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調停

花紅柳綠倚眠處,最是衣錦忘鄉時。

將趙忠這閹臣擠兌走,姚文瑾更有閒情逸致的欣賞這迷人心魂的清歌麗舞,也聽着武威侯世子董疇和太尉屠缺在一旁低語私談北境的軍情。

“太尉進城之前,董疇剛剛接到消息,陳海率龍驤大營在潼河口又獲一捷!”董疇說起這件事情,神色稍微有點兒複雜。

屠缺雖然在途中,也能隨時通過邸報,獲知諸郡最新的消息,之前在天水郡與吳恩相見時,也才知道陳海率部橫山北線獲得大捷之後,還不甘心,率部出橫山防線千里餘,深入到榆城嶺一線與蠻兵野戰,沒想到他剛到鶴川城,就聽到他再獲大捷的消息。

此時聽到這個消息,屠缺是有點兒意外,沉吟了一會兒,皺着眉問道:“戰果如何?戰損如何?”

“共斬妖蠻兩萬有餘,俘虜四千餘,光部族戰旗就繳獲了十四面。而龍驤軍死傷不到五千,增援的天水郡兵向來積弱,死傷過半——不過對天水郡來說,也是數十年難得的大捷,聽聞天水郡都有人稱陳海爲天機神侯了。”董疇回道。

外姓不封王,侯爵分亭鄉縣郡四等,唯有郡侯才得稱神侯,陳海不過是亭侯,別人稱他神侯,就是逾矩。

當然,此時王法不出燕京,河西、鶴川都打成這樣子,帝郡也只能派使調停,燕京之外的逾矩,實難去說什麼。

姚文瑾聽到董疇與屠缺所議之事,但他的專注力似乎就在那眸光清豔、膚白勝雪的舞女身上,沒有參與進來討論天水郡獲捷之事的興趣;屠缺食指微微敲着桌面,心裡盤算着,想要說些什麼,卻什麼也說不出口,最後只是化作一聲長嘆。

屠缺久居廟堂之中,除了諸邊邸報以及頻頻傳來的告急文函,他已經好些年都沒有親眼見過妖蠻寇邊之威勢,但也能清楚陳海率龍驤大營在積弱百年的天水郡北部連連重創妖蠻,會產生何等深遠的影響。

陳海與天機學宮投附閹黨,所組建龍驤大營編在宿衛軍之下,自然是隸屬於內廷,此番在天水郡境北部連連獲捷,對他們而言,實在談不上什麼好的消息,但也幸虧想到調停一策,能遷賀蘭劍宗入秦潼山,壓制天機學宮,要不然,百年之後,天機學宮真正根深蒂固起來,纔是真正的大患啊。

想比較之下,閹黨雖然勢大,但依附於帝君,也就能在帝君崩逝之前,多造幾年的亂而已。

董疇默默注視着屠缺沉思的表情,也不說話,只是默默的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斜月沉沉,由於賀蘭劍宗還在負隅頑抗,所以鶴川郡還在實施宵禁,大街小巷一片靜寂,不時有甲卒手持火把來往巡邏,惹得一陣狗叫聲,只有太尉府內還在喧鬧,樂聲悠然,傳出很遠很遠,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此時正值太平盛世呢。

**********************************

昨夜歡顏笑談,待次日賀蘭劍宗代表、鶴翔軍都護將軍、鶴川郡牧黃培義,親自率部將進城談判,進入鶴川城郡牧府,郡牧府內的氣氛就陡然一變,頓時間又變得劍拔弩張起來。

屠缺、趙忠、姚文瑾進入鶴川城之前,燕京就有文函傳到董氏及賀蘭劍宗的手裡,都有傳告調停之事。

無論是董疇親自出面在鶴川郡牧府禮遇屠趙姚三人,還是黃培義親自走出來賀蘭山,走入令他羞愧、痛苦不堪的鶴川城,都說明雙方都是有意接受朝廷的調停。

賀蘭山天地絕險,又乃賀蘭劍宗根本所在,數千年所煉製的護山大陣,絕不是那麼容易攻破的,河西軍要強攻上去,傷亡必然不小,要是不攻下賀蘭山,肘腋始終是一個禍害,令人晝夜難眠。

而對黃氏主導的賀蘭劍宗而言,數十萬殘族、殘軍倉促退到賀蘭山裡,在河西軍戰禽營的封鎖下,他們保能困守有防禦大陣遮護的幾座主峰,因而缺衣少食,日子十分的困苦;更爲關鍵的是內部人心惶惶,廉永亮、華彥銘等宗門耆老的降敵,對士氣的打擊更爲慘烈。

此外,此時在燕京擔任天樞副使的謝覺源,本身就是與黃岐瑋並尊的賀蘭劍宗太上長老,此次河西大軍悍然攻陷鶴川嶺,將戰火燒遍鶴川郡,又兵圍賀蘭山,謝覺源及其諸多弟子在燕京竟然悄無聲息,這無疑更令困守賀蘭山的賀蘭劍宗弟子絕望。

兩邊都有接受朝廷調停的意願,但說到停戰的條件,卻又爭執不休。

黃培義走進郡牧府時,甚至還有希望朝廷能站出來主持公道的幻想,看到董疇以及河西一干文臣武將,就怒從心頭來,忍不住怒斥河西軍暴虐攻伐鶴川,令生民塗炭……

董疇也是一改昨夜的溫順賢良,針鋒相對、言辭兇厲的喝斥黃培義:

“自家父受命牧守河西,數十年來,我河西爲諸郡在西北的屏藩,北抵妖蠻、西拒羌胡,勤王護國,一刻不曾敢有懈怠。想想你黃氏,世守鶴川郡,又有什麼功勞,偏偏在鶴川郡境內搞衆叛親離不說,還屢屢挑釁於河西,河西若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天下皆以爲我河西軟弱可欺。黃牧君,你捫心自問,河西何苦興師動衆,伐罪於鶴川?而戰事開啓之後,即便偶傷民衆,也是黃氏之過、之罪。”

明知道董疇這番話是強辭奪理,黃培義卻難以反駁,氣得臉色鐵青。

屠缺這時候卻只能站出來安撫雙方,說道:“事已至此,多爭無益,我們還是多着眼於現在,商量停戰之事,不要再擅自兵戈、有傷天了。聖上他在燕京,也不希望看到局面糜爛下去,徒令異族蠻夷恥笑。”

“停戰可以,黃氏及賀蘭劍宗諸閥,需要就地解除所有的將卒兵勇,交出所有的戰械、兵甲、庫藏、靈劍、符寶、陣器,可率親族撤出鶴川郡,我董族自會派兵護送他們離去。”董疇獅子大開口,直接開出條件。

“胡扯,我賀蘭劍宗有十萬弟子、百萬甲卒,董氏竟然還存在妄想,想要我十萬弟子、百萬甲卒束手就擒?請出兵賀蘭山、一決勝負吧。”黃培義寸步不讓的說道。

“黃侯,何必再說這樣的意氣話。”屠缺苦笑勸道。

“要我黃族停戰也可,請河西軍撤出鶴川嶺再說。”黃培義說道。

“黃族有能耐,大可以親自請我們離開呀。”董疇冷笑道。

董疇、黃培義直接脣槍舌劍,爭執起來,兩邊屬臣部將反而閒下來,只是眥牙怒目相視,爭個氣場而已。

趙忠也是在一旁冷眼看着他們兩人做戲,也不說什麼話。

“董世兄,可否聽我一言!”看着局面僵住了,姚文瑾一陣氣惱,站出來沉聲問道。

姚文瑾也是調停使臣之一,他要說話,自然無人能擋。

“姚大人,請言。”董疇說道。

“自聖上抱恙以來,受奸佞之臣諂弄,令大燕境內紛爭不斷,兵戈不止,致使河陽、歷川、薊陽十數郡生靈塗炭,民十不存一,已經可以說是大劫之年、大難之年。想當初我大燕建國之時,高祖曾與諸閥約定共掌諸郡,我想,諸閥應該也有一分共濟天下的責任在。但在這大劫之年、大難之年,董氏擅起兵戈,攻伐鶴川,致百萬軍死傷,可稱得上擔當共濟天下的責任?”

姚文瑾的話極不客氣,目光犀利的盯住董疇的眼睛。

董疇臉色大變,不悅的問道:“姚兄何出此言?”

屠缺、趙忠也是微微色變,沒想到姚文瑾這時候突然對董疇發難。

當然,趙忠是感到意外,但巴不得董疇一巴掌將姚文瑾拍死,報了他昨夜受嘲弄的仇恨。

黃培義以爲姚文瑾出言相助,待要上前,一起聲討董族之罪,卻不想姚文瑾話鋒一轉,緊接着朝他質問過來:“黃氏一族,受封於鶴川,然而這些年,排斥異議,致使受河西軍攻伐之時,衆叛親離,你們可有反思已過,可稱得上擔當起共濟天下的責任?今日之敗,難道不是你黃氏咎由自取?”

黃培義臉色也是大變,被姚文瑾這話堵得心口發慌,恨不得一劍將這廝戳死。

爭得面紅耳赤的場面,讓姚文瑾這麼一來,攪得僵冷下來,董疇、黃培義都退回各自的長案之後,氣哼哼都不再說話。

屠缺沒想到姚文瑾這麼一攪局,竟然令場面冷靜下來了,再上前和緩說道:“文瑾說得太嚴厲了些,當然,這些都已經是過去事了,帝君也下旨不追究前過,還是討論當下停戰之事。”

“當下之事,還有什麼好議論的,”姚文瑾對私鬥不已、搞得邊郡民不聊生、又野心勃勃的黃董兩族皆是痛恨,都不給什麼好臉色,說道,“鶴翔軍將卒皆徵自鶴川郡民,郡民安土重遷,我等沒有理由強迫他們背井離鄉,當解甲歸甲,以事耕種。黃氏等族,奉帝旨東遷秦潼野孤嶺、黃麋原,董氏豈有理由阻擋?”

“姚大人這話說得倒是在理。”既然姚文瑾將兩邊都得罪了,趙忠往董疇、黃培義兩人看去,問道,“你們有什麼意見?”

第八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二百一十七章 盜圖第九百零九章 血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妖女相纏第四百五十六章 深海第四百五十三章 銀鯊妖第三百三十一章 蛇鐲出世第九百四十四章 惡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湖泥砂礦第二百一十二章 墨甲司第八百零六章 往事第二百六十章 伐兵真意第四百零八章 敵情第四百一十六章 獻策第八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九百零七章 令旨第六百三十七章 北陵谷(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濟糧於敵第六百三十五章 北陵谷(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營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去留(三)第八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七百二十二章 火鴉陣書第五百八十七章 入彀(八)第五百一十四章 刺客(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血霧魔淵(五)第五百十一章 再回學宮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塢堡第二百八十一章 鹿城(五更任務達成)第三百零九章 戰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去留(一)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歸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北域第一(二)第六百零三章 平民第一百二十二章 神陵山第三百零八章 勸降第五百八十一章 入彀(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伏兵第二百零一章 獅城嶺道院第一千零一章 秘密(一)第九百四十四章 惡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羣狼環伺(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規訓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魔再現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戰起(五)第三百六十一章 編伍第六百四十七章 天武臺(四)第三百零三章 重振頹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蛇鐲出世第五百八十九章 投降第四十章 攻寨第四百八十一章 會師第六百二十六章 血煉(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天劫丹第四百三十八章 血煉大陣第七百六十六章 劍氣封匣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殿二層第一百八十四章 聚泉嶺第四百六十八章 成丹第七百三十四章 再見左耳第四百一十一章 半渡而擊(一)第八百一十一章 道禪峰(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獻策第三十八章 疑慮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營第二百八十一章 鹿城(五更任務達成)第一百二十一章 姚氏族人第八百八十三章 相聚(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世子手書第七百九十章 雙修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行第九十六章 奇策第三百七十一章 黃金部族第三百九十四章 迷情第一千零六章 秘約(二)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藥第六百九十七章 魔獐嶺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殿二層第三百九十八章 血雲帝國第二百三十章 夜渠山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去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刑第七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八十二章 羅剎血奴第三百五十八章 十四常侍第四百六十二章 胸有成竹第二百八十一章 鹿城(五更任務達成)第六百八十六章 重逢第四百六十章 異變四百一十四 虎頭蛇尾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藥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生神力第一百五十六章 兵出秦潼關第七百七十九章 慘勝第一百八十四章 聚泉嶺第一百七十四章 殘丹詭秘(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策第六百五十章 北陵谷山莊第八百一十八章 比試(二)第一百零二章 戰功
第八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二百一十七章 盜圖第九百零九章 血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妖女相纏第四百五十六章 深海第四百五十三章 銀鯊妖第三百三十一章 蛇鐲出世第九百四十四章 惡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湖泥砂礦第二百一十二章 墨甲司第八百零六章 往事第二百六十章 伐兵真意第四百零八章 敵情第四百一十六章 獻策第八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九百零七章 令旨第六百三十七章 北陵谷(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濟糧於敵第六百三十五章 北陵谷(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營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去留(三)第八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七百二十二章 火鴉陣書第五百八十七章 入彀(八)第五百一十四章 刺客(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血霧魔淵(五)第五百十一章 再回學宮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塢堡第二百八十一章 鹿城(五更任務達成)第三百零九章 戰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去留(一)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歸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北域第一(二)第六百零三章 平民第一百二十二章 神陵山第三百零八章 勸降第五百八十一章 入彀(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伏兵第二百零一章 獅城嶺道院第一千零一章 秘密(一)第九百四十四章 惡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羣狼環伺(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規訓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魔再現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戰起(五)第三百六十一章 編伍第六百四十七章 天武臺(四)第三百零三章 重振頹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蛇鐲出世第五百八十九章 投降第四十章 攻寨第四百八十一章 會師第六百二十六章 血煉(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天劫丹第四百三十八章 血煉大陣第七百六十六章 劍氣封匣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殿二層第一百八十四章 聚泉嶺第四百六十八章 成丹第七百三十四章 再見左耳第四百一十一章 半渡而擊(一)第八百一十一章 道禪峰(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獻策第三十八章 疑慮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營第二百八十一章 鹿城(五更任務達成)第一百二十一章 姚氏族人第八百八十三章 相聚(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世子手書第七百九十章 雙修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行第九十六章 奇策第三百七十一章 黃金部族第三百九十四章 迷情第一千零六章 秘約(二)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藥第六百九十七章 魔獐嶺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殿二層第三百九十八章 血雲帝國第二百三十章 夜渠山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去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刑第七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八十二章 羅剎血奴第三百五十八章 十四常侍第四百六十二章 胸有成竹第二百八十一章 鹿城(五更任務達成)第六百八十六章 重逢第四百六十章 異變四百一十四 虎頭蛇尾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藥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生神力第一百五十六章 兵出秦潼關第七百七十九章 慘勝第一百八十四章 聚泉嶺第一百七十四章 殘丹詭秘(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策第六百五十章 北陵谷山莊第八百一十八章 比試(二)第一百零二章 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