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第239章 建安帝定登基之日,大臣慘遭打

身爲太子,把頂尖武學勢力的寶庫給抄了。

古往今來,趙弘明這怕是頭一個,也是有可能是未來惟一的一個。

真真正正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傳揚出去的話,絕對會讓天下人都驚掉下巴。

建安皇帝趙傭煦看着一臉正派的趙弘明,一時怔然竟不知道該如何言語。

一旁的馮大寶低聲提醒道:“陛下!”

建安皇帝趙傭煦如夢初醒。

他在龍椅上擡頭,盯着趙弘明,眼中漸漸浮現出一絲驕傲和讚賞。

單單一天所得就比得上他十幾年國家稅賦所得,魏國國力將得到肉眼可見的提升。

說不定,馬上就要一躍成爲成爲六國當中的至強之國。

得到這樣的結果,就是他現在立馬暴斃,也是有顏面去見魏國的列祖列宗了。

建安皇帝目光炯炯有神,從龍椅上坐起,示意太子上前:“我兒,你真是讓朕深感欣慰,本來朕還擔心你抗不住正一門的壓力,現在看來是朕多慮了。你上前,讓朕再好好瞧瞧。”

“是。”

趙弘明站起來,上前了兩步。

建安皇帝從龍座臺上走了下來,走到趙弘明的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上下打量着說道:“好好好。”

“馮公公。”

“老奴在。”馮大寶跟在建安皇帝身後,低頭應道。

“今年的新年是不是黃道吉日?”

馮大寶有點不太確定道:“陛下,此事奴才還需去找太史令確認一番。”

“你讓太史令算一算,若今年新年是黃道吉日,那便準備太子殿下的登基大典吧。朕準備讓位了。”

此言一出,馮大寶和趙弘明都吃驚不已。

魏國皇位的傳承主要以世襲爲主,一般都是舊皇駕崩後,新皇纔會繼任。

像這種老魏皇沒死,新皇就登基的情況還從來沒有出現過。

就算在其他五國當中,也有隻有楚國老皇因爲年齡或健康原因而不得不選擇讓位的情形。

建安皇帝趙傭煦明明才五十幾歲,身體健康,這種做法非常之少見。

趙弘明追問道:“父皇……您這是?”

建安皇帝趙傭煦笑道:“如果說誰有可能一統天下的話,朕怕是不行了,但是太子你可以。大魏的皇位向來是有能者居之。朕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大魏統一諸國的那一刻。”

趙弘明沒有想到建安皇帝竟有如此的豪情。

他輕呼一口氣,鄭重地說道:“兒臣一定盡我所能,不讓父皇失望。”

“如此甚好。”

“兒臣已無事,先行告退處理其他事宜了。”

“嗯。”建安皇帝趙傭煦輕聲嗯了一下。

望着趙弘明離開的背影,馮大寶走進建安帝身後,低聲說道:“陛下,現在太子殿下對正一門動手,會不會引起其他武學勢力的連鎖反應,對大魏不利?”

趙傭煦瞥了馮大寶一眼說道:“就算有反應又如何?太子定然會將他們盡數鎮壓,一個不留。朕相信,朕的兒子有這個實力。”

馮大寶表情一變,當即不再有任何言語。

從養心殿中走出之後,趙弘明不知爲何總覺得內心變得熾熱起來,嘴角不禁微微上揚。

眼下是十月份,距離春節也只有兩個月不到的時間,終於要走到那一步。

這個紛爭不斷的諸國,是該變一變了。

趙弘明大步朝前邁出。

守在養心殿外的高延士急忙跟上。

趙弘明一邊走一邊問道:“讓你做的事都做好了嗎?”

高延士點頭說道:“回稟殿下,都已經好了。從正一門寶庫中所得,三分之一已經繳入國庫,剩下的三分之二奴才如殿下的安排,放在殿下的內庫中了。”

“這件事,不要傳揚出去。讓皇城司都給本宮盯着點,誰要是走漏消息,本宮唯你是問。”趙弘明語氣嚴厲道。

高延士立刻臉色一正道:“奴才一定盯着,不會讓殿下失望。”

“嗯。”趙弘明頷首,不再多言。

按照祖宗律法,魏國皇帝不能隨意用國庫的錢。

他們的錢都是從自己的小金庫來的。

這部分錢完全屬於皇帝個人,隨便怎麼花,也沒有人管得到。

據他所知,一開始鑄造神魔兵刃的時候,所耗費都是從魏國皇室的內庫中支出,直到建安帝一朝的時候,纔有所改變。

國庫會承擔一些。

所以魏國前幾任皇帝都內庫緊張,過得都是了緊衣縮食的日子。

有的時候他們爲了維持自己的生活,甚至都會增加一些特別的稅收,並且將這部分錢全部歸入他們的小金庫當中,以維持生計。

趙弘明身在皇家中多年,對這裡面的道道門清。

此次正一門之戰,他所獲頗豐,功勞全在於他,而身爲太子也有爲國獻力的義務。

但這也不代表着他會傻乎乎的把所有的繳獲盡數繳給國庫。

修煉一途,財侶法地,財爲第一。

沒有充足資源支持,他也好,魏武卒也好,在武學實力上的精進都要受到約束。

更別說,以後他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國庫的願石、財物,進去容易,想要再拿出來可就難了。

趙弘明覺得,還是留個心眼爲妙。

關於攻破正一門的消息,被趙弘明有意封鎖着,知道的人並不多。

不過,對於蕭伯齡、洪道文、於和正等一干建安朝老臣來說,他們一直緊盯着趙弘明攻擊正一門一事,打聽到一些風聲並不難。

當他們知道,趙弘明連殺三位長老,控制住了正一門後,無不駭然。

其中洪道文更是如熱鍋上的螞蟻,急躁不安。

“這下殿下捅了馬蜂窩,整個魏國的武學勢力怕是都要不安分了。接下來的魏國可要如何是好?”

在他眼裡,正一門就是武學聖地一樣的存在。

分佈在外的武夫,不知凡幾。

這些武夫知道師門遭遇危難,怎麼會善罷甘休?

一個個都將會是潛在的隱患。

兩百多年下來,正一門的這些武夫在天下各地紮根,有不少都在當地發展的堪稱一霸。

更別說,還有其他那些大大小小的武學勢力以及虎視眈眈的五國。

要是合力對魏國朝堂發難,他們根本就沒有抵擋的可能。 如今的天下都是武學勢力在上,皇家王室在下。

太子殿下挑戰的,可是天下的秩序啊。

說捅了馬蜂窩都是輕的。

可惜,事已至此,他再說什麼都晚了。

“太子殿下,還是太過年輕氣盛了。”

……

魏國皇宮,幹清宮,早朝開始。

晨曦透過琉璃瓦屋頂灑落在鋪滿“金磚”的殿內。

趙弘明作爲當朝太子,攝政治國。

他坐在龍椅旁,眼神嚴肅,審視着下方的朝臣。

年輕的臉龐上透着一股威嚴之氣,目光中充滿了果決。

作爲武夫的他身姿挺拔,全身氣血汪洋如海,宛如一個火爐。

稍微靠近,就能感受陣陣暖意。

在這十月天裡,依舊穿着單薄。

“各位大臣,今日可有事稟報?”趙弘明溫和而堅定地問道,他的聲音在殿內迴盪,充滿了權威。

下方的一列大臣們紛紛向前。

工部尚書陳謀首先發言道:“殿下,臣最近動員了一些民夫,已經將大梁城外的大堤都加固了一遍,並派了民兵巡防。現如今,浞河大堤已經無礙。受災的民衆也已及時得了救濟。”

趙弘明點了點頭道:“陳大人做得很好,辛苦了。”

“這都是微臣應盡之意。”

說完陳謀便退了回去。

就在這時,中書左丞洪道文站了出來問道:“殿下,微臣聽聞您前些日子進攻正一門,並且派大軍控制了正一門,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

趙弘明一聽,就知道正事來了,當即打起了精神,他點頭說道:“是有此事。”

中書左丞洪道文聽到趙弘明的承認之後,立刻跪了下來說道:“我大魏社稷危矣。望殿下儘早的從正一門上撤軍,現在還有迴旋的餘地。”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出現了一絲譁然,紛議論起來。

他們都在朝堂上呆了許久,知道洪道文話中之意。

正一門在魏國存在兩百多年,與魏國幾乎同壽,實力雄厚。

趙弘明這番對正一門大動干戈,即使得到一時之勝,也是無異於老壽星吃砒霜。

正如洪道文所言,大魏社稷很是危險。

站在龍臺上的高延士揮動手中的長鞭,發出清脆的炸響:“肅清!”

喧譁的大堂之上,頓時安靜了下來。

洪道文乃是建安朝的左丞相,在魏國的朝廷上位高權重。

緊隨他之後,一個文官打扮的上前一步,目光透露出深深的憂慮:“臣附議。正一門只是山門在此,但其門下弟子無數,散落天下,若是一招不甚,真可動搖魏國之國本。微臣也望殿下儘早從正一門撤軍。”

趙弘明環視大殿其他臣子說道:“還有其他大臣也這麼認爲嗎?”

“臣附議!”

“臣附議!”

“……”

趙弘明說完之後,又陸陸續續有三五個臣子站了出來,表示支持洪道文的觀點。

他眼神微眯着,注視着朝堂其他大臣的表現。

中書右丞蕭伯齡目光低垂着,好似在沉思的樣子。

原是正一門弟子的幾位官員,則一言不發。

趙弘明神魂敏銳,從他們身上捕捉到了一絲幸災樂禍。

中書左丞洪道文緊接着,苦苦勸說道:“殿下,如今之天下,是武學勢力與皇族王室共治天下,武學勢力在上,皇族王室在下,此乃亙古不變之真理。殿下這般行徑,無疑於挑戰於自古以來之至理。一時不慎,便是粉身碎骨。還望殿下能夠及早收手,還爲時不晚。”

“自古以來,便對嗎?”趙弘明笑着說道。

洪道文一愣,馬上反駁道:“至理自然是對的。兩百多年下來若是錯了,也不會運行至今。”

趙弘明沒有和洪道文辯經的想法,直接問道:“那依照洪大人,本宮接下來應該如何呢?”

“回稟殿下。依微臣看,殿下應首先將大軍從正一門撤下,然後向正一門承諾,以後每年上繳的願石等財物增加一成,以平息其怒。等殿下登基後,再下罪己詔,平復魏國武學勢力之看法,不讓其他諸國找到口實。如此依微臣看,此危機便可化解了。”

趙弘明聽完這話,怒極反笑道:“這就是洪大人的辦法?”

“是。”中書左丞洪道文擡頭直視着趙弘明說道:“微臣知道殿下修爲高強,但殿下修爲再高,一人能抵得過天下悠悠衆武夫?”

“能!”趙弘明斬釘截鐵的說道。

“……”

“只是給本宮足夠的時間,本宮便能做到。”

在趙弘明看來,一人能抵不過天下,還是實力不足的緣故。

只要實力達到至高,便可鎮壓天下。

而趙弘明擁有【天道酬勤】武學面板,達到這一步並非不可能。

甚至在趙弘明看來,距離這一步已經沒有多遠了。

但是他的一番實話,並沒有引來洪道文的肯定,反而讓他露出了幾分不屑之色。

洪道文說道:“殿下有此志向固然是好的,但眼下這一關我們該如何度過?不說別的,就是面對接下里可能的武夫動亂,大魏的國庫便都有些吃緊了。”

趙弘明看到了戶部尚書說道:“古大人,你來說下吧。”

洪道文等一些臣子有些不解。

戶部尚書古啓泰站出解釋道:“諸位大人,昨天殿下已經上繳國庫相當於十幾年稅收的財物,眼下大魏國庫尚且充裕。”

“譁……”

昨天趙弘明上繳國庫之事只有部分人知道,洪道文等一衆大臣都不知情,此時朝堂大臣聽到了這樣的話,紛紛露出驚容。

一直沉思的蕭伯齡也是忍不住擡起頭來,看向了趙弘明,眼神中充滿驚訝。

“洪大人覺得如何?”

中書左丞洪道文顯然沒有預料到這一處,他接着說道:“就算國庫充裕,難道就能對付的了正一門的衆多武夫嗎?”

“報!正一門畢門主特派使者前來傳話,說感謝殿下爲其門中除去不肖之徒。爲回報殿下之恩,特允許殿下每月派一萬魏武卒進宗門修煉,這是正一門的掌門玉令。”

就在這時,有侍衛走進大殿中,高聲說道。

中書左丞洪道文登時臉色一僵,大殿上變得落針可聞。(本章完)

186.第186章 大膽的猜測,武王是天縱之才103.第103章 鮮衣怒馬與流民207.第207章 密謀,七皇子大逆不道第275章 螢火之光也敢與皓月爭輝?107.第107章 老道運氣真好,可以見到道尊了46.第46章 拳印與嘗試160.第160章 五美腰斬於市(上)176.第176章 魏武卒,戰無不勝攻無不克100.第100章 國運,未來唯一的路!114.第114章 吳起獻策第24章 陳家人的推測121.第121章 晉升武膽境98.第98章 博衆家之長,成一家之言209.第209章 先謀而後動,建安帝的危機206.第206章 突破武膽六品265.第265章 大婚,入了!第14章 皇子的垂釣日常81.第81章 回宮倒計時(求首訂)267.第267章 晉升武膽九品146.第146章 變故62.第62章 正一門228.第228章 大勝消息傳回,朝廷上下震驚!第301章 血脈剝奪,長生謀略!241.第241章 韓國的危機感,密謀220.第220章 老祖出山,煉化傳國玉璽86.第86章 攤牌了,我就是武學天才227.第227章 趙弘明大破十萬霍軍!第25章 切磋179.第179章 發兵,攻趙71.第71章 快來騎我第299章 齊楚國滅,魏國天下一統117.第117章 鹿陵王家和上仙門133.第133章 一擊必殺,武王的獠牙190.第190章 危險迫近,陳雪容的決心266.第266章 龍精虎猛,撲朔迷離的國運第287章 魏軍慘敗,吳起大爲吃驚170.第170章 打掃戰場,浩然宗長老抵達246.第246章 血灑太和殿,威驚衆人第22章 求人不如求己68.第68章 分座第22章 求人不如求己265.第265章 大婚,入了!171.第171章 趙軍匯合264.第264章 再見陳雪容120.第120章 橫掃諸幫,聲名鵲起251.第251章 弟兄們,聽我號令給我衝!94.第94章 壓下(23)230.第230章 天下駭然,舉世皆敵!75.第75章 大梁城消息傳來,衆皇子驚訝88.第88章 你真當魏王是吃素?第301章 血脈剝奪,長生謀略!第35章 新年家宴150.第150章 上仙門的隱秘224.第224章 感激之情,意外的相逢119.第119章 從今天開始,您就是幫主201.第201章 朕的兒竟然如此生猛第289章 危機,魏武卒全滅!245.第245章 魏武皇帝,韓國的孤勇176.第176章 魏武卒,戰無不勝攻無不克184.第184章 渡河之戰,吳起危險(爲盟主暖105.第105章 壽丹173.第173章 消息傳回大梁,朝堂震驚了43.第43章 讓太子和諸位皇子轉移242.第242章 四方雲動,釣起第二條龍脈245.第245章 魏武皇帝,韓國的孤勇193.第193章 必死之局第289章 危機,魏武卒全滅!第301章 血脈剝奪,長生謀略!第13章 根骨加成第19章 八荒秘行之術42.第42章 大陣破壞,風雨欲來86.第86章 攤牌了,我就是武學天才79.第79章 小人如鬼138.第138章 王家武庫,雷霆破滅法身150.第150章 上仙門的隱秘67.第67章 赴宴(求追讀)156.第156章 戈盾裡面出皇權238.第238章 回宮,建安帝想大聲長嘯第299章 齊楚國滅,魏國天下一統235.第235章 本宮向來不留隱患第3章 五殿下性子向來寡淡177.第177章 你寸功未立,本王也很難辦253.第253章 上黨降趙,晉升武膽七品(六千66.第66章 舞陰公主親送請帖(求追讀)200.第200章 李俚的革新,張義出使趙國214.第214章 以一殺五,全滅,泰王震驚!190.第190章 危險迫近,陳雪容的決心99.第99章 這座天下,至強武技之一165.第165章 我吳起揚名,將從今日始!62.第62章 正一門81.第81章 回宮倒計時(求首訂)第19章 八荒秘行之術44.第44章 晉升先天171.第171章 趙軍匯合102.第102章 前往穎郡196.第196章 畢靈君:我白來了?251.第251章 弟兄們,聽我號令給我衝!64.第64章 煩心(求追讀)181.第181章 李幕,你言而無信254.第254章 楚趙交惡,魏軍攻上黨郡
186.第186章 大膽的猜測,武王是天縱之才103.第103章 鮮衣怒馬與流民207.第207章 密謀,七皇子大逆不道第275章 螢火之光也敢與皓月爭輝?107.第107章 老道運氣真好,可以見到道尊了46.第46章 拳印與嘗試160.第160章 五美腰斬於市(上)176.第176章 魏武卒,戰無不勝攻無不克100.第100章 國運,未來唯一的路!114.第114章 吳起獻策第24章 陳家人的推測121.第121章 晉升武膽境98.第98章 博衆家之長,成一家之言209.第209章 先謀而後動,建安帝的危機206.第206章 突破武膽六品265.第265章 大婚,入了!第14章 皇子的垂釣日常81.第81章 回宮倒計時(求首訂)267.第267章 晉升武膽九品146.第146章 變故62.第62章 正一門228.第228章 大勝消息傳回,朝廷上下震驚!第301章 血脈剝奪,長生謀略!241.第241章 韓國的危機感,密謀220.第220章 老祖出山,煉化傳國玉璽86.第86章 攤牌了,我就是武學天才227.第227章 趙弘明大破十萬霍軍!第25章 切磋179.第179章 發兵,攻趙71.第71章 快來騎我第299章 齊楚國滅,魏國天下一統117.第117章 鹿陵王家和上仙門133.第133章 一擊必殺,武王的獠牙190.第190章 危險迫近,陳雪容的決心266.第266章 龍精虎猛,撲朔迷離的國運第287章 魏軍慘敗,吳起大爲吃驚170.第170章 打掃戰場,浩然宗長老抵達246.第246章 血灑太和殿,威驚衆人第22章 求人不如求己68.第68章 分座第22章 求人不如求己265.第265章 大婚,入了!171.第171章 趙軍匯合264.第264章 再見陳雪容120.第120章 橫掃諸幫,聲名鵲起251.第251章 弟兄們,聽我號令給我衝!94.第94章 壓下(23)230.第230章 天下駭然,舉世皆敵!75.第75章 大梁城消息傳來,衆皇子驚訝88.第88章 你真當魏王是吃素?第301章 血脈剝奪,長生謀略!第35章 新年家宴150.第150章 上仙門的隱秘224.第224章 感激之情,意外的相逢119.第119章 從今天開始,您就是幫主201.第201章 朕的兒竟然如此生猛第289章 危機,魏武卒全滅!245.第245章 魏武皇帝,韓國的孤勇176.第176章 魏武卒,戰無不勝攻無不克184.第184章 渡河之戰,吳起危險(爲盟主暖105.第105章 壽丹173.第173章 消息傳回大梁,朝堂震驚了43.第43章 讓太子和諸位皇子轉移242.第242章 四方雲動,釣起第二條龍脈245.第245章 魏武皇帝,韓國的孤勇193.第193章 必死之局第289章 危機,魏武卒全滅!第301章 血脈剝奪,長生謀略!第13章 根骨加成第19章 八荒秘行之術42.第42章 大陣破壞,風雨欲來86.第86章 攤牌了,我就是武學天才79.第79章 小人如鬼138.第138章 王家武庫,雷霆破滅法身150.第150章 上仙門的隱秘67.第67章 赴宴(求追讀)156.第156章 戈盾裡面出皇權238.第238章 回宮,建安帝想大聲長嘯第299章 齊楚國滅,魏國天下一統235.第235章 本宮向來不留隱患第3章 五殿下性子向來寡淡177.第177章 你寸功未立,本王也很難辦253.第253章 上黨降趙,晉升武膽七品(六千66.第66章 舞陰公主親送請帖(求追讀)200.第200章 李俚的革新,張義出使趙國214.第214章 以一殺五,全滅,泰王震驚!190.第190章 危險迫近,陳雪容的決心99.第99章 這座天下,至強武技之一165.第165章 我吳起揚名,將從今日始!62.第62章 正一門81.第81章 回宮倒計時(求首訂)第19章 八荒秘行之術44.第44章 晉升先天171.第171章 趙軍匯合102.第102章 前往穎郡196.第196章 畢靈君:我白來了?251.第251章 弟兄們,聽我號令給我衝!64.第64章 煩心(求追讀)181.第181章 李幕,你言而無信254.第254章 楚趙交惡,魏軍攻上黨郡