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二章 把地面站打到天上

莊建業此話一出,原本因爲GSN—500MAX精確制導炸彈而氣氛不錯的現場,就如同刮過一陣寒潮一樣變得詭異而又冰冷。

尤其是總部首長,臉色無悲無喜,但那雙看透世事的眼眸卻閃過一陣掙扎,半分的無奈,最後交織成難以決斷的猶豫,最終歸於一種無可名狀的沉默。

莊建業說的這些話,總部首長等人不清楚嗎?

當然清楚,甚至比國內任何人都要清楚,要知道因爲GPS的問題分別在1994年和1996年遭遇兩次重大挫折,導致國內如同被人捏住了卵蛋,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只能憋屈的低頭認慫。

正所謂知恥而後勇,於是國內在1994年上馬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然而這類佈置在近地軌道空間的基礎設施可不是過家家,上嘴脣一碰下嘴脣,立個Flag就能把事兒辦成了。

那是需要科研、資金、甚至是國力來支撐的綜合性產業。

不說其他的,就是普通的架橋鋪路還得出圖紙,上設備,投走進,進人員,然後才能開工上馬,更何況還是瞄準星辰大海的衛星導航系統。

所以項目一上馬便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首先便是資金問題,根據有關部門計算,如果要建成類似美國GPS這類高水平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保守估計需要1000到1500億人民幣。

這還是直接投資,要是算上零零碎碎的間接投資,總規模可能要超過2400億人民幣。

九十年代中期的2400億,哪怕時間跨度達20年,那每年的投入也要達到120億之多。

問題是這長的時間跨度,這麼大的投資規模,能夠給國內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率,能拉動多少GDP,能促進多少產業的發展,全都是未知數。

因爲整個項目需要至少十年的時間才能看到初步的效果,以至於很多決策審批的領導去職退休,甚至黯然長逝都未必能夠看到效果如何。

如果成效好的話,自然皆大歡喜;要是效果奇差,誰來背這個責任?

不確定性如此之大,令不少領導都望而卻步,寧可多審批一些近期見成效的項目,也不敢豪賭十年、二十年之後的身後事。

其次便是技術方面的問題,國內在衛星導航方面可以說是毫無經驗,也就談不上所謂的技術儲備,從零開始自然是困難重重,其他不論,單說導航衛星上的核心設備原子鐘,數遍國內各單位,就沒一個人見過這東西長什麼樣的,自然就談不上製造,更談不上精度。

而原子鐘只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一個核心部件,至於衛星的使用壽命,內部設備的整合等等問題,都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無法逾越的難題。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便是國內不具備在全球設置衛星授時地面站的客觀條件。

別說是國內了,就是俄國和歐洲同樣不具備,唯一能夠在全球佈置地面站,且毫無顧忌的只有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

這也是爲什麼美國的GPS能夠做到精確授時,定位準確的關鍵所在,因爲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當中,如果說太空中的衛星是眼睛的話,那麼配套的地面站就是耳朵。

兩者缺了哪一個都會讓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成爲聾子和瞎子。

就拿前些年拿起GPS信號故障來說吧,原因便是美國位於日本東京的地面站出現故障,導致覆蓋東亞的GPS信號出現延遲而導致精度降低。

可見地面站對整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重要性。

如果這個例子不算什麼的話,那就看看俄國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從衛星本身的技術到整個組網布局,再到使用的頻率和型號,俄國的格洛納斯從各個方面來講,都不比GPS差。

可偏偏落實在導航上,格洛納斯的信號和精度就是比不上GPS。

原因爲何?

很簡單,俄國的地面授時站覆蓋的範圍沒有美國的弄的那麼多且密。

蘇聯時代,依靠着蘇聯強大的政治影響力,可以做到所謂的全球部署,因此採用與美國同樣的全球衛星導航體系一點兒毛病都沒有,誰讓人是超級大國呢。

可隨着蘇聯解體,俄國的影響力極度萎縮,別說是全球部署了,就是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有些時候都不搭理俄國,各顧各的把獨聯體演繹的那叫一個實在。

於是乎,地面站無法全球部署,自然是做不到定位的全覆蓋,直接導致俄國的格洛納斯系統是雞肋的要命。

在俄國的一畝三分地兒真的沒得說,可除了俄國就不敢恭維了,得虧國內與俄國是鄰國,位於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地面授時站可以爲東亞地區提供還算精確的授時,這才能支撐起騰飛集團的GSN—500MAX精確制導炸彈。

可既便如此,GSN—500MAX精確制導炸彈適用範圍也僅限於閩省以北地區,再往南精度上就沒準頭了。

因爲在至關重要的東南亞地區,俄國當年設置在越南金蘭灣的地面站在蘇聯解體時就取消了,導致東南亞地區的授時出現真空,自然談不上什麼精度。

連繼承蘇聯的俄國都遭遇這樣的尷尬,導致花費巨資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只是偏安一隅的半吊子。

政治影響力還不如當今俄國的國內又何德何能令世界各國拜服,捐錢捐地讓你建地面站?

難道也跟俄國一樣偏安一隅?

國內到沒問題,離開國內範圍怎麼辦?

要知道1994年的小事件可是發生在阿拉伯海,遠離國內數千公里,花費巨資建立的衛星導航系統,離開國境線還得切換成GPS?那還建個毛線呀!

正是因爲這個繞不開的關鍵原因,別說是國外人士,就是本國內部都不看好這個項目,而這也是爲什麼各個領導對此態度晦暗不明的根結所在。

完全看不到希望嘛,還搞個錘子?

花了2400多個億,耗時二十年,弄出來個只能在國境線內使用,出了家門半點兒屁用都沒有的雞肋貨,這麼大的責任沒人擔得起,自然也就沒人敢去扛。

哪怕是總部首長這樣,十分有擔當的領導,都不敢爲這個項目背書,聽了莊建業的話直接選擇沉默。

作爲國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堅定的支持者和推動者的莊建業,當然知道此刻冷場的原因所在,不過他沒有如以往那樣,眼見各位首長集體緘默便轉移話題,全當剛纔沒說過這番話,而是清了下嗓子繼續說道:

“首長,我還是堅持我的意見,哪怕目前的困難很大,但正如老百姓所說的那樣,活人不能讓尿給憋死,辦法總是比困難多。”

“小莊,我們理解你推動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心情,我們打心底裡也支持。”莊建業話音剛落一位部隊的高級領導便無奈的質問道:“問題是地面站的事情不是困難,而是無解,具體的詳情你也應該看過,需要在全球33個國家,設立183個地面站,資金到是其次,關鍵是如何說服這些國家向我們開放本國的土地,你說說,我們該怎麼說動這33個國家?”

面對質問,莊建業也不迴避,直接反問:“我們爲什麼要他們的土地?地面站非要在地面纔能有效嗎?打到天上去就不行嗎?”

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國產大飛機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打架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莊懂王也是要面子的第九百五十五章 賺就完事兒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成問題第八百五十二章 低成本的柔性製造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海外困境第八百八十九章 追悔莫及第一千零六章 開着坦克衝進來的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引領世界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被鑽了空子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爲了人類和平第六百零三章 勢頭擋不住第一百五十章 不遺餘力的支持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效率,簡直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心態崩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發現目標!第七十八章 方案第三百二十四章 折騰第一千五十二章 合金X,Y,Z……第九百九十五章 這下……全完了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中遠程航空運輸的主力第三百七十六章 總部首長來了第一千四十二章 定義新概念第九百九十八章 捏死一個不算過分第三百五十三章 成功啦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有比這更扯淡的事兒嘛第兩百零四章 奇怪的飛機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誰說我們沒有武直?第九百一十一章 聯合生產直升機第九百二十七章 完整的圖—204生產線第一千八十三章 攪拌摩擦焊第六百一十四章 NB系列高端數控設備第一千八十九章 FBC—1A戰鬥轟炸機第八十二章 臭名聲第九百七十八章 長弓阿帕奇也就這水平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神助攻第八百四十一章 莊建業,你就不覺得自己良心痛嗎?第八百七十九章 虛擬製造技術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最少要佔股45%第二十五章 放鴿子第九百零四章 戰略支援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山寨之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不是東方某大國人就滾一邊去第六百一十八章 配套十號工程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乘風快遞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四代機熱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9月11號·定格2001第一百零二章 做風扇第四百三十五章 中國的標準代表未來第兩百七十九章 無人機的新紀元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堪比重型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龍MAX第三百零一章 借鑑了一部分第九百八十三章 直升機產業聯盟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使用壽命翻倍第五百九十八章 帶歪了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一)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現實與內涵並重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我的天神,中國人是從哪裡變出的飛機?第兩百七十七章 能察能打第一千七十四章 NB—6600DL超精密激光制孔機第七百七十章 區域綜合高效能源利用技術第五十一章 大事第九百二十四章 放點血第兩百二十一章 好人,莊建業!第一千五十章 你們的產品又升級啦?第兩百三十二章 技術研發中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這廣告打的第九百九十一章 束手無策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時代賦予中國騰飛新的課題和責任第一百九十七章 什麼都沒要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四百二十四章 多尼爾—228運輸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寧要FBC—1A不要蘇—30MKK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三分天下第三百零四章 薅羊毛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規模上萬億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芯片級銣原子鐘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終究還是中國騰飛更香第六百六十四章 複合材料成本夠低呢第一千三十二章 撈了65億美元第兩百五十章 物美價廉第七百五十四章 降維打擊第八十九章 後悔第七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天使第五百七十六章 商業邏輯第二十五章 放鴿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洞縮尺模型第三百四十三章 聯手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立個Flag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主要矛盾第一千二十九章 成長型飛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配套航天第八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九百九十五章 這下……全完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高速直升機第二十二章 卡脖子
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國產大飛機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打架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莊懂王也是要面子的第九百五十五章 賺就完事兒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成問題第八百五十二章 低成本的柔性製造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海外困境第八百八十九章 追悔莫及第一千零六章 開着坦克衝進來的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引領世界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被鑽了空子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爲了人類和平第六百零三章 勢頭擋不住第一百五十章 不遺餘力的支持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效率,簡直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心態崩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發現目標!第七十八章 方案第三百二十四章 折騰第一千五十二章 合金X,Y,Z……第九百九十五章 這下……全完了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中遠程航空運輸的主力第三百七十六章 總部首長來了第一千四十二章 定義新概念第九百九十八章 捏死一個不算過分第三百五十三章 成功啦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有比這更扯淡的事兒嘛第兩百零四章 奇怪的飛機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誰說我們沒有武直?第九百一十一章 聯合生產直升機第九百二十七章 完整的圖—204生產線第一千八十三章 攪拌摩擦焊第六百一十四章 NB系列高端數控設備第一千八十九章 FBC—1A戰鬥轟炸機第八十二章 臭名聲第九百七十八章 長弓阿帕奇也就這水平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神助攻第八百四十一章 莊建業,你就不覺得自己良心痛嗎?第八百七十九章 虛擬製造技術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最少要佔股45%第二十五章 放鴿子第九百零四章 戰略支援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山寨之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不是東方某大國人就滾一邊去第六百一十八章 配套十號工程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乘風快遞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四代機熱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9月11號·定格2001第一百零二章 做風扇第四百三十五章 中國的標準代表未來第兩百七十九章 無人機的新紀元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堪比重型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龍MAX第三百零一章 借鑑了一部分第九百八十三章 直升機產業聯盟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使用壽命翻倍第五百九十八章 帶歪了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一)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現實與內涵並重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我的天神,中國人是從哪裡變出的飛機?第兩百七十七章 能察能打第一千七十四章 NB—6600DL超精密激光制孔機第七百七十章 區域綜合高效能源利用技術第五十一章 大事第九百二十四章 放點血第兩百二十一章 好人,莊建業!第一千五十章 你們的產品又升級啦?第兩百三十二章 技術研發中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這廣告打的第九百九十一章 束手無策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時代賦予中國騰飛新的課題和責任第一百九十七章 什麼都沒要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四百二十四章 多尼爾—228運輸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寧要FBC—1A不要蘇—30MKK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三分天下第三百零四章 薅羊毛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規模上萬億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芯片級銣原子鐘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終究還是中國騰飛更香第六百六十四章 複合材料成本夠低呢第一千三十二章 撈了65億美元第兩百五十章 物美價廉第七百五十四章 降維打擊第八十九章 後悔第七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天使第五百七十六章 商業邏輯第二十五章 放鴿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洞縮尺模型第三百四十三章 聯手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立個Flag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主要矛盾第一千二十九章 成長型飛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配套航天第八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九百九十五章 這下……全完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高速直升機第二十二章 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