀。

葛玄喬作爲武威軍的進奏使,進了秦潼關後,還需要進一步獲得太尉府的符詔,才能進入燕京陳情,與鶴翔軍派出的使者進行對質。

千餘道衙兵精銳作爲使團的扈衛兵馬,依律也不能直接進入燕京城,進入秦潼關的次日,他們就先進入燕京城西郊兩百里外一座名爲梅塢堡的驛舍。

梅塢堡建在秦潼關與燕京城相接的馳道旁,三十進院落圍在高牆之中,建有箭樓、哨塔,彷彿一座小型的堡壘。楚江的支流秋野河從驛舍北面經過,驛舍建有塢渡小港,可以說是京畿西郊的水陸交會之地,兼之後山又有一片梅林,故名梅塢堡。

梅塢堡原爲太尉府指定專門用於迎送武威軍使的場所。

往年帝權隆盛之時,武威軍大都護將軍每隔三五年都要親自趕到燕京述職,扈衛兵馬都要停留駐在梅塢堡。

雖然大都護將軍董良已經有十數年沒有再進燕京述職了,但也派專人駐守梅塢堡,以便能就近聯絡京中,可以說是武威軍的私驛兼駐京聯絡處;平時河西諸郡往來於燕京的商旅,也有很多人會寄宿梅塢堡。

兼之左右是水陸交會之地,附近村莊密集,梅塢堡同時也是一處頗爲繁華的商埠。

梅塢堡此前只有武威軍委派的驛丞,率領二三十驛卒看管三十多進院落,十分清閒。

即便不時會有軍使攜公函從河西馳來,少則三五人,多則十數人而已,梅塢堡這邊派人協助聯絡京中太尉府或天樞院諸部即可。

這次進奏使團竟然動用逾千道衙兵精銳,還有近三百參加闈選的弟子,再加上隨行的扈從、侍從,頓時間就擠滿梅塢堡內看上去還頗爲寬裕的三十多進院子。

上千道衙兵精銳還能擠一擠,但衆人跨下坐騎最差也是要比陳海都高出一兩頭的青狡良騎,體形都異常的壯大,又足足有上千匹之多,只能在梅塢堡後山的梅林裡臨時開闢出一座馬場進行安置。

陳海所率昭陽亭侯府的兩百扈衛私兵,梅塢堡就安排了三進院子,廂房、堂屋、耳房加起來也說二十餘間房子,只能安排通鋪,讓二三百人都擠進去安置;還要安排人到後山看管馬匹、廂車,即便是到燕京城外,陳海他們也沒得輕鬆下來。

較爲難得的,有一眼靈泉從後山引入梅塢堡,使得塢堡內靈氣充裕,是京畿西郊難得的一處修煉靈地。

*************************

陳海他們剛入駐梅塢堡,太尉府就派官員過來接洽。

只是太尉府暫時還無法直接請葛玄喬等人進城與鶴翔軍派出的使者對質,太尉府還需要對玉龍山前後所發生的事,先做一番獨立的調查,纔會聽雙方辯解。

太尉府那邊沒有召見,葛玄喬、陳烈、董潘照例要留在梅塢堡,但真要這麼被動,燕京有幾人會站出來替武威軍說話?

該活動造訪的,在與鶴翔軍使團對質之前,都得活動造訪到。

葛玄喬坐鎮梅家塢,他老人家這次是進燕京來撐場面的,抹不下臉低聲下氣的去做這些勾當,即便他出面交際,也是瘋道陳玄真一流的人物;攜厚禮進燕京造訪諸部官吏、宗室及八族勳貴,自然是陳烈與董潘份內的事。

陳烈知曉陳海不願再與姚氏有多大的瓜葛,進城拜訪、聯絡故舊也就只讓蘇原等人陪同,而留陳海在梅塢堡處理其他事務。

以越城郡主董寧爲首的太微宗三百弟子,與天樞院學宮派出的祭酒聯繫後,絕大多數人就選擇當天直接進入燕京城,住進學宮安排的館舍之中,準備參加年後將舉行的學宮闈選。

梅塢堡這邊是太擠了,讓這些太微宗的天之驕子們,與扈衛及隨侍一起睡通鋪,有些太爲難人了,他們寧可進城住客棧,也要比留在梅塢堡強得多。

何況他們這些弟子是過來參與天樞院學宮闈選的,進了秦潼關,就不需要再與進秦使團攪和在一起了。

***********************

所謂的闈選,可以說是大燕帝國的宗門科舉。

大燕帝國的中高層文武官員,實行的是察舉制,由天樞院與宗閥世族共同行使察舉權力;而大量的中低層文武官吏,實行的則是闈選制。

每隔數年由諸宗推薦絕大多數修爲踏入闢靈境的弟子,進燕京天樞院參加闈選,入榜者進天樞院學宮修行數年,再授文武官職。

天樞院的學宮建在一條梅林石溪之畔,又稱梅渚學宮,在大燕帝國的地位,相當於陳海所理解的太學、國子監。

闈選制可以說是察舉制的根基及補充,即便是諸多自成一系的軍鎮、藩鎮,甚至一些屬國,想要保證在帝國中樞擁有一定的影響力,每次學宮闈選都會選派天資優異的弟子參加

燕州的宗門玄修,除了有天榜、地榜評價那些傑出的玄修人物之外,學宮每屆入選的學宮弟子榜單,又名春闈青雀榜,排名居前者都會被視爲燕州年輕一代最具潛力、也是極受宗門及天下重視的後起之秀。

當世天榜、地榜中的人物,早年都在春闈青雀榜上佔有一席之地,可見春闈青雀榜受到重視,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陳海、周鈞、陳青這次也要參加闈選,但除了陳青先住進學宮館舍,陳海、周鈞剛到燕京,有一堆事要協助陳烈、蘇原處理,就先留在梅塢堡,現在諸事都沒有理出個頭緒來呢。

與鶴翔軍使者對質,是葛玄喬、陳烈、董潘這些大人物的事情,蘇原這次也特意到燕京來,決定將藥師園兵甲鋪開設到百郡之中的燕京城來。

陳烈不再身居要職,僅憑藉進奏副使的有限薪俸,還填補不了藥師園養上千精銳扈兵的空缺,奇襲池山城所得的戰功獎賞,也就夠藥師園支撐兩年,故而兵甲鋪的買賣還是要更大規模的鋪開。

統管昭陽亭侯府內務的蘇原,不會長期留在燕京,而無論是陳海或周鈞誰通過闈選留在燕京,都要在周景元等人的協助下,將在燕京城開設的藥師園兵甲鋪維持下去。

最早初的計劃,大家都是想着將兵甲鋪開到燕京城,然而將藥師園所鑄造的良鐵兵甲往燕州腹地輸送,以謀商利,但一路看流民塞道,秦潼、天水諸郡的形勢要比想象中嚴峻得多,陳海他們就擔心從河西郡長途運輸精良兵甲,更容易成爲流民、匪寇盯上的目標。

陳海與舅父陳烈及蘇原商議,除了這次攜帶入燕京的一批兵甲外,還覺得他們有必要在相對平靜的京畿地區治辦鑄造場,直接鑄造精良兵甲……

此外,越是兵荒兵亂,往返諸郡府縣的商旅越缺乏安全感,在京畿地區護鏢將是一門好生意,也能將昭陽亭侯府此時閒置的上千精銳扈兵充分利用起來。

陳海主張在京畿開設藥師園鏢行,與兵甲鋪互爲依託,此時隨他們進入燕京的昭陽亭侯府兩百扈兵,就可以直接留下來。

陳烈、蘇原定下調子,剩下來的就是陳海帶着葛同、丁爽、周景元他們去執行、去處理。

丁爽、周景元等人,看似修爲不高,卻都是極有才幹的人。

也由於孫幹、陳權、陳昱、陳彰等人都閒置下來,藥師園此前的諸多事務、事權都要重新進行調整——周景元不可能再繼續獨掌礦場與冶煉場及上千奴工,葛同也不可能再繼續掌握藥師園寨城內外的防務跟治安;包括弟子營,陳海這次出發前,也都移交給孫幹掌管……

包括陳權、陳昱、孫乾等人,都會先到黃龍淵道院任職主事,確保昭陽亭侯府的發展潛力不中斷。

葛同、周景元等人留在藥師園,也不能再擔任要職,陳海就將他們都帶到身邊,這時候正好都用得上。

囤養扈兵及治辦鑄造場的場所,佔地面積較大,只能安排在城外。

周景元、丁爽攜禮拜訪駐守梅塢堡的官吏,得知梅塢堡北面臨秋野河就有一座田莊,原主人畏懼京畿流民之禍,舉家遷到燕京城裡去了,田莊只有十數奴僕看管,也有意脫手出去。

這座莊子距離梅塢堡才三裡多路,各方面的條件都可以說是十分便利、優越,院落雖然簡陋了一些,但加上三百餘畝良田,僅需要十數河西良馬就能換得。

陳海他們這一次,除了五六百套兵甲外,還額外多帶了四百多匹良馬進入燕京,都是奇襲池山城所獲得的戰功獎賞。

這些良馬在河西郡賣不出高價,昭陽亭侯府內部也消化不了這麼多的馬匹,就趁這次難得的機會,將其中的一匹帶到燕京出售。

進入梅塢堡的最初幾天,陳海與周鈞、吳蒙、葛同他們所做的事情,就是將田莊置辦下來,然而將隸屬於昭陽亭侯府的兩百扈兵及馬匹,都遷到田莊安置下來……

第九十四章 縣尉丁爽第一百七十四章 殘丹詭秘(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兵第八百七十一章 謠傳第三百一十五章 變化第五百一十三章 刺客第一百一十五章 民生誰管第九百五十四章 東援第一百三十八章 夜訪第三百二十九章 風焰飛艇第四十四章 金州羌民第一千零四章 屍城煞地(二)第三百六十章 道丹第八百六十五章 間息第九百八十三章 枯月嶺六百五十五章 反獵第八十章 再回藥師園第四百三十章 偷雞蝕米第三百零九章 戰後第九百一十八章 使者(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再圍黑山寨第一百八十九章 玄胎鐵弓第二百七十四章 秘密第四百二十七章 籌謀第四百二十六章 瀚海地宮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異人(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勝敗未定第三百五十八章 十四常侍第九百九十五章 伏殺(一)第九百六十四章 血肉第九百四十八章 惡戰(五)第九百二十七章 相見(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三十二章 獻策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疑第二百六十二章 攻守之勢第六百六十九章 衆生邪靈第四百四十六章 妖獸(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血霧魔淵(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地宮第九百五十九章 小仁第六百三十二章 北陵谷(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帝逝第八百五十五章 安排第四百五十章 真相如此第六百二十六章 血煉(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塢堡第二百二十章 機關連弩第三十三章 敘舊第四百六十三章 底牌第二百五十章 國使之名第五百三十四章 蠱魂之秘第二百八十七章 嶽弈然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河魔幡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嶺第六百六十二章 地底世界第五十九章 藥師園的意義第四百八十四章 受降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半渡而擊(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斬鱷第九百零八章 黑風暴第四十六章 殺出玉龍山第一百零七章 血腥苔第七百七十九章 慘勝第四百九十七章 追殺(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激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妖獸(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傀儡臂鎧第五百三十六章 亂第348章(上傳錯了,哭)第二百三十三章 同仇第八百九十五章 捷報第六百一十七章 役魔(三)第九百二十五章 重任第一百二十一章 姚氏族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威逼(三)第六百九十七章 魔獐嶺第八百六十八章 慘烈第一百三十五章 西北域第一(三)第九百八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四十二章 出戰(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淬金箭雨第二十四章 婢女私窺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河魔幡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間(四)第三百五十五章 投敵第七百六十五章 九郡形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死局第五百二十七章威逼(四)第八百六十三章 新法築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九十三章 羅剎異變第五百一十三章 刺客第九百八十一章 萬魔枯骨大陣第二百九十九章 拖延第五百三十八章 魏子牙第五百五十六章 半道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謀逆第六十二章 山北論戰
第九十四章 縣尉丁爽第一百七十四章 殘丹詭秘(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兵第八百七十一章 謠傳第三百一十五章 變化第五百一十三章 刺客第一百一十五章 民生誰管第九百五十四章 東援第一百三十八章 夜訪第三百二十九章 風焰飛艇第四十四章 金州羌民第一千零四章 屍城煞地(二)第三百六十章 道丹第八百六十五章 間息第九百八十三章 枯月嶺六百五十五章 反獵第八十章 再回藥師園第四百三十章 偷雞蝕米第三百零九章 戰後第九百一十八章 使者(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再圍黑山寨第一百八十九章 玄胎鐵弓第二百七十四章 秘密第四百二十七章 籌謀第四百二十六章 瀚海地宮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異人(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勝敗未定第三百五十八章 十四常侍第九百九十五章 伏殺(一)第九百六十四章 血肉第九百四十八章 惡戰(五)第九百二十七章 相見(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三十二章 獻策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疑第二百六十二章 攻守之勢第六百六十九章 衆生邪靈第四百四十六章 妖獸(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血霧魔淵(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地宮第九百五十九章 小仁第六百三十二章 北陵谷(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帝逝第八百五十五章 安排第四百五十章 真相如此第六百二十六章 血煉(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塢堡第二百二十章 機關連弩第三十三章 敘舊第四百六十三章 底牌第二百五十章 國使之名第五百三十四章 蠱魂之秘第二百八十七章 嶽弈然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河魔幡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嶺第六百六十二章 地底世界第五十九章 藥師園的意義第四百八十四章 受降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半渡而擊(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斬鱷第九百零八章 黑風暴第四十六章 殺出玉龍山第一百零七章 血腥苔第七百七十九章 慘勝第四百九十七章 追殺(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激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妖獸(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傀儡臂鎧第五百三十六章 亂第348章(上傳錯了,哭)第二百三十三章 同仇第八百九十五章 捷報第六百一十七章 役魔(三)第九百二十五章 重任第一百二十一章 姚氏族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威逼(三)第六百九十七章 魔獐嶺第八百六十八章 慘烈第一百三十五章 西北域第一(三)第九百八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四十二章 出戰(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淬金箭雨第二十四章 婢女私窺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河魔幡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間(四)第三百五十五章 投敵第七百六十五章 九郡形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死局第五百二十七章威逼(四)第八百六十三章 新法築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九十三章 羅剎異變第五百一十三章 刺客第九百八十一章 萬魔枯骨大陣第二百九十九章 拖延第五百三十八章 魏子牙第五百五十六章 半道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謀逆第六十二章 山北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