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亭侯封地

董寧雖然氣憤陳海的裝腔作勢,也苦苦猜不透陳海一劍斬碎六甲秘盾的玄機所在,但她想要突破大衍劍訣修煉的瓶頸,還得進藏經閣研讀大量的典籍。

董寧每次都能看到身材魁梧的陳海,姿態舒服的蜷在藏經閣二層角落的書案之後,似乎永遠都沒有離開過;濃密蓬亂的鬚髮,好幾月都沒有梳理過的樣子,臃腫的臉,傷疤縱橫,但眼睛出奇的明亮,彷彿夜空裡的星辰,而陳海手裡永遠都捧着一本低級玄功卷宗傾神貫注的研讀,對身邊的事情置之不理。

上七峰的弟子,對陳海的態度即便沒有早初的輕蔑跟譏諷,但依舊將他視爲另類,沒有誰主動去跟他拉近關係。

吃過一次虧,董寧雖然沒有再想去招惹陳海,但她又不得不承認,陳海能一連數月,都如此入迷的沉浸於低級玄功的研究、參悟中,顯然不是故意演戲來吸引她的注意力,陳海看似粗獷的外表下,卻有着與其他內門弟子不同的氣勢。

而她確認陳海對他們之前的婚約確實一無所知,這也令她困惑不解,陳海被姚氏驅逐出族,也有十七歲了,難道姚氏沒有就這樁婚約問過他的意見?

她曾想到祖師堂調閱陳海的檔案,想知道陳海到底因爲什麼被廢修爲、逐出姚族,但祖師堂那邊收藏弟子檔案,非持教宗、上七峰首座等人的手令不能調閱,董寧仗着她越城郡主的地位,也是被祖師堂的主事給堵了回來。

隨着時間的流逝,董寧的好奇心也漸漸冷淡下去,而陳海也沒有在她面前再提過賭注的事情。

董寧雖然不會在意一兩件黃級上品法寶,但連陳海一劍斬碎六甲秘盾的玄機都看不破,真要將一件黃級上品法寶輸給陳海,她怎麼都不甘心。

而既然陳海始終不提賭注的事情,董寧也是負氣不去提這事。

有些時候,董寧甚至都避開陳海,到藏經閣一層或藏到內門弟子無法進入三層、四層靜心潛修。

時間流逝如水,恍眼間又四個月過去,太微山也進入益天帝七十二年的酷夏時季,一天董寧在試煉塔苦修一番御劍術後,再到藏經閣,卻意外發現數月來雷打不動坐在角落裡研讀典籍的陳海,竟然沒有繼續坐在那裡。

董寧起初沒有在意,隨後一連三日都沒有看到陳海的身影,才從其他同門師兄弟的議論裡,知道陳海、周鈞二人,已經出山門歷煉去了。

對絕大多數剛入上七峰修行的弟子而言,進入棲雲嶺有如踏入一個全新的修行世界。

在棲雲嶺所接觸到,無論是玄功絕學,還是術法神通,都遠非道院能及。即便是傳襲十數代的宗閥世族,修行體系以及收藏的卷宗典籍,都遠不及上七峰來得完善、豐富。

幾乎所有弟子在剛進入上七峰修行,抓住這段時間,修爲都會有長足的精進。

在沒有遇到難以突破的瓶頸之前,也幾乎沒有誰捨得人生中可能最珍貴的一段修煉時機離開上七峰,出山歷煉;何況前些天董寧見陳海,見他都還是成功沒有開闢靈海秘宮。

董寧實在想不明白,陳海這時候出山歷煉什麼,出去丟上七峰的顏面嗎?

不過,董寧心裡想,就像那樁無人再提起的婚約,她也應該將陳海這個人從腦海裡徹底剔除出去,不再去想起他。

****************************

此時的陳海,卻是不知道越城郡主董寧心裡在想什麼,他與周鈞、吳蒙在接到陳烈的信函後,已經回到玉龍山。

玉龍大營各部要新籌建巡哨營,這可能是大都護將軍府要組織大規模戰事的前兆。

陳海、周鈞他們渴望建功立業,自然不願錯過隨軍征討蘭川諸郡的良機。

陳海他們進入上七峰修行,離開玉龍山有半年多時間,這次以出山歷煉的名義再回來,看到玉龍府城內的建築倍加綢密,人口也變得更加綢密,大街小巷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一年多前難以想象這裡還是陳橋寨外的一處荒嶺。

而數條從新玉龍府城延伸進玉龍山的大道,也已經成功開闢出來,大量的車馬進出山中,玉龍山要比以往繁榮、忙礙十倍、百倍。

這些開闢出來的鋪石大道,也不知道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最狹窄處都能供四匹駿騎並馳,陳海他們這時候都不需要兩個時辰,就能從玉龍府城御馬趕到黃龍淵道院。

而從黃龍淵到藥師園,御馬而行,也不需要一個時辰。

陳烈的食邑封地也正式確定下來,就選在黃龍淵東翼的山嶺,以蛇谷爲中心設置昭陽亭。

以大燕帝制,百里爲縣、三十里爲鄉、十里爲亭。

爲彌補玉龍山深處山多地少,昭陽亭以蛇谷爲中心,差不多將周圍二十里方圓的山嶺都圈了進去。

這也不是陳彰或者誰暗中使詐,想要故意壓制陳海,實是大都護將軍府那邊直接要求新封亭侯爵號的陳烈、柴騰等人,將封邑之地選在玉龍山中,要以新崛起的宗閥世族在玉龍山紮根,來堅定武威軍經營玉龍山的決心。

在玉龍山中,大都護將軍府重點經營黃龍淵附近的地域。

在黃龍淵的南面,除了將南天門寨作爲重要防塞進行建設、甚至部署防禦法陣外,又在外圍新建了十數座堅固的軍塞哨壘,構建更堅密的防線。

而除了石峽外,黃龍淵往北又新開闢出兩條大道,與山北的府縣相通。

在這種情形下,陳烈也只能將封邑之地選在黃龍淵附近。

而黃龍淵附近,又擁有上等靈泉資源的區域,也就藥師園等極有限的幾處,其中僅有藥師園爲昭陽亭侯府直接掌握,除了以藥師園爲中心新設昭陽亭外,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這是陳海剛入上七峰修行不久,就決定的事情。

而正式以蛇谷、藥師園爲中心新設昭陽亭,孫幹、蘇原、陳權、陳昱諸多嫡系乃至陳彰、陳肅等人,在過去半年時間內,也陸續將一部分家眷、族人遷入蛇谷附近的山嶺,擇地建造庭院、安家落戶。

陳海自然不反對這樣安排,他心裡非常清楚,唯有這樣,這往後不管舅父陳烈以後的職務如何變動,不管能留在玉龍大營任職多久,藥師園及昭陽亭都能從根本上變成昭陽亭侯府一系的根基所在;昭陽亭侯府也才能真正以藥師園爲根基擰成一股勢力。

************************

過去半年,昭陽亭陽府又投入大量資源,建設藥師園。

陳海、周鈞、吳蒙回到玉龍府城,從蘇原那裡就知道藥師園已經建成一座寨城,同時也是昭陽亭的中樞。

寨城以蛇穴靈池爲中心,佔據蛇谷北部的險要之地進行建造;堅固的石砌寨牆綿延共有三四里長,建有垛牆、哨塔、箭樓,純粹是以山地城池的規格進行建造。

陳烈及陳海、陳彰、陳青、孫幹、蘇原、周鈞、吳蒙、陳權、陳昱、葛同、沈坤、周景元等昭陽亭侯府嫡系的私苑,都進行重新的規則,統一建在藥師園寨城之中。

這些私苑大宅多圍繞蛇穴靈池建設,諸多殿臺亭臺及私家林苑,也是盡善盡美。

諸多嫡系的親眷、近支族人,多在寨城外劃地建造院舍;而在蛇谷附近,選擇一些相對平易的山谷坡地,還新建十餘座村寨,用於安置苦役勞工以及新遷入的上千戶附民……

寨城附近的嶺林,靈氣最爲濃郁,多開闢爲藥田,種植靈草、靈木;更外圍的山嶺,由開闢出大量的田地,分給附民耕種。

這樣,藥師園通過抽取田稅地租,就能維持昭陽亭的基本物資供應。

而在過去半年時間裡,周景元等人還在昭陽亭範圍內的山嶺裡,發現兩處精鐵礦脈,開闢了兩座礦場,建成一座冶煉場,動用數百苦役勞工,每月能冶煉近十萬斤精鐵。

在蘇原的親自掌握之下,藥師園兵甲鋪也正式在河西諸郡大舉鋪開;四十餘城新設兵甲鋪,也都是由蘇原從亭侯府直接調派掌櫃、匠師等人手。

藥師園寨城這邊,除了周景元負責兩處礦場開採、一座精鐵治煉場外,蘇原同時還調了三名闢靈境、有煉製黃級下品法寶之能的高級匠師進入黃龍淵。

除了一人入黃龍淵道院,擔任制器院主事外,另兩人則率數十匠師、上百學徒,在藥師園寨城西首負責經營一座鑄造場,鑄造大量的兵甲,供應各地的兵甲鋪……

陳烈封爵昭陽亭侯,除了亭侯府中可設長史、主簿等屬吏外,昭陽亭長、亭尉等職缺,也都是由昭陽亭侯府直接委派的私吏。

不過昭陽亭的日常事務,還是太瑣碎了,不能跟軍中事務相提並論,陳烈就安排陳肅、葛同二人擔任亭長、亭尉職務,處理昭陽亭內外及防禦等事務。

礦場、治煉場乃至蛇穴靈池附近數千畝藥田,都將是昭陽亭侯府日後的核心財源,自然是由蘇原直接掌握;作爲陳彰嫡系的陳肅還沒有資格插手。

弟子營不僅負責昭陽亭侯府後備力量的培養,還是昭陽亭侯府在黃龍淵道院與柴氏子弟直接分庭抗禮的根基,陳烈還是讓陳海直接節制,平時由吳蒙、周鈞、葛同、錢文義等人輔助。

除了弟子營之外,駐守藥師園寨城的兩百精銳將卒,雖然都是扈衛營編制,卻都是在陳海選練的三十餘精銳悍卒基礎上、選拔寒門子弟擴編而得。

這兩百精銳將卒,平時以葛同爲首,也可以說是陳海培養出來的嫡系了,陳烈也是直接將這部分私兵直接劃歸陳海節制。

如此一來,昭陽亭侯府內部的權力分配,也就基本成形,陳海則正式成爲昭陽亭侯府除陳彰、孫幹、蘇源、陳權、陳昱之外的第六人,權柄甚至都不在其他人之下。

第七百零一章 潛入第十二章 獨院修行第六十九章 蛇鱗書第三百九十三章 羅剎異變第八百一十六章 麻煩第九百五十七章 誅族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殿二層第一百九十章 暗示第八百四十九章 分賞第四百一十七章 築城之法第九百九十三章 前世之秘第三百六十章 道丹第九百九十章 炎魔重生第五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一十九章 流民首領第一百零一章 舊事第三十八章 疑慮第二百零一章 獅城嶺道院第五百一十九章 相認第一百三十一章 逆流真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匠師會(一 )第七百九十章 雙修第五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下車伊始第七章 蛇鐲第八百五十九章 支持第四十七章 境界通玄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藥第五百七十八章 私仇公仇第三百四十八章 襲營第八十四章 選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餓殍第四百二十六章 瀚海地宮第五百零七章 受封第二百四十九章 獵殺第六百一十七章 役魔(三)第一百七十章 換將第八百五十三章 大師兄第五百二十七章威逼(四)第六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五百二十三章 歸寧侯第三百二十九章 風焰飛艇第六百八十三章 精魄猶存第二百四十五章 石槲蜜第一百六十八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八十五章第八百二十章 任職第二百二十章 機關連弩第六百二十六章 血煉(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北域第一(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北陵谷(九)第九百零一章 效力(二)第三十四章 陳烈第七百零九章 敵襲第一百零二章 戰功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行第六十九章 蛇鱗書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立門戶第九百五十五章 逃民第一百二十七章 道意雛形第四百三十三章 說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血霧魔淵(八)第六百二十章 役魔(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黃麋原(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奴狩獵第四十一章 石寨伏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伏殺(三)第三十四章 陳烈第七百零六章 天地山河(二)第一百零七章 血腥苔第二百六十四章 馳援第四百四十一章 潰敗第三百九十八章 血雲帝國第七百八十二章 火鴉陣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師弟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七十九章 亭侯封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籌劃突襲第七百一十六章 誰是漁翁第四十八章 道之真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陣之氣第三十九章 陰謀第七百三十一章 伏殺第九百五十九章 小仁第八百八十四章 補魂第九百五十一章 秘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冬季初戰(二)第八十五章 寇奴兵(一)第三百七十章 所謂忠誠第九百一十一章 牽聯第四百四十四章 妖獸(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成丹第二百零八章第六百三十七章 北陵谷(七)第八百九十九章 魔奸第四百四十七章 紛亂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冬季初戰第九百一十五章 伏兵(三)
第七百零一章 潛入第十二章 獨院修行第六十九章 蛇鱗書第三百九十三章 羅剎異變第八百一十六章 麻煩第九百五十七章 誅族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殿二層第一百九十章 暗示第八百四十九章 分賞第四百一十七章 築城之法第九百九十三章 前世之秘第三百六十章 道丹第九百九十章 炎魔重生第五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一十九章 流民首領第一百零一章 舊事第三十八章 疑慮第二百零一章 獅城嶺道院第五百一十九章 相認第一百三十一章 逆流真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匠師會(一 )第七百九十章 雙修第五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下車伊始第七章 蛇鐲第八百五十九章 支持第四十七章 境界通玄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藥第五百七十八章 私仇公仇第三百四十八章 襲營第八十四章 選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餓殍第四百二十六章 瀚海地宮第五百零七章 受封第二百四十九章 獵殺第六百一十七章 役魔(三)第一百七十章 換將第八百五十三章 大師兄第五百二十七章威逼(四)第六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五百二十三章 歸寧侯第三百二十九章 風焰飛艇第六百八十三章 精魄猶存第二百四十五章 石槲蜜第一百六十八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八十五章第八百二十章 任職第二百二十章 機關連弩第六百二十六章 血煉(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北域第一(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北陵谷(九)第九百零一章 效力(二)第三十四章 陳烈第七百零九章 敵襲第一百零二章 戰功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行第六十九章 蛇鱗書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立門戶第九百五十五章 逃民第一百二十七章 道意雛形第四百三十三章 說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血霧魔淵(八)第六百二十章 役魔(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黃麋原(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奴狩獵第四十一章 石寨伏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伏殺(三)第三十四章 陳烈第七百零六章 天地山河(二)第一百零七章 血腥苔第二百六十四章 馳援第四百四十一章 潰敗第三百九十八章 血雲帝國第七百八十二章 火鴉陣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師弟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七十九章 亭侯封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籌劃突襲第七百一十六章 誰是漁翁第四十八章 道之真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陣之氣第三十九章 陰謀第七百三十一章 伏殺第九百五十九章 小仁第八百八十四章 補魂第九百五十一章 秘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冬季初戰(二)第八十五章 寇奴兵(一)第三百七十章 所謂忠誠第九百一十一章 牽聯第四百四十四章 妖獸(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成丹第二百零八章第六百三十七章 北陵谷(七)第八百九十九章 魔奸第四百四十七章 紛亂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冬季初戰第九百一十五章 伏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