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奇策

(繼續一更……)

鹽川府城破的那一刻,池山縣裡暗中簇涌的風波就驟然險惡起來,城裡也越發混亂不堪,但還遠未到極致。,

而傳信靈鵠此時則已飛過百千關山,在玉龍山南麓的一座山嶺前降落下來,在樹林裡它嗅到熟悉的氣息。

厲虎、厲玉麟等一干扈從,簇擁着陳烈、厲向海、張懷玉、趙如晦等將帥,勒馬停在樹林邊緣的巨巖上,眺望鹽川府城方向。

他們距離鹽川府城有一百多裡,但已能隱約看到武威軍的前鋒兵馬,此時就像是黑色的洪流,正從城牆崩裂的缺口殺入鹽川府城。

已經將鶴翔軍的北部防線撕開,但他們作爲東翼兵馬,職責是按兵不動、守護主力的側翼,以防有變,眼前這難得建功立業的激烈戰事,自然就與他們無緣。

看到靈鵠飛落下來,勒馬稍靠前警戒的厲虎訝異了一聲。

“是隨陳海潛入敵境的那隻靈鵠?”厲向海揚聲問道。

他帳前兩隻靈鵠都是厲虎管着,也就厲虎能看出軍中不同靈鵠間細微的區別來。

“但鹽川府城這時候纔剛破,陳海能提前發現什麼戰機,要動用靈鵠傳信?”厲虎正在認出這頭靈鵠纔會覺得意外,而待他展開卷成小撮的信函,都忍不住要揮臂大叫起來,翻身下馬,躍步跳到陳烈、厲向海等將帥所在的巨巖,難抑興奮的稟報道,“少侯爺在池山縣紮了一個口袋,等着大羣的潰兵鑽進去!”

厲虎等中下低層將官,渴望戰功,看到陳海送回來的信函,渾身充滿難以言喻的興奮,沒想到陳海竟然敢用這樣的險計、奇計,也能看中池山縣孕育着難以想象的機遇,恨不得陳烈立即下令,騎營兩千精銳插上翅膀,就往池山縣飛去。

陳烈、厲向海、趙如晦等將帥地位高,平時更注重大局,思考的角度不一樣,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用險計,更傾向以堂堂之陣擊潰、壓垮敵兵,這纔是用兵正謀。

展到陳海通過靈鵠傳回來的信函,陳烈臉色沉鬱沒有什麼表情,厲向海、趙如晦都是倒吸一口涼氣,沒想到陳海竟然妄圖以六七十人控制池山縣,然後會盡可能想辦法將南涌的潰兵都滯留在池山縣,等着他們這邊派輕騎突襲進剿!

此計真是快要超過衆人的想象力。

此計能成,自然是一樁或能令大都護將軍都要動容的奇功,但稍有不慎,迎接陳海等六七十人的,就是萬劫不復的絕境。

潰兵倉皇南逃,雖然無心戀戰,但要是潰兵都被堵在池山縣,那渲泄出來的怒火,將是極其恐怖,會將擋在面前的一切焚成灰燼。

厲向海、趙如晦以爲他們已經很是重視陳海了,但也沒有想到,陳海就像是脫繮的蛟龍,竟然敢用這樣的險計!

張懷玉心裡更是驚訝,怎麼都沒有想到,陳烈麾下竟然出了這麼一號人物!

此計不能成則罷,要是能成,只怕大都護將軍都會對此子刮目相看。

但不管張懷玉心裡怎麼想,騎營掩襲池山縣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此計能成,對東翼兵馬自然也是奇功一件,他們整編兩千精騎的最初目的,就是要分一杯戰功,張懷玉此時要敢阻止或從中作梗,必會成爲諸將的衆矢之的,從此令東翼兵馬都落入陳烈的一人掌握之中;而此計不能成,對掩襲兵馬來說,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我與向海都過去!”趙如晦果斷說道。

很顯然,就算陳海他們最後在池山縣控制不住形勢,也會造成潰兵大量滯留池山縣境內,他們應該儘可能加強掩襲池山的兵力——陳烈作爲東翼主帥,不能輕動,只能是趙如晦、厲向海等人,與張懷玉一起率部出擊!

陳烈擡頭看了蒼茫的夜色一眼,壓住心裡的憂慮,當下就依着馬背簽署軍令,令張懷玉、趙如晦、厲向海三人率騎營及諸部扈營精銳三千騎,奔襲池山縣。

陳青是隨騎營出發後,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也因此而震驚到極點,馬蹄如低沉的擂點敲打着大地,三千餘騎黑壓壓的身影,彷彿洪流般淌過雪地,往五百里外的池山城席捲而去……

****************************

鹽川府城凌晨時分攻陷,但鶴翔軍的北線兵馬並不都集中在鹽川府城。

在看到鹽川府城都沒能堅持一夜就陷入,駐守其他城池的鶴翔軍自然也就無心戀戰,但這樣的危厄形勢也不容他們觀望、遲疑,鹽川府城的潰兵或還在與武威軍的前鋒兵馬纏殺,地方武備還想着家小都在城裡或附近的鄉寨,即便想逃,也要會合家眷再說,自然是一片混亂,但附近十數城壘的鶴翔軍守兵,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棄城南逃。

成千上萬的潰兵,很快就淹沒雪野,只恨爹孃少生兩條腿。

那些精銳騎兵或有修爲在身的孤身玄修,崎嶇山嶺對他們的阻礙極小,他們甚至要避開擁堵的馳道,直接在雪地裡奔逃,也是繞池山城而走,不會鑽進池山城這隻大口袋裡來。

而有些有修爲在身的玄修,本身就是鶴川嶺以北的豪族出身,拖家帶口,還帶着大量的財物駕車乘馬上路,就只能走馳道南逃。

池山城兩翼的崎嶇山嶺,就像是擋潮的大壩,將南逃的宗族、難民以及棄城南下的普通潰兵,都往池山城裡攏來。

陳海前一日借清理馳道的名義,派出池山縣守兵,在縣境北部設立崗哨、柵牆,將馳道封堵住,丁爽天亮前也假裝一切都正常趕到北部哨崗視察,但明眼人都能從驚天動地的巨大動靜裡猜測到鹽川府城失陷,在縣境北部駐守的二百多刀弓手頓時間心就慌亂下來。

丁爽趕過來,雖然令局勢沒有立即崩潰,但形勢也絕好看不了多少,丁爽除了反覆強調援兵即將趕來,還有就是反覆強調刀弓手們,他們的家小多在後面的池山城裡,他們不能輕易棄城就逃。

天亮之後,池山縣境北部就已經聚集了上萬的逃難民衆、鄉族及潰兵,而站在高處甚至能看到大股潰兵逃竄過來的身影。

丁爽知道這時候憑藉二百多人心惶惶的縣府刀弓手,根本不可能將人潮擋住,而一旦刀弓手先行崩潰,局面將更難看,那他就只能帶着兩百多刀弓手徐徐後撤,這時還能勉強維持住陣腳,不立時發生譁變。

池山城嵌入山峽之中,貼着城牆兩側雖然都有羊腸小道,但已經被堵死,就只剩下貫穿南北城門的中央馳道。

丁爽退回到池山城,池山城這邊,也已經照着計劃,將北城的守兵都撤了出來,計劃放任逃難民衆及潰兵進城。這也是陳海用計最兇險,也是最能建立奇功的地方,就要利用地形,將大量南逃的潰兵、鄉族都攏到池山城來,然而一舉殲滅。

昨天城裡多處失火,雖然已撲滅,但留下大片的廢墟,還有數處正升騰着黑煙。

民勇以及提前撤回來的池山縣守兵都集中到南城門內側。

南城門已經關閉,在南城門前放置大量的柵牆,防備潰兵衝擊。

民勇及池山縣守兵都集中在南城門兩側的城牆及城下,城樓及兩側的登城道則始終處在寇奴兵的控制之下。

陳海他們只有六七十人,只能有效控制城樓兩側四五十米長的一小段城牆,但他已經提前將十二架牀弩都集中到南城樓之上。

午前進入池山城的難民、潰兵,已經黑壓壓一片,將城裡縱橫幾條街巷都堵滿了,但也因爲車馬極多,以及陳海事前挖開街巷、推倒房屋,有意製造大量的障礙,使得真正能聚集到南城門前譁鬧的潰兵,還不至於失控。

進入池山城的潰兵來源複雜,陳海、吳蒙、周鈞他們再站出來,就容易被戳穿身份。這時候丁爽作爲池山縣尉,就站出來慌稱鶴川嶺方向援兵星夜將至,他們是奉命鎮守池山城,以保證池山城以南的馳道通暢。

他們只是堵死池山南城門,並不禁絕難民或潰兵從兩翼的山嶺逃跑,起初還是能將鬧事的潰兵堵回去。而要有一絲可能,諸多難民也不想背井離鄉逃難,聽到還要希望,也能保着一絲幻想暫時停留在城裡。

隨着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從鹽川府城南逃的潰兵,進入池山城後,潰兵及難民的情緒加倍恐慌起來,退出北門,從兩側的崎嶇山嶺翻越又太艱險、緩慢,在一些宗族子弟的鼓動下,大羣的潰兵就開始動手推開堵道的車馬、礙障物,舉着刀兵衝到南城門前,作勢要將封堵城門洞的柵牆推開!

“嗖嗖嗖!”

丁爽反覆的勸慰無用,迎接這些譁鬧潰兵的,就是無情的箭雨。

第五百二十九章 驚駕第九百三十三章 坦白第五百四十三章 玄龍戰輦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行第五十八章 血煉上位者第三百一十七章 宗族第二百零四章 董侯東至第八百八十四章 補魂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降第七百四十八章 定策西逃第七十九章 亭侯封地第七百七十六章 黑風島第三百五十九章 龍驤都尉第九百三十九章 龍鼎之秘第四十四章 金州羌民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謀主第六百七十五章 奇特震顫第一百七十八章 餌第七百七十二章 奪島之戰(二)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強幹弱枝第三百三十一章 蛇鐲出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兵出秦潼關第九百一十三章 伏兵(一)第七百八十九章 周師姐第四百七十七章 怒攻第五百三十四章 蠱魂之秘第三百零三章 重振頹局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物資(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綠海大陣第三百零五章 勝敗第七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四十四章 回程(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蛇鐲出世第八百六十三章 新法築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告誡第九百零六章 太上天尊第二百一十七章 盜圖第三百九十九章 諫君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異人(四)第二十章 第二擊第一百零九章 赤眉邪徒第八百三十九章 出戰(二)第三十六章 殺戮成魔第九十一章 奇謀第三百七十章 所謂忠誠第一百七十三章 殘丹詭秘(一)第五百零七章 受封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官鬻爵第三百三十三章 黑燕軍危機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異人(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殺魔(二)第二十五章 虎踞第三百六十九章 兩種傳承第三百一十一章 燕州近況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行第六百八十一章 苦戰第五百八十章 入彀(二)第三十章 藥師園兵甲鋪第四百零一章 衝突第八十六章 寇奴兵(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道禪峰(四)第六百九十章 再回萬仙山第九百三十九章 龍鼎之秘第八章驅趕下山第九百六十七章 赤影峰第九百九十七章 伏殺(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匯合第七百一十一章 交戰(一)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震懾戰略第九百七十九章 魔頭計都第四百五十六章 深海第六百八十四章 分神御器第五百九十五章 血霧魔淵(五)第六百四十二章 龍鼎迷局第一百六十章 西進第六百六十章 火雨焚魔第二百三十五章 誘騙第四百六十七章 爭議第五百九十章 血劫至第九百七十七章 近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殺魔(二)第九百四十九章 惡戰(六)第八百七十二章 天劫丹第九百零八章 黑風暴第三百七十四章 人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入彀(六)第八百零九章 拜師(二)第三百三十章 分離第二百零二章 專務修行第六百四十章 北陵谷(十)第一百三十二章 紙上封法第六百一十八章 役魔(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無常勢第五百四十七章 與天下爲敵第三百三十四章 奪舍之秘第二百五十八章 精絕軍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三十章 分離第八百零五章 迴歸第九百九十一章 第五層
第五百二十九章 驚駕第九百三十三章 坦白第五百四十三章 玄龍戰輦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行第五十八章 血煉上位者第三百一十七章 宗族第二百零四章 董侯東至第八百八十四章 補魂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降第七百四十八章 定策西逃第七十九章 亭侯封地第七百七十六章 黑風島第三百五十九章 龍驤都尉第九百三十九章 龍鼎之秘第四十四章 金州羌民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謀主第六百七十五章 奇特震顫第一百七十八章 餌第七百七十二章 奪島之戰(二)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強幹弱枝第三百三十一章 蛇鐲出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兵出秦潼關第九百一十三章 伏兵(一)第七百八十九章 周師姐第四百七十七章 怒攻第五百三十四章 蠱魂之秘第三百零三章 重振頹局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物資(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綠海大陣第三百零五章 勝敗第七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四十四章 回程(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蛇鐲出世第八百六十三章 新法築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告誡第九百零六章 太上天尊第二百一十七章 盜圖第三百九十九章 諫君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異人(四)第二十章 第二擊第一百零九章 赤眉邪徒第八百三十九章 出戰(二)第三十六章 殺戮成魔第九十一章 奇謀第三百七十章 所謂忠誠第一百七十三章 殘丹詭秘(一)第五百零七章 受封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官鬻爵第三百三十三章 黑燕軍危機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異人(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殺魔(二)第二十五章 虎踞第三百六十九章 兩種傳承第三百一十一章 燕州近況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行第六百八十一章 苦戰第五百八十章 入彀(二)第三十章 藥師園兵甲鋪第四百零一章 衝突第八十六章 寇奴兵(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道禪峰(四)第六百九十章 再回萬仙山第九百三十九章 龍鼎之秘第八章驅趕下山第九百六十七章 赤影峰第九百九十七章 伏殺(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匯合第七百一十一章 交戰(一)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震懾戰略第九百七十九章 魔頭計都第四百五十六章 深海第六百八十四章 分神御器第五百九十五章 血霧魔淵(五)第六百四十二章 龍鼎迷局第一百六十章 西進第六百六十章 火雨焚魔第二百三十五章 誘騙第四百六十七章 爭議第五百九十章 血劫至第九百七十七章 近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殺魔(二)第九百四十九章 惡戰(六)第八百七十二章 天劫丹第九百零八章 黑風暴第三百七十四章 人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入彀(六)第八百零九章 拜師(二)第三百三十章 分離第二百零二章 專務修行第六百四十章 北陵谷(十)第一百三十二章 紙上封法第六百一十八章 役魔(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無常勢第五百四十七章 與天下爲敵第三百三十四章 奪舍之秘第二百五十八章 精絕軍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三十章 分離第八百零五章 迴歸第九百九十一章 第五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