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米脂城內到處都是烈焰飛騰,目光所到之處,看到的都是能吞噬人性命的火焰。李自成急忙圈回馬來,就打算順着原路退回到城門那裡,好在那裡還有自己的手下,正在與東北軍捨命拼殺着。只要自己能夠到達那裡的話,那還有一線之機可以衝出米脂城去,不至於被大火給燒死了。
可等回身再去找那條進來時的路,卻早已不見。米脂縣城,滿縣火起,上下通紅。凡目之所見,必是烈焰遮天蔽日,即使離着尚遠,火焰也都將人面上的汗毛也都給烤化了去。人人臉上都覺得有一種,被火燒烤過的刺痛感覺。而米脂縣城又多是依山勢而建,其中絕大多數乃是依山挖出來的窯洞。即使是單獨的院落,也搭建的均是圓門圓窗。且都是高大透亮的門窗,且都方便了放火。
李自成是親自引衆將突煙冒火,尋路而走,只是四處火起,本來異常熟悉的街道,如今因爲這場絕世大火,是根本就無法分辨東西南北。但是,有一點令李自成稍感慰籍。就是不曾見到東北軍於這縣城之中設下埋伏襲殺與自己,且也沒有遇到對方的火箭,倒是頗令李自成感到有幾分意外。如要是依着自己來說的話,一旦要是自己給對方設下這種火攻之計,必還有後手跟着,定讓對方逃不出生天去。
想來這也算是自己之大幸也,自成率領着手下軍校,正在如同無頭的蒼蠅一般,在火海之中到處亂撞着。忽聽聞手下的軍校說東門居然無火,急急領着在火場之中闖出來的那些軍校,朝着東門奔去。如今,人人的身上都是冒着青煙,有的軍校連頭髮眉毛都被火給燎了去。
衆人狼狽的一路奔到了東門,軍校之間相互踐踏,又被大火這麼一燒,死者無數矣。方奔出東城門來,忽聽得前面一片喊殺聲起,原來是活趙雲曹文詔引軍來戰。如今的闖王軍校們,誰肯回身與之廝殺?早已爭相各自逃命。正在奔走之間,忽見前面一員東北軍的大將,手中揮舞着一柄出了號的巨劍,催馬直奔着闖王軍隊而來。
闖王李自成一見自然識得此人,正是那個出了名的混世魔頭,打起仗來不顧着自己性命的賀瘋子。哪裡肯與他交戰?急忙撥馬而走,才走不出數步去,又有一員東北軍中的將領引了一驃騎兵,前來迎戰與李自成以及手下的敗兵。戰不數合,也不去顧着身後的人馬了,對着對面的東方升虛晃一槍,催馬自他的身邊竄了出去,身後的軍校們尚自緊緊相隨在他的身後,直奔往離着米脂城不遠的無定河而來。過了無定河也就到了延安,再往前面也就是宜川。
可沒等到的無定河邊,又有一支人馬殺了出來。正是胡騰榮帶着手下的軍校在此處埋伏多時了,聽得前方有人馬過來了,急忙領兵殺出,將李自成的去路給攔住。李自成無奈,見已不能從無定河的橋上過去,卻也不肯與他交戰,帶着人轉頭想從無定河的另一處水稍淺一些的地方渡過河去。
胡騰榮引軍截殺一陣之後,如今已是廝殺了大半夜,都到了四更天得時分。正是人困馬乏,軍校們也被這米脂城內的這一場世所罕見的大火給燒得焦頭爛額。待全軍奔至無定河邊的時候,所幸,這無定河水甚淺。人馬都下河中吃水,人相喧嚷,戰馬啼嘶。衆人爭着以水撩其臉面上的燒傷之處,也好使其變得清涼一些。
卻不防,郝兵自從與二來將米脂城內佈置完畢之後。早又領了一支軍令,在無定河的上流用麻袋將水流給截止住。眼見天以到了四更天,忽聽得下流傳來一陣陣人喊馬嘶的聲音,急命手下的軍校將那些攔系在一處的麻袋上的繩索一刀割斷,麻袋也頓時被水給衝了去,轉眼就此沒入無定河底。
水勢滔天,浪頭捶拍着兩岸,恰如千軍萬馬一般,向下流奔騰而去。闖王李自成此時也剛下了馬,正要到河邊飲用些水去。忽聽見遠方聲若悶雷般響起,緊跟着,就見一道白線席捲而來。自成急忙跳至一旁,可手下的軍校卻一時猝不及防,早被浪頭給捲入河底。即使有些水性的,也只在水頭上掙扎兩下,隨着一個大浪壓下,就此無聲無息的沒了下去。洽應了一句唐詩,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中人。
李自成站在岸邊呆怔了片刻工夫,急忙翻身上馬,正要帶着餘下的人馬,尋個地方也好離着米脂城遠遠地。忽又見一支人馬迎面而來,爲首一將,正是二來。李自成此時也無心與他交戰了,索性又轉個方向帶着人馬就此奔了下去。一口氣就奔出去足有六七十里地之遙,胯下的坐騎都累得渾身是汗,直打着響鼻,且渾身也少有些哆嗦。如今的闖軍,可說是人困馬乏,有些人心中不由暗自埋怨李自成,不應當帶兵前來打東北軍。最後,不僅是什麼都沒有得到不說,還損兵折將,這一場大火連帶着大水下來,比起與明軍作戰所消耗的人都要多上幾倍。
此時的東北軍大頭領唐楓和曹文詔胡騰榮郝兵二來等一衆將領,正都紛紛勒馬與無定河邊,看着手下的軍校用諾大的鉤槍,將河內的浮屍打撈起來。依着他的軍令,打撈起來的人都要入土爲安。抑或是一把火將之燒了也可。只是有一樣,就是不許讓其在河中這麼飄着。
對於他的這道軍令,曹文詔心裡倒是十分明白。知其是害怕由此而引起了瘟疫,那就可一發而不可收。到時候倒黴的是這裡的老百姓們,東北軍到那時也早已走了。尤其,曹變蛟還娶了米脂的婆姨,更得替這裡的百姓們多加考慮。而那些躲出城的米脂縣的百姓們,此刻也陸陸續續的返回家中。
只是眼見着好好的一座米脂城,此刻卻到處都是被煙熏火燎過的痕跡。有不少地方尚自冒着嫋嫋的青煙,這樣還如何能夠住人?好在東北軍有言在先,如果想要於東北軍走的,東北軍是舉雙手歡迎。不想走的,東北軍也會幫忙修建房屋,並且陪還一定的銀兩。
這場闖軍與東北軍之間的較量,可以說也決定了今後的各路義軍還有明軍和滿洲軍的發展趨勢。讓不少的人,從這場戰役之中重新認識到了東北軍的實力。開始在心中各自盤算着,如果以後自己遇到了東北軍,還要不要與之一爭高下?答案顯而易見,畢竟有一個前車之鑑擺放在那裡。這也對後來者多少起到一些警醒,讓這些人在想對東北軍動手之前,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再說其他的。無形之中,也對東北軍今後的統一大業開了方便之門。
讓唐楓所沒有想到的,也不曉得是自己手下的宣傳十分的到位?還是因爲此地的百姓們已然厭倦了這種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更或是,此地已成爲一片焦土廢墟,再也無人肯在這裡住下去。反正,米脂縣的所有百姓都極力跟東北軍要求,要跟着東北軍一同走。
看這羣百姓如此的赤誠,唐楓倒也並沒有對自己所行多加粉飾之詞。將自己要去的地方,和沿途所要遭遇到的情況都與這羣百姓們講述了一遍。最後,卻只有一些老者退出。餘下的那些人還是執意要與東北軍共進退,尤其是那些棒小夥子,還有那些大姑娘們,更是爲此而吵鬧得十分歡躍。
出行返回冰雪城的日子,就定在了第三天頭上。一是讓百姓們有個準備,二是先令曹文詔和曹變蛟叔侄二人,先帶着手下一彪人馬越過寧夏高原,直接奔着韃靼的地盤而去。此時的韃靼也就是被大明給趕出來的蒙古人,卻也劃分成爲三個地盤。其中的韃靼和瓦刺這兩個部落中人,還是十分彪悍以及的。
而之所以令曹文招帶兵先行,也是因其素來謹慎從事,且深知用兵之道,又通謀略。且還有東方升帶領着兩萬騎兵緊隨其後,與之起到首尾呼應之勢。即使遇見了蒙古的騎兵,依着曹文詔和曹變蛟來說,也是足可應付的。更何況,唐楓也不想主動去尋那些瓦刺人的麻煩。
對於東北軍來說,目前最爲緊要的一點,就是順順利利的返回冰雪城去。而東北軍又是沿着蒙明相接的邊境線而行,只要對方不來招惹自己,東北軍也絕對會本着睦鄰友好的宗旨,不去理會與對方,只管着走自己的路。只是對方一旦要是果真招惹了東北軍的話,那就要勢必夷滅其三族,將對方在這世上的痕跡徹底剷除掉,這也是他制定下來一條特殊的規矩。所針對者,就是這些瓦刺人,還有將來大概會遭遇到的那些八旗兵。
只是,令唐楓決計猜測不到的,就是這些瓦刺人似乎並沒有打算要招惹到東北軍的意思。而且,即使是那些放牧的牧民遠遠地見到了大軍將至,也立刻趕着牛羊遷移他處,是絕不肯跟東北軍打個照面的。這令本來一心想要與這些瓦刺人交交手的東北軍將領們爲此深感鬱悶,只是礙於大頭領的軍令,不得無故生事,便只好壓着心氣,隨着全軍往前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