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飛馳寧遠

唐楓急忙的跳下馬,攔住他,對他笑着言道“不礙事的,也是我慮事不周;才使得你空跑一趟,既然他不來;那咱們就去他那裡便是,我倒要看看,真正的努爾哈赤長什麼樣子?傳令,火速前往寧遠興城。”唐楓說完,是一躍上馬;督促着村民們加快趕路的速度。

眼看着,已經快到了寧遠興城的城下面;卻見,城頭之上,有一員銅盔銅甲的大將;朝着自己這面不住的擺着手,看那意思十分的着急。

唐楓一眼就認了出來,正是那次來傅家村馳援的祖大樂。只是,實在是離着稍遠一些;聽不清楚,城頭上的祖大樂喊些什麼?唐楓乾脆是催動胯下的馬匹,望城下奔去。

“城下的那個少年英雄,莫要再往城下來了;速速帶着你的村民,遠離此城,方能免去,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之禍。”祖大樂一面喊着,一面不住地對着唐楓擺着手;而他此舉,實際也是一番好意;因其不忍,讓唐楓到時候,也被困於這座小城之中,到時與城盡毀;故此是竭力的勸說唐楓離開此處。

唐楓此時,也多少猜到一些,此刻寧遠城中兵源,並不是很充足,守城的器械,也不是十分的完善;而袁崇煥和祖大樂,分明就是抱着必死之心,來守這座孤城的。實際上,要是按照袁崇煥和孫承宗原先的佈置;寧遠城四周,已然盡起堅固的堡壘;可構成第一道防線,可朝堂裡的高第與孫承宗不合,其畏努爾哈赤八旗兵如同虎狼;便撤防棄地,又下令,盡撤錦州,右屯,大淩河,等寧前諸城的守城士卒。將器械,槍炮,糧草,彈藥以及衆軍校;全部撤盡關內,以他說的說法;此爲堅壁清野,不資敵人以一粒糧食一把武器。只是,這樣就徹底的丟了,關外四百里的大好河山;盡入努爾哈赤八旗兵之手。

而袁崇煥駐守的這座寧遠興城,本也是被勒令撤退棄守的;可袁崇煥是據理力爭,願意一死來守此城;而恰好此時,唐楓也到了城外,袁崇煥深愛唐楓是個大將之才;不想他也跟着自己賠葬於此,想讓唐楓以後能爲大明效力;擊退努爾哈赤,收復河山,這纔不放唐楓進城;讓其帶領村民繞行而去。也是爲了留下一點火種罷了。

可唐楓卻深知這次戰役的結果,是以努爾哈赤兵敗而告終;自然不肯走了,便揚頭,對着城上的祖大樂高聲喝道“祖將軍,豈不聞國之將亡,匹夫有責;當以身披重甲,從而衝鋒陷陣;手刃敵酋,方顯我漢人之威武。怎能貪生怕死,爲一己之生而拋棄鄉親父老;此焉能爲人也?”說完了,一伸手;將肋下的腰刀拔出來,把手心輕輕一割;血頓時便淌了出來。

唐楓舉着手,給城頭上的祖大樂觀看。“祖將軍請看,唐楓願意以血盟誓;願意與寧遠城共存亡,如違此誓便不得好死。祖將軍如不放我等入城,我唐楓甘願帥着這些村民,守禦城前;做一個先頭部隊,與他努爾哈赤血戰一回。”說完,唐楓這就要勒轉馬頭。

“城下的唐小兄弟,你且等一等;聽我袁崇煥一言,我同意你帶領村民入城;與我等將校,共與此城,同生共死如何?”說話間,一個身穿文官服飾的中年人出現在城頭;正手把垛口,焦急的等着唐楓的回答。

唐楓也急忙又轉回馬頭,仔細打量着,城頭上這位聞名已久的督師袁崇煥。就見城頭上的袁崇煥,面相儒雅,額下有一縷墨髯;頭上戴着一頂折翅帽,身上穿着文官的緋紅色的官袍。倒像一副讀書人的樣子,並不像是領兵的將帥那般粗魯。

“城上站的,可是督師袁崇煥麼?既然督師相邀,那唐楓就此進城便是。”唐楓說完了,也擔心後金的人馬,隨時都有可能上來;便急忙的吩咐人,儘快的督促着村民,奔赴寧遠城門前;好等着城門一開,就此進城。

身後的村民們一聽,果真能進入寧遠城;便如潮水一般涌上前來。唐楓生怕村民們,爲此而互相的踐踏到自己人;在引起不必要的死傷,便急忙的吩咐二來子等人;協調好隊伍,排成兩列;開始進城。

而寧遠城,分爲外城的甕城,和主城。眼下村民們剛剛進到甕城裡面,正排着隊往主城進。可正這個時候,就聽得遠處牛角號聲震天般得響起;緊跟着遠處塵土四揚,整齊而清脆的馬蹄聲,不絕於耳。

袁崇煥和祖大樂不覺,都在城上瞪大了雙睛;遠遠的眺望着,後金來勢洶洶的八旗騎兵,不覺真是感慨頗深。“唉,要是我大明有此般驍勇騎兵;何愁他努爾哈赤敢犯我大明疆土?”祖大樂一時不覺,竟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倒也無人對其表示異議,此時所有的將校,都紛紛的扒着垛口;瞭望着城下,不遠處的那支鐵騎,正在逐漸的接近寧遠興城。

“末將懇請督師,收回成命,迅速關閉寧遠城門;不再接收百姓入城,以免城門有失;在爲此丟了寧遠城,督師由此而獲罪於朝廷。”一員大將站在袁崇煥的身後,對其抱拳言道。

“朝廷,唉,在朝廷的眼裡;我袁崇煥怕已是待罪之身了。祖大壽,你可增看到這城下的,均是我大明的子民麼?我袁崇煥既然,答應了那員小將的請求;便不能出爾反爾。你且退下,火速帶人巡查各城門處;以防城中有奸細,趁此機會,裡應外合攻破此城。祖大樂,你也下城,點起三百名火銃手;押在城門的兩旁,以防金兵混入城中來。”袁崇煥說完了,卻是扶着垛口,瞪大了眼睛,望着守在甕城城門的唐楓;卻見唐楓,手中的馬刀低垂指地;正在望着八旗騎兵來的方向,冷冷的端詳着。

“唐將軍,你趕快進城裡來吧;憑你一人,又怎能退這八旗騎兵?你且進城來,咱們從長計議如何?”袁崇煥實是愛惜唐楓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不忍其折翼在亂軍之中;故此相召。

唐楓回頭朝城上看了一眼,又看了看城下,正往城中魚貫而入的村民們;同時又盯了一眼不遠處的八旗鐵騎。便做下一個決定,回頭,高聲對城上的袁崇煥道“請督師,善待我傅家村的村民;我唐楓願爲督師打這頭一陣。”一句話說完,唐楓對着身後的四十七名精英隊員呼哨一聲,騎着馬就奔甕城城門而去。

袁崇煥在城門樓上一見,面上頓時是大驚失色;依着他的眼光來看,唐楓此舉無異於自殺。可也深知唐楓,是不忍讓自己的父老鄉親陷入兵禍之中;那後金的鐵騎兵力堪稱無敵,無人敢於平原之上與之交鋒;至於大明朝的軍隊,只是依靠着火器的犀利,勉強的能守住殘城而已。

“來人,通知城下的祖大樂;令其火速帥人馳援唐楓,再撥一些天雷和火器給唐楓;莫要遲疑,若折了唐楓,便似大明朝折損幾萬明軍;唉,得一良將,勝得十萬雄兵。”袁崇煥自知,此舉也不過是盡人事罷了;至於能否靠着手中這一萬名明軍守住寧遠興城,自己心中也沒有底。只得扶着垛口,眼睜睜的看着唐楓,帶隊守在翁城門口。

等祖大樂帶人,也到了甕城城門口的時候;傅家村的村民,才進入城中一半。唐楓不時地扭頭看看那些村民,心中也是十分的着急;再看看,已經快到自己眼前的八旗鐵騎;這心也是變得有些緊張。

“唐楓,給,這是督師,讓我帶給你的火銃;你可會使?”祖大樂說完,就在馬上傾着身子,對着唐楓,遞過來一把火銃。

唐楓接過來這把明朝的火槍,在手中,仔細的端詳了一下。不覺輕輕的一笑,對着祖大樂說道“呵呵,我對於火器到也略知一二,對了,祖將軍可帶着天雷;如果有的話,就給我幾十枚;今天我要讓這後金的騎兵,也知道知道,咱明朝這火槍和手雷的厲害。”說完了,唐楓把祖大樂一併遞過來的火藥和彈丸取出,將火銃裝填好了;又把火摺子準備好,畢竟這種火銃,目前還不是用燧石擊發的。

祖大樂有些瞠目結舌的望着唐楓,如此熟練的裝填火藥和彈丸;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就算一個訓練有素的明軍火器手來弄這個東西,恐怕也沒這麼快。

“唐將軍,莫不是以前見過此物不成?還有,唐將軍言此物爲火槍;這名字倒也貼切,比火器之名直白多了;今後就喚火槍了。”祖大樂說完,眼見着唐楓手下的四十七個人,此刻正都眼巴巴的盯着,唐楓手中的火槍。便不由一笑,轉身對着身後的火槍手們喝令道“兔崽子們,好東西擱在你們手裡也糟蹋了;每個人,都給老子貢獻出來一隻短火槍,外帶三枚手雷;都交給前面唐將軍的兄弟手裡,快點。”祖大樂話說完,對着唐楓笑了一下。

等唐楓手下的這四十七個人,個個都裝備上一隻火槍和手雷之後;給唐楓的感覺,自己這支隊伍的戰鬥力立刻就上升了。雖然目前,這明朝的火槍比較簡陋;可自己好歹是一個特種兵,對於各種武器的構造瞭如指掌;到時候,在這個基礎上,再改進一下;想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望着離寧遠甕城,僅僅只差一箭地遠的後金鐵騎;唐楓面色突然爲之一變,轉頭,對着身後不遠處的祖大樂言道“祖將軍,唐楓有一件事要拜託給將軍;一會,唐楓領人殺出去之後;請將軍將此門立刻關上,莫要讓後金騎兵突破此城。”唐楓說完,對着身後四十七人高喊一聲;是帶頭衝出甕城。

四十七匹馬,也紛紛的衝過甕城城門;人人嘴中吆喝着,雙眼冒火,緊盯着前面的八旗鐵騎。而祖大樂,尚沒有反應過來;唐楓卻早已衝殺出去了,祖大樂不由點了點頭;輕聲嘆道“捨身取義,我大明朝有此等將軍;何愁外虜?來人,與本將軍守住此門;有膽敢棄門而逃,擅關城門者;殺無赦。什麼時候唐將軍回來,什麼時候才能將此門關上;都聽見了麼?兔崽子們?”說完,祖大樂一雙虎目,威嚴的掃過在場的這三百名火槍手;人人點頭應諾,無人敢反對此議。

“二來,一會,聽我口令,我說開槍,便先放一陣火槍,趁着對方慌亂,抽馬刀衝殺他一回;隨後就回甕城,但千萬要記着;只要對方追得過緊,就拋手雷;別一起拋出去,我計算着,咱們拋出三次;也就快到了甕城門口了。”唐楓吩咐完了,是一馬當先;筆直的衝出去。

四十七個人緊緊地跟在唐楓的馬後。眼看着,與後金的鐵騎馬頭相對;雙方都可以清楚地看見對方的容貌,後金的鐵騎們;紛紛的嗷叫着,揮舞着手裡的馬刀;想一刀就將對方劈落馬下。

“準備。”唐楓吼完,先點燃了火繩。身後的四十七個人,也跟着點燃火繩。“瞄準了,放。”唐楓喊完。就聽得,砰砰砰砰,槍聲不絕於耳;一股股的白煙,隨之升起;後金的鐵騎,猝不及防之下;當先的幾十匹馬上的騎兵,是紛紛的中彈折落馬下;身後緊跟着的鐵騎,見此情況,就是一愣,不由自主地就放慢了馬的速度;而唐楓就等着這個機會呢。

騎兵,只有馬的速度快;才能藉着馬的速度斬殺對方。唐楓,抽出馬刀,悶聲不吭的,就奔着對方的騎兵衝去。手裡的馬刀,高高的揮起在半空;然後迅如閃電一般斬落,半空中一捧鮮血;噴散如絢爛的朝霞,那麼刺眼,那麼,令人瘋狂。

“殺。”四十七個人,就彷彿跟四十七頭獨狼一般;惡狠狠地衝進後金鐵騎中間,一把把馬刀,不停地上下飛舞着;一個個後金的騎兵來不及招架,就被對方斬落馬下。

第369章 好事將近第719章 河廣傳聞一葦過, 胡危命在破竹中第1216章 曾見趙客縵胡纓,吳鉤映月霜雪明第387章 殺 夜第856章 火燒城下蓑衣兵,但以鐵血染我旗第742章 七星高升在北戶, 河漢悽然聲西流第419章 蹊 蹺第8章 寧遠血戰第1372章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第442章 花間月下幽暗處,暗箭美女總不防第1334章 三年護塞從戎遠,萬里投荒失意多。第663章 嘶騎漸遙舟渡海,征塵不斷干戈亂第896章 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沉第1207章 反覆無常真小人,東北狼騎紛沓來第1388章 胡風略地戰連山,歸德孤城未下關第419章 蹊 蹺第500章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第1197章 守將自焚遼陽滅,趕奔清河追八旗第1408章 荒溝古水光如刀,刺豹淋血盛銀罌第905章 海上揚威東北軍,炮轟倭寇喪敵膽第153章 遊子無名第100章 黑夜伏擊第847章 水平天遠沙場靜,難聽夜雨盼天明第319章 內 亂第937章 別客臨當上馬時,遊扶桑兮掛石袂第1141章 烈火焚城連山關,烏蘭託婭遭劫難第458章 血染征衣第1226章 畫角初鳴殘照微,營營鞍馬往來稀第341章 孤 軍第1315章 漠漠邊塵飛衆鳥,昏昏朔氣聚羣羊第779章 與君約戰復城下,雙雄並起嘯江山第139章 有名曰賊第73章 妻妾成羣第1332章 塞晚每愁殘月苦,長風夜卷虜塵清第86章 託匣獻寶第468章 月圓月失第3章 舉刀刃賊第29章 官匪同途第275章 升 遷第267章 降 將第1234章 雪上利器快如飛,奇兵突至薩爾滸第563章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第249章 冰城拒敵第751章 殺男霸女縱兵行,平明血流浸空村第1108章 日夜朝宗來萬里,共憐江水引蕃心第877章 鼓角聲悲涼,星河攜月影動搖第353 三千甲兵第1242章 身經大小百餘戰,麾下偏裨萬戶侯第1301章 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第1344章 一國東西盡南北第1042章 兩軍鼓角暗相聞,四面旌旗看不見第1356章 臺上霜風凌草木,軍中殺氣傍旌旗第326章 真男兒第1242章 身經大小百餘戰,麾下偏裨萬戶侯第143章 尋其所蹤第867章 疑馬之計得千駿,羯胡事主終無賴第38章 情何以堪第1361章 三尺角弓兩斛力,金錯旌竿滿雲直第206章 浪蕩子弟第631章 直北關山金鼓震, 征途車馬羽書馳第970章 總兵府內醉幾場,不撞入天羅地網第1326章 柴門已斷施行馬,魯酒那能醉近臣第638章 滄波萬頃月流煙,悵望關河空弔影第1019章 馬鞍跟前懸將首,悠然甲外控鳴鏑第52章 大清炮隊第194章 角聲滿天秋色裡,城上胭脂凝夜紫第404章 風起雲涌第84章 官逼民反第784章 斑騅只系垂楊岸,車走雷聲語未通第485章 裡應外合破八旗,內鬼送人入木籠第807章 空參北斗兼春遠, 小築南陵寓使遲第387章 殺 夜第565章 旄頭鐵騎箕尾來,風塵薊門血旗起第110章 十八里鋪第881章 洋河春色來天地, 故壘浮雲變古今第994章 將軍雄髮指危冠,甲士猛氣衝長纓第1082章 漂泊漸搖青草外,鄉關誰念雪園東第288章 審 案第414章 亮 刀第811章 把酒臨風寄明月,冥冥歸去無人問第206章 浪蕩子弟第637章 未必人間無好漢,塞垣凍解鴻歸早第804章 日落沙明天倒開,酒酣拔劍斫地歌第1302章 故國幾年猶戰鬥,異鄉終日見旌旗第1361章 三尺角弓兩斛力,金錯旌竿滿雲直第212章 公主和親第1024章 角逐興亡盡此中,爲龍爲虎亦成空第654章 相看淚眼情難說, 別有傷心事豈知第1164章 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震以鳴第56章 軍事會議第811章 把酒臨風寄明月,冥冥歸去無人問第1292章 千堆戰骨那知主,萬里枯沙不辨春第864章 雲飄天高任君翔,依舊不外笑一場第274章 吞 並第105章 兵者雄奇第814章 兩軍和聚破八旗,回鄉追仇逢倭寇第1106章 書劍催人不暫閒,遼陽羈旅復秦關第722章 自問青天刀劍冷,百年遼東誰堪帝第43章 李代桃僵第491章 布被秋宵夢覺遠,眼前萬里江山明
第369章 好事將近第719章 河廣傳聞一葦過, 胡危命在破竹中第1216章 曾見趙客縵胡纓,吳鉤映月霜雪明第387章 殺 夜第856章 火燒城下蓑衣兵,但以鐵血染我旗第742章 七星高升在北戶, 河漢悽然聲西流第419章 蹊 蹺第8章 寧遠血戰第1372章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第442章 花間月下幽暗處,暗箭美女總不防第1334章 三年護塞從戎遠,萬里投荒失意多。第663章 嘶騎漸遙舟渡海,征塵不斷干戈亂第896章 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沉第1207章 反覆無常真小人,東北狼騎紛沓來第1388章 胡風略地戰連山,歸德孤城未下關第419章 蹊 蹺第500章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第1197章 守將自焚遼陽滅,趕奔清河追八旗第1408章 荒溝古水光如刀,刺豹淋血盛銀罌第905章 海上揚威東北軍,炮轟倭寇喪敵膽第153章 遊子無名第100章 黑夜伏擊第847章 水平天遠沙場靜,難聽夜雨盼天明第319章 內 亂第937章 別客臨當上馬時,遊扶桑兮掛石袂第1141章 烈火焚城連山關,烏蘭託婭遭劫難第458章 血染征衣第1226章 畫角初鳴殘照微,營營鞍馬往來稀第341章 孤 軍第1315章 漠漠邊塵飛衆鳥,昏昏朔氣聚羣羊第779章 與君約戰復城下,雙雄並起嘯江山第139章 有名曰賊第73章 妻妾成羣第1332章 塞晚每愁殘月苦,長風夜卷虜塵清第86章 託匣獻寶第468章 月圓月失第3章 舉刀刃賊第29章 官匪同途第275章 升 遷第267章 降 將第1234章 雪上利器快如飛,奇兵突至薩爾滸第563章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第249章 冰城拒敵第751章 殺男霸女縱兵行,平明血流浸空村第1108章 日夜朝宗來萬里,共憐江水引蕃心第877章 鼓角聲悲涼,星河攜月影動搖第353 三千甲兵第1242章 身經大小百餘戰,麾下偏裨萬戶侯第1301章 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第1344章 一國東西盡南北第1042章 兩軍鼓角暗相聞,四面旌旗看不見第1356章 臺上霜風凌草木,軍中殺氣傍旌旗第326章 真男兒第1242章 身經大小百餘戰,麾下偏裨萬戶侯第143章 尋其所蹤第867章 疑馬之計得千駿,羯胡事主終無賴第38章 情何以堪第1361章 三尺角弓兩斛力,金錯旌竿滿雲直第206章 浪蕩子弟第631章 直北關山金鼓震, 征途車馬羽書馳第970章 總兵府內醉幾場,不撞入天羅地網第1326章 柴門已斷施行馬,魯酒那能醉近臣第638章 滄波萬頃月流煙,悵望關河空弔影第1019章 馬鞍跟前懸將首,悠然甲外控鳴鏑第52章 大清炮隊第194章 角聲滿天秋色裡,城上胭脂凝夜紫第404章 風起雲涌第84章 官逼民反第784章 斑騅只系垂楊岸,車走雷聲語未通第485章 裡應外合破八旗,內鬼送人入木籠第807章 空參北斗兼春遠, 小築南陵寓使遲第387章 殺 夜第565章 旄頭鐵騎箕尾來,風塵薊門血旗起第110章 十八里鋪第881章 洋河春色來天地, 故壘浮雲變古今第994章 將軍雄髮指危冠,甲士猛氣衝長纓第1082章 漂泊漸搖青草外,鄉關誰念雪園東第288章 審 案第414章 亮 刀第811章 把酒臨風寄明月,冥冥歸去無人問第206章 浪蕩子弟第637章 未必人間無好漢,塞垣凍解鴻歸早第804章 日落沙明天倒開,酒酣拔劍斫地歌第1302章 故國幾年猶戰鬥,異鄉終日見旌旗第1361章 三尺角弓兩斛力,金錯旌竿滿雲直第212章 公主和親第1024章 角逐興亡盡此中,爲龍爲虎亦成空第654章 相看淚眼情難說, 別有傷心事豈知第1164章 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震以鳴第56章 軍事會議第811章 把酒臨風寄明月,冥冥歸去無人問第1292章 千堆戰骨那知主,萬里枯沙不辨春第864章 雲飄天高任君翔,依舊不外笑一場第274章 吞 並第105章 兵者雄奇第814章 兩軍和聚破八旗,回鄉追仇逢倭寇第1106章 書劍催人不暫閒,遼陽羈旅復秦關第722章 自問青天刀劍冷,百年遼東誰堪帝第43章 李代桃僵第491章 布被秋宵夢覺遠,眼前萬里江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