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義務教育:對與錯

“皇上,您也覺得報紙上反對義務教育收費的觀點是對的吧?”身爲宣教部尚書的羅澤南苦苦一笑,這些日子因爲義務教育收費的事情,他可是沒少挨批。

羅澤南苦笑道:“實際上,臣也覺得他們的文章很道理,是佔着個理字,咱們要對義務教育收費是錯的。升斗小民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2塊銀元就是一石白米啊!而且還是城裡面的價錢,鄉下糶米的價錢頂多就是七八百個小銅板一石穀子。2塊銀元可要三石穀子啊!一畝上田哪怕是風調雨順,扣去各種成本稅賦,一年也未必能盡得三石穀子……”

用一畝上田供一個孩子讀書……這個對眼下東北集體農莊的莊戶來說不算什麼,他們人均有土地20畝,學費就是再貴一倍也有人去學。對南洋種橡膠的移民來說更不是個事兒,他們一個月都有七八塊的收入,而且絕大部分移民都沒有孩子的單身漢,有家有口的多是事業有成之輩,望子成龍都來不及,怎麼肯讓他們的孩子當文盲?他們大概只會嫌2元錢的學費實在太低,實在不足以保證孩子們得到最好的教育吧?

對上海、應天、廣州的工人階級來說,2塊錢的學費雖然不便宜,但是也能拿得出,現在通行的普工工資是2元一個月,女工是1元半,童工1元,還管兩頓伙食,年底還有雙薪。至於那些有手藝的技術工人,一個月賺到二三十元的也大有人在!雖然他們未必願意讓孩子去讀書,但還是會服從王法的。

不過對大明漢地。人均耕地還不到4畝的農民來說。這2塊錢的確不是小數啊!而且漢地農村的貧富差距極大。土地極爲集中,甚至比歷史上的清末民國時期更爲嚴重!因而義務教育真正的老大難,就是這些漢地貧農——然而將來能從義務教育中獲利最多的,其實也是他們孩子!

因爲這些孩子讀了書,纔會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有多精彩。纔會知道那些騎在自己頭上作威作福的老爺們是多麼渺小的小人物。纔會知道,只有走出人多地少的家鄉,纔有美好幸福的前途。

不過朱皇帝還是沒有在全國立即強制推行義務教育,而是選擇在工商業發達的應天、上海、廣州三府和人均收入最高的蘭芳、東北等地首先實行。可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應天、上海和廣府的農民對這區區2元錢的學費感到困難,居然還鬧出了敲鐘請願事件!

羅澤南的嘮叨還在繼續,他嘆了口氣又道:“這種事情在僞清,在前明的時候多了去啦,清流物議,總是有理,說是說不過的。但是,若咱們想要實現義務教育,那就只有硬着頭皮做錯事,任由報紙上的清流物議說去。這學費。該收還得收,要不然就只能將義務教育無限期往後推了。”

“那些清流物議有提出實現免費義務教育的辦法嗎?”朱皇帝又問了一句。他這個皇上現在日理萬機。事情多得要死,所以看報紙不大仔細,只看個標題。重要的內容,會由潘祖蔭的御書房秘書處整理出剪報送到朱皇帝案頭。而那些圍繞義務教育展開的討論,似乎不是什麼要緊事情……至少在張老頭這些農民敲請願鍾之前不是什麼大事。

但是現在,這事兒說小也不小了。藉着有農人請願反對義務教育的東風,清流物議對義務教育收費的攻擊火力一定還會加強!

“辦法當然提出不少,不過大致就是三個,一是由朝廷發現長期教育債券以籌集教育經費。”羅澤南道,“臣計算過了,如果採取這個辦法,朝廷每年需要發行6000萬教育債券,財政赤字也將增加到9000萬元。”

左宗棠在一旁插話:“由於經年累月的用兵,現在朝廷的債務規模已經高達三億六千萬元,每年光是利息就要支出一千八百多萬,而且每年還有近三千萬的赤字要發債彌補。如果再增加六千萬教育債券,朝廷的欠債可就實在太多了。”

不是一共發六千萬教育債券,而是每年起碼發六千萬,光是增加利息負擔就有三百多萬……對財政收入不過一億幾千萬的大明中央財政而言,這根本就是個無法彌補的窟窿。

現在的大明朝廷是沒有鑄幣權的!匯豐銀行是大明皇帝私有,並不是朝廷所有。因而朝廷發行的債券是沒有辦法以鑄幣權爲擔保,必須要用稅收爲保證。一年發行三四千萬的公債,市場還能接受,要是發到上億,還年年發行,肯定是沒有人要的!而且,也肯定還不出來,所以第一個辦法根本就是在給朝廷出難題!

朱濟世冷哼一聲,不置可否。

“第二個辦法是把義務教育推給地方,由地方發債或自行加稅。這樣義務教育就可以分階段進行,有條件的先上,沒有條件的後上,條件好的高標準,條件差的就搞低標準。”

羅澤南又接着提出了第二個政治上也很正確的義務教育免費辦法。

左宗棠則在一旁補充道:“皇上,現在立憲議會裡的不少議員也贊成這個辦法……這樣實行的話,皇上和朝廷就佔了理了。”

也就是說,朱皇帝和朝廷是政治正確的。可是……地方債券又要用什麼做保呢?現在是金銀貨幣的時代,不是靠印鈔機就能變出錢的。而且,明洋和匯豐行的信譽已經在世界上樹立起來了,這對大明發展工業化來說是個很大的助力,如果匯豐行濫發貨幣購買債券的話,這好不容易樹起來的牌子一倒,後果將不堪設想!如果匯豐銀行都不敢買那些地方債,還能指望普通商人掏腰包嗎?

至於加稅,就更加是異想天開了。大明的稅收辦法是類似於這個時代的資產階級國家,地方公局在稅收方面的權力很大!除了關稅、鹽稅、進出口物稅、利息稅、印花稅這幾項不多的稅收權力是掌握於中央之外,大部分稅權都在地方。

而地方議會議員又是由納稅大戶們公推的,他們怎麼可能通過加稅幾千萬上億的法案去辦義務教育——那些有資格推選地方公局議員或是參選議員的人,都是頗有身家的,他們的子孫根本不會去上公立小學!

現在大明的農業稅並沒有多少提升空間,現在漢地18省一共有耕地約12億畝,負擔的田賦約1.2億銀元。可別以爲這是小數目,同時代的滿清,一年的財入也不過四千餘萬兩!另外,種地這種事情,除非是經濟價值極高的作物,否則真是沒有多少利潤的。一畝上田即便風調雨順,一年下來能有四石穀子已經是大豐收了。四石穀子可不是四石白米!糶給糧商頂多就是三塊銀元,扣去不包括田賦在內的各項成本,也就是1.5元到2元錢的毛利,而上田的田賦是15個大銅元,差不多佔到種植一畝上田毛利的10%。而且,在大明地方士紳官員的把持下,上田、中田、下田的劃分判定可不是根據產量來的,而是要看田土在誰手中……

所以田賦是不能加的,要加也只能加工商業的稅。而增加六七千萬工商業稅,就意味着工廠主和商人們的利潤要減少六七千萬元。而在大中華關稅同盟內的資本可是自由流動的,日本人那裡可沒有那麼重的稅……(未完待續。。)

第420章 道光在哪裡?第966章 新式武器 狂第757章 強盜們的邏輯 狂第425章 歷史在迷霧中轉折第1455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六)第1466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十六)第729章 在京都 狂第491章 妥協下的自由第103章 穩定壓倒一切 上第1321章 做夢和發現第561章 點燃了大阪第834章 封建在崩壞 狂第1093章 打仗,怎麼能沒有日本?第1228章 如何忽悠蒙古?第1434章 讓兒子們去談第147章 大香港,小漁村第604章 德川家的繼承人 狂第1471章 革命啦!美國(下)第1311章 社會黨第15章 毒魔出籠第655章 爲了做官而讀書 狂第1380章 勢如破竹第827章 父女的密談 狂第522章 皇帝VS上帝 五 火箭第1061章 兩個黨正好第245章 勝算第813章 瑞獸草泥馬 又是第1003章 暴力和非暴力第221章 對日忽悠 上第547章 禍根一定要埋啊!第753章 血戰檀香山 狂第1550章 大國空巢第837章 行萬里路 狂第233章 回到澎湖了第600章 奴隸們的保護區 狂第305章 東狩盛京?第1318章 暴華和排華第245章 勝算第1189章 馬蒂爾德大帝 送上第1076章 搞亂世界的進步基金會(上)第199章 清軍不怕槍斃 四第557章 先南後北,先東後西 狂第412章 南北和,天王是什麼意思第678章 襁褓中的將軍 狂第1516章 永遠是從臨時開始的第34章 上牀政治第237章 天子耳目第10章 19世紀的殺人醫院第606章 借刀殺人,借船出海 狂第574章 田土申報制 票票第1280章 十十艦隊第608章 蒙古選妃 狂第155章 洪教主第269章 這是土地革命? 上第457章 做定漁翁 ,第458章 八王出,太平必亂第818章 羅香梅的夢 ,第508章 中了圈套第1247章 太子西行第852章 爭來的好日子 狂第933章 印度不排斥殖民者第868章 朱大忽悠和日本財閥 上 狂第727章 日本的變局 狂第81章 造反是很有前途的(上)第17章 北極星報 ,第843章 洋槍換女人 狂第367章 湘軍鬥長毛之一招鮮第1019章 當慈禧遇到和卓.奕詝(下)第874章 公武合體的最佳時機 狂第258章 無血取羊城第549章 抗俄援日第753章 血戰檀香山 狂第1230章 幫助和自治,不可兼得第907章 又見勸降藥 狂第1484章 還有俄國呢第318章 大英帝國的另一張面孔第1112章 要不要干涉?第205章 三十八烈士!第1039章 濟世青年黨第1146章 老兵和黑皇上第918章 臥倒——衝鋒 狂第1140章 中國也有工人第611章 在庫倫城 狂第608章 蒙古選妃 狂第1222章 大勢如此第948章 倫敦還是臭的 狂第1010章 西清,是友非敵第630章 土豪劣紳們 狂第707章 人太少,死不起 狂第429章 孝子奕欣第261章 資產階級和肥豬第1297章 勾結第719章 封燕然山 狂第431章 太平之道,朱明之術第813章 瑞獸草泥馬 又是第479章 又有變數了第186章 曾國藩如何? 奉上第477章 投降的條件第1368章 加入帝國主義內部第542章 天下興亡,士大夫有責
第420章 道光在哪裡?第966章 新式武器 狂第757章 強盜們的邏輯 狂第425章 歷史在迷霧中轉折第1455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六)第1466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十六)第729章 在京都 狂第491章 妥協下的自由第103章 穩定壓倒一切 上第1321章 做夢和發現第561章 點燃了大阪第834章 封建在崩壞 狂第1093章 打仗,怎麼能沒有日本?第1228章 如何忽悠蒙古?第1434章 讓兒子們去談第147章 大香港,小漁村第604章 德川家的繼承人 狂第1471章 革命啦!美國(下)第1311章 社會黨第15章 毒魔出籠第655章 爲了做官而讀書 狂第1380章 勢如破竹第827章 父女的密談 狂第522章 皇帝VS上帝 五 火箭第1061章 兩個黨正好第245章 勝算第813章 瑞獸草泥馬 又是第1003章 暴力和非暴力第221章 對日忽悠 上第547章 禍根一定要埋啊!第753章 血戰檀香山 狂第1550章 大國空巢第837章 行萬里路 狂第233章 回到澎湖了第600章 奴隸們的保護區 狂第305章 東狩盛京?第1318章 暴華和排華第245章 勝算第1189章 馬蒂爾德大帝 送上第1076章 搞亂世界的進步基金會(上)第199章 清軍不怕槍斃 四第557章 先南後北,先東後西 狂第412章 南北和,天王是什麼意思第678章 襁褓中的將軍 狂第1516章 永遠是從臨時開始的第34章 上牀政治第237章 天子耳目第10章 19世紀的殺人醫院第606章 借刀殺人,借船出海 狂第574章 田土申報制 票票第1280章 十十艦隊第608章 蒙古選妃 狂第155章 洪教主第269章 這是土地革命? 上第457章 做定漁翁 ,第458章 八王出,太平必亂第818章 羅香梅的夢 ,第508章 中了圈套第1247章 太子西行第852章 爭來的好日子 狂第933章 印度不排斥殖民者第868章 朱大忽悠和日本財閥 上 狂第727章 日本的變局 狂第81章 造反是很有前途的(上)第17章 北極星報 ,第843章 洋槍換女人 狂第367章 湘軍鬥長毛之一招鮮第1019章 當慈禧遇到和卓.奕詝(下)第874章 公武合體的最佳時機 狂第258章 無血取羊城第549章 抗俄援日第753章 血戰檀香山 狂第1230章 幫助和自治,不可兼得第907章 又見勸降藥 狂第1484章 還有俄國呢第318章 大英帝國的另一張面孔第1112章 要不要干涉?第205章 三十八烈士!第1039章 濟世青年黨第1146章 老兵和黑皇上第918章 臥倒——衝鋒 狂第1140章 中國也有工人第611章 在庫倫城 狂第608章 蒙古選妃 狂第1222章 大勢如此第948章 倫敦還是臭的 狂第1010章 西清,是友非敵第630章 土豪劣紳們 狂第707章 人太少,死不起 狂第429章 孝子奕欣第261章 資產階級和肥豬第1297章 勾結第719章 封燕然山 狂第431章 太平之道,朱明之術第813章 瑞獸草泥馬 又是第479章 又有變數了第186章 曾國藩如何? 奉上第477章 投降的條件第1368章 加入帝國主義內部第542章 天下興亡,士大夫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