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策

(年度最佳作者,求票)

腳步匆匆,趙忠和文勃源來到了燕然宮深處,有一個狹小但精緻的跨院,跨過古樸雅緻的大門,頭上門額有“潛龍殿”三個字龍飛鳳舞、掙扎欲飛。

到了門口,自有宮侍進去稟報,少頃,便有人招呼二人進去。

十數步平見方的殿內,空蕩蕩,濃郁的薰香從龍獸鼎爐裡蒸騰着出來,卻壓不住一縷極淡的腥臭。一個身着龍袍的垂垂老者在數名宮侍眼睛都不敢眨的守護下,似酣然而睡,雙目耷拉下來,坐在寬大的龍椅裡,一股歲月的氣息混雜那縷極淡的腥臭迷漫着整個房間。

二人躬身施了一禮:“陛下!”

老者緩緩睜開雙眼,一張口,滿嘴濃重的腐敗氣息:“你二人今次前來,所爲何事?”

文勃源看着垂老的益天帝,大吃一驚。

上次見時益天帝雖然一頭華髮,但是面目卻是中年人的樣子,可如今纔過去多久,就已經滿臉皺紋,腐朽不堪了。

文勃源忙定神望去,卻發現他身周有淡淡的光華縈繞,光華中數百道玄之又玄的青色氣息左衝右突,偶爾便會趁隙鑽出一道,脫離身周後,一個綻放,便消失的沒有蹤影。

益天帝隨着這道光華的喪失,就會再老上一分,這分明又是道丹崩解過程之中了。

“罷了!”益天帝看着大驚失色的文勃源和趙忠,吃力的揮了揮手,這一揮手間,又是數道青綠色光華消散不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雖然能留住一時,但終究還是留不住一世啊!”

二人俯下身拗哭不止,益天帝是大燕之主,是內廷之主,是十二常侍及宿衛軍的權利來源,是整個燕州的名義上的最高權力者。有他在,就算再如何,十二常侍所出詔令都是名正言順的帝旨,而有一天他若去了,十二常侍雖然大多爲道丹強者,但終究是勢單力薄,在諸閥和外廷眼中,還是有如螻蟻一般,傾手間便滅了。

益天帝也不相勸,這會兒他每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個字都可能加速他生命的流逝。過不多時,二人止住悲聲,將這次的來意以及他們商議下來的應對之策緩緩說來。

又怕事情太過糾纏,虛耗帝郡的神魂,文勃源儘可能說得深入淺出。

“就按你們說的辦吧!”說完這話句,益天帝似乎就耗去太多的精力,再次閉上雙目,將意識重歸混沌。

車轅佩響,一架馬車在兩隊精銳扈騎的保護,緩緩的停在英王宮的門前。

太尉屠缺下了車來,也不用誰去稟報,大步登堂入室,往英王贏述平時在燕京處理軍機事務的大殿走去。

到了殿門口,邁步而進。

聽到外面有聲響,英王微蹙了一下眉頭,緩下手上的事情。

“我等商討好的計策,通過調停太微和賀蘭劍宗,將賀蘭劍宗遷至溱潼山脈,與天機學宮比鄰而居,不僅能強迫天機學宮交出重膛弩的秘圖,還能確保宿衛軍無法完全掌握秦潼山。可偏偏那些閹人,奸詐無比,又非要橫生枝節。”也不待英王發問,屠缺便氣哼哼的說了起來。

屠缺乃屠氏閥主,當年隱逸江湖之時,是何等的逍遙自由,此時深居太尉高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億萬螻蟻之上,但事事皆難順心,彷彿身入泥淖之中,性情有時也難以抑制的暴躁起來。

“哦?可是那趙忠、文勃源不答應了調停之事,難道又有什麼反覆?他們就不怕朝野震怒,成了千夫之指?”英王贏述詫異問道。

英王贏述執掌西園軍,聚集京郡宗閥的子弟,此時實爲外廷之首。

西園軍乃英王贏述一手塑造,因此他心裡最清楚西園軍之所以崛起,涉及太多的因素。

凝聚京郡宗閥精銳子弟,是最關鍵的原因,但也不能忽視在西園軍崛起過程當中,陳海與聚泉嶺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在攻奪甘泉山的過程中,天機戰車、連弩、海量的淬金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這些天機戰械,才使得西園軍的戰力發揮到極致,不然的話,都不知道要承受多慘重的傷亡,才擊潰黑燕軍殘匪。

然而,燕然宮繞過西園軍、虎賁軍,直接招降俞宗虎,陳海又徹底投向文勃源、趙忠這些閹臣,使得贏述本以爲大好的形勢,頓時逆轉。

燕然宮將兩路降軍收編進宿衛軍,使得宿衛軍的戰力空前膨脹起來,又有着帝君揮令天下的大義名份,西園軍被迫讓京東、京西、京南的防禦,只能據京畿北面的武勝關,控扼京畿北部及薊陽郡等地。

此時來說,形勢還算均衡。

英王贏述有的是時間等,何況他在燕然宮內的眼線傳出消息說,父皇的身體又有些不妙了。甚至每月一次的朝議都不能主持,這身體自然是不妙了。

只是在宿衛軍控制秦潼山之後,瀝泉便中斷了對西園軍的淬金鐵供應,而天機學宮在連弩的基礎上,又造出威力更強的重膛弩——重膛弩的秘圖此時卻僅有屈指可數的幾家,有從天機學宮獲得。

英王贏述實在是擔心宿衛軍裝備的重膛弩,一旦超過一定的數量,西園軍與宿衛軍、外廷與內廷之間的均勢就會被打劫,擔心有朝一日,父親駕崩,他卻沒有辦法控制燕京的形勢。

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一條計策,那邊是調停河西與鶴翔軍之間的爭鬥,勸賀蘭劍宗東遷秦潼山,可謂是一石二鳥之計。

確認此策沒有破綻之後,英王贏述才讓太尉屠缺親自去燕然宮請旨,他不明白會有什麼意外,不明白燕然宮的那些奸佞閹臣,有什麼藉口阻止此事。

“同意卻是同意了,只是那趙忠無卵之人可恨之極,說賀蘭劍宗千餘年爲大燕牧守一方,功勞不小。這次與河西起了衝突,雖然說他們有錯在先,但眼睜睜看着一脈傳承就此斷絕,也實在於心不忍。只是先前內廷雖想調停,但是有心無力,這次蒙英王殿下您願意出頭,趙忠願意一併攜帝旨與這邊的使臣同往,以存賀蘭一脈,安天下衆大小宗門的心。但他又說秦潼山脈南麓的福地洞天,早已被宗閥佔據一空,賀蘭劍宗也是一派大宗,即便有靈天福地能作立宗的根本,但沒有萬萬黎民供奉,怕是也會越漸勢微。趙忠請旨,說秦潼山脈的北麓,在瀝泉以北,有野狐嶺,人跡罕至,靈泉尤存,而野狐嶺往北到薊陽郡的麋鹿原,受戰事摧殘,民生凋弊,百戶不遺其一,建議遷賀蘭劍宗至野狐嶺,遷黃、芻等族於麋鹿原休養生息,以便這些宗閥的子弟、附民將來能夠奉養宗門——帝君已經同意了趙忠的主張,出了帝旨。”說道這裡屠缺氣的一拍桌子,鬚髯皆張。

“……”

英王離開了位置,蟠龍腰帶上那枚堅如玄鐵的青色玉佩,在他的摩挲間化爲齏粉,沒想到趙忠、文勃源等人是如此的奸詐,竟然用這樣的手段,化解掉他們此前的一石二鳥之計。

文勃源、趙忠他們見無法推卻調停之事,便主動介入此事,示好於賀蘭劍宗。

賀蘭劍宗即便不會徹底被這些閹臣拉攏過來,但此時被河西打殺得淹淹一息,未來也必定會選擇中立,不會介入外廷與內廷的爭鬥。

此外,文勃源、趙忠建議劃出去安置賀蘭劍宗附屬宗閥、宗族的土地,位於薊陽郡緊領秦潼山東北麓的千里沃土。這本是京郡宗閥的口中肥肉,卻讓文勃源、趙忠拿去示好賀蘭劍宗,怎麼不令人氣恨?

英王在殿中來回的踱了幾步,才平復胸口的惱怒,說道:

“也罷,此策想瞞過趙忠等人,實在不容易,但鶴翔軍及賀蘭劍宗,此前屢受重創,河西強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天機學宮的戰械專供河西,而獨獨斷了對鶴翔軍的供應。趙忠不願意我等獨佔了這個好處,也是正常,但不管怎麼說,賀蘭劍宗宗門上下,對天機學宮必是憎恨有加,與天機學宮在秦潼山北麓必難共存,到時候自有我們的好戲可看。屠太尉,你也莫要急切……”

贏述一番寬慰,屠缺稍稍解氣。

這時候一隻只靈鵠以燕京城爲中心,四散開來,內廷要調停太微宗和賀蘭劍宗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燕州大地。

在這一隻只靈鵠中,也有一隻挾着風雷之勢,往數千裡之外潼口城而去。

第三百九十二章 民勇第一千章 伏殺(六)第五百五十七章 議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軍心第一百零一章 舊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威逼(二)第八百七十一章 謠傳第三百七十九章 誘敵(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去第一百九十六章 黃麋原(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羣狼環伺(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六百一十章 死間(二)第九百五十八章 誅族(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青冥劍胚第九百零三章 借債將還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歸第五百一十八章 刺客(六)第五百一十五章 刺客(三)第九十九章 援兵馳至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城第四百五十章 真相如此第五百零六章 接駕第七百四十八章 定策西逃第九十四章 縣尉丁爽第四百七十三章 攔截第一千零五章 秘約第七百一十六章 誰是漁翁第四百二十章 北線商道第八百一十一章 道禪峰(一)第八百三十三章 約鬥第六百六十二章 地底世界第一百一十九章 流民首領第二百七十二章 裂天戟十二勢第七百二十五章 劍意初現第二百零五章 婚約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煉(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非凡評價第七百七十五章 失城第六百零三章 平民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一百八十七章 操訓第六百三十五章 北陵谷(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年輕太單純第一百零二章 戰功第九百零二章 效力(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諫君第七百六十四章 電芒雷鼎第四百四十九章 鎮壓第九百八十一章 萬魔枯骨大陣第二百零一章 獅城嶺道院第六十一章 重建藥師園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物資(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困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謀主第四百四十五章 妖獸(三)第二百零六章 覲見第八十五章 寇奴兵(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血煉(三)第八百二十六章 鎮壓(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喜不喜歡第七百九十三章 伏殺(二)第九百七十二章 第三次血戰第八百零七章 萬華虛境第八百章 嶽博第四百五十二章 獵魚第九百零三章 借債將還第六百五十三章 截天魔指第一百八十八章 湖泥砂礦第六百五十一章 再入血煉場第九百七十四章 僵持第六百四十五章 天武臺(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媚魔魂種第七百八十二章 火鴉陣第八百四十七章 回程(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東進第七百八十八章 由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兵出秦潼關第三百九十章 調停第八百六十七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龍驤都尉第二百九十六章 對峙第五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第八百一十六章 麻煩第七百八十九章 周師姐第二百六十五章 援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鷹第九百四十七章 惡戰(四)第二百四十章 奪樓第八十三章 上品玄壁第六百四十三章 魔戰甲第六百五十九章 分身第九百六十一章 進城(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籌謀第七十八章 欠債要還第一千零五章 秘約第一百二十五章 闈選考覈第六百五十九章 分身第八百一十九章 比試(三)
第三百九十二章 民勇第一千章 伏殺(六)第五百五十七章 議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軍心第一百零一章 舊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威逼(二)第八百七十一章 謠傳第三百七十九章 誘敵(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去第一百九十六章 黃麋原(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羣狼環伺(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六百一十章 死間(二)第九百五十八章 誅族(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青冥劍胚第九百零三章 借債將還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歸第五百一十八章 刺客(六)第五百一十五章 刺客(三)第九十九章 援兵馳至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城第四百五十章 真相如此第五百零六章 接駕第七百四十八章 定策西逃第九十四章 縣尉丁爽第四百七十三章 攔截第一千零五章 秘約第七百一十六章 誰是漁翁第四百二十章 北線商道第八百一十一章 道禪峰(一)第八百三十三章 約鬥第六百六十二章 地底世界第一百一十九章 流民首領第二百七十二章 裂天戟十二勢第七百二十五章 劍意初現第二百零五章 婚約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煉(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非凡評價第七百七十五章 失城第六百零三章 平民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一百八十七章 操訓第六百三十五章 北陵谷(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年輕太單純第一百零二章 戰功第九百零二章 效力(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諫君第七百六十四章 電芒雷鼎第四百四十九章 鎮壓第九百八十一章 萬魔枯骨大陣第二百零一章 獅城嶺道院第六十一章 重建藥師園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物資(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困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謀主第四百四十五章 妖獸(三)第二百零六章 覲見第八十五章 寇奴兵(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血煉(三)第八百二十六章 鎮壓(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喜不喜歡第七百九十三章 伏殺(二)第九百七十二章 第三次血戰第八百零七章 萬華虛境第八百章 嶽博第四百五十二章 獵魚第九百零三章 借債將還第六百五十三章 截天魔指第一百八十八章 湖泥砂礦第六百五十一章 再入血煉場第九百七十四章 僵持第六百四十五章 天武臺(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媚魔魂種第七百八十二章 火鴉陣第八百四十七章 回程(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東進第七百八十八章 由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兵出秦潼關第三百九十章 調停第八百六十七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龍驤都尉第二百九十六章 對峙第五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第八百一十六章 麻煩第七百八十九章 周師姐第二百六十五章 援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鷹第九百四十七章 惡戰(四)第二百四十章 奪樓第八十三章 上品玄壁第六百四十三章 魔戰甲第六百五十九章 分身第九百六十一章 進城(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籌謀第七十八章 欠債要還第一千零五章 秘約第一百二十五章 闈選考覈第六百五十九章 分身第八百一十九章 比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