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誤入歧途

在整個星衡域中,大小宗門弟子修行,所參悟的道之真意林林總總、多如夜空之繁星——上古時,大賢曾言,日月星辰皆爲虛相,不過是大道真意、陰陽至理在大千世界的投影而已,那自然可以說,有一顆星辰,則對應一種道之真意,道之真意之多、之繁,真可謂是恆河沙數、不知凡幾了。

然而道有大道、小道,法有大乘、小乘,星衡域有史以來,諸宗弟子、諸法玄修所參悟的種種道之真意,也就有人分定上中下九品。

雖然道之真意多如夜空繁星,但以一百萬年爲紀元,星衡域大小宗門,那些千年都難世罕的修煉妖孽們,有史以來所參悟出來的上三品道之真意,也不足百種。

萬仙山作爲崇國西北域三宗之一,姜族又作爲萬仙山七姓大族之一,在崇國西北域是擁有極強的地位跟聲望,但姜寅一度獲任西北柱國大將軍,統領崇國西北域兵馬,除了背依姜族外,還有一層原因,他是萬仙山十數真君之中,唯一掌握第二品道之真意的人物。

不錯,天地山河劍意就是第二品道之真意!

楊隱、黃沾自然是沒有親眼見過有金劍仙之謂的姜寅的真容,也無機會見識真正的天地山河劍,但對天地山河劍意卻是如雷灌耳,也知道天地山河劍意凝聚劍氣、劍芒會呈現哪些特徵。

當然,在強者手裡,劍氣、劍芒的特徵不是不能加以掩飾、僞裝,但楊隱、黃沾二人接到陳海拋過來的玉匣,隨那道金色劍氣撲面來的蒼鬱氣息,令他們神魂驟然一凜,識海之內的元神將要顫抖起來——即便他們沒有見識過真正的天地山河劍,也能感受到劍氣所透漏而出的氣息、劍意的強大。

絕對是上三品劍意才能凝聚出來的劍氣!

楊隱、黃沾再想細看時,那縷劍氣便散之無形了,彷彿壓根就沒有存在過似的。

姜寅的親傳弟子!

眼前這自號蒼牙子的青年,是崇國西北柱國大將軍、率百萬精銳收復魔獐嶺、誅殺魔族的姜寅的親傳弟子!

也難怪劉亞夫等三名道胎境強者追殺,都讓蒼牙子帶着重創在身的周晚晴逃走了,原來他是姜寅的親傳弟子啊,這當真是不能拿他道丹境的修爲衡算他真正的實力!

也難道蒼牙子才道丹境修爲,卻有道胎境初期強者爲他所用,卻有這麼一支精銳戰力歸他調遣!

楊隱、黃沾被陳海引入歧途後,思維就陷入牛尖角鑽不出來,在他們看來,陳海身上任何神秘莫測的地方,只要認定他是姜寅的真傳弟子,就理所當然了,他們沒想到萬仙山又或者說是崇國的西北柱國大將軍,這次竟然參與進扶桑海域三島亂事中來了?

楊隱與黃沾面面相覷,沒想到有上千年沒有干涉扶桑海三島事務的萬仙山,這次會派真傳弟子救下漱玉仙子周晚晴——在他們看來,不管陳海是不是無意間的撞上此事,陳海的身份如此特殊,絕非萬仙山普通的真傳弟子能及,機緣巧好救下週晚晴,此次又親自護送周晚晴去海陽郡,都代表萬仙山涉足扶桑海三島事了。

楊隱、黃沾之前認定九郡國王族周氏大勢已失,即便不敢對黑風號動手,也不想去趟這渾水,但他們現在認爲萬仙山暗中插手進來,想法就完全不一樣了。

黃沾神色凝重的看了陳海一眼,揚聲道:“此事非同小可,我和楊島主需要仔細商議一下,還請陳真人稍待一二。”

朱明巍、魏漢他們只知道陳海將一隻玉匣朝楊隱、黃沾擲去,沒想到他二人打開玉匣後,神色頻頻驚變,想是看到什麼了不得的東西,看到陳海飛回來,忍不住問道:“大當家,你說楊、黃二寇,他們會同意跟我們合作嗎?”

陳海微微一笑,說道:“我們再耐心等上一盞茶的時間便是——他們倘若不願意合作,那就把他們給滅掉!”

除了不想自己借姜寅名義招搖撞騙的行跡傳回萬仙山敗露之外,更重要的是陳海之前以青麟魔軀展露出天地山河劍時,落入沙天河、韓三元兩人的眼裡。

沙天河現在是跟他綁到一根繩上的螞蚱,雖說陳海也不確定韓三元爲何沒有將他掌握天地山河劍意一事,說給吳煦、吳平他們知道,但要是讓韓三元得知他以人身展露天地山河劍,讓韓三元知道他與吳雨薇身邊的青鱗侍魔實爲一體兩身,陳海擔心事情會變得極其複雜,他很可能將無法真正以人身,融入星衡域的人族宗門!

所以楊隱、黃沾要是這次不上當,陳海就考慮將他們這兩支海盜給滅掉,暫時確保這一消息不會因楊隱、黃沾而泄漏出去。

沙天河、周晚晴都知道陳海展示給楊隱、黃沾看的是什麼,雖然他們現在也糊塗了,不知道陳海是否真跟姜寅沒有關係,但他們心裡知道,楊隱、黃沾不咬鉤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果不其然,又過了一炷香的時間,楊隱和黃沾聯袂而出,這一次他們直接飛上黑風號,躬身朝周晚晴、陳海施禮道:“楊隱、黃沾願意追隨周真君、陳真人討伐逆賊!”

********************

海陽郡位於九郡島東南側,東西長六百餘、南北縱深兩千餘里,是郡國面積最大的一郡,除了西部、北部與其他郡都有極其雄偉的山嶽分隔外,南部、東部臨海,也是千丈高崖林立,易守難攻,是九郡國王族周氏傳承萬年的棲息祖藩之地。

武靈侯周斌從王都逃出,逃到海陽郡就迅速組織周族子弟,與叛族蕭氏對抗。

雖然蕭若海對外宣稱,周晚晴在與雷陽子的比試中不敵隕落,但武靈侯周斌卻不盡信,也知道蕭若海、雷陽宗暗下散佈對老祖周晚晴的懸賞。

在武靈侯周斌看來,只要是老祖周晚晴仍然活着,哪怕受了重傷,事情也未必沒有轉圜的餘地。

雖說海陽郡此時獨立頑抗蕭逆的攻勢,但還有五個郡並沒有真正屈服於雷陽宗的強勢,而去投蕭氏或與蕭氏結盟。這五個郡都還在默默地觀望,倘若老祖周晚晴迴歸,武靈侯周斌相信,極可能會改變這五個郡的態度。

雖然除海陽郡之外,還有五郡在觀望,但蕭氏再蠢,也不會在蕭若海親率三十萬精銳強攻北津關的時候,再開啓戰端,強令其他五君臣服。

此時的海陽郡北部的北津關城之內,武靈侯周斌坐在鎮守將軍府內,正在皺着眉頭處理軍務。

武靈侯周斌作爲王族周氏的宗老之一,乃九郡國太尉,他劍眉星目,一縷長髯垂於胸前,儒雅清俊,看上去僅有三十多歲,但踏入修行已經有近三百年,目前擁有道胎境後期的修爲。

以武靈侯周斌三百歲就有道胎境後期修爲,即便是放在萬仙山諸多道胎境強者之中,也是有資格名下真傳弟子的,只要醉心修行,未來還有無限的可能,但也恰恰武靈侯周斌與漱玉仙子周晚晴太醉心修行,以致九郡國及漱玉宮的大小事務都落入蕭若海、蕭江、蕭山之手。

周晚晴這次也是毫無覺察的就聽信蕭江、蕭山的饞言,決意親率一支水師伏擊海盜,未曾想竟然落入蕭氏與雷陽宗計劃許久的天大陰謀之中。

好在事變之時,蕭若海在王都能用的嫡系兵力也有限,第一時間急於佔領王宮,控制國主周逸及王世子,武靈侯周斌才得以率扈從與漱玉宮的突圍弟子匯合,殺出蕭氏的伏擊圈,返回海陽郡。

北津城是從北部進入海陽郡的要衝之地,位於千鶴山大裂谷之中,正因爲武靈侯周斌的坐鎮,周族兵馬此時還牢牢守住北津城,堵住蕭氏大軍通往海陽郡的通道。

只是隨着雷陽宗大批高手更名易姓,加入叛軍的隊伍,使得北津關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多,誰也不知道海陽羣的出路在那裡。

想到這裡,周斌輕輕擱下金漆毫筆長嘆一聲,捏了捏眉頭,試圖舒展一下連日來的緊張。

正在此時,議事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身着藍色靈甲的青年匆匆走了進來,一邊面色焦急地嚷着:“侯爺,大事不好了。”一邊將一封漆封的秘函呈上。

周斌面上有些不悅,口中訓斥道:“都已經結丹的人了,還這麼冒冒失失,成何體統?”

那青年面色一緊,恭謹地退後兩步,站在一旁不再言語。

周斌展信一看,但見那信上只有寥寥兩行字:“周潛不幸傷逝,但幸得將士用命,十數日惡戰,總算是將落霞水關守住。不過,魏狗得雷陽宗之助,水師驟精銳戰力倍增,老祖的玄冰琉璃艦也落入魏狗之中,他們團團圍困落霞港,無一日不發動進行,還望兄長早日派遣援兵爲盼!”

看到這一封信,周斌手足冰涼,忍不住長聲唉嘆,以爲他在北津關所承受的壓力已經夠大,沒想到周潛竟然在落霞城不幸重傷不治而仙逝。

海陽郡南北縱橫兩三千里,除了郡城外,以北部的北津城(關)以及東南部的落霞城(港)最爲重要,一是陸路、一是水路進入海陽郡的最主要通道,在蕭氏叛亂後,蕭若海除率三十萬精兵猛攻北津關外,還招攬大寇血沙狂夫劉亞夫爲九郡國水師左都督,進攻落霞港……

在周晚晴之下,王族周氏一共纔有九名道胎,有兩名隨國主周免死在王城事變之中,眼下又有一位道胎境宗老周潛隕落在落霞港,周氏的強者越來越少了,形勢再這樣繼續惡化下去,武靈侯周斌也不知道自己能支持多久。

就在武靈侯周斌難以取捨、不知道要不要分兵增援落霞港時,海陽郡東南角千里之外的海域,一個由十數艘海盜船混騙的船隊,正揚起風帆,向海陽郡東南角的落霞港緩緩駛去。

此時九郡國新任水師左都督劉亞夫正在落霞港外圍的鼓浪島,招攬兵馬,強攻海陽郡的東南門戶,幾乎每天都有海盜趕過去投奔他,以便能在九郡國換取功名及落腳的地方。

第七百零六章 天地山河(二)第九百零七章 令旨第六百二十九章 血煉(五)第二百零七章 說客第一百七十章 換將第五百二十六章 威逼(三)第三百零六章 相請第一百五十六章 兵出秦潼關第八百九十四章 守城(五)第九百零八章 黑風暴第三百五十七章 說降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不厭詐(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黑風水師第六百一十六章 役魔(二)第七百零三章 陷阱第六百二十章 役魔(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吳氏問策第六百四十八章 欲蓋彌彰第五十六章 斬殺妖蟒第四百零八章 敵情第八百五十六章 上古精魄第九百零五章 西行大漠第七百一十九章 收穫第七百七十二章 奪島之戰(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失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罡雷獄第七百一十七章 入甕第二百七十三章 附庸第348章(上傳錯了,哭)第八十八章 劍開鐵壁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夜訪第四百零七章 天地異變第六百九十五章 文執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半道第九百五十六章 攔截第八百四十章 出戰(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蟬兒第七百六十九章 襲島第一百零八章 流民塞道第五百六十六章 謀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形勢第六百四十八章 欲蓋彌彰第二百七十二章 裂天戟十二勢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六十三章 進城(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官鬻爵第七百一十三章 交戰(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惡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熬得過誰第六百六十六章 重登闢靈第六百四十七章 天武臺(四)第四百零五章 攝政第四百七十九章 驚局第四百七十八章 沁海渡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行第四百八十六章 再入血雲第七百三十四章 再見左耳第一百三十六章 西北域第一(四)第八百六十五章 間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醒來第九百三十四章 救援第六百章 血霧魔淵(十)第五百八十章 入彀(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交戰(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策第六百九十四章 真君第六百四十章 北陵谷(十)第九百四十七章 惡戰(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殺銀鯊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妖第二百一十三章 插一腳第六百三十二章 北陵谷(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北陵谷(七)第七十二章 試煉塔第九十八章 維持慌言第三百三十六章 此生第二百七十一章 藥奴第八百一十三章 道禪峰(三)第六百零七章 鬼雄關(四)第八百零二章 入彀第九百七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四百四十八章 爲何而死第七百六十九章 襲島第六百六十七章 出手第九百四十二章 噩耗(二)第八百七十一章 謠傳第二百九十八章 滯形第九百一十六章 伏兵(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源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藥奴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背第一百一十三章 欠債還奴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藥第三百五十九章 龍驤都尉第四百一十三章 半渡而擊(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魔獒戰旗第七十三章 觀劍第三百三十六章 此生
第七百零六章 天地山河(二)第九百零七章 令旨第六百二十九章 血煉(五)第二百零七章 說客第一百七十章 換將第五百二十六章 威逼(三)第三百零六章 相請第一百五十六章 兵出秦潼關第八百九十四章 守城(五)第九百零八章 黑風暴第三百五十七章 說降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不厭詐(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黑風水師第六百一十六章 役魔(二)第七百零三章 陷阱第六百二十章 役魔(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吳氏問策第六百四十八章 欲蓋彌彰第五十六章 斬殺妖蟒第四百零八章 敵情第八百五十六章 上古精魄第九百零五章 西行大漠第七百一十九章 收穫第七百七十二章 奪島之戰(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失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罡雷獄第七百一十七章 入甕第二百七十三章 附庸第348章(上傳錯了,哭)第八十八章 劍開鐵壁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夜訪第四百零七章 天地異變第六百九十五章 文執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半道第九百五十六章 攔截第八百四十章 出戰(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蟬兒第七百六十九章 襲島第一百零八章 流民塞道第五百六十六章 謀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形勢第六百四十八章 欲蓋彌彰第二百七十二章 裂天戟十二勢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六十三章 進城(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官鬻爵第七百一十三章 交戰(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惡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熬得過誰第六百六十六章 重登闢靈第六百四十七章 天武臺(四)第四百零五章 攝政第四百七十九章 驚局第四百七十八章 沁海渡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行第四百八十六章 再入血雲第七百三十四章 再見左耳第一百三十六章 西北域第一(四)第八百六十五章 間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醒來第九百三十四章 救援第六百章 血霧魔淵(十)第五百八十章 入彀(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交戰(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策第六百九十四章 真君第六百四十章 北陵谷(十)第九百四十七章 惡戰(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殺銀鯊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妖第二百一十三章 插一腳第六百三十二章 北陵谷(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北陵谷(七)第七十二章 試煉塔第九十八章 維持慌言第三百三十六章 此生第二百七十一章 藥奴第八百一十三章 道禪峰(三)第六百零七章 鬼雄關(四)第八百零二章 入彀第九百七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四百四十八章 爲何而死第七百六十九章 襲島第六百六十七章 出手第九百四十二章 噩耗(二)第八百七十一章 謠傳第二百九十八章 滯形第九百一十六章 伏兵(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源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藥奴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背第一百一十三章 欠債還奴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藥第三百五十九章 龍驤都尉第四百一十三章 半渡而擊(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魔獒戰旗第七十三章 觀劍第三百三十六章 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